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政德建设的思维逻辑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ddstev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德建设是提升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素养、造就为民务实清廉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政德建设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定,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践逻辑的高度凝练,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基础和现实依据.梳理党的百年政德建设历程,服务人民、敢于担当与清正廉洁是其价值遵循,锻造从政修养、规范为政行为与增强履职能力是其实践导向,理论教育、制度建构与党风廉政建设协同发力是其基本进路.
其他文献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简称“三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形势下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做出的历史方位、核心理念、实现路径的科学判断、选择与规划,体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长远谋略.深入理解和把握“三新”三者的科学内涵与彼此间的逻辑与关系,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扎实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稳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如期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规划等目标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时代的高等教育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内涵式发展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未来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所倡、人民所向、发展所需,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赋予了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要的责任与使命,翻开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这一发展模式体现了由“外延”到“内涵”的转变,对于当代高校的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需求、政治战略的科学部署、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内涵式发展体现为一种有机发展的积极属性——表现为内生的动力性、丰富的多元性、鲜明的人本性、持续的发展性,为新时代的教育注入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