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放性实验是目前在高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教学手段,就充分发挥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14-0070-02
知识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而实现这一切的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创新能力及全面素质培养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 围绕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讨实验教学改革并加以实践,是所有教师的重要职责。而开设开放性实验是目前在高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教学手段。
1 开放性实验的特征
开放性实验,并不是简单地将实验室门打开,将时间延长;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的过程。它与传统的实验教学具有很大的不同,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1.1 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性作用传统实验教学多采用灌注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实验课上学生只需按照教师说的做即可。而开放式实验教学则把学生推到实验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能动性作用。学生需要独自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而指导教师只是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1.2 教学手段的改进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从“被动式”实验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从心理学概念上说,开放性实验把有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引导和培养成为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1.3 教学内容的优化开放性实验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增加对学生自学的引导性教育,重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及社会活动的能力。在实验方法的运用上,从验证性实验发展到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发展。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使实验教学从深度上进行开放,这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2 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实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开放性实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教学形式。
2.1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题,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前预习、数据处理、问题分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挥,不仅激发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而且还调动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开放性实验后,实验课应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实验的可行性,学生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开放性实验为学生营造一种没有压抑和强制感的气氛,学生在题目的选择、方案的设计、过程的实施、报告的书写等程序中,逐步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重要的作用。
2.3 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在开放性实验中,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课题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这就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实验内容和课堂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广泛地接触学生,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懂得科研创新是以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依托的,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激励他们严于律己、勇攀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
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并将其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全国各高校也将其纳入学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开放性实验备受关注,但要使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3.1 实验室资金投入不足开放性实验比传统实验每组人数少,内容更丰富,且要牵涉学科发展的前沿,所以就要求高校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的资金投入,建立拥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测试手段的实验室,以满足开设开放性实验的需求。另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全校所有实验室的资源进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实现全校资源共享,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目的,同时可以节省部分资金。
3.2 开放性实验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开放性实验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还不够丰富。目前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放,开放项目尚不能完全由学生自拟,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而实行开放实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因此,应该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把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措施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
3.3 实验室开放的各项管理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开放性实验中,开放是主旋律,但开放不等于放任。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行时空开放原则,虽有具体的实验日程,但不僵化,学生可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任务,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为此,实验室必须实行开放式管理,但要有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约束,即进一步完善开放有关制度,规范开放行为,加强开放管理,使开放性实验教学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3.4 加强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开放性实验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有指导学生的耐心和热情。目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较陈旧,为此学校应加大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师队伍。
3.5 提高教师参加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据笔者了解,教师参加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原因可能是:其一,学校对开放性实验的宣传、强调力度不够,教师对开放性实验了解少,没有深刻认识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其二,多数高校对开放性实验教学没有具体明确的量化指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纯属义务奉献,这就限制了教师参加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为此,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并对指导教师付出的劳动给予一定的量化。
3.6 积极筹备高校实验中心的建立大部分的高校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相对薄弱,这就限制了开放性实验中的跨学科实验项目的开设。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案就是建设实验中心,将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势集中,这既利于管理又利于开设综合性、跨学科的项目。
4 结束语
开放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涉及教师与实验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和实验室管理体制及课程体系的变革与建设,所以要真正发挥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尚需要学校在政策与管理上的支持,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指导,学生在求知路上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开放性实验才会在实验教学中稳定而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14-0070-02
知识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而实现这一切的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创新能力及全面素质培养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 围绕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讨实验教学改革并加以实践,是所有教师的重要职责。而开设开放性实验是目前在高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教学手段。
1 开放性实验的特征
开放性实验,并不是简单地将实验室门打开,将时间延长;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的过程。它与传统的实验教学具有很大的不同,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1.1 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性作用传统实验教学多采用灌注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实验课上学生只需按照教师说的做即可。而开放式实验教学则把学生推到实验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能动性作用。学生需要独自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而指导教师只是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1.2 教学手段的改进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从“被动式”实验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从心理学概念上说,开放性实验把有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引导和培养成为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1.3 教学内容的优化开放性实验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增加对学生自学的引导性教育,重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及社会活动的能力。在实验方法的运用上,从验证性实验发展到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发展。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使实验教学从深度上进行开放,这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2 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实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开放性实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教学形式。
2.1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题,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前预习、数据处理、问题分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由发挥,不仅激发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而且还调动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开放性实验后,实验课应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实验的可行性,学生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开放性实验为学生营造一种没有压抑和强制感的气氛,学生在题目的选择、方案的设计、过程的实施、报告的书写等程序中,逐步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重要的作用。
2.3 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在开放性实验中,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课题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这就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实验内容和课堂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广泛地接触学生,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懂得科研创新是以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依托的,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激励他们严于律己、勇攀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
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并将其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全国各高校也将其纳入学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开放性实验备受关注,但要使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3.1 实验室资金投入不足开放性实验比传统实验每组人数少,内容更丰富,且要牵涉学科发展的前沿,所以就要求高校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的资金投入,建立拥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测试手段的实验室,以满足开设开放性实验的需求。另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全校所有实验室的资源进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实现全校资源共享,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目的,同时可以节省部分资金。
3.2 开放性实验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开放性实验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还不够丰富。目前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开放,开放项目尚不能完全由学生自拟,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而实行开放实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因此,应该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把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措施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
3.3 实验室开放的各项管理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开放性实验中,开放是主旋律,但开放不等于放任。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行时空开放原则,虽有具体的实验日程,但不僵化,学生可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任务,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为此,实验室必须实行开放式管理,但要有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约束,即进一步完善开放有关制度,规范开放行为,加强开放管理,使开放性实验教学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
3.4 加强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开放性实验要求实验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有指导学生的耐心和热情。目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较陈旧,为此学校应加大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师队伍。
3.5 提高教师参加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据笔者了解,教师参加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原因可能是:其一,学校对开放性实验的宣传、强调力度不够,教师对开放性实验了解少,没有深刻认识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其二,多数高校对开放性实验教学没有具体明确的量化指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纯属义务奉献,这就限制了教师参加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为此,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并对指导教师付出的劳动给予一定的量化。
3.6 积极筹备高校实验中心的建立大部分的高校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相对薄弱,这就限制了开放性实验中的跨学科实验项目的开设。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案就是建设实验中心,将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势集中,这既利于管理又利于开设综合性、跨学科的项目。
4 结束语
开放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涉及教师与实验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和实验室管理体制及课程体系的变革与建设,所以要真正发挥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尚需要学校在政策与管理上的支持,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指导,学生在求知路上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开放性实验才会在实验教学中稳定而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