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老妈的烦恼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女士今年70多岁,老伴早年过世,留下2儿1女,是她一手拉扯大的。现在,她的大儿子在外省开工厂,女儿已嫁出去多年,只有小儿子和她一起住。
  考虑到年岁已大,身体又不太好,林女士想早点把自己的财产——1套价值20多万的房子和15万元存款分配好。想到大儿子和女儿现在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小儿子生活比较困难,并一直和她居住,负责她的起居生活,林女士想在百年之后,将房子留给小儿子,大儿子和女儿平均分存款。但大儿子和女儿知道后立刻表示反对,要求把房子变卖,和存款一起平均分配。小儿子则认为哥哥和姐姐并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坚决不同意他们的要求。
  就这样,林女士一家现在关系闹得很僵,她也很心痛,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生活上的差距不要太大,一直苦恼于子女的不理解,郁郁寡欢。
  因为财产分配问题而闹得家庭失和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但是,恕我直言,林女士是这场家庭纷争的主要制造者,她在财产分配问题上确实欠考虑。我建议林女士以及同样面临类似问题的老人来个心理换位,就是说不要自认为自己的决定很合理,还要从子女的角度来想想这个问题。
  作为儿女,如果都尽了赡养义务,就都有继承遗产的权利。即便有特殊情况,比如因为赡养责任大小而决定财产分配多少的话,也应该是提前有约。以林女士家为例,如果是小儿子负责或者主要负责对她的赡养,可在哥哥姐姐同意的情况下提前约定多继承一些遗产。而林女士以“小儿子负责平时的起居生活”和“小儿子生活比较困难”为理由所做出的财产分配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是没有多少依据的。
  林女士希望“子女在生活上的差距不要太大”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子女成家立业,日子过得好坏只能由子女自己负责,不应由父母负责,老人也不可能有能力对子女一辈子的生活境况负责。因此,子女之间生活境况即便确有差距,也不要期望遗产的分配来平衡。
  如果林女士是因为小儿子负责照顾她的起居生活而多给他遗产,那么,就等于说大儿子和女儿没有尽到赡养之责,甚至等于说他们是“不孝子女”。也许事实上,他们并非不孝,林女士主观上也不认为他们不孝,但是少给他们遗产,却必定会产生这样的反响。这样一来,少得了遗产,还要落个不孝的罪名,哪个儿女愿意背上这样的黑锅?让少得遗产的儿女心理怎能平衡?将心比心地推想起来,林女士的大儿子与女儿未必是为了争遗产,很可能是为了争一个心理平衡。同时,除非提前有约,否则林女士的小儿子也没有理由期望多得遗产,难道多照顾父母就是为了多分得遗产吗?至于自己生活比较困难,别人是不是愿意照顾,那是别人的事儿,自己却不能这样要求别人。
  如果林女士能听进我上述的话,就会对大儿子和女儿多一份理解。建议她再开一个家庭会议,收回先前的主张,大家一起坐下来商定。既然我们不是从法律角度谈遗产分割,那么,遗产分配的多少当然是可以协商的。假如林女士的小儿子生活条件确实差一些,多得财产的决定不宜由林女士决定,而应该让几个子女从手足之情出发来好好商量。这样,也好给大儿子和女儿一个“做好人”的机会,从而增进兄妹间的感情。
  编者注:财产分割是个法律问题,应依法进行。多尽赡养义务者,可依法多分一些遗产,这是有法律依据的。林女士有权对财产进行处置。想平分财产又不愿尽赡养义务,于法依理都说不过去。
其他文献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由于其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一旦被确诊为肝硬化,患者往往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再出现腹水,无异于雪上加霜。  那么,如何知道是肝硬化腹水?为什么会有腹水?出现腹水就等于得了不治之症吗?对于这些问题,患者往往感到非常疑惑。其实,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科学对待这些问题,
腋窝,又称"胳肢窝",为颈部与上肢间血管、神经通路,是腋窝动脉、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群组织的集合体。它是人体最敏感的"含羞巢"。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个部位被别人触摸会不由自主
药枕是在枕头里面放不同的药物,可以对身体起到不同的作用,让人接受“药气”,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我国民间使用药枕,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孙思邈《千金药方》载有:“治头项强不得四顾方,蒸好大豆一斗,令变色,内囊中枕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绿豆甘寒无毒,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清代刘灏《广群芳谱》载:“决明子作枕,治头风明目。”  功用不凡  药枕的治病原理主要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经络
久坐之后,可以试着做一下扩胸运动,活动一下,这样就能有效地缓解疲倦。
眼底疾病是目前常见的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主要眼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和眼外伤的频发,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疾病、眼底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但眼底疾病有着诊断难、发现难、治疗难的特点,所以,从40岁开始,应每年检查1次眼底,“三高”患者、高度近视者及青光眼患者更要定期检查眼底。  眼底检查是窥探疾病的窗口  首先,眼底检查可发现眼底的原发
大家都知道硝酸甘油在心脑血管疾病上的重大作用,但是,你知道吗?它曾经不是护心良药,而是致命炸药……  1847年冬,意大利青年化学家苏布雷罗正聚精会神地做着实验:他先在漏斗中装满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然后逐滴滴入一大杯甘油中,边滴边搅拌。没过多久,杯中出现了一种有黏性、像浓鼻涕般的油状物,沉淀在甘油底部,硝酸甘油,就这样诞生了。  接下来就是提纯,他把所得到的黏稠物耐心地加热、浓缩。然而,还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