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材中活动课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对初中历史教材中活动课的开展现状进行探究,并思索如何让历史活动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益,体现其实用性和价值。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 活动课; 开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64-00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中提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创设历史活动课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课标版的六册初中历史教材中,每册均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活动课。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内容包括教材中设置的“活动与探究”,以及教材中每一个单元后和每册书后设置的历史活动课,共23课。
  一、初中历史教材中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发现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活动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1.对活动课的认识不到位
  部分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把教科书中的活动课和学科课同等对待,也没有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开设这些活动课的必要性。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科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不开活动课无所谓。
  2.活动课教学随意性比较大
  目前,在初中课程中,历史学科本身就属于课时比较少的学科,活动课的教学在时间上很难得到保障。加上对历史活动课的认识不够,往往导致教师教学的随意性也很大。有些教师索性不上活动课,或是简单应付了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难以达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的目标。
  3.活动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进行精心地教学设计
  3.1为表演而表演。在表演历史剧时,学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容易受一些“戏说”影视剧的影响,一味搞笑,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甚至在无意中表现出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不尊重。
  3.2教师的指点不到位。活动课成了学生的表演课,老师有时一句话也没有,或者在结束时象征性地总结一下,教师成了活动课的旁观者。
  3.3活动课成了老师设计的“表演课”。曾观摩过一堂市级历史活动公开课,课上学生活动多姿多彩,但事后了解,其中大多数台词均是老师一手包办,于课前发给学生进行背诵,并进行了数次演练。那这样的上课就完全背离了当初的教学目的。
  二、开好中学历史活动课的一些对策
  1.转变观念
  重视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活动课。尤其是身处一线的历史教师,在每学期开始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就应将活动课与学科教学做出合理整合,将活动课安排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并做好课时安排。在活动课的开展中,教师认真组织活动课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调整教师角色
  2.1教师是学习者。真正开展好一堂活动课,对教师自身素养的要求是很高的,如一定历史教学的功底、知识的储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开发历史活动课的能力等等,所以教师仍需不断自我学习、研究、成长和努力开发活动课程资源。
  2.2教师是指导者。在活动课的开展中,虽然强调活动课开发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民主性,但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学生,不管不问,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引导作用反而更加突出和重要。
  3.按具体学生情况和需要来设计和安排活动课
  3.1教科书与活动课的有效整合能促进理解。如七年级下册《历史图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这堂活动课,可以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两课内容相整合,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根据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来制定活动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在教材处理中设置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这一课,需要学生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公车上书”、“戊戌六君子”等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要求,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成活动来实现,即采用“模拟历史”让学生回到过去,角色扮演。如排演历史小品“总理衙门西花厅中的论战”和“如果是我,走或不走?”两个活动来探究。同学们可以通过活动来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加深认识、收获效益,并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历史分析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教材处理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材中活动课的编排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把握课改精神,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真正让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活动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以很好的开展,并发挥效益、体现其实用性和价值,是很值得研究和努力为之实践的。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每住物理教师所希望和探求的。本文对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实例阐述了如何做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最优化;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57-001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尽量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国有句成语叫事半功
摘 要:“数学味”是指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炼并升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着特殊的美和价值。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76-001  细观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味在逐渐被淡化、冷落,数学教育失衡的局面也屡见不鲜。那到底怎样才能让我们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实施,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小组合作活动受到了广大英语老师的重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思维,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平时对初中英语课堂的观察和反思,结合典型教学案例,阐述自己的一些策略和体会。  关键词: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策略和体会  中图分类号:
〔摘要〕不论怎样评价,十月革命都是一件历史大事。由于十月革命同共产党、暴力革命、社会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苏联模式的国家和西方模式的国家对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其本质在于固化或虚化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正因为如此,研究十月革命主要不是学术探讨,而是政治和国际政治问题。就欧洲而言,冷战结束后,苏联模式与西方模式的对抗不复存在,对十月革命讴歌和诋毁都失去了意义,逐渐转向学术研究,但
中共早期领导人教育思想是我党早期领导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在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教育弊端进行尖锐批判以及对中国新教育发展进行构想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