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音乐审美与创设情境欣赏教学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音乐已经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而是一种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的发展。我们要通过创设情境,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审美教育;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430-02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欣赏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而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樂;喜欢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喜欢老师和谐优美的肢体语言,从中受到启发。语言的优越性是其它任何教学媒体都无法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的美。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发音上,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它和优美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和享受,它会像吸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引到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正可谓是水道渠成。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的文学语言去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2.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文学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
  音乐教师的课堂文学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就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精辟而精练。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是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学生带到音乐的世界中遨游。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也是极为重要的。
  4.语速、语调和节奏要和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交融,高度一致。
  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要做到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 恰当得体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文学语言之外,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以及丰富的眼神和表情。形体语言运用恰当,会使创设的情境锦上添花。
  1.运用眼神交流,创设正确情境。
  通过眼神交流,可以洞察一个人的灵魂。当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深刻理解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感完全可以从教师的眼神中流露出来,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甚至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表白,学生已经透过老师的眼神深切感受到了作品的内涵。
  2.利用肢体动作语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肢体动作来表情达意。很难想象,一个只说不动的音乐教师有能力创设一个欢快活泼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肢体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得当。
  3.丰富面部表情,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面部表情和眼神是密不可分的,是最直接让学生感受情感的一个环节。当学生进入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后,教师多余的言语解说很可能就会破坏学生的注意力,而这时为了让学生对欣赏的乐曲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情绪的变化上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又不能立即打断聆听的过程,这时教师如果能发挥丰富的表情,就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三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是成功创设情境的保证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研究的精神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首先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其次就音乐教育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没有兴趣作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再者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审美的对象是音乐艺术作品,音乐审美来源于音乐作品与音乐欣赏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欣赏课只是要求学生通过感知音乐音响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水平。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地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在此基础上,把“美化”的教材运用和实施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大方得体的教学仪态、生动简洁的教学语言和自信聪慧的教学气质,从而感化和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就是要努力是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纯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正直无私的道德是高尚的。每一个学生欣赏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尊重这份感受,要以教师的一片真诚引导他们步入音乐的世界。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构筑起一座座美的桥梁,促进音乐与心灵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L·马克,《当代音乐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
  [2] 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大出版社,2006.4
  [3] 曹理,《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
其他文献
期刊
由于水力机电设备运行时间较长和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的特点,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因各种原因出现运行异常问题,而水力机电设备又主要用于发电、灌溉和供水等领域,出现运行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基于大健康视角,将中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将成为推动中医药文化振兴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中医药文化现有研究回顾的基础上
油井清蜡是大多数油田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油井能否正常生产,给油井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针对埕海油田埕海二区油井结蜡现象,分析了影响结蜡的因素,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减少和预防就业法律意识盲点的出现.
高职艺术教育相比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应偏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使毕业生能够与就业单位顺利接轨,与新形式下的社会需求相适应,本文试图以钢琴三重奏课程为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