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电网改造发展技术的分析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技术原则,分析了城乡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配网自动化在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网;建设;技术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000-01
  Modern Power Grids Modification Technical Analysis
  Li Chen
  (Harbin Second Electric Power Bureau,Harbin150000,China)
  Abstract:Article discusses the urban and rural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chnical principles,Analysis of the neutral grounding of urban and rural power grid, metal oxide arreste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Keywords: Grid;Construction;Technology
  一、电网发展原则
  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必须与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同步实施,以适应用电增长的需求。电力建设必须有超前意识,同时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不断提高城乡电网的供电能力,大力加强电网结构,逐步做到比例协调、布局合理、调度灵活、设施先进、安全可靠、电压合格和多供少损。城乡电力网的设备选择还应坚持科技进步的原则,既要运行可靠,又要注重节约,并尽量采用小型化、无油化、自动化、免维护或少维护的设备,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型的输变电设备,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输变电设备。对大城市中心的新建变电站尤其是地下变电站宜优先选用全封闭的组合电器(GIS)。
  二、避雷器应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平坦的伏安特性,保护性能好、通流容量大、动作速度快、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和重量较轻等优点,受到使用部门的欢迎。它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碳化硅避雷器。在我国城乡电力网中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使用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密封不良及技术参数选用不当等原因,曾发生过一些爆炸事故,造成了一些损失。但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制造质量的提高和运行管理的加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应用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随着城市电网发展速度加快,电力电缆的数量迅猛增加,使系统的电容电流数值相应增大,往往使消弧线圈的补偿发生一定困难。同时在这种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不会跳闸,高压断线时还会威胁人身安全,所以国内等城市已将部分城网中性点改为低电阻接地方式运行。在城网改造工作中将架空线逐步改为电缆供电亦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配电网中性点改为低电阻接地的城市肯定会越来越多。实践证明,这种低电阻接地系统的内过电压一般均低于2倍相电压,这就为推广应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保证中压电网的安全运行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城乡电网接地方式
  我国城乡配电网的中性点大都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但目前由于电网的发展变化很大已不能满足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城网中电缆线路大量增加,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很大,给补偿工作带来实际困难,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其它接地方式,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城乡配电网中性点究竟采取何种接地方式,一定要事先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订完整的改造方案,逐步予以实施,以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对配电网中性点采用低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时,首先应在以电缆为主的配电网中实施,对少量架空线应加速改为电缆或绝缘导线。对保证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接地电阻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降低发生故障时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四、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配电网规划,设备选择及市政改造等。我市配网自动化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装备方面应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做到技术先进、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及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等。
  配网自动化首先要立足于城乡电网实际,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满足广大用户供电的需求为前题。同时还应保证供电质量,优化电网运行管理,尽量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做好系统监控和电网经济调度,加强计划用电和负荷控制等工作,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配电网自动化至少应该具备4种功能:远动功能、故障定位、自动分段隔离故障、集中电压控制。为此,在实施馈线配电网自动化项目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方式及继电保护;配电网一次设备、操作机构及控制电源;通信方式及其规约以及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配电网的改造,如将配电网改造成环网、双电源,增加或改造重合闸、负荷开关和电容器等。
  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的难度也很大。在实施前必须把目标搞清楚,并应清醒地看到搞配网自动化的投资很大,在技术上又牵涉的因素多,而且管理体制也需相应改革。一般都先从馈线的运行及馈线的自动分段入手,采用重合器和分段器等设备,并按地区彻底改造配电网的结构,才能为实现配网自动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对城网和农网实现自动化由于网络结构及供电可靠性要求不同在做法上应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方式。此外还应和当地的调度自动化工作紧密结合,以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五、小结
  实施城乡电网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但应遵照国家电力公司以及省电力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文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既要速度快,又要质量好,还应充分重视节约资金,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解决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使改造效果能够做到立竿见影,达到建设和改造的预期目标。
其他文献
木马是一种具有隐藏性的、自发性的可被用来进行恶意行为的程序,多不会直接对电脑产生危害,而是以控制为主。本文主要阐述了木马的特点,入侵者如何种植木马及常用的方法。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音频、视频系统已无法满足高校的工作需求,流媒体技术在各大高校的教学及其他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高校的教
应用系统设计时,输入输出功能在开发设计工作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用户需求变更,同时新的输入输出技术不断推出也需要系统支持,造成后续功能修改和扩展的困难,甚至影响已有的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最热门技术之一,也是支持未来全球信息基础结构的主要技术之一,为了加快我国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也是各高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掌握。本人根据从教多年及讲授该课经验,提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几种做法。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