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原有实验;延伸性实验;可逆性实验;错误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57—01
我们先假设如下情境:老师甲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晚餐是香脆大虾、水果沙拉等。”接着他会清楚地讲解每道菜的制作方法,同时给同学们展示每一道菜的图片,正当同学们兴趣盎然时,老师却说:“好了,今天的课讲完了,请大家回去认真复习,准备考试!”同样的课,老师乙会在讲台上亲自掌勺,给同学们演示每一道菜的烹调过程。学生们只能做馋涎欲滴的观众,他们不能参与制作,更不能品尝美味。以上假设类比的就是当今化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听实验、看实验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尽最大可能去创设实验的空间,让孩子们亲自做、亲自尝试、亲自体验成功和失败,以真真切切的感受作为动力,去推动理论知识的内化和深化。
一、改进原有实验
如甘肃地区气候干燥,在教室里打开盛浓盐酸或浓硝酸试剂瓶的瓶塞,根本看不到白雾,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太少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只要稍加改动即可,即在打开瓶塞的同时,对着瓶口上方哈一口气。哈一下,看到一些白雾,再哈一下,又看到一些白雾。面对这样的实验现象,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议论纷纷。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浓盐酸能挥发出大量的HCl气体,二者相遇,形成了盐酸小液滴,白雾就是盐酸小液滴。为了使思维更加完整和透彻,还可以对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刚才的实验,不哈气与哈气的现象为何不同?②打开稀盐酸的瓶塞,同樣哈气,为什么看不到白雾?③夏天在室外哈气,无白雾,而冬天在室外哈气有白雾,为什么?④雾和气体一样吗?⑤天上的白云是气体吗?通过小小的实验改革,不仅成功地演示了该实验,还通过分析和质疑,使学生学会了研究和思考;通过拓展性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拓展和延伸。
二、设计延伸性实验
即把课本中的实验进一步向前延伸、扩展,实现学生思维的延伸性、拓展性。如演示实验用肥皂水吹氢气泡,课本中仅仅是为了验证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我做了如下改革:吹出氢气泡→用火柴去点燃空气中的氢气泡(在黑暗中点燃更激动人心)→把氢气和空气在气袋内混合,吹出气泡,点燃后爆炸。在理论上,实现了“密度小→可燃性,看→爆炸”的延伸,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激活了思维细胞,唤醒了创新意识。
类似可延伸的实验还有:开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缺O2)→用吸耳球和导管向开水中通入O2看到白磷在开水中燃烧→用吸耳球和导管吹入空气,开水中的白磷也能燃烧,吹入空气比通入氧气更简便易行。教师对实验的小小改动,就能打破“水火不相容”的思维定势,让学生看到“水中的火焰”,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插上灵感的翅膀。
三、设计可逆性实验
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看得过瘾,并且对大脑的训练也是多次的、反复的、透彻的,变单向反应为双向可逆,无异于做了一次大脑思维循环操。
四、设计错误实验,以错纠错
教学中总强调“应该如何”、“正确的操作是”,强调的多了,学生就麻木了,针对思维的疲劳性和麻木性,我们不妨将错就错、以错纠错、以错求真。
如:3Fe+2O2 Fe3O4,实验前,要求在盛O2的集气瓶中铺一层细沙,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实验时,我以错求真,不铺细沙,故意让瓶底炸裂。错误的实验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印象,正确的操作自然也就牢记于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57—01
我们先假设如下情境:老师甲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晚餐是香脆大虾、水果沙拉等。”接着他会清楚地讲解每道菜的制作方法,同时给同学们展示每一道菜的图片,正当同学们兴趣盎然时,老师却说:“好了,今天的课讲完了,请大家回去认真复习,准备考试!”同样的课,老师乙会在讲台上亲自掌勺,给同学们演示每一道菜的烹调过程。学生们只能做馋涎欲滴的观众,他们不能参与制作,更不能品尝美味。以上假设类比的就是当今化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听实验、看实验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尽最大可能去创设实验的空间,让孩子们亲自做、亲自尝试、亲自体验成功和失败,以真真切切的感受作为动力,去推动理论知识的内化和深化。
一、改进原有实验
如甘肃地区气候干燥,在教室里打开盛浓盐酸或浓硝酸试剂瓶的瓶塞,根本看不到白雾,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太少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只要稍加改动即可,即在打开瓶塞的同时,对着瓶口上方哈一口气。哈一下,看到一些白雾,再哈一下,又看到一些白雾。面对这样的实验现象,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议论纷纷。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浓盐酸能挥发出大量的HCl气体,二者相遇,形成了盐酸小液滴,白雾就是盐酸小液滴。为了使思维更加完整和透彻,还可以对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刚才的实验,不哈气与哈气的现象为何不同?②打开稀盐酸的瓶塞,同樣哈气,为什么看不到白雾?③夏天在室外哈气,无白雾,而冬天在室外哈气有白雾,为什么?④雾和气体一样吗?⑤天上的白云是气体吗?通过小小的实验改革,不仅成功地演示了该实验,还通过分析和质疑,使学生学会了研究和思考;通过拓展性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拓展和延伸。
二、设计延伸性实验
即把课本中的实验进一步向前延伸、扩展,实现学生思维的延伸性、拓展性。如演示实验用肥皂水吹氢气泡,课本中仅仅是为了验证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我做了如下改革:吹出氢气泡→用火柴去点燃空气中的氢气泡(在黑暗中点燃更激动人心)→把氢气和空气在气袋内混合,吹出气泡,点燃后爆炸。在理论上,实现了“密度小→可燃性,看→爆炸”的延伸,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激活了思维细胞,唤醒了创新意识。
类似可延伸的实验还有:开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缺O2)→用吸耳球和导管向开水中通入O2看到白磷在开水中燃烧→用吸耳球和导管吹入空气,开水中的白磷也能燃烧,吹入空气比通入氧气更简便易行。教师对实验的小小改动,就能打破“水火不相容”的思维定势,让学生看到“水中的火焰”,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插上灵感的翅膀。
三、设计可逆性实验
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看得过瘾,并且对大脑的训练也是多次的、反复的、透彻的,变单向反应为双向可逆,无异于做了一次大脑思维循环操。
四、设计错误实验,以错纠错
教学中总强调“应该如何”、“正确的操作是”,强调的多了,学生就麻木了,针对思维的疲劳性和麻木性,我们不妨将错就错、以错纠错、以错求真。
如:3Fe+2O2 Fe3O4,实验前,要求在盛O2的集气瓶中铺一层细沙,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实验时,我以错求真,不铺细沙,故意让瓶底炸裂。错误的实验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印象,正确的操作自然也就牢记于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