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构建三位一体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教学模式[1],旨在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角色思维能力以及护患沟通能力。方法 将87名实习护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实验组运用临床基础护理操作手册实训标准由护生分別从护士、病人、教师三种角色替换对某项具体基础护理操作进行案例评价、记录护理情景对话并分析,启发护生实习中寻找存在问题注意分析反思。应用新的教学评价标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的教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生在临床基础护理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三位一体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临床教学的规范性,有利于护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三位一体;角色;基础护理操作;教学模式;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70-02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我院是一所1000张床位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受本科、大专、中专实习护生百余人,全院有32个护理单元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通过建立由护生分别从护士、病人、教师三位一体替换角色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标准来科学地、规范地、有效地训练和评价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教学质量,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江苏南通体臣卫生学校2003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87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19.8岁,在校学习4年,第5年进入临床实习。对87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准备阶段 成立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教学模式小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护生按实习大纲要求进入临床实习,并对实习护生统一运用临床操作教学评价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无明显差异。然后对实验组的护生及参加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三位一体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标准[1]教学模式相关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标准,将基础护理操作分操作前、中、后三个阶段,将标准告知实验组护生,实习开始时,将6名学生分成一大组,(共42名)要求3名学生相对固定为1个小组,将护理操作中与患者沟通的具体话语、动作、表情及方式等进行记录,越详细越好,每周以大组为单位将记录交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进行批阅筛选出有代表性问题的记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先由学生自行反思纠正,然后带教老师进行分析指导,找出存在问题,并在实施每项操作前进行讲解,临床教学老师协助做好实习护生的三种角色的互换,指导学生进行运用标准评价,衡量自身临床操作能力。
1.2.2 分析及反馈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质量 评价指标:制定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带教老师考评学生综合技能考核标准、临床基础护理操作达标等评价指标。
2 结 果
两组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护士的综合考核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在病人满意度、带教老师考评学生综合技能、临床基础护理操作达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2、表3。
3 讨 论
3.1 建立三位一体的临床基础操作实训标准有利于临床教学的规范性,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临床基础护理的操作实训标准,为临床教学老师提供标准依据,统一规范地训练实习生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基础护理操作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项目,是基础护理学和专科学相结合的操作内容,基础掌握得好与坏,决定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一个优秀及合格的护士,首先必须掌握练就基础护理操作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加上更为高深的理论指导才能成为合格的专科护士和专家护士。通过标准实训,训练护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很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新护士。
3.2 三位一体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标准,有利于实习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以被教育者的身份,处于接受学习的地位。我们通过互换角色的基础护理操作实训,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作为病人、作为护士、作为教师三者在实际基础护理操作中的体验,使之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患者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增强临床技能[2]。加强护患沟通能力的训练,对以后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显得尤为重要[3]。作为护士如何在操作中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操作训练的情景对话的设计,使其更加体会到实际护理工作中的病人的感受及自己更需要改进的方面,作为带教老师角色应当更注重评价操作的效果和难易点,更好地学会评价总结。
3.3 建立三位一体的临床基础护理实训标准评价,有利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动式实践教学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带教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做好护理实景记录,每周检查1次,针对护理实习中的记录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指出学生与患者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同时,学生将护患沟通中遇到的困惑反馈给带教老师,请老师予以指导,改变了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合作意识的方法,从而锻炼了学习评判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敬业精神[5]。通过教师和学生评价来不断地改进临床教学的方法、带教的质量及教师素质方面的提高和改进,有针对性地探索临床带教的新方法,同时,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进步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习的工作热情[6],从更人文化的角度来进行临床带教工作,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季诚,王晓薇.<基础护理操作实训考核手册>的教学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3-25.
[2] 舒复平,王娟.互动沟通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中的实践[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3):332-333.
[3] 杨德兴.略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31-33.
[4] 边志辉,江岚.互动式实践在卫生学兵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09,7(1):16-17.
