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情感、想象是儿童语言启蒙阶段的三个重要环节,三者之间紧密相连,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但是语言的表达是微妙的,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既要言之有情,又要言之有理。因此,儿童语言的培养又要体现四性:随机性、有序性、创造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儿童;语言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4-0051-03
[作者简介]华阳林(1979—),男,安徽安庆人,专科,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大石乡大石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感”。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揭示,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6-8周岁)求知欲最旺,他们对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这一阶段也是他们最想用语言来发问或描述的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并使语言区得到充分发掘,那么他们“语感”的形成将事半功倍。孩子顽皮的个性、天真的想象和烂漫的心理,任何一处都能激发出闪光的语言。但儿童语言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想说—能说—会说”的过程。其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得法,培养训练得法。
一、儿童语言培养的“三环节”
(一)以兴趣来诱导,这是培养想说的过程
儿童活泼、好动,总对一些新奇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善于寻找事物的新奇点、特色点,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比如在上《春天》一课之前,开展一次“找春天”的活动。教师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在田埂上,拨开枯草找出刚发芽的小草,采摘各种颜色的小花;在小溪边,观看水里的小鱼儿;在树丛里听鸟儿的叫声等。在欢快的活动中,小草、小花、小鱼、小鸟这些融合童性的事物以及它们具有特色的色彩、动态和声音,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即使再沉默、内向的孩子,也会向你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二)以情感来启发,这是培养能说的过程
“启”是开启,像钥匙开锁一样,把学生语言的大门打开;“发”是语言如春水一般奔涌而出。那么靠什么把儿童语言的大门打开,使他们个个都能说会道呢?情感。情感是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联系的纽带。只有情感深入到学生的灵魂之中,才能产生语言爆发的亮点,才能使学生表达出最生动、最丰富的语言。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都少不了有情而触、有感而发。笔者在教学中就注意经常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农村大变样》讲述的是在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事实。结合课文内容,笔者向学生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情况、住房情况以及上学时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课桌是用水泥台搭起来的等情景。学生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从他们专注的眼神里,笔者看出他们已经被打动。有一个学生在笔者讲完后主动站起来跟我说:“老师,听爷爷说,我家从前也是那样,现在我家住的是楼房,还有彩电。我一定听您的话,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其中,“珍惜”“幸福”“祖国”这些词语都没有学过,可是他已经从老师的言行举止中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也能运用在自己的语言中,这就是情感启发的作用。
情感启发强调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表演能力,要有爱满天下的感情和高超的语言描述能力,这样才能极大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
(三)以想象来丰富,这是培养会说的过程
情感的产生打开了儿童语言的大门,那么想象就是语言这个风筝的两条长长的尾巴,尾巴越长它就飞得越高、越远。想象越丰富,儿童的语言表达就越丰富、生动。通过想象来培养语言,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教师要注意随时随地捕捉能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时机,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描述自己心灵的天空。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安排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彩图、儿童诗、歌谣。这些都能有力地帮助教师去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另外,在平常的生活中,教师也可以抓住许多有特色的事物去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比如一只蝴蝶、一片草地、一朵小花……总之,途径是多样的,作为教师,把儿童巨大的想象潜能挖掘出来以后,你就会感叹儿童的语言是多么富有魅力。
兴趣、情感、想象是语言启蒙阶段的三个重要环节,三者之间紧密相连,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但是语言的表达是微妙的,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既要言之有情,又要言之有理。因此,儿童语言的培养又要体现四性。
二、儿童语言培养的“四性”
(一)随机性
教师对儿童语言的培养应不拘泥于一时一地。语言训练不是就餐,饿了才吃。语言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能运用到的,儿童语言表达的随机性更大。针对这种特点,教师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抓住最佳时机,利用儿童喜思好问的特长,既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又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
(二)有序性
有序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言训练的跳跃性不能过大,得循序渐进。教师如果要求刚进校的儿童说出一大段有情有理的话,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二是指话语要符合语法规范,要有逻辑性,不是“东扯一句,西读一家”,这一点对于整个语言训练过程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随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上的错误,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的、合乎语法规范的语言训练。
(三)创造性
创造性即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特色,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儿童活泼、天真、机灵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潜藏着巨大的创造才能。这种创造能力在语言的培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曾现编了一个小狐狸的故事,讲一只小狐狸和她的妈妈到野外去采野花,小狐狸因为太高兴了,只顾自个儿跑,结果迷路了,一只黄鹂鸟看见了,帮她找到了妈妈。故事讲完后,笔者叫学生把这个故事写下来。有一个学生不仅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了,还在其中增添了有关小松鼠、小白兔的情节,这充分地说明教师若能充分调动起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其想象力,一定会让孩子们说出更多美妙的语言。
(四)持续性
教师施教过程中要保证语言训练的连续性,不能想叫学生说几句就说几句,想让他们写几句就写几句,不想的时候放在一边。没有坚持性是完成不了语言训练任务的,语言训练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质量来保证。
总之,若在低年级创设良好的语言气氛,进行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感一定会一步步加深,对于他们今后的阅读、说话、作文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一门本应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科也避免了生硬、枯燥。
参考文献:
[1] 廖贵英.儿童语言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2] 张丽雯.幼儿园语言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9(46).
