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棉花监测预警体系的思路与对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fa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工业初级原料,商品率高达95%,是湖北省荆门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市常年种植面积3.67万hm2。产量4.8万t。棉花产业不仅是30万棉农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关系到全市两万纺织工业及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建立棉花监测预警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棉花产业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棉花监测预警体系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收集国内外贸易、政策、价格、成本、产量等基础信息。并对棉花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和市场行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测度、预报,及时准确地发布即期和预期警报,让涉棉人员有据可依,从而预防棉花风险的发生。
  1棉花监测预警系统需要关注的影响因子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影响棉花供求关系的众多因素是不确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市场运行的周期性变化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监测预警系统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影响因子的变化。
  1.1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棉花统购统销、合同定价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配置资源等流通机制的变革,我国棉花价格形成体制也经历了从国家统一定价到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形成价格的发展过程。199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明确指出完善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从1999年棉花年度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统一定价。2001年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的思想。至此,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出现了实质性的突破,棉花市场和价格完全放开。但是,棉花价格市场化以来,由于流通体制的不完善,棉花价格运行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国家2011年3月份出台政策,从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在新疆、山东等13个省份,以标准级皮棉1.98万元/t的最低收储价不限量收购。这一政策被业内认为是棉花的最低保护价制度。收储办法提出。当监测的棉花市场价格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1.98万元/t时,中储棉总公司将发布收储公告。于第六个工作日正式启动收储预案。这一政策对于稳定棉花价格十分有利,不限量收购可以保证棉农丰产丰收之后。不会再出现“棉贱伤农”的情况,因而受到大部分业内人士和农民的欢迎。
  1.2价格
  棉花价格是影响棉花生产和调节供需的主导因素,关系到棉农及棉花相关产业的收入。棉花价格波动变化,增加了棉农的种植风险。使农民的收入预期不稳定,从而导致棉花生产的不稳定。实现预警的关键因素和决策依据就是把握不同水平的价格信号,既要监测棉花主副产品价格,又要监测同期粮食价格,把握粮棉比价关系。以荆门市为例,1997~2011年的15年,稻谷棉花价格比平均值为1:8.12,超过1:10的年份有3年,分别为1997、2000、2010年,低于1:7的年份有4年,分别为1999、2004、2008、2009年。稻谷棉花现金收益比,平均值为1:1.8,最高值为2003年的1:2.9,最低值为1999、2008、2011年的1:1.2。荆门市棉花种植面积在2000年出现最低值2.3万hm2,1997年出现最高值4.34万hm2。2008年出现次高值4.12万hm2,棉花产量2000年最低值3.08万t和最高值之间相差1倍多。种植面积、产量的波动受价格、收益波动的影响极大。种植面积、产量的极值相对价格、收益的极值要滞后一年出现。
  1.3进出口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棉花进口的急剧增长,棉花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自给率明显下降。从1990年至2002年,中国棉花年均进口量约为33.05万t,占世界棉花贸易量的5.48%,仅次于印尼、日本、韩国、泰国,排名世界第五位。2003年起成为世界第一大棉花进口国。2008年进口额为219.3万t,是2001年进口量的19.5倍。而此时期中国棉花出口量大幅萎缩。进口额背后是不断增长的棉花消费需求,2002~2007年国内棉花消费量以每年18.1%的速度增长。但是,棉花消费量的大幅增长并未惠及国内棉农,巨大的国内需求并未引起棉花价格上涨,反而出现由国际棉价波动带来的国内棉价波动不定,进而带来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和农户收益的波动。特别是2010年棉价跌宕起伏,籽棉开秤价3.83元/500g,比2009年开秤价2.5元/500g高1.33元/500g,开秤后棉价一路上扬,9月中旬市场收购价4.16元/500g,10月上旬4.77元/500g,10月中下旬5.7元/500g,11月上旬6.4元/500g,11月中旬最高价达到7.1元/500g,此后棉价又一路下跌,经历了一轮“过山车”。
  1.4种植成本
  从市场原则出发,生产成本应当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棉花价格形成的主体应当包括棉花市场的调控者-政府、棉花生产者-棉农、棉花流通者-棉花购销企业或商贩、棉花消费者-城乡居民。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四大主体在棉花价格形成中的地位是平等的。然而,在现行的棉花价格形成中,它们的地位并不平等。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单个棉农的经营规模、经济实力、文化程度、信息获得等方面都严格受限,对市场的掌握能力与流通企业和棉纺企业相比,棉农基本上不具有市场谈判能力。流通企业和棉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棉花价格的决定权,而棉农只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所以,棉花价格市场化以来。棉花生产成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棉花价格却呈现无规则的上下波动,有时甚至不受成本的制约。如1999年棉价跌破了成本价,从单位面积的成本利润率来看,成本利润率受价格影响要大于成本影响。现阶段棉花的种植成本下调的空间比较小。已进入高成本时代,种植成本对棉花价格的影响特点也是监测预警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
