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学味很浓的另类风物志

来源 :含笑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06年10月,随着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竣工的礼炮声,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驮娘江畔的一座积淀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千年古镇剥隘沉入了江底。
  三年之后剥隘古鎮又重新“浮出水面”——这是江边易地重建后仍保留着部分古迹的新镇。
  然而,一本抢救了剥隘部分历史文化的书稿《剥隘——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镇》,却艰难地“闯过了十八关(见报18次)、十七隘(经17个单位和个人审查),爬过十七坎(等待出版17年)”,完稿十余年之后,于2019年7月才迟迟“浮出水面” ,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堪称一本别开生面的风物志,它为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镇保存了一份鲜活而永恒的历史档案!书中以翔实的史料为框架,有传闻、有轶事、有采访实录,融入了作者的亲历、亲见、亲闻、亲身感受,用优美、风趣的散文笔法,生动地再现了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中的许多细节,让这些远去的历史鲜活起来,对读者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
  17年前云南的媒体曾经出现一股“剥隘热”旋风——各种报刊纷纷刊出报道讲述千年古镇剥隘的文章和图片。此风源起于这个古镇即将在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沉入江底。此时恰遇此书作者张俊采风,不经意间走进了古镇。这个充满谜团的古镇迷住了他,他写下的关于剥隘的文章迷住了编辑们,多家报刊先后登载了他的图文并茂的18篇文章。报刊的“剥隘热”,又迷住了一批读者,从而掀起了“旅游热”。在古镇沉没前,人们纷纷跟着作者幽默而有诱惑力的文笔走进剥隘,沿着青石板铺就的狭窄街巷,走码头、逛寺庙,作告别古镇游,让当地旅店连续数月爆满。有人戏言:“剥隘没有爆炸过第一颗原子弹,可是在媒体报道中却创造了类似效应!”
  剥隘古镇位于云南富宁县与广西百色市的交界处,是驮娘江与那马河的交汇点。它素有“滇粤关津”之称,是古代云南通往两广及沿海的“水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001年春,张俊去文山州探寻候鸟的飞行路线和拍摄驮娘峡,在清澈的驮娘江畔,偶然地发现了这座名为剥隘的千年古镇。张俊一走进剥隘就奇怪这弹丸之地古代怎么竟有六个码头,还有若干个省的会馆,诸多的寺庙……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告诉他,这个小镇不寻常!
  这个古镇,历经从蛮荒到繁华,然后又回归于寂静的沧桑巨变。在这块热土上曾走过连绵不断的马帮,停泊过数不清的舟船,演绎过许多有声有色、有悲有欢、有刀光剑影的故事。这个南宋时期就以“三大聚邑(城镇)”之一而闻名的沿江而建的扇形古镇,如今“还保留着一排排古朴的店铺民宅,大多数时候路上行人稀疏。清澈碧绿的驮娘江水依旧映着小镇的影子,只是码头上已难得热闹。”张俊漫步在这水乡味浓郁的古朴清幽的驮娘江畔的古镇,久久徘徊着,竟不忍离去。连接“剥隘大码头”长长的石级古道,至今还能看到马蹄深深的印迹。张俊久久注视着这曾饱经历史风雨并一度繁盛过的码头,无限感慨。他写道:“码头至今尚未‘退休’,也有船只来来往往,只是人气再也没有当年旺了。码头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通向街道处是一道气势不凡的门墙,7米多高,4米多阔,墙上是一道2.8米高的拱形门。当年门头上还有‘剥隘大码头’五个大字,门内侧上端写着‘滇粤关津’。可惜现在门墙尚好,字却不见了。门墙上还留有一组浮雕,是由蝙蝠和寿桃组成的‘福寿双全’的吉祥图案……”
  张俊在《即将沉入江中的剥隘古镇》(见《文山日报》转载)一文中写道:“两天后,我们遇上了街子天。一大早码头上就泊满了船。狭窄的街巷更显窄了,街两旁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摊子,远远近近的壮、瑶、汉各族男女老幼,身着花花绿绿的盛装,给素雅古朴的街道增添了靓丽;熙熙攘攘的嘈杂,给宁静清幽的小镇倾注了活力,让人仿佛又进入了久远的闹市”。接着,张俊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剥隘这个云南小镇点染了浓郁的‘广味’色彩。这里居民的祖籍70%都是两广人氏,所以这些‘移民’从口音到习俗都更接近两广……原来,这个仅有300余户人家的不起眼的小镇,历史上曾辉煌过数百年”。
  剥隘炎热多雨。傍晚,如烟似雾的雨幕又笼罩了古镇。住在古镇旅店中的张俊,无意中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已拉开帷幕,江边这座剥隘古镇将全部沉入江底。这一夜,张俊听着屋瓦上哗哗的雨声,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说:“我深深惋惜,几天来摄入镜头、映入心扉的这些美好景物,四年后即将淹没于大江之中……”。
  二
  为了进一步落实在旅店中听来的消息是否属实,第二天张俊冒着霏霏细雨,走进剥隘镇人民政府,得到的回答是明确的:由于一个规模宏大的国家重点工程百色水利枢纽建设工程的需要,为了美好的明天,剥隘这座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镇,将服从大局,做出牺牲——沉入江底!
