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专业技能型岗位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而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以“职业为本”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在实际施行中也遇到了阻挠与挫折,因此,对中职教学管理进行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中职院校 “职业为本” 教学管理 问题 策略
一、“职业为本”指导思想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制度缺失或对其欠缺执行力。中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历史较为长久,而反观其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在中职教育的实际教学中常出现“没有固定教学管理制度,对老旧的、不符合学校教学需要的制度仅进行小修小补”等问题。没有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无法保证教学成果教学效率,更使得“职业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空口号。学生在日常专业学习中不用心,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解,对教育职责不落实。此外,部分中职院校有较为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教学发展势态,究其根本原因是教育管理者与执行者对制度执行不力,不把管理制度中的一文一字变成规范教学活动的准则。不被落实的教学管理制度等同于背离“职业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向。
2.教学管理者、执行者、受教者三者间未建立和谐统一的关系。“职业为本”的指导思想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其对应的主体对象分别是教学执行者,教学管理者和教学受教者。而在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制定的措施和要求不顾学生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只为面子工程,如频繁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还不能真实反映教学情况和学生求学状况。同样,教师作为教学管理内容的执行者,在执行“职业为本”方针的过程中也没做到尽职尽责,从备课到授课基本以完成任务为首要目标,忽略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收获,使学生在实际求学中一知半解,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无所适从。学生作为“职业为本”教学管理方针的受教者,通常因为心智发育不成熟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不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虚度时光,最终难以进入心仪的职业岗位。
二、“职业为本”指导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1.建立基本教学管理制度并坚持贯彻落实“职业为本”思想。上文中提到,没有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或有制度不落实都是对“职业为本”思想的背离。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活动时首先要结合自身状况,建立起较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把制度内容转变为实施管理的行为准则,坚持并长期的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制度学习,从思想上把“职业为本”的指导方针进行落实。同时,“职业为本”的指导方针要求教学管理制度围绕着学生职业规划,职业技能,职业岗位三个方向展开。换言之,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盲目借鉴,而是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有重点有方向的建立。
2.提高教学管理者与执行者的综合素养。在当前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职业为本”的指导思想落实不到位。作为教学管理者和执行者,应当首先对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上的职业岗位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能够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只有在对社会现实有了合理的见解后,才能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做出有益的实践。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科学的发展的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并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教育管理者是实现“职业为本”教学管理的总指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进行拨乱反正,因此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力。同理,教育执行者是实现“职业为本”教学管理的前线人员,在教学管理中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因此需要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力。
3.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职业为本”。不论是学校的总体职业规划、教师的职业教学计划还是学生的职业就业愿景,最终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学校的“职业为本”指导具体方案需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最佳的符合发展规律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师的职业教学计划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职业技能掌握程度的反馈来不断的改革创新;学生的就业愿景最终能否实现,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职业为本”的指导思想本就是为社会实践和社会生产而服务,离开社会实践谈以“职业为本”为指导的教学管理就是空谈谬论。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一定要多实践,多反思,从根本上实现“职业为本”。
三、小结
本文就当前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其中问题展开了探讨,同时结合个人见识对“职业为本”指导思想如何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实施进行了阐述,但个人的见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供同行业人员参阅。
参考文献:
[1]迟俊梅.中职學校多角度、多方式教学监管机制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22) :32.
【关键词】中职院校 “职业为本” 教学管理 问题 策略
一、“职业为本”指导思想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制度缺失或对其欠缺执行力。中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历史较为长久,而反观其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在中职教育的实际教学中常出现“没有固定教学管理制度,对老旧的、不符合学校教学需要的制度仅进行小修小补”等问题。没有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无法保证教学成果教学效率,更使得“职业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空口号。学生在日常专业学习中不用心,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解,对教育职责不落实。此外,部分中职院校有较为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教学发展势态,究其根本原因是教育管理者与执行者对制度执行不力,不把管理制度中的一文一字变成规范教学活动的准则。不被落实的教学管理制度等同于背离“职业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向。
2.教学管理者、执行者、受教者三者间未建立和谐统一的关系。“职业为本”的指导思想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其对应的主体对象分别是教学执行者,教学管理者和教学受教者。而在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制定的措施和要求不顾学生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只为面子工程,如频繁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还不能真实反映教学情况和学生求学状况。同样,教师作为教学管理内容的执行者,在执行“职业为本”方针的过程中也没做到尽职尽责,从备课到授课基本以完成任务为首要目标,忽略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收获,使学生在实际求学中一知半解,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无所适从。学生作为“职业为本”教学管理方针的受教者,通常因为心智发育不成熟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不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虚度时光,最终难以进入心仪的职业岗位。
二、“职业为本”指导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1.建立基本教学管理制度并坚持贯彻落实“职业为本”思想。上文中提到,没有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或有制度不落实都是对“职业为本”思想的背离。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活动时首先要结合自身状况,建立起较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并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把制度内容转变为实施管理的行为准则,坚持并长期的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制度学习,从思想上把“职业为本”的指导方针进行落实。同时,“职业为本”的指导方针要求教学管理制度围绕着学生职业规划,职业技能,职业岗位三个方向展开。换言之,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盲目借鉴,而是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有重点有方向的建立。
2.提高教学管理者与执行者的综合素养。在当前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职业为本”的指导思想落实不到位。作为教学管理者和执行者,应当首先对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上的职业岗位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能够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只有在对社会现实有了合理的见解后,才能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做出有益的实践。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科学的发展的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并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教育管理者是实现“职业为本”教学管理的总指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进行拨乱反正,因此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力。同理,教育执行者是实现“职业为本”教学管理的前线人员,在教学管理中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因此需要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力。
3.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职业为本”。不论是学校的总体职业规划、教师的职业教学计划还是学生的职业就业愿景,最终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学校的“职业为本”指导具体方案需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最佳的符合发展规律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师的职业教学计划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职业技能掌握程度的反馈来不断的改革创新;学生的就业愿景最终能否实现,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职业为本”的指导思想本就是为社会实践和社会生产而服务,离开社会实践谈以“职业为本”为指导的教学管理就是空谈谬论。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一定要多实践,多反思,从根本上实现“职业为本”。
三、小结
本文就当前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其中问题展开了探讨,同时结合个人见识对“职业为本”指导思想如何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实施进行了阐述,但个人的见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供同行业人员参阅。
参考文献:
[1]迟俊梅.中职學校多角度、多方式教学监管机制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22)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