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经坊矿井田煤层带压开采底板受多含水层影响,运用理论分析、工程实践等手段,分析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底板突水系数来评价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得到3号煤层为相对安全区。针对3号煤层防治水工作,且井田内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发育的情况,提出了留设防水煤柱、减小工作面长度、防探结合的底板突水防治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突水事故的发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经坊矿井田煤层带压开采底板受多含水层影响,运用理论分析、工程实践等手段,分析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底板突水系数来评价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得到3号煤层为相对安全区。针对3号煤层防治水工作,且井田内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发育的情况,提出了留设防水煤柱、减小工作面长度、防探结合的底板突水防治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突水事故的发生。
其他文献
11201运输巷掘进时揭露多条断层构造,提出了破碎围岩注浆强化、高预紧力强主动控制、充分发挥坚硬顶板岩层承载性能的断层构造带围岩控制思路与原则,开发了以注浆支护配合锚杆(索)支护的断层构造带围岩控制技术。技术应用后,有效保证了围岩稳定。
本文以锦瑞煤业8105综采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Y型、W型通风系统的漏风规律、对比Y型、W型通风模式通风数据后,选择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W型通风为最优通风方式。以综采工作最合理的通风系统为基础进行防灭火技术研究,减少采空区漏风,降低采空区风压,缩小采空区氧化带的范围,保证采煤工作面不发生火灾险情。
为解决深部煤层工作面易产生冲击地压的问题,以彬长煤矿40309深部煤层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现场监测,对深部煤层工作面冲击地压的防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埋深和较大空间采空区是产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因素;钻孔卸压工作面与相邻未卸压工作面相比残余支承应力峰值降低了1.4倍,残余支承应力向巷道深部转移20 m。
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煤矿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治理,并以三维矿山模型为基础,以GIS一张图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实现了煤矿智能安全基础数据、综合决策数据、安全态势的综合查看。
针对裕兴煤矿15206回风顺槽前期探放水期间,顶板仰斜钻孔封孔工艺差、封孔长度不足以及卸压效果差等技术难题,防治水科通过技术研究,对原钻孔封孔工艺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剖析,并根据探放水实际情况对原钻孔封孔工艺进行优化,提出了“两堵一注”封孔工艺。通过实际应用,钻孔封孔工艺优化后,提高了钻孔防水效率,避免了孔口管突出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
高职煤炭类专业受煤炭经济运行下行压力的影响,学生就业由传统的主动式就业到被动式就业再到“家族式”就业转变。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毕业生存在就业心理不成熟、就业面窄等问题。经研究,采取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增强专业忠诚度、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密切联系企业等方法提高就业质量。
针对郭庄煤矿采空区积水水害,根据3317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概况,按照采空区位置,进行探放水钻探施工,设计探放水方案,顺利解决采空区积水问题,并对探放水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采用超前探放水技术后,水压从0.09 MPa降到0.02 MPa,约下降77%,共计排放水总量为6539 m3,有效缓解了采空区的积水情况,治理效果显著,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奠定基础。
为研究不同采区之间的水化学控制因素和水力联系,分析裴沟煤矿31采区、32采区和42采区大量水化学分析数据,通过利用水化学方法进行了Gibbs图离子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最终判断3个采区之间的水力联系。
针对金庄煤矿3北采区巷道遭受不同程度破坏问题,分析了巷道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阐述地应力与巷道走向的位置关系,改变掘进方位角优化采区设计,并提出“两次支护、刚柔相济”支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调整设计前围岩移近量平均496 mm,优化设计后围岩移近量为163 mm,巷道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碳排放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装配式建筑由于其生产、加工、建造、安装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将是建筑领域面对碳中和任务的关键节点。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装配式建筑设计在设计研究、政策配套、示范建筑等领域取得的进展,随后通过国际、国内相关案例及数据分析,尝试归纳碳中和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设计在协同设计路径的探索与创新、长周期可持续性能设计策略、蕴能量及低碳装配体系建构3个关键要素,为我国今后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