  张俊当然知道,剥隘古镇的消逝,属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几乎是不可抗拒的。然而,几天来在古镇各个角落的漫步、徜徉,这座饱经沧桑的千年古镇,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已经给这位来自省城的游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剥隘古镇那泊着船只的陈旧码头,那青石板的窄街小巷、那粉墙青瓦的民居、那沿江而建的吊脚楼和骑楼式的商铺民宅、那明清年间的会馆,以及口音还有先祖“两广”腔调的小镇居民,民风民俗、历史往事……这一切,直到张俊返回省城昆明家中,仍挥之不去,乃至魂牵梦萦。
  近些年在城市改造开发中,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北京时曾指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著名作家、画家、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先生曾说:“必须承认,我们600百多个城市(包括古镇)已经基本失去个性,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文化符号完全混乱……我们把城市无比丰富和珍贵的记忆抹去了,同时把新建的粗陋的东西留给了后代,至少两代和三代人要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事实就是这样: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旧城改造和某些建设,由于不顾及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抢救历史文化,进行必要的补救,他们在和挖土机比赛,争取在建设性破坏之前,用文字记录和拍摄图片资料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国家、为后人多留下些珍贵的历史传统文化。   张俊也属一位有识之士。从剥隘古镇归来后,经过几个夜晚的失眠,他终于伏案疾书,将自己在剥隘古镇的所见所闻,先写成三篇文章,连续发表在《云南日报》《春城晚报》《民族时报》上。这三篇文章,用张俊的话说:“不过才抖出‘剥隘之谜’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使他没有想到的是竟会引起媒体的极大关注和社会的热烈反响,多家报刊纷纷向他约稿,有的还全文转载。受到鼓舞的张俊,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并萌发要把剥隘古镇写成一本书的强烈愿望。他说:“对这么一块有价值的地方不写,对不起剥隘的父老乡亲和子孙后代;不写,剥隘昔日的辉煌将被江水淹没;不写,对不起读者和旅游者的期盼。”
  他决定用手中的笔和相机,用文字和大量的图片资料,为后人和历史留住即将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镇剥隘。
  三
  此时敏锐的云南美术出版社将剥隘古镇列入了云南著名古镇丛书的出版计划,约张俊撰稿。让对剥隘古镇难以割舍的张俊喜出望外,于是他三下剥隘。
  第二次带着出书的任务去剥隘时,古镇最初的拆迁已经开始。时间,太紧迫了!