[3] 钱云花.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2010(4).
[4] 史英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11).
[关键词]儿童;语言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4-0051-03
[作者简介]华阳林(1979—),男,安徽安庆人,专科,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大石乡大石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感”。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揭示,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6-8周岁)求知欲最旺,他们对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这一阶段也是他们最想用语言来发问或描述的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并使语言区得到充分发掘,那么他们“语感”的形成将事半功倍。孩子顽皮的个性、天真的想象和烂漫的心理,任何一处都能激发出闪光的语言。但儿童语言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想说—能说—会说”的过程。其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得法,培养训练得法。
一、儿童语言培养的“三环节”
(一)以兴趣来诱导,这是培养想说的过程
儿童活泼、好动,总对一些新奇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善于寻找事物的新奇点、特色点,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比如在上《春天》一课之前,开展一次“找春天”的活动。教师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在田埂上,拨开枯草找出刚发芽的小草,采摘各种颜色的小花;在小溪边,观看水里的小鱼儿;在树丛里听鸟儿的叫声等。在欢快的活动中,小草、小花、小鱼、小鸟这些融合童性的事物以及它们具有特色的色彩、动态和声音,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即使再沉默、内向的孩子,也会向你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二)以情感来启发,这是培养能说的过程
“启”是开启,像钥匙开锁一样,把学生语言的大门打开;“发”是语言如春水一般奔涌而出。那么靠什么把儿童语言的大门打开,使他们个个都能说会道呢?情感。情感是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联系的纽带。只有情感深入到学生的灵魂之中,才能产生语言爆发的亮点,才能使学生表达出最生动、最丰富的语言。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都少不了有情而触、有感而发。笔者在教学中就注意经常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农村大变样》讲述的是在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事实。结合课文内容,笔者向学生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情况、住房情况以及上学时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课桌是用水泥台搭起来的等情景。学生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从他们专注的眼神里,笔者看出他们已经被打动。有一个学生在笔者讲完后主动站起来跟我说:“老师,听爷爷说,我家从前也是那样,现在我家住的是楼房,还有彩电。我一定听您的话,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其中,“珍惜”“幸福”“祖国”这些词语都没有学过,可是他已经从老师的言行举止中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也能运用在自己的语言中,这就是情感启发的作用。
情感启发强调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表演能力,要有爱满天下的感情和高超的语言描述能力,这样才能极大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
(三)以想象来丰富,这是培养会说的过程
情感的产生打开了儿童语言的大门,那么想象就是语言这个风筝的两条长长的尾巴,尾巴越长它就飞得越高、越远。想象越丰富,儿童的语言表达就越丰富、生动。通过想象来培养语言,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教师要注意随时随地捕捉能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时机,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描述自己心灵的天空。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安排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彩图、儿童诗、歌谣。这些都能有力地帮助教师去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另外,在平常的生活中,教师也可以抓住许多有特色的事物去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比如一只蝴蝶、一片草地、一朵小花……总之,途径是多样的,作为教师,把儿童巨大的想象潜能挖掘出来以后,你就会感叹儿童的语言是多么富有魅力。
兴趣、情感、想象是语言启蒙阶段的三个重要环节,三者之间紧密相连,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但是语言的表达是微妙的,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既要言之有情,又要言之有理。因此,儿童语言的培养又要体现四性。
二、儿童语言培养的“四性”
(一)随机性
教师对儿童语言的培养应不拘泥于一时一地。语言训练不是就餐,饿了才吃。语言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能运用到的,儿童语言表达的随机性更大。针对这种特点,教师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抓住最佳时机,利用儿童喜思好问的特长,既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又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
(二)有序性
有序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言训练的跳跃性不能过大,得循序渐进。教师如果要求刚进校的儿童说出一大段有情有理的话,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二是指话语要符合语法规范,要有逻辑性,不是“东扯一句,西读一家”,这一点对于整个语言训练过程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随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上的错误,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的、合乎语法规范的语言训练。
(三)创造性
创造性即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特色,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儿童活泼、天真、机灵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潜藏着巨大的创造才能。这种创造能力在语言的培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曾现编了一个小狐狸的故事,讲一只小狐狸和她的妈妈到野外去采野花,小狐狸因为太高兴了,只顾自个儿跑,结果迷路了,一只黄鹂鸟看见了,帮她找到了妈妈。故事讲完后,笔者叫学生把这个故事写下来。有一个学生不仅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了,还在其中增添了有关小松鼠、小白兔的情节,这充分地说明教师若能充分调动起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其想象力,一定会让孩子们说出更多美妙的语言。
(四)持续性
教师施教过程中要保证语言训练的连续性,不能想叫学生说几句就说几句,想让他们写几句就写几句,不想的时候放在一边。没有坚持性是完成不了语言训练任务的,语言训练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质量来保证。
总之,若在低年级创设良好的语言气氛,进行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感一定会一步步加深,对于他们今后的阅读、说话、作文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一门本应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科也避免了生硬、枯燥。
参考文献:
[1] 廖贵英.儿童语言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2] 张丽雯.幼儿园语言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9(46).
[3] 钱云花.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2010(4).
[4] 史英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