  1.5自然因素
  棉花生产受温度、湿度、光、降水等生态气候的影响,同时又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棉花在生长、发育的各阶段都有其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过高或过低都对棉花产量的形成带来不利,对气象变化的监测是棉花监测预警的重要内容。我国已发现的棉花病害有40多种,已知的棉花害虫有300多种,研究预测棉花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确定合理地选用棉花生产品种和生产技术。对棉花的优质、高产和提高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2农业部门棉花监测预警设计思路
  棉花监测预警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即根据历史的指标体系和现实的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做出预测,在风险发生前或初期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避免风险的发生,或控制风险发生在最小的范围。基于这一认识,农业部门开展棉花监测预警需要建立运转高效的体系并重点加强成本、价格等调查项目和服务工作。
  2.1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农业部门不能单纯地盯着生产。催耕催种,必须着 眼于市场农业的发展,建立农产品监测预警体系,既抓生产发展,又抓产销衔接。各级农业部门都要配置这一职能并发挥作用。以农业部市场信息司为例,内设信息统计处、运行监控处、市场流通处等职能部门,信息统计处收集国内外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价格及供求信息,开展农产品成本调查:运行监控处根据信息统计处提供的信息,感知异常现象,进行专题调研。作出即期和预期警报并送达给市场流通处:市场流通处根据历史的和当前的信号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互联网等各种现代通讯方式上传下达,使生产者、经营者和政府部门尽早采取措施,减少危害损失。
  2.2农村经济和棉花生产情况统计调查
  强化农村经济与棉花生产数据库研建和数据开发利用,开展农业和棉花生产情况全面和抽样调查预测,全面提高为国家宏观调控及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的服务能力。
  2.8棉花及其它农产品成本调查
  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特性灵活调查有关投入和收益信息,提升成本收益调查对国家政策的支撑能力。
  2.4棉花及其它农产品价格调查
  构建常规调查与应急调查相互补充的物价调查系统,提升现有农业物价基点调查工作水平。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批发市场信息采集力度,扩大采集覆盖面,提升数据的代表性。
  2.5跟踪监测分析与综合会商
  通过各种方法,对数据平台集成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定期和随时提出监测分析报告。
  2.6信息发布与服务
  建立常规媒体、农村信息员队伍及电子信息网络三者优势互补的信息发布服务系统,建立固定发布窗口和稳定传播渠道,传播、发布农业监测预警信息,努力扩大信息覆盖面,面向政府、企业、农户提供服务。3稳定棉花生产的政策建议
  市场化改革以来。棉花价格经常出现大幅度波动,如何把这种波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推动棉花生产及其相关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是开展棉花监测预警的最终目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农产品成本价格联动机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城市流动。农业生产成本刚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理清成本价格的变动关系,研究建立成本价格的联动机制,防止和避免棉价跌破成本价情况发生。
  3.2建立反周期长效机制
  以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先行指标为基础,建立不以农产品一时的、暂时的多与少为依归的前瞻性的反周期调控监测体系,实行反周期调控。这些先行指标包括:种植面积的新变动,农民的种植意愿的新变动。农资、肥料、种子采购的新变动。专业户、专业社的订单新变动等等,科学预测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局势,打出反周期的提前量。比如2010年11月中旬棉价出现了创纪录的最高价7.1元/500g,根据价格波动规律下一阶段可能出现逆转,并带来棉花生产的大幅波动,国家这时出台了保护价政策,及时防止了“棉践伤农”,稳定了棉花生产及其相关产业。2011年新棉刚上市时,棉花价格走势不明朗,棉农棉企都难以接受当时的价格,普遍存在观望心理:9月中旬后国家启动临时收储政策,企业和棉农认为棉价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棉纺企业对收购新棉心态平稳。棉农从心理上接受了棉价下跌的事实,国庆节后棉花市场迅速活跃起来,棉花价格虽然有波动,但与国显著下降但与常年相比偏差不大,说明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有助于稳定棉农、棉企的市场预期。保护棉农种棉积极性,保证棉花市场供应,有利于减轻今后棉花再生产和市场价格的波动,缓解市场因供求和价格波动带来的周期性问题。
  3.3建立棉花价格预警机制
  以成本调查和棉花价格监测为中心建立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根据研究,当棉花市场价格大于等于成本时。稻谷棉花价格比平均值为1:8~1:10时不发出预警警报。当市场价格大于成本且稻谷棉花价格比在1:10以上,或当市场价格低于成本,或稻谷棉花价格比在1:8以下时发出警报。高于1:11时抛储,低于1:7时收储。以预警为依据,通过抛储、收储措施平拟市场价格。实现棉花风险管理,指导棉农调整种植结构,促进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现在为例,据调查,2011年棉花主产品每50kg平均出售价格900元,同比下降314.91元,下降25.9%;稻谷棉花价格比1:7.4:棉花每667m2,现金收益967元,下降765元,稻谷现金收益比1:1.2,棉农种植意向显著下降,很多指标都已进入应发预警信号的区域。如不及早制定2012年棉花收储政策,势必导致2012年棉花产量和价格的不正常大幅波动。
  3.4建立棉花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