  张俊不舍昼夜,和摄影家陈云峰夜晚披星戴月,白天冒着酷暑烈日,穿行在古镇的街街巷巷。从江边的码头,到沿江粉墙青瓦的民宅商铺和两广风味的骑楼建筑;从历尽沧桑的会馆寺庙等明清古建筑,到古鎮附近的一些壮族山寨,进行了多角度的拍摄。晚上又敲开一户户宅门,找当地老乡进行采访、请教。
  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剥隘古镇,他的采访对象几乎遍及各行各业。这其中,包括街道居委会主任、退休教师、转业军人、昔日的马店老板、餐馆老板、泥匠、木匠,马锅头、船老大,以及各种对古镇历史、码头、街巷、会馆、戏园、地方戏曲、民族歌舞的知情者,等等。
  采访中有些值得一提的插曲及周折,如:清末和民国年间,剥隘匪患严重,直到解放后土匪才被全部剿灭,至今山上还遗留下当年土匪顽抗的明碉暗堡。为了解这段特殊的历史,张俊跟随当地一位老乡,从大码头渡过驮娘江,冒着五月的酷暑,硬是登上数百米的冒波聋山(俗称碉堡山),找到隐藏在灌木丛中的设有枪眼的方形石屋。又如:他们去粤东会馆拍照时,这座已经多年落寞冷寂的会馆,平时被一把大铁锁锁着。费了些周折,通过镇文化站一位女士帮助,才找来钥匙,好不容易打开了生锈的大铁锁,这才得以进入这座历经风雨沧桑的粤东会馆……
  夜里,张俊除在灯下整理白天的采访笔记外,还查阅有关剥隘的大量文史资料。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提供下,他认真阅读了《富宁县志》《富宁文史资料选辑》等资料,为白天的采访和摄影活动提供线索,并对采访记录的真伪进行鉴别和查证补充。回到昆明后他又泡在省市图书馆查阅、抄录了《广南府志》《广南古今》《文山州文史资料选辑》等史料。
  根据采访笔记,作者又陆续在《云南政协报》《昆明日报》《文山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剥隘古镇今何在》《寻踪文山剥隘会馆》《历经千年的云南出海“黄金水道”》等从不同角度写剥隘的文章18篇(含转载),为《重新浮出水面的千年古镇剥隘》一书的正式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张俊写成的《剥隘——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镇》书稿, 8万多字,历时三个春秋,四易其稿。全书目录,提纲挈领,繁而不乱,布局运筹上颇费匠心。除序言外,分四辑:第一辑古镇沧桑;第二辑商潮起落;第三辑奇风异俗;第四辑蒙昧与开化。每辑之内,又设若干小标题。从目录看,大小标题简明扼要,内容丰盈广博,脉络清晰,有主有次,结构严谨,这是该书第一个特点。
  书稿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对剥隘古镇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描述,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历史地理、移民考古、交通航运、马帮马店、商贸经济、会馆寺庙、历代建筑、民风民俗、传闻轶事、地方匪患、地方戏曲、民族歌舞,乃至地方特产等多个领域,互为交叉渗透,有详有略,并有所侧重。使人读来,犹如亲临剥隘,古镇历史及其风貌皆历历在目,引人入胜。该书堪称一本文学韵味浓郁的、饶有风趣、别开生面的风物志,具有可信的文献价值与较強的可读性,此乃该书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是语言朴素真切,描述细致生动。通读全书,没有轻浮的华丽词句,也没有故作惊人之语,张俊就像一个学识渊博的当地老者,用纯朴的乡音土语如数家珍般地缓缓道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第二辑中的《商号密集会馆多》,第三辑中的《奇异的“筒子屋”》《天下奇葩——画在布上的情歌》,第四辑中的《戏台内外皆有“戏”》《剥隘人与剥隘戏》等篇,描写细腻生动,尤为精彩。以上诸篇,愈发突出了该书浓郁独特的地域和民族色彩。
  且看张俊对粤东会馆的描述——
  这是一座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式两进院,砖木穿斗结构,硬山顶。有两天井,前中后三堂。前堂三开间,明间是垂花门;中堂为斗拱梁式混合结构,供议事、乘凉用。中堂至前堂两侧有回廊贯通。墙壁的顶端因无人碰触,还较完好地保存着彩绘与浮雕的花草动物图案和一些抽象图案。从这些残存的局部装饰足可看出当年的豪华气派。风雨沧桑,会馆长满苔藓的高墙壁护卫着大院,似一位迟暮美人,虽然红颜不再,却也余韵犹存。从这些斑驳褪色的雕梁画栋中却透出一种历史的厚重、古朴,它似乎凝固了一片喧嚣的有声有色的岁月。粗实高大的楠木柱子已褪尽了昔日的大红色,至今还在支撑着这幢衰弱的大宅。分明是支撑着一段深沉、厚重的历史。
  遥想当年中堂内何其热闹,座无虚席,在昏暗的烛光下,粤商们时而手摇纸扇,谈笑风生,三五成群在忆家乡、谈旅途;时而靠墙而坐,订公约、论行情……
  上面这段描述,写得绘声绘色、细腻生动。语言简朴素雅,既有工笔画式的细致描绘,又不乏白描笔法的适当点缀;对古建筑的描述用语也较为专业,令人颔首。
  《奇异的“筒子屋”》一节中,对剥隘古镇靠山临江的骑楼式和吊脚楼式的商铺民宅建筑的那些描述,也颇耐人寻味。请看——
