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应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进行8h/次的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60例患儿则进行连续16h的传统蓝光照射治疗。结果:两个疗程之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91.67%,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浓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过程中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治疗患儿的症状,有效的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短时多次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上升,致使新生儿的皮肤、黏膜以及巩膜出现黄疸的症状,是新生儿常出现的临床症状。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对于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则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但是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的治疗,否则影响新生儿的健康。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蓝光照射,现在常用的蓝光照射技术分为短时多次蓝光和传统的长时蓝光两种方式。传统的长时蓝光操作简单容易实施,但是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新生儿黄疸,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蓝光照射,对比分析两种蓝光照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新生儿黄疸,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发病时间为: 24小时内发病患儿13例,1~3天内发病患儿26例,3~7天内发病患儿17例,一周以上发病患儿4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发病时间为:24小时内发病患儿16例,1~3天内发病患儿24例,3~7天内发病患儿17例,一周以上发病患儿3例。所有患儿均在本院出生,且排除患儿肝功能异常、无溶血现象及G6PD缺乏。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实施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以每天2次为宜,每次时间不超过8小时,中间间隔4小时左右,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长时蓝光治疗,每天照射一次,每次时间在16小时左右,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两个疗程之后观察其治疗效果,血清胆红素的含量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同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96小时内各提取患儿的静脉血检测其中血清胆红素的含量,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类别,其中无效:治疗结束后,患儿皮肤以及巩膜上的黄疸没有消退,患儿的临床症状也没有改善;有效:治疗结束后,患儿皮肤以及巩膜上的黄疸基本消退,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显效:治疗结束后,患儿皮肤以及巩膜上的黄疸完全消退,各种临床症状也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x±s来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结果比较
两个疗程之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显效39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儿显效为3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91.6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含量变化情况
两个疗程之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48h、96h血清内胆红素的含量变化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8h与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含量相比,变化不明显,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6h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平均血清胆红素含量变化情况
2.3 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均会出现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发应的幅度减小,两组对比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时期,对于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具有严重的影响,临床中使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促进了患儿体内脂溶性的胆红素转换为安全的水溶性物质,从而降低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改善患儿的黄疸病情。
本研究中,通过对患儿进行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其总有效率高达96.67%,可明显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含量,治疗后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较少明显优于长时蓝光照射,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科锐.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工程,2014,02:47+50.
[2]李明新,陈维捷,陈伟霞.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性[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4:69-71.
[3]靖彩虹.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8:120-121.
[4]郭兆俭. 新生儿黄疸给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4,26:61-63.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短时多次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上升,致使新生儿的皮肤、黏膜以及巩膜出现黄疸的症状,是新生儿常出现的临床症状。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对于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则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但是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的治疗,否则影响新生儿的健康。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蓝光照射,现在常用的蓝光照射技术分为短时多次蓝光和传统的长时蓝光两种方式。传统的长时蓝光操作简单容易实施,但是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新生儿黄疸,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蓝光照射,对比分析两种蓝光照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新生儿黄疸,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发病时间为: 24小时内发病患儿13例,1~3天内发病患儿26例,3~7天内发病患儿17例,一周以上发病患儿4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发病时间为:24小时内发病患儿16例,1~3天内发病患儿24例,3~7天内发病患儿17例,一周以上发病患儿3例。所有患儿均在本院出生,且排除患儿肝功能异常、无溶血现象及G6PD缺乏。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实施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以每天2次为宜,每次时间不超过8小时,中间间隔4小时左右,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长时蓝光治疗,每天照射一次,每次时间在16小时左右,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两个疗程之后观察其治疗效果,血清胆红素的含量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同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96小时内各提取患儿的静脉血检测其中血清胆红素的含量,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类别,其中无效:治疗结束后,患儿皮肤以及巩膜上的黄疸没有消退,患儿的临床症状也没有改善;有效:治疗结束后,患儿皮肤以及巩膜上的黄疸基本消退,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显效:治疗结束后,患儿皮肤以及巩膜上的黄疸完全消退,各种临床症状也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x±s来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结果比较
两个疗程之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显效39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儿显效为3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91.6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含量变化情况
两个疗程之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48h、96h血清内胆红素的含量变化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8h与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含量相比,变化不明显,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6h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平均血清胆红素含量变化情况
2.3 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均会出现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发应的幅度减小,两组对比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时期,对于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具有严重的影响,临床中使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促进了患儿体内脂溶性的胆红素转换为安全的水溶性物质,从而降低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改善患儿的黄疸病情。
本研究中,通过对患儿进行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其总有效率高达96.67%,可明显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含量,治疗后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较少明显优于长时蓝光照射,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科锐.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工程,2014,02:47+50.
[2]李明新,陈维捷,陈伟霞.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性[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4:69-71.
[3]靖彩虹.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8:120-121.
[4]郭兆俭. 新生儿黄疸给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4,2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