[5] 柳丰萍,王红红,邹叶青,等.护理案例论坛对培养护生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
[6] 王晓薇,季姗姗,季诚,王祥荣.“护理情景实录-反思”在培养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21-23.
【关键词】 三位一体;角色;基础护理操作;教学模式;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70-02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我院是一所1000张床位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受本科、大专、中专实习护生百余人,全院有32个护理单元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通过建立由护生分别从护士、病人、教师三位一体替换角色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标准来科学地、规范地、有效地训练和评价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教学质量,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江苏南通体臣卫生学校2003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87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19.8岁,在校学习4年,第5年进入临床实习。对87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准备阶段 成立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教学模式小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护生按实习大纲要求进入临床实习,并对实习护生统一运用临床操作教学评价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无明显差异。然后对实验组的护生及参加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三位一体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标准[1]教学模式相关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标准,将基础护理操作分操作前、中、后三个阶段,将标准告知实验组护生,实习开始时,将6名学生分成一大组,(共42名)要求3名学生相对固定为1个小组,将护理操作中与患者沟通的具体话语、动作、表情及方式等进行记录,越详细越好,每周以大组为单位将记录交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进行批阅筛选出有代表性问题的记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先由学生自行反思纠正,然后带教老师进行分析指导,找出存在问题,并在实施每项操作前进行讲解,临床教学老师协助做好实习护生的三种角色的互换,指导学生进行运用标准评价,衡量自身临床操作能力。
1.2.2 分析及反馈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质量 评价指标:制定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带教老师考评学生综合技能考核标准、临床基础护理操作达标等评价指标。
2 结 果
两组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护士的综合考核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在病人满意度、带教老师考评学生综合技能、临床基础护理操作达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2、表3。
3 讨 论
3.1 建立三位一体的临床基础操作实训标准有利于临床教学的规范性,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临床基础护理的操作实训标准,为临床教学老师提供标准依据,统一规范地训练实习生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基础护理操作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项目,是基础护理学和专科学相结合的操作内容,基础掌握得好与坏,决定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一个优秀及合格的护士,首先必须掌握练就基础护理操作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加上更为高深的理论指导才能成为合格的专科护士和专家护士。通过标准实训,训练护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很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新护士。
3.2 三位一体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标准,有利于实习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以被教育者的身份,处于接受学习的地位。我们通过互换角色的基础护理操作实训,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作为病人、作为护士、作为教师三者在实际基础护理操作中的体验,使之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患者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增强临床技能[2]。加强护患沟通能力的训练,对以后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显得尤为重要[3]。作为护士如何在操作中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操作训练的情景对话的设计,使其更加体会到实际护理工作中的病人的感受及自己更需要改进的方面,作为带教老师角色应当更注重评价操作的效果和难易点,更好地学会评价总结。
3.3 建立三位一体的临床基础护理实训标准评价,有利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实训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动式实践教学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带教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做好护理实景记录,每周检查1次,针对护理实习中的记录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指出学生与患者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同时,学生将护患沟通中遇到的困惑反馈给带教老师,请老师予以指导,改变了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合作意识的方法,从而锻炼了学习评判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敬业精神[5]。通过教师和学生评价来不断地改进临床教学的方法、带教的质量及教师素质方面的提高和改进,有针对性地探索临床带教的新方法,同时,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进步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习的工作热情[6],从更人文化的角度来进行临床带教工作,从而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季诚,王晓薇.<基础护理操作实训考核手册>的教学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3-25.
[2] 舒复平,王娟.互动沟通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中的实践[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3):332-333.
[3] 杨德兴.略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31-33.
[4] 边志辉,江岚.互动式实践在卫生学兵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09,7(1):16-17.
[5] 柳丰萍,王红红,邹叶青,等.护理案例论坛对培养护生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
[6] 王晓薇,季姗姗,季诚,王祥荣.“护理情景实录-反思”在培养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