  剥隘的建筑除了“广味”模式外,还因地理因素而另有创造,别具特色。历史上的剥隘鼎盛时,曾有过上百家商号,而剥隘是个一面依山,三面临水之地,山峦和江河把剥隘规范成一个狭窄的峡谷,把密密麻麻的商铺挤压成一个个门面狭窄的“窗口”,这弹丸之地也就成了寸金之地。每个商铺都要争取临街的“阳光”,唯有向纵深发展。当年的商铺模式几乎不是前店后库,就是前店后坊。走进这些商铺犹如走进三进、四进的深庭小院。靠山一侧的商铺,往里走是“步步高”,一进一个台阶,一直爬到山坡上。靠江一侧,则是“步步低”,层层下落,一直通向江边。一些大商号就在临江路(原名河街),都有朝向江边的后门,进货时从码头直接背入,省了不少气力。许多城镇位于江边的房屋大都是吊脚楼,剥隘也一样,不少人家的临江一面都是从江边撑上柱子,房屋悬在空中……   古老的建筑是城镇凝固的历史。看来,作者对此是深有领会的。故而,在描述剥隘古镇沿江商铺民宅时,不仅让读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书中对其建筑风貌特色没有止于一般性的外部描述,而是将其特色的形成,紧密地与剥隘当地山形地貌,与类似于“两广”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与其商家的贸易(如水运进货),与当地历史形成的社会环境(如匪患猖獗)等各种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更深的层次进行描述,这就把那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剥隘古镇临江靠山而建的古老商号街铺和民居建筑,从外到内写活了。
  请看如下这些文字——
  望江楼是剥隘一道风景线,这一头爬山一头下江的深深的商铺,人们也给它取了个十分传神的名字:“筒子屋”。
  ……对当地富豪的家底,周围土匪心中有个“排行榜”。为求清吉平安,富商一是定期送交土匪们摊派的“保护费”,二是在“藏”字上下功夫。剥隘凭借得天独厚的地势,在地窖、密室上真是创意多多,特色不少。镇上的许多房屋不临驮娘江就靠那马河,为在这起伏不平的地上建盖房屋,许多吊脚楼的底层都有悬空的部分,于是剥隘人化缺陷为优势正好利用它造就许多密室、暗道,把家中的财宝、细软都藏于地下,甚至来了“不速之客”主人不便接待,也潜入地下。为迷惑盗匪,有的地下室还有可公开部分与绝密部分。临江河的人家,还几乎家家都有通向水边的后门,必要时主人还可溜之大吉。
  看了这些描述,可知张俊在文字之外也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显然,如果只是在剥隘古镇上走马观花般地随便看看,而没有像张俊这样不辞辛苦地多次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研究、耐心细致地进行采访,许多珍贵精彩的第一手材料是无法到手的。剥隘的父老乡亲看到来自省城的文化人如此看重古镇的风物,得知远方来客是为了宣传他们的家乡而来,而深受感动,引发了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自愿充当向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分熟悉当地历文化的季爱文先生和时任富宁县政协文史委主任的何光才先生等人不仅热情为作者介绍历史、轶闻,还冒着30几度的酷暑,义务充当向导,指点迷津,翻山越岭,考证古遗址;踏遍街巷,进入商铺民宅。张俊称书稿中融入了他们的心血与汗水。参观采访中,张俊经向导的引见,被采访的剥隘人似见到朋友一般热情,不仅有问必答,还带着他走进一层层深深的庭院,登堂入室,连当年防土匪的密室、暗道都对他敞开了。如果没有老乡们的信任与配合,这些古街上的商铺民居建筑内的结构详情和当年剥隘人处心积虑防盗设计的隐秘之处及与之有关的历史故事,是不可能挖掘出来的,只能浅薄地一般性地写些街容街貌,断难写出上面这些厚实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字。
  《剥隘——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镇》是一本融历史、宗教、建筑、商贸、民风民俗、马帮航运、地方戏曲、民族歌舞等多领域为一体的内容丰盈广博、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新颖的风物志,可以说是填补了云南古镇研究的某些空白,为抢救和保护云南的历史文化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五
  由于建设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剥隘古镇最终沉入了水下。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张俊通过艰苦的努力,让历史文化内涵厚重的剥隘古镇的部分精华得到了抢救,他用文字和图片将这座古镇留在人间,向历史和后人交了一份形象的“档案”。
  作者之所以三下剥隘:一方面是被古镇厚重有趣的历史文化所吸引,总想在古镇沉入江中之前多抢救出一些“宝藏”;另外还因为受出版社之约,为剥隘“立传”。但书稿完成后,却由于经费和人事变动等种种原因,在出版上处于搁浅状态,令人不禁为之扼腕长叹!
