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们以往的思维中,历史教学是乏味和枯燥的,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平时不认真学习,期末考试只要考“背背记记”,就能过关。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大有人在。因此,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笔者试着在教学中采用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创设了“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组间合作;组内竞争;情境式教学法;历史教学;初步探索;基础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59-02
  在大多数学生的习惯思维中,历史知识是“死”的,是“僵硬”的。平时不努力学习,个别学生甚至逃课;考试时,只需努力“背背”就能过关。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现象严重。因此,如何让历史教学真正的“活起来”,就成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让他们有各种机会“体验”过去,才能使他们真实感知历史,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具体采用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创设了“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了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氛围,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让“兴趣”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在以往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比如“红军长征”,学生小时候可能就听父母或者老师讲过,初高中时教材上对这段史实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发现,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是前提。而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效果就很好。于是,笔者把“红军长征”分成四个主题,分别是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长征的过程;长征的结果和意义。由四个班级(公共课采取大班授课,共两个专业,四个班级)分别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这样处理,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厚,亲自查阅相关资料,走访老红军等,身历其境的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主动地发现、建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为了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他们的独立性来组织活动。”[1]
  虽然有关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现今已深入人心,但实践证明,仅有合作的形式是不够的,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因此,在布置大的讨论课题时,笔者明确规定班级与班级之间要进行评比。由于有了竞争的预设目标,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显得动力十足。每个班级又分为若干小组,各自独立去收集资料,完善论据。最后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事实表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如能通过明确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并把这种好胜心转化为学习的自信心,就能很好的达成合作学习的理想效果。比如讲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笔者尝试把全体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班为一组)进行竞赛,班级之间轮流互问互答,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见,创造具有挑战性的合作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创设“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既能体会到求知的乐趣,也能感受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这种求知的乐趣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正是推进历史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
  二、让“情境教学法”成为教师突破重难点的钥匙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对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如果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课件的演示等很难取得突破。而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感知历史、体验历史的机会,则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
  如讲述综述《翻天覆地的30年》的第三节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教学中,笔者实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什么是“两个中国命运”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是不难回答的,但是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创建社民主义的新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如果只是简单依靠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泛泛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笔者创设了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竞争,在具体情景体验中感受真实的历史,观看历史视频资料、播放相关历史类影片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是行不通的。毛泽东曾指出:“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起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2]具体的做法是全体学生按照专业分为两组:一组代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根据自身利益来采取相应的对策,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另一组代表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他们要想办法维护广大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最终完成新中国的创建。要求两班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观点,在课堂上,以相互辩驳的形式展开。上课时组与组之间针锋相对,都列举了大量的相关史实,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得到了激发,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样,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营造一个模拟现实的平台和情境,整个过程没有教师太多的讲解,有的是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有的是学生对历史社会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达到了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其中选择适当的小组合作项目是关键的一步。合作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参与,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这时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辩论和讨论学习方式的保证。因此,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法的,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具有辩论和讨论的价值,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要做足“预设”的功夫,达到课堂“生成”的目的,使“课前合作、课内合作”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体现教学的价值,使学生的“创造与接受课程变为同一过程”。在讲授“西安事变”时,西安事变为什么要和平解决是这堂课的重点。但同时关于当时各方面的反应和如何对待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提前交待,深刻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得出结论的关键。这样才能对“杀蒋”或“放蒋”问题就成为学生讨论的重点,让学生在引经据典展开激烈的辩论后,最后得出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环节的正确结论。正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才迎来的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最好才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单向认同教师所述结论的封闭式教学,使学生能根据自身活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内心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识,真正体现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三、让“情境教学法”成为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平台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必须是积极的、建构性、累积性的、目标性的、反思性的。“情境教学法”则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升自我指导和反思性学习的能力。可以讨论的题目确定后,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内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预见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教学“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这一章时,笔者让学生分四大组分别代表对国家出路进行艰苦探索的四个阶层:“农民阶级,代表人民洪秀全;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李鸿章等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学生在确定主题并分组后,进入各大组自主合作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理解和欣赏历史人物的思维模式以及其历史局限性,促进自身批判思维的发展;试着从当事人的的观点和角度出发来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填补与过去的时空差距,缩短与历史人物的距离,从反思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达到“历史使人明智”的目的。
  在项目课题展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辨别、讨论。也有利于学生反思性能力的培养。组间竞争的过程也是组间互评的过程,评价对调动“教”与“学”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等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成功者给予鼓励,对失败者予以激励,这既能引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反思,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情境教学法”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质疑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建构知识,完善人格。通过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求发展,真正实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目的[3]。
  四、对“情境教学法”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历史教学中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预设教学项目、调控合作过程、进行教学评价等,这比单纯授课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当有学生主动来问下节课的内容是什么,需要准备些相关资料的时候,使笔者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自然而然体现出来了。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4]。
  “合作、竞争”式的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注意协调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能力发展的同时掌握相关核心知识;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注意和反思的地方。
  历史教学的实践证明,实施有效的历史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情境氛围中,有助于体现历史的生动,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充分的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有效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对艺术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能。相信经过大家不断的尝试和革新,情境教学法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它的合理运用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谢文红.浅谈历史情境教学法的左右[J].教育教学研究,2011(12):58-60.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3〕刘群芳.浅谈“情境教学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2):83-85.
  〔4〕常蓝田:如何让历史教学精彩纷呈[J].甘肃教育,2010,(03):124-125.
其他文献
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杰出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性作家、文艺批评家和小说家,其美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一个系统的过程。《普鲁斯特论》是贝克特早年发表的文学评论,研究它有助于
本文从功能语法的视角来重新观察传统语法中的合成谓语,即构式AUX+VP,以功能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来重新解释合成谓语短语内部的关系。
《西藏赋》是清代蒙古族汉文诗人和瑛写的韵文和注释和二为一的赋。赋中描绘了西藏地理、佛教、部族、物产、民俗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内容全面而详实。但问世两百多年来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