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葫芦岛龙湾CBD为研究对象首先从CBD对城市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空间形态出发,分析低碳导向下CBD新区规划建设中的潜力与模式;其次以主客体发展规律为研究依托,探讨低碳导向下CBD新区规划设计的本质内涵;通过科学的碳排放评估计算出该区域的碳排放量,最后,提出面向低碳的CBD新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低碳低碳城市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混合用地模式构建
1.1城市混合用地的概念解析
“混合用途”(mixed uses)是指某种兼容性土地和空间用途的混合状态。混合用途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聚落空间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传统城镇自然发展的状态,是原生态的城市功能布局。现代城市规划刻意地对城市土地进行分区和分隔,
割裂城市功能的有机联系,导致城市活力丧失、环境恶化。一百余年的现代城市建设实践,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聚落空间的再认识,发现城市土地混合用途开发是解决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1.2城市混合用地的构建模式
(1)宏观层面的混合
宏观层面的混合是把整个城市或城市分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形态与结构,建立人文环境的景观体系,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的空闯系统,组织及考虑城市总体轮廓和其他构成系统的设计框架,从而把握城市的整体格局,提炼城市意象与特色。单一的功能分区不仅增加了交通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更大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宏观层面的混合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用地功能的混合规划,使城市区域内拥有不同功能的用地,这种混合模式是基于城市对多样性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宏观的相邻地块混合(如图1)较多的基本功用较为复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有效地形成一个城市功用的聚集中心。为这个中心提供服务的商业和服务业,在数量上和类型上都会更加丰富。城市的多样性也会因此而更加繁盛。
(2)微观层面的混合
微观层面的混合主要是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将建筑与建筑或者是建筑物内部产生某种联系。将不同功能的建筑通过某种方式将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混合功能的综合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都市综合体。都市综合体是指在都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
它包括各种城市功能,有商务办公、居住、酒店业、商业、休闲娱乐、纵横交叉的交通及停车系统,有些还具有会展等展览功能。都市综合体与建筑综合体有共性,也有差异。都市综合体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同时都市综合体通过街区的作用,实现了与外部城市空问的有机结合、交通系统的有效联系,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间价值。
2绿色交通体系组织
2.1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骨架构建
在平衡开发量的前提下,轨道交通通过良好的可达性使得站点区域用地集中布置,典型形式就是前文所述的以站点为中心,步行的合理距离为半径的区域,核心区外可以进行生态绿地的开发,得轨道交通沿线形成“珠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交通与城市结构之间是一种循环的互动关系, 这种关系从微观上看是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 从宏观方面来讲, 则是城市的交通系统同城市结构之间的互动。交通方式与城市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交通方式对于大城市地区布局结构和经济发展有不同影响。轨道交通可促进城市轴向发展,
可以对土地使用的分布进行规划,使之集中在轨道交通系统走廊沿线。轨道交通既保持市中心的优势, 为市中心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从而使市中心保持繁荣, 又能加强城市中心与其副中心之间的联系, 引导特大城市有机疏散, 使得“ 分散的离心力” 大于“ 集中的向心力” ,这样便形成中心区向副中心疏散的动力。
2.2以慢行交通为基础的交通系统组织
采用可达性为主的规划,将以往以机动车位有限选择的交通模式转化为“步行第一”的架构模式,即步行为主的交通模式在政府政策、教育和交通资金投入中,均应安排的交通建设的首位考虑,并且在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设施建设中加大投入。以替代高排放的化工燃料为主的机动模式。提高人们的选择步行的积极性,而非一味的提高行车速率及道路路宽度,如果提高步行的可达性、有良好的街道环境、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法律法规就一定可以促进人们步行的积极性。
对于步行和自行车设计的建议:
(1)规划安全并且与周边服务设施联系方便的步行网络;
(2)在靠近服务设施的十字路口和道路交叉点设施安全的穿越设施;
(3)设计安全的自行车网络联系所有公共设施;
(4)自行车道应在道路和人行道视线范围内;
(5)在所有公共服务设施内提供安全的自行车存放设施
(6)可在公交车站附近及小区出入口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点。
3生态景观系统规划
3.1原始景观的保护恢复
从城市整体角度来看,影响碳汇功能有效发挥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相关研究指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导致的减排效果是常规低碳政策的1/3。可见紧凑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增加可续性的土地利用模式,并通过人为的干涉措施,对具有重要碳汇功能与价值的生态景观进行恢复和保护以及生態补偿,维持城市的固碳和储存碳的能力使之保持相对稳定的碳吸收状态,是实现城市碳汇系统和碳清除目标的根本保障。具体看来,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在生态功能的保护与恢复方面,主要还是应关注基本碳汇空间的规划与保护以及主要碳汇类型的补偿与恢复两个方面。