  据我所知,沉入江中的古镇剥隘,经富宁县党政领导率领当地人民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短短的三年时间,易地重建的剥隘新镇已经屹立于驮娘江畔,镇上还成功地恢复重建了部分古建筑。可是用书把抢救下的珍贵的剥隘历史文化展示出来,似乎比易地重建古镇还艰难,这本重现古镇沧桑的书竟迟迟未能出版。
  读完这本早该面世的重现古镇沧桑的书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感到该书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抢救和保护剥隘古镇传统的历史文化、延伸剥隘的历史文脉,研究云南“水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都将是一份我们不可拒收的厚礼。
  在张俊的剥隘书稿“搁浅”的17年中,他的笔没有“搁浅”,应4家出版社之约先后写成并出版了12本有关云南历史文化的书。其中有的获全国优秀图书“金牛杯”铜奖和云南省新闻出版局重点图书奖、云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等奖项。
  可能是张俊有了18篇见报的专题讲述剥隘的文章,再加这12本书作为作者的资质证明,所以剥隘书稿的命运开始出现了转机。近几年他幸运的遇上了一群“伯乐”!有评论家、作家、学者、领导干部,有的还是知名人士,他们都对这部书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竭力推荐。
  2015年,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晓雪先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原处长、省作家协会原主席) 看到《盘龙江文化》刊出的剥隘书稿后,评价道:“此书选材很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生动有趣、扎扎实实地再现了千年古镇昔日的辉煌和今朝的风貌。这是过去鲜为人知、从来没有人写过的地方,应当好好反映、大力宣传。”
  “伯乐”中有多位热衷于为家乡文化做奉献的文山籍人士,他们大多与作者素未谋面,但出自对家乡的热爱这一共同点,他们都无私地力往一处使,终于促成了此书稿的出版。在一次笔会上,云南省社科院原研究员、著名学者、作家向翔(文山籍)先生得知剥隘书稿的遭遇,慧眼卓识的向先生审阅后,立即主动地把书稿推荐给文山州旅发委副主任农胜成先生。农先生这位见多识广的“二传手”一见倾心,马上又把它推荐给兼管富宁县文化旅游的政协主席韦思亮先生。两位热心于发掘当地历史文化,积极发展旅游业的领导一拍即合,都看好此书稿。韦主席对出书非常重视,他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勇于担当。他首先慎重地将书稿提交主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又提交州、县17个有关单位和个人审阅了书稿后,然后拍板出书。其间政协文史委黎盛根主任、苏金塔副主任,两次不辞辛苦赴昆与作者磋商修改书稿及出書的事务。
  在上述人士的支持、关怀下,这本抢救发掘了剥隘部分历史文化的书《剥隘——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镇》,艰难地“闯过了十八关、越过十七隘,爬过十七坎”,终于“浮出水面”(公开出版)!
  从写有关剥隘的文章开始到陆续刊出18篇,作者将其戏称为“闯过了十八关”;“越过十七隘”则指经17个单位和个人审阅后才通过了书稿;从2002年,他开始写剥隘书稿开始,至2019年出版,已17个年头,即 “爬过十七坎”。
  2019年,当我看到“剥隘”这部盼望已久的书稿,终于变成一本印刷精美的图文并茂的正规出版物时,倍感欣慰! 2012年看到该书稿时,我曾动情地为它写过评论,并预言:“我相信,《剥隘——沉入江中的千年古镇》的出版,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垂青和喜爱;也相信,该书稿今后的正式出书,当是早晚的事。”对此书写作的最初契机,到书稿最后的完成,我曾感慨:“世间的事,有时缘于偶然;世间的事,其实缘于必然。我期待并坚信必然。”
  我欣喜,我的判断没有错,被我言中了:这本“缘于偶然”写就的书,必然会出版!
