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学科,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影响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关键因素。对于医学影像学教学来说,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采用一些新兴的教学技术,让学生多多参加见习,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本文针对当前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现状,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 新方法 多媒体
一、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及特点
医学影像学是一个以X线诊断为基础,包括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及介入放射治疗为内容的医学学科。医学影像诊断的依据或信息来源于影像图像,通过对黑到白不同灰度、相邻组织间密度差别(组织间信号差别)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的成像技术在诊断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医学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医学影像学教学新方法分析
1.结合多媒体深入教学
医学影像学发展速度快,使得教师们不得不转变教学方法。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单纯性的老师讲、学生听,很多知识只能让同学们看X线图片,因此,学生无法把老师所讲的医学影像学知识理解透彻,甚至发生对一些案例理论上的理解错误。老师在课上一味地强调病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另外两种因素——影像和临床,这样导致学生真正开始学习医学影像学时,前面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病理知识已经忘掉大半,会使得教学进程减慢。本人认为,作为医学影像学的教导者,在课堂上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让文字和图片或者动画相结合,这样不但增强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得学生对医学影像学有更深的理解,提升了学习效率。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对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选择影像、阅读影像的能力。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影像学的基础,还要自己会阅读和书写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范例,并让学生进行发言,让学生坚持每天进行读片的习惯,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阅片能力。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影像学的课堂教学来说,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医学影像记录能力,强调学生书写诊断报告的能力,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适当增加实验课程
众所周知,医学影像学在教学上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教育教学的改革使得教学的困难进一步加重。本来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课时就少,知识内容多,改革后本课程的课时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减少了五分之一,这就不得不令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加快进程。但是,老师不能为了完成课时任务,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说在课堂上,老师需要一边利用多媒体来讲述课程内容,一边安排增加实验课,毕竟医学影像学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单单讲理论永远学不好此课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等进行图片的演示,加深印象。但是,对于CT影像、磁共振影像及超声影像的教学不能用以上仪器来演示,可以带领同学们去附属医院的影像科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导。假若课堂时间不够,则可以在周末时间开放附属医院的影像科,让同学课下去学习探究,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所说的教学方法探讨不仅仅是说出来,还需要老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更好地解决。
4.增加见习机会,保证见习效果
仅仅研究课堂教学不行,我们还要制定相应的见习方法。不同医学专业的学生,见习的内容是不同的,各个专业的学生要有目的性地培训见习。但是,针对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要求更高,他们首先要对各种仪器能够正确地操作,要能够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相应的仪器。在见习过程中,要先让学生学会普放,把它当作重中之重,然后才是CT、MRI和超声。在刚开始见习时,尽量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师领队,共同完成每一次的见习任务。在见习的过程中,要不断规范学生操作仪器的顺序和方法,使他们达到熟练的程度;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见习结束后都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加深自己对医学案例的理解。同时,老师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每一位同学都抓好每一次见习机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结来说,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集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也要充分结合医学影像学的这个特点,在加强学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观察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见习中提高影像诊断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陟,林黎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8,3(6):50-51.
[2]马琼英,周宇,戚跃勇,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与带教体会[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5(6):456.
[3]曹厚德. 医学影像技术的主要进展及前瞻[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27(4):234-235.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 新方法 多媒体
一、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及特点
医学影像学是一个以X线诊断为基础,包括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及介入放射治疗为内容的医学学科。医学影像诊断的依据或信息来源于影像图像,通过对黑到白不同灰度、相邻组织间密度差别(组织间信号差别)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的成像技术在诊断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医学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二、医学影像学教学新方法分析
1.结合多媒体深入教学
医学影像学发展速度快,使得教师们不得不转变教学方法。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单纯性的老师讲、学生听,很多知识只能让同学们看X线图片,因此,学生无法把老师所讲的医学影像学知识理解透彻,甚至发生对一些案例理论上的理解错误。老师在课上一味地强调病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另外两种因素——影像和临床,这样导致学生真正开始学习医学影像学时,前面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病理知识已经忘掉大半,会使得教学进程减慢。本人认为,作为医学影像学的教导者,在课堂上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让文字和图片或者动画相结合,这样不但增强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得学生对医学影像学有更深的理解,提升了学习效率。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对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选择影像、阅读影像的能力。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影像学的基础,还要自己会阅读和书写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范例,并让学生进行发言,让学生坚持每天进行读片的习惯,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阅片能力。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影像学的课堂教学来说,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医学影像记录能力,强调学生书写诊断报告的能力,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适当增加实验课程
众所周知,医学影像学在教学上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教育教学的改革使得教学的困难进一步加重。本来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课时就少,知识内容多,改革后本课程的课时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减少了五分之一,这就不得不令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加快进程。但是,老师不能为了完成课时任务,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说在课堂上,老师需要一边利用多媒体来讲述课程内容,一边安排增加实验课,毕竟医学影像学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单单讲理论永远学不好此课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等进行图片的演示,加深印象。但是,对于CT影像、磁共振影像及超声影像的教学不能用以上仪器来演示,可以带领同学们去附属医院的影像科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导。假若课堂时间不够,则可以在周末时间开放附属医院的影像科,让同学课下去学习探究,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所说的教学方法探讨不仅仅是说出来,还需要老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更好地解决。
4.增加见习机会,保证见习效果
仅仅研究课堂教学不行,我们还要制定相应的见习方法。不同医学专业的学生,见习的内容是不同的,各个专业的学生要有目的性地培训见习。但是,针对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要求更高,他们首先要对各种仪器能够正确地操作,要能够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相应的仪器。在见习过程中,要先让学生学会普放,把它当作重中之重,然后才是CT、MRI和超声。在刚开始见习时,尽量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师领队,共同完成每一次的见习任务。在见习的过程中,要不断规范学生操作仪器的顺序和方法,使他们达到熟练的程度;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见习结束后都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加深自己对医学案例的理解。同时,老师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每一位同学都抓好每一次见习机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结来说,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集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也要充分结合医学影像学的这个特点,在加强学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观察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见习中提高影像诊断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陟,林黎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8,3(6):50-51.
[2]马琼英,周宇,戚跃勇,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与带教体会[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5(6):456.
[3]曹厚德. 医学影像技术的主要进展及前瞻[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27(4):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