3.2城市绿地的整合完善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通过划定基本碳汇空间以及保护主要碳汇类型,可以保证城市区域的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再次基础上还需结合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特征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以扩大绿地系统的碳汇能力,总的来说,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在绿地格局的整合与完善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共生”的角度,对碳汇系统的水平与垂直格局进行设计。
而城市绿地的整合形式主要有一下三种:
第一,碳汇网络与城市空间整合,第二,碳汇廊道与城市空间的整合,第三,碳汇斑块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3.3生态过程的保育优化
对于城市碳汇系统而言,传统的研究方法只重点关注其类型、模型、空间分布和配置等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而事实上,若要绿地系统有效的发挥碳汇功能,还要与其水循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非生物过程以及生态循环过程紧密的联系。前者只是在城市的空间和维度上限定了碳汇系统的数量和形式,而后者在时间维度上决定了碳汇系统的质量。
生态过程的保育和优化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物过程的保育与优化,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关注植物的生长,其影响因数包括:树龄、生长期。状态改变等。
第二:非生物过程的循环与优化,从日照水循环等角度关注植物周边环境建设和营造。
4结语
低碳导向的城市CBD建设基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建设低碳城市的需求,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全面启动的背景下,探讨CBD新区规划设计中的低碳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顾朝林,等. 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海啸,汤諹,吴锦瑜,等. 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 城市规划学刊,2008,(6) :57 - 64.
[3]潘海啸.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7(6) :40 - 45.
[4]李迅,曹广忠,徐文珍,等.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7(6) :32 - 39.
本文葫芦岛龙湾CBD为研究对象首先从CBD对城市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空间形态出发,分析低碳导向下CBD新区规划建设中的潜力与模式;其次以主客体发展规律为研究依托,探讨低碳导向下CBD新区规划设计的本质内涵;通过科学的碳排放评估计算出该区域的碳排放量,最后,提出面向低碳的CBD新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低碳低碳城市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混合用地模式构建
1.1城市混合用地的概念解析
“混合用途”(mixed uses)是指某种兼容性土地和空间用途的混合状态。混合用途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聚落空间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传统城镇自然发展的状态,是原生态的城市功能布局。现代城市规划刻意地对城市土地进行分区和分隔,
割裂城市功能的有机联系,导致城市活力丧失、环境恶化。一百余年的现代城市建设实践,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聚落空间的再认识,发现城市土地混合用途开发是解决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1.2城市混合用地的构建模式
(1)宏观层面的混合
宏观层面的混合是把整个城市或城市分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形态与结构,建立人文环境的景观体系,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的空闯系统,组织及考虑城市总体轮廓和其他构成系统的设计框架,从而把握城市的整体格局,提炼城市意象与特色。单一的功能分区不仅增加了交通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更大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宏观层面的混合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用地功能的混合规划,使城市区域内拥有不同功能的用地,这种混合模式是基于城市对多样性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宏观的相邻地块混合(如图1)较多的基本功用较为复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有效地形成一个城市功用的聚集中心。为这个中心提供服务的商业和服务业,在数量上和类型上都会更加丰富。城市的多样性也会因此而更加繁盛。
(2)微观层面的混合
微观层面的混合主要是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将建筑与建筑或者是建筑物内部产生某种联系。将不同功能的建筑通过某种方式将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混合功能的综合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都市综合体。都市综合体是指在都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
