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事一议”这一重要举措不但议出了人民新意识而且更仪出来群众新力量和新的干部关系关系。为农村带来了新景象和活力。本文中笔者以内蒙古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为例介绍了一事一议的措施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功。为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关键词] 一事一议 农村公益事业 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 F32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01-01
内蒙古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位于喀喇沁旗东部,距旗政府所在地55公里,由原十家满族乡和楼子店乡于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合并而成,是赤峰市两个民族乡之一。四年来,十家满族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坚持 “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先议后补,先筹后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公开公示,阳光操作”的原则,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促进了全乡农村公益事业全面、均衡、有序、健康发展。
一、解开一事一议的“神秘面纱”
2009年,十家满族乡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根据上级 一事一议会议精神,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财政所,专门负责此项工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落实、扎实推进,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一事一议的积极性。乡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城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在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开展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来,重点解决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内道路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亮化工程建设等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四年投资总额达1,036.11万元。项目覆盖全乡所有14个行政村,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6个,每年每村平均1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齐口称赞”一事一议”惠民政策好。
二、让农民尝到甜头
一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新生事物,构建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弥补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了村民民主决策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对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升了财政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构建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实行政府投入与农民出资出劳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社会捐资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创新了财政支农惠农的体制机制,加快了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开启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纪元。”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激发了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解决了农民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公益事业建设问题,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更快地照耀到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衷心赞誉。
2.增强了村民民主决策意识
一事一议,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村筹资筹劳的程序、范围和标准,走群众路线,尊重农民意愿,使村民在兴办村级公益事业上有了发言权,通过集体讨论决策,做到公开透明, 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三乱”行为的发生。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农民依法运用民主机制,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推进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为主要形式的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实践,使农民真正当家作主,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增强了村民民主决策的意识,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3.弥补了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不足
免征农业税以后,原来由乡村承担的一些公益事业失去了财力的保障,有限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对于村级公益事业而言属于杯水车薪、捉襟见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覆盖了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涉及和欠缺投入的小型水利、人畜饮水、村内道路、公共文化体育、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项目,突出了农村事业的公益性,填补了各级政府对村级小型公益设施投入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公益事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及时解决了群众一家一户想办却办不了的最紧迫、最现实的困难。
4.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均由村民民主决策,按民主程序办事,实现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激发了群众谋划公益事业项目、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村民养成了参与民主议事的习惯,珍惜自身的民主权利。通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民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管、自己建,激发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把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人人议建设、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可喜局面,把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
5.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自主选择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项目,有一事一议项目的村,乡村干部经常与农民群众一起搞规划、议项目、谋发展,拉近了乡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一事一议的过程,就是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不断增强的过程,锻炼了乡村干部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6.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彻底改变了农民“等、靠、要”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通过创新模式,资源整合,示范带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综合效益,全面提高了一事一议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村内道路实现硬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群众亲切的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农民自己”的项目。
7.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有效地贯彻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开辟了新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农村,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8.提升了财政人员综合素质
一事一议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思想,助推了财政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学习氛围明显提升。一事一议工作内容涉及农村公益事业的很多方面,需要财政人员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政策和相关行业知识,才能真正有效开展工作。二是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要与财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
三、一事一议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加了收入,给农村带来很大的变化,“饮水难、行路难、环境差”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老百姓得到了很多实惠。“乐在心里、喜上眉梢”, 广大农村处处洋溢着生产发展、生活改变、村貌改观、民心改变的新气象。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福泽万民,群众拥护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1]安瑾瑾.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2]郭凡. 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
[3]曾维涛. “一事一议”制度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J]. 探求,2006,01:45-47.
作者简介:孙照彰,1992.08.23,性别:女,籍贯:山东省胶州市,出生年月日: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一事一议 农村公益事业 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 F32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01-01
内蒙古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位于喀喇沁旗东部,距旗政府所在地55公里,由原十家满族乡和楼子店乡于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合并而成,是赤峰市两个民族乡之一。四年来,十家满族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坚持 “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先议后补,先筹后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公开公示,阳光操作”的原则,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促进了全乡农村公益事业全面、均衡、有序、健康发展。
一、解开一事一议的“神秘面纱”
2009年,十家满族乡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根据上级 一事一议会议精神,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财政所,专门负责此项工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落实、扎实推进,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一事一议的积极性。乡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城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在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开展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以来,重点解决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内道路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亮化工程建设等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四年投资总额达1,036.11万元。项目覆盖全乡所有14个行政村,共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6个,每年每村平均1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齐口称赞”一事一议”惠民政策好。
二、让农民尝到甜头
一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新生事物,构建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弥补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了村民民主决策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对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升了财政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构建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实行政府投入与农民出资出劳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社会捐资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创新了财政支农惠农的体制机制,加快了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开启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纪元。”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激发了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解决了农民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公益事业建设问题,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更快地照耀到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衷心赞誉。
2.增强了村民民主决策意识
一事一议,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村筹资筹劳的程序、范围和标准,走群众路线,尊重农民意愿,使村民在兴办村级公益事业上有了发言权,通过集体讨论决策,做到公开透明, 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三乱”行为的发生。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农民依法运用民主机制,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推进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为主要形式的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实践,使农民真正当家作主,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增强了村民民主决策的意识,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3.弥补了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不足
免征农业税以后,原来由乡村承担的一些公益事业失去了财力的保障,有限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对于村级公益事业而言属于杯水车薪、捉襟见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覆盖了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涉及和欠缺投入的小型水利、人畜饮水、村内道路、公共文化体育、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项目,突出了农村事业的公益性,填补了各级政府对村级小型公益设施投入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公益事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及时解决了群众一家一户想办却办不了的最紧迫、最现实的困难。
4.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均由村民民主决策,按民主程序办事,实现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激发了群众谋划公益事业项目、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村民养成了参与民主议事的习惯,珍惜自身的民主权利。通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民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管、自己建,激发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把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自我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人人议建设、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可喜局面,把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
5.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自主选择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项目,有一事一议项目的村,乡村干部经常与农民群众一起搞规划、议项目、谋发展,拉近了乡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一事一议的过程,就是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不断增强的过程,锻炼了乡村干部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6.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彻底改变了农民“等、靠、要”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通过创新模式,资源整合,示范带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综合效益,全面提高了一事一议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村内道路实现硬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群众亲切的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农民自己”的项目。
7.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有效地贯彻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开辟了新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农村,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8.提升了财政人员综合素质
一事一议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思想,助推了财政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学习氛围明显提升。一事一议工作内容涉及农村公益事业的很多方面,需要财政人员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政策和相关行业知识,才能真正有效开展工作。二是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要与财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
三、一事一议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加了收入,给农村带来很大的变化,“饮水难、行路难、环境差”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老百姓得到了很多实惠。“乐在心里、喜上眉梢”, 广大农村处处洋溢着生产发展、生活改变、村貌改观、民心改变的新气象。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福泽万民,群众拥护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1]安瑾瑾.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2]郭凡. 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
[3]曾维涛. “一事一议”制度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J]. 探求,2006,01:45-47.
作者简介:孙照彰,1992.08.23,性别:女,籍贯:山东省胶州市,出生年月日: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