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的教和学都离不开探究实验,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究和获取科学知识。针对当前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存在的“假实验”现象,本文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假实验”情况,并提出了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科学;“假实验”;举例;建议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地规定了小学科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实验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实验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对于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当前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存在着许多“假实验”的情况,影响着我国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假实验”举例
1.机械式无差别探究的“假实验”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和鼓励实行的新的学习方式,但是探究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一些小学科学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去进行实验探究,导致出现了许多无效探究、无用探究的“假实验”的情况。例如,在“声音的传播”这一课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五个重点:第一,声音的传播是没有固定的方向,是以声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第二,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来传播的;第三,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效果不同;第四,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第五,带领学生制作土电话来体会声音的传播。有些教师在这节课中按照次序对这五个问题进行逐个的探究,但是每节课的时间是有着一定的限制的,学生的探究还没有结束就响起了下课铃声,这时教师只得匆忙地结束课程,并将剩下的探究题目交给学生课下去探究。这样虎头蛇尾的探究很难让学生把握住课程的重点知识,其实第一个、第二个类似于陈述性的知识点是不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的,这其实就属于一种“假实验”的情况。
2.自由探究的“假实验”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些小学科学教师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就放任学生在科学实验课中进行自由探究。这个想法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都十分有限,根本难以实现完全自主的实验探究,教师的实时指导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师不敢、不愿指导,导致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自由探究的“假实验”。
二、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建议
1.科学实验环节要完备,科学实验探究必须有结论
科学实验的正确程序应该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结果讨论。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验中,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在实验结束之后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实验结论的探究之中,通过自己实验和探究得出的结论才能让学生们影响深刻。
2.科学理解和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
国家倡导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并不是将课堂完全地交由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和教学责任是不能减少的。尤其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才能保证学生的实验和探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对比实验中,教师就应该提前指导学生在试验中要注意变量控制问题,除了沙袋、水袋、空气袋的变化之外,其他的各项要素都必须保证完全相同,这样才能得出有效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才能完成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小学科学课堂是小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提高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场所,只有通过正确、真实、严密的科学实验才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宁缺毋滥的原则,避免“假实验”的情况出现,为小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的养成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丽娟.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存问题与整改措施[J].考试周刊,2014(104).
[2]朴春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版),2014(S1).
关键词:小学科学;“假实验”;举例;建议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地规定了小学科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实验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实验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对于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当前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存在着许多“假实验”的情况,影响着我国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小学科学实验课中的“假实验”举例
1.机械式无差别探究的“假实验”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和鼓励实行的新的学习方式,但是探究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一些小学科学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去进行实验探究,导致出现了许多无效探究、无用探究的“假实验”的情况。例如,在“声音的传播”这一课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五个重点:第一,声音的传播是没有固定的方向,是以声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第二,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来传播的;第三,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效果不同;第四,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第五,带领学生制作土电话来体会声音的传播。有些教师在这节课中按照次序对这五个问题进行逐个的探究,但是每节课的时间是有着一定的限制的,学生的探究还没有结束就响起了下课铃声,这时教师只得匆忙地结束课程,并将剩下的探究题目交给学生课下去探究。这样虎头蛇尾的探究很难让学生把握住课程的重点知识,其实第一个、第二个类似于陈述性的知识点是不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的,这其实就属于一种“假实验”的情况。
2.自由探究的“假实验”
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了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些小学科学教师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就放任学生在科学实验课中进行自由探究。这个想法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是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都十分有限,根本难以实现完全自主的实验探究,教师的实时指导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师不敢、不愿指导,导致小学科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自由探究的“假实验”。
二、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建议
1.科学实验环节要完备,科学实验探究必须有结论
科学实验的正确程序应该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结果讨论。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验中,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在实验结束之后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实验结论的探究之中,通过自己实验和探究得出的结论才能让学生们影响深刻。
2.科学理解和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
国家倡导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并不是将课堂完全地交由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和教学责任是不能减少的。尤其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才能保证学生的实验和探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对比实验中,教师就应该提前指导学生在试验中要注意变量控制问题,除了沙袋、水袋、空气袋的变化之外,其他的各项要素都必须保证完全相同,这样才能得出有效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才能完成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小学科学课堂是小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提高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场所,只有通过正确、真实、严密的科学实验才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宁缺毋滥的原则,避免“假实验”的情况出现,为小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的养成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丽娟.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存问题与整改措施[J].考试周刊,2014(104).
[2]朴春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版),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