它包括各种城市功能,有商务办公、居住、酒店业、商业、休闲娱乐、纵横交叉的交通及停车系统,有些还具有会展等展览功能。都市综合体与建筑综合体有共性,也有差异。都市综合体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同时都市综合体通过街区的作用,实现了与外部城市空问的有机结合、交通系统的有效联系,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间价值。
2绿色交通体系组织
2.1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骨架构建
在平衡开发量的前提下,轨道交通通过良好的可达性使得站点区域用地集中布置,典型形式就是前文所述的以站点为中心,步行的合理距离为半径的区域,核心区外可以进行生态绿地的开发,得轨道交通沿线形成“珠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交通与城市结构之间是一种循环的互动关系, 这种关系从微观上看是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 从宏观方面来讲, 则是城市的交通系统同城市结构之间的互动。交通方式与城市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交通方式对于大城市地区布局结构和经济发展有不同影响。轨道交通可促进城市轴向发展,
可以对土地使用的分布进行规划,使之集中在轨道交通系统走廊沿线。轨道交通既保持市中心的优势, 为市中心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从而使市中心保持繁荣, 又能加强城市中心与其副中心之间的联系, 引导特大城市有机疏散, 使得“ 分散的离心力” 大于“ 集中的向心力” ,这样便形成中心区向副中心疏散的动力。
2.2以慢行交通为基础的交通系统组织
采用可达性为主的规划,将以往以机动车位有限选择的交通模式转化为“步行第一”的架构模式,即步行为主的交通模式在政府政策、教育和交通资金投入中,均应安排的交通建设的首位考虑,并且在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设施建设中加大投入。以替代高排放的化工燃料为主的机动模式。提高人们的选择步行的积极性,而非一味的提高行车速率及道路路宽度,如果提高步行的可达性、有良好的街道环境、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法律法规就一定可以促进人们步行的积极性。
对于步行和自行车设计的建议:
(1)规划安全并且与周边服务设施联系方便的步行网络;
(2)在靠近服务设施的十字路口和道路交叉点设施安全的穿越设施;
(3)设计安全的自行车网络联系所有公共设施;
(4)自行车道应在道路和人行道视线范围内;
(5)在所有公共服务设施内提供安全的自行车存放设施
(6)可在公交车站附近及小区出入口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点。
3生态景观系统规划
3.1原始景观的保护恢复
从城市整体角度来看,影响碳汇功能有效发挥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相关研究指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导致的减排效果是常规低碳政策的1/3。可见紧凑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增加可续性的土地利用模式,并通过人为的干涉措施,对具有重要碳汇功能与价值的生态景观进行恢复和保护以及生態补偿,维持城市的固碳和储存碳的能力使之保持相对稳定的碳吸收状态,是实现城市碳汇系统和碳清除目标的根本保障。具体看来,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在生态功能的保护与恢复方面,主要还是应关注基本碳汇空间的规划与保护以及主要碳汇类型的补偿与恢复两个方面。
3.2城市绿地的整合完善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通过划定基本碳汇空间以及保护主要碳汇类型,可以保证城市区域的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再次基础上还需结合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特征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以扩大绿地系统的碳汇能力,总的来说,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在绿地格局的整合与完善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共生”的角度,对碳汇系统的水平与垂直格局进行设计。
而城市绿地的整合形式主要有一下三种:
第一,碳汇网络与城市空间整合,第二,碳汇廊道与城市空间的整合,第三,碳汇斑块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3.3生态过程的保育优化
对于城市碳汇系统而言,传统的研究方法只重点关注其类型、模型、空间分布和配置等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而事实上,若要绿地系统有效的发挥碳汇功能,还要与其水循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非生物过程以及生态循环过程紧密的联系。前者只是在城市的空间和维度上限定了碳汇系统的数量和形式,而后者在时间维度上决定了碳汇系统的质量。
生态过程的保育和优化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物过程的保育与优化,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关注植物的生长,其影响因数包括:树龄、生长期。状态改变等。
第二:非生物过程的循环与优化,从日照水循环等角度关注植物周边环境建设和营造。
4结语
低碳导向的城市CBD建设基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建设低碳城市的需求,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全面启动的背景下,探讨CBD新区规划设计中的低碳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顾朝林,等. 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海啸,汤諹,吴锦瑜,等. 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 城市规划学刊,2008,(6) :57 - 64.
[3]潘海啸.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7(6) :40 - 45.
[4]李迅,曹广忠,徐文珍,等.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7(6) :32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