其他文献
截取汹涌的大江中最斯文的一段  1  千山万水脚下  只是一次不慎闯入  我已没有退路  幸运成为一株水草  我才敢说:我懂你  哺育之恩在风中往返  让形如弹丸的种子,准确地击打  每一个路过的脚步  即使孤独一人,从此不会落单  顺其势,与撒尼的宗脉同行  我最先听到草长莺飞  而不是看到,信不信由你  花粉的势力轮回  树成就了林,林成就了山  水的灵感,成就了人间烟火  2  开始的村庄并
期刊
民艺复兴,眼下被当作一个口号提出来,《碧山》还为我们绘制了一份中国民艺复兴的地图,大小组织机构,或公益,或商业平台,都在积极促成民艺项目。诸多明星设计师们,也纷纷加入这个鼓舞人心的复兴行列,在传统民艺中汲取养分,再用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商业的运作方式,将民艺重新推出。也有人质疑,价值不菲的新民艺作品,还是我们的民艺吗?民艺应该被放在博物馆还是商场?什么才是民艺复兴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黄永松 
期刊
麻栗坡的僻远闭塞和驰名度同样令人吃惊——这个位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边境小县,虽然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但或许是此间山水少了几分妩媚娇柔的仪态,抑或是这片丘陵山地算不上富庶丰饶。总之,是与惯常认知中那些鱼米之乡的南方描述相去甚远。所以,人们提及麻栗坡时,都不将其称为南方,而只是谓之南疆。  “名山风雨百年心”。处于云贵高原的麻栗坡四周皆山,八方为峰。但是,放眼这些山山岭岭,总是让人联想起雄伟长城的垛堞箭
期刊
这一两年,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发展,“民宿”这个字眼正在频繁被提及,不可否认,它已经慢慢成为了在乡建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中炙手可热的一环,民宿显然是一个资本较为容易进入乡村市场的选择。在较低的准入门槛、不完备的法律规范、以及越来越大的乡村旅游市场的背后,是高低不一的定价、水准不一的服务态度、五花八门的沙龙论坛、以及分贝不一的口号——有人说回归乡村,有人则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中
期刊
已故著名诗人顾城曾说:“我认为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个为爱驱动,与光同在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他无所知又全知,他无所求又尽求,他全知所以微笑,他尽求所以痛苦。”通读了李红林的诗,我才发现,他在诗歌中所追求和倡导的诗性与诗意,正是顾城所说的“灵魂”所指。  李红
期刊
1  爷爷经常仰天长叹,说: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在战斗中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也可以陪伴那些和我一起历经生死的战友们了……  爷爷说这话儿的时候,我还在外面玩泥巴。雨后的泥巴松松软软的,可以捏成各种我想捏的东西,小人儿,小鸟儿,小狗儿……它们或是站立,或是平放在泥土上,都经过我的手的操作,生动的活灵活现地排着列队在做着展示。空气也是舒坦的,我藏在郁郁葱葱的菜地与一棵橘子树之间,那些叶片上,还滴落
期刊
2018年丘北舍得乡的冬天寒风冷凛,这个寒冷的季节,令人有些伤感。因为一位扶贫干部的突然离世,白皑皑的浓雾,变得十分的凝重。尚未告别贫困,他却永远地倒在扶贫路上,永远地离开他深爱的壮乡苗岭、彝村瑶寨……  2018年12月13日14时45分,舍得高山狂风呜咽。文山广播电视台下乡扶贫干部田旭,在扶贫工作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享年56岁,病逝在他无法割舍的寒冬扶贫山路之
期刊
木者村:写在四百亩台地上的一首诗篇  遍布的艰难,曾以石头的形式牢牢盘亘  与这些沉重的石头较劲,  仿佛是徒劳无功的自虐  仿佛得到的回馈,只能是又咸又涩的叹息  木者村横下心来,用土炸药喊出宣言  让石头滚开,辟出一片台地  用于种植玉米、杜仲、核桃,以及  与这些作物一样茁壮的希冀  那些结出的果实,  分明就是渐次饱满的颂词  把铺展的梦境丰盈  四百亩开阔的意境里,  足够书写一声声惊叹
期刊
引子  在多情的秋风吹来的时候  硕果结满了边陲大地上的西畴  台地上的苞谷闪着金黄色的灿烂  绿洲上的稻谷低下了沉甸甸的穗头  果园的柑橘铺开了美丽的红霞  丰收的板栗张开了甜蜜的笑口  大地的主人举起幸福的金杯  壮家的女儿放开了嘹亮的歌喉  彝家的阿哥跳起了欢乐的“打歌”  苗家的芦笙吹奏着又一个金色的丰收  昨天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大娘  望着门前沉甸甸的金秋  知心的话儿涌上心头  西畴
期刊
Even as health fears shut down many of China’s urban live markets, some customers remain undeterred  隨着越来越多的活禽市场被关闭,  人们对生鲜美味的执着还能持续多久?  D  o you have any chickens out back?”  As code phrases go, it 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