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人类医学和临床医疗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质量的护理会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而低质量的护理,则会阻碍和延缓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故在治疗患者疾病过程中特别注重对患者的护理,常有"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之说。本例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针对本市三级甲等医院90名护理专业的人员进行调查。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正常标准;与正常工作相比较, 躯体化、焦虑、敌对因子比较大;护理专业的人员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性别与是否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女性, 参加自考的护理专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未参加自考的护理专业人员。其结论显示护理专业的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管理部门在对其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要注重开展心理卫生教育, 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临床支助中心 工勤人员 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390-01
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挑战与压力普遍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护理工作是高度繁重、高度紧张、高标准要求的职业,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时需具备保护自己安全的意识和能力。随着护理工作在现代生活中的日益重要,影响并威胁着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日渐暴露,亟需探寻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防护制度,以推动护理事业健康发展。本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分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各种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希望以此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有所裨益。现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本市三级甲等医院90名护理专业的人员。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0.45岁。
(2)方法:选择我院90名护理专业的人员随机选择两个科的护理人员进行生活满意度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疲劳量表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90份, 收回及合格问卷87份。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 0软件包分析,两科之间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分别采用t检验。
(4)表
(5)讨论
提示随着护理人员工作条件、劳动待遇及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尽管工作繁忙、辛苦, 但他们对生活总体是满意的, 也提示, 精神科护理人员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综合科护理人员。这可能与精神科护理人员长期从事心理卫生工作, 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有关, 也可能与精神科护理人员经常接受心理卫生培训和教育有关。综合科护理人员较精神科护理人员有较高的疲劳感, 特别是躯体疲劳, 且睡眠质量较差, 尤其是睡眠持续性和白天功能紊乱较为突出。
(6)预防措施以及应对举措
6.1加强物理环境管理: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浸泡物品的消毒液应加盖,配制时要带好口罩、帽子、手套,避免个人长期配制消毒液,避免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或监护仪屏幕,应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检测,经常给器械车,推车等的活动部位涂上润滑油,做到“四轻”,电话铃声响尽量在第一、二遍时接听,减少导常噪音,适当调低监护仪及其他仪器的工作声及报警声,减少不良噪声刺激。
6.2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在进行各种可能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的操作时,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完毕后应认真洗手。
6.3锐器伤的防护:
国外很多学者在预防措施和保护器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Hanan、Terrell、Trim 都对无针产品和安全注射器进行研究,并通过研究确实可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6.4负重伤防护:
由于搬运重物、患者等引起医护人员脊柱、关节损伤包括扭伤、腕管综合征等骨骼肌肉障碍(MSD)的报道屡见不鲜。美国护理协会已经声明辅助设备的发展与应用,譬如使用腰托,可以减少腰背痛及骨骼肌肉伤害。
6.5化学性风险因素防护:
化疗药物接触已制定了安全防护措施,但在Krstev等对8所医院186名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调查发现,只有38%的护士使用垂直层流安全柜进行化疗药物配制,82%在操作过程中戴手套,57%戴口罩[16]。我国目前仅有几家肿瘤医院建立了静脉配液中心(P1VAS)。因此建立化学药物专项管理制度,并进行不同化学药物特殊防护培训刻不容缓。
6.6生物性风险因素的防护:
在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分泌物、血液时,应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并进行手的消毒,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WHO认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率为96%~99%。应定期为护士抽血检测,为HBsAg(-)、HBsHb(-)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
6.7生理疲劳的预防:
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根据护士需求并结合科室工作量,实现人性化管理实行弹性排班制,既保证工作需要,又防止个人过度疲劳。研究表明,双人或多人值班制可以明显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及心理压力,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在夜班的安排上,应更符合人体生理节律。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夜班护士工作积极性。
作者简介:
1.刘静静,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历:本科,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商丘市凯旋南路292号
2.孙 恒,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历:本科,河南省开封市河道街85号开封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 临床支助中心 工勤人员 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390-01
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挑战与压力普遍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护理工作是高度繁重、高度紧张、高标准要求的职业,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时需具备保护自己安全的意识和能力。随着护理工作在现代生活中的日益重要,影响并威胁着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日渐暴露,亟需探寻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防护制度,以推动护理事业健康发展。本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分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各种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希望以此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有所裨益。现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本市三级甲等医院90名护理专业的人员。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0.45岁。
(2)方法:选择我院90名护理专业的人员随机选择两个科的护理人员进行生活满意度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疲劳量表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90份, 收回及合格问卷87份。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 0软件包分析,两科之间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分别采用t检验。
(4)表
(5)讨论
提示随着护理人员工作条件、劳动待遇及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尽管工作繁忙、辛苦, 但他们对生活总体是满意的, 也提示, 精神科护理人员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综合科护理人员。这可能与精神科护理人员长期从事心理卫生工作, 对艰苦的工作和生活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有关, 也可能与精神科护理人员经常接受心理卫生培训和教育有关。综合科护理人员较精神科护理人员有较高的疲劳感, 特别是躯体疲劳, 且睡眠质量较差, 尤其是睡眠持续性和白天功能紊乱较为突出。
(6)预防措施以及应对举措
6.1加强物理环境管理: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浸泡物品的消毒液应加盖,配制时要带好口罩、帽子、手套,避免个人长期配制消毒液,避免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或监护仪屏幕,应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检测,经常给器械车,推车等的活动部位涂上润滑油,做到“四轻”,电话铃声响尽量在第一、二遍时接听,减少导常噪音,适当调低监护仪及其他仪器的工作声及报警声,减少不良噪声刺激。
6.2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在进行各种可能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的操作时,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操作完毕后应认真洗手。
6.3锐器伤的防护:
国外很多学者在预防措施和保护器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Hanan、Terrell、Trim 都对无针产品和安全注射器进行研究,并通过研究确实可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6.4负重伤防护:
由于搬运重物、患者等引起医护人员脊柱、关节损伤包括扭伤、腕管综合征等骨骼肌肉障碍(MSD)的报道屡见不鲜。美国护理协会已经声明辅助设备的发展与应用,譬如使用腰托,可以减少腰背痛及骨骼肌肉伤害。
6.5化学性风险因素防护:
化疗药物接触已制定了安全防护措施,但在Krstev等对8所医院186名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调查发现,只有38%的护士使用垂直层流安全柜进行化疗药物配制,82%在操作过程中戴手套,57%戴口罩[16]。我国目前仅有几家肿瘤医院建立了静脉配液中心(P1VAS)。因此建立化学药物专项管理制度,并进行不同化学药物特殊防护培训刻不容缓。
6.6生物性风险因素的防护:
在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分泌物、血液时,应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并进行手的消毒,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WHO认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率为96%~99%。应定期为护士抽血检测,为HBsAg(-)、HBsHb(-)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
6.7生理疲劳的预防:
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根据护士需求并结合科室工作量,实现人性化管理实行弹性排班制,既保证工作需要,又防止个人过度疲劳。研究表明,双人或多人值班制可以明显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及心理压力,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在夜班的安排上,应更符合人体生理节律。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夜班护士工作积极性。
作者简介:
1.刘静静,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历:本科,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商丘市凯旋南路292号
2.孙 恒,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历:本科,河南省开封市河道街85号开封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