  在政策层面,建议将2011年实施的临时收储政策常态化,今后每年在冬小麦播种时最迟到棉花播种前。国家定期公布棉花主产区皮棉收储价格,新棉上市后,当市场价格低于收储价时,由国家敞开收储。通过政策引导,给棉农棉企早吃“定心丸”,使棉农、用棉企业事先做好各自的生产计划。从而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和价格运行。建议研究并建立国家棉花收储风险金制度。对政策性收储给予补贴,以便更好地支持收购,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健全棉花价格监控体系,让收储企业放心收储、不限数量敞开收储,棉农放心种植并交售籽棉,确保棉企、棉农双受益,防止今后棉花生产大起大落。
其他文献
云阳清真寺位于云阳镇小关居委会,紧邻云阳古城,南北长64米,东西宽56米,占地面积3584平方米。始建于淸光绪年间,现存古建筑26间,整体建筑设计状观,风格奇异。  云阳清真寺在建筑形式上颇有古典特色,整个建筑呈砖木结构,青砖瓦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整个建筑在房顶上的装饰犹为精美华丽,除雕刻有形象逼真的动物造型外还绘有各种纹饰,异彩纷呈。其布局淡雅明快,素以极高的民族特色而著称于豫西南。    
期刊
新星设计广告彩印位于云阳五一口南200米路东,专业印制各类PVC证卡、金属卡、水晶胸牌卡、写真喷绘、彩印名片、彩页画册、联单稿纸、商品标签、企业彩色宣传、企业个性手袋、活动策划、大型喷绘、户外广告、个性台历、挂历等。深受广大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新星设计广告彩印开业以来,以“以诚为本、顾客至上、时间为先、质量最好、服务第一”为原则, 以优质的材料,精湛的工艺,实惠的价格,服务于广大新老客户,为各顾
期刊
云阳镇饮食文化的领军人——四川风味居  川菜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它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适应性强,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以味多味美及其独特的风格,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以川味菜肴兴业于2005年的四川风味居总店设在红阳厂,云阳镇的顾客也不断慕名前往。为方便广大云阳顾客,2007年四川风味居在云阳开设分店,顾客在大快朵颐之后总会不由得感叹:食在云阳
期刊
云阳天利宾馆坐落于南召县云阳镇通信中心西100米处,内部设有面积达五百平方米的桑拿洗浴部,20余套温馨舒适的高档客房、可供多人同时休息的豪华卧式休息厅、拥有杜比视听效果的震撼影视厅,场内大型空调全天候开放,更有网络中心等。天利宾馆环境优雅设施齐全高档,交通便利,实为您下榻的最佳去处。    宾客至上 舒适如家    天利宾馆拥有20余套精心设计的客房,设备齐全,格调清新自然,舒适温馨,无论是标准房
期刊
2007年,一直陷在低迷气氛中的美妆行业依旧在迷雾中徘徊,不停探寻着新的出路,虽然没有完全走出低谷,但增长率的持续攀升,已经给在迷航中徘徊的美妆行业带来一丝曙光。在愈演愈激烈的洗牌战争中,平淡的美妆市场平静不再。更多专业线企业试水日化线,而部份日化线企业也进入专业线,两条线的交互溶汇将进一步增强;化妆品行业的企业总数量虽减少缩水,但规模也扩大;外来企业和本土美妆企业的渠道战争却日益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期刊
千百年来,道家的睿智、道家的神韵、道家的逍遥、道家的淳朴吸引着人们,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始终存在着两条主要的脉络: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是中国文化的正统,而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教,则是中国文化的另一主干。  兴阳观原名南石庙,建于宋,盛于明清,位于南召县云阳镇西南一华里处,占地七十五亩。如今,兴阳观已拥有庙房一百二十余间、神像二百余尊,固定资产达到了
期刊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利用花药培养技术获得大量花粉单倍体以来,花培技术的应用潜力已日益显示出来。花粉单倍体加倍后的二倍体(DH)在植物育种、突变、玻璃质选择、分子制图和植物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花培育种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加倍的双倍体植株以及选育出综合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目前报道的小麦花粉加倍方法均是采用在分蘖盛期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分蘖节的方法,也有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接加入秋水仙素的方法。但是
期刊
自2005年12月“桃源野茶王”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桃茶人用敏锐的眼光、科学的精神、艰辛的付出。用一纸小标志,把一株野茶树打造成闻名全国、致富农民的大产业。  桃源县作为桃源野茶王的故乡和主要产地,长期致力于野茶王的保护、开发和推广,形成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产业品牌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古洞春、紫艺、腾琼、嘉茗等省、市级
期刊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空洞化”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经营的比较效益,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必要途径。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为土地达到这种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可能。在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下,积极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实现方式,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将结合河南省沁阳市五村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和探讨新时期我国农
期刊
1湖南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1.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湖南省12396科技服务指挥中心”,在全省14个市州建立了12396服务中心,72个县(市、区)设立了服务工作站,实现了全地域、全网络覆盖:全省100%的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光纤宽带互联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村村通宽带工程”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