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香港试点以来,截止到2010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已经扩展至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银行累计办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也达到5063亿元人民币。本文从香港和内陆地区人民币结算规模比较出发,提出了香港和内地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期望能对适度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有所帮助。
一、香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香港是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重要桥头堡,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来源地。从2009年6月,香港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唯一境外试点地区开始,2009年到2011年香港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情况如表1所示。
其中,2010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香港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为45亿元人民币;之后,以2010年6月为重要转折点,香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迅速增长,在2010年下半年,月均结算额猛增至570亿元人民币。从2009年到2011年,香港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是与日俱增,占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比重也是逐年递增,过半人民币结算额都是由香港创造。这同样也导致了在港人民币存量的增加。虽然香港从2004年起,得到香港金融管理局授权的银行有资格开展人民币的存款、汇兑业务,但这一人民币的存款总量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跨境贸易推进状况及回流大陆和投资运用的便利程度而呈现阶段性变化,截止到2009年,其总额都不足千亿人民币。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启动,激发了香港各银行吸收人民币存款的积极性,监管当局认可的经营机构数目迅速上升。随着经营机构数目的不断增加,存款规模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与2009年相比,2011年香港人民币存款有了大幅度的上升,2011年在港人民币存量较2009年增加了近10倍,这得益于内地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推动。虽然香港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据了我国人民币跨境结算总量的70%以上,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1)尽管人民币存款在香港的规模增加很快,但是存量不足且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收益却较低。截至2011年10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才有6185亿,仅为内地人民币存款余额(2011年内地人民币存款余额80.94万亿)的千分之七。而据金融接人士估计,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至少要有2万亿以上的人民币存量才能运转起来。除了人民币存量问题外,目前香港银行提供的人民币短期存款利率约在0.45%~0.80%之间,远低于目前中国内地3.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这种低利率的局面是由现行的离岸人民币清算行机制决定的。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参加行将头寸存于结算行中银香港,中银香港再将其存于人行的深圳支行。中银香港得到的利息是0.99%,而向其他行支付0.865%的利息。所以在香港,人民币存款的利率上限是不能超过0.865%的。
(2)香港通过跨境贸易结算获得的大量人民币,投资和运用渠道很单一。在香港市场,除了上述将人民
币存于中银香港外,投资渠道有限。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金融产品太少,人民币的资产池子也小,交易过于冷清。目前,香港人民币资产主要是规模有限的债券市场,还有小量的保险产品、理财产品和衍生品等。今年来香港金融机构参与大陆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了些新动向。初期这一投资仅限于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参加行和境外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不过在2010年10月,渣打、汇丰等境外金融机构也已近获得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资格。这些境外人民币资金获准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将为在港人民币资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也将提升内地银行间债市的活跃度和深度,有利于相关市场建设推进。此外,香港的跨境贸易结算出口环节基本不用人民币,人民币贷款、FDI等都相对有限。人民币贷款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明确,没有机构愿意贷款。这样就出现了贸易结算进口与出口的人民币结算失衡、人民币存款与贷款的结构性失衡。
二、内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要小于香港,其呈现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也要异于境外的情况。表3显示了2009年到2011年 内地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由表1计算而得表3。
可见,从2009年起,境内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是突飞猛进,从绝对数来看,2011年的结算量是2009年的300多倍,但是从相对数看,内地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远低于香港,其在整个跨境贸易结算总额中的比重都没有超过30%。我认为这是和境内路径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特点分不开的。从试点的情况看,境内路径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边贸活动中人民币接受程度较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为高,而边贸活动涉及到的交易规模较小,难以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例如云南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边贸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占到86%,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仅占14%。
其次,边贸人民币结算业务很大程度上收到地域特征影响。例如在云南地区,中外居民比邻而居,民族相通,华商众多。加上对方国家普遍美元短缺,因而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就高。云南瑞丽口岸,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甚至高达92%。而在新疆地区,中外居民相隔数百公里,加上中亚国家进出口客商普遍存在以美元计价结算的偏好,因此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低。国家外管局伊犁中心支行对部分外贸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外贸易伙伴选择美元计价结算的比重达到90%。
但是境内路径中,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人民币结算量偏小,外商和外国政府对人民币结算、投资的接受程度不高。目前,我国与大部分国家间的国际经济往来,主要依靠美元等外币计价和结算。2010年,人民币结算量仅占出口总值的2%左右。从典型地区看,云南由于子2004年来国家给予边贸出口人民币结算100%出口退税的特殊政策扶持,使得边贸出口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猛。2010年上半年,人民币结算在边贸出口中占比高达97%。即便如此,人民币结算在全部跨境结算中的占比也不超过30%。
(2)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复杂多样,但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渠道流通的十分有限。特别是在云南边境地区,贸易主要以美元现钞和人民币现钞为结算手段,货币兑换通过地摊银行进行,银行在其间不过起到提供私下交易的便利(为交易双方开设账户)和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
三、香港和内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共同存在的问题
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境内路径和离岸路径中共同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人民币跨境结算70%以上来自进口业务,出口中使用人民币很少。其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外国订货商更偏向于用人民币收款。与此同时,中国贸易企业定价权相对较弱,而最后的贸易结算币种选择跟贸易双方定价权的强弱有关。二是国内出口试点企业较少,2010年仅限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试点企业。而进口贸易、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的人民币结算,则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所有企业都能办理,数量远远大于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企业。2011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人民币跨境结算收付情况如表4所示。
四、相关对策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也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环节。如果缺乏人民币回流途径,缺少人民币资本项下的逐步开放,缺乏一整套行而有效的监管制度,则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子则会越走越窄。因此,提出相关建议,期望能对适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所帮助。
(一)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丰富境外人民币投资运用渠道
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开拓更加丰富的人民币运用渠道,增加人民币的流动性。可以提高内地对香港出口时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鼓励内地出口企业在结算时收取境外企业的人民币支付,用以提高人民币在贸易中的接受程度;扩大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主体和发行规模;建立和扩大人民币QFII对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人民币QFII政策已经出台,在可控的前提下可随着境外人民币的存量增加而逐渐放大,逐步形成有规模的、有序的人民币回流投资渠道;可设计在港上市人民币计价的上证或深证ETF基金、人民币寿险服务及其他以人民币计价的衍生产品。此外,可鼓励东亚国家包括其他国家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在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筹集人民币资金,用于向中国支付进口货款等等。
(二)推动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水平处于管制水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存贷利差大,加上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境内市场利率的利差,导致各种套利活动的兴起,不利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成长。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能使得利率通过市场的供需决定,推动银行体系的改革,而且能够缩小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利差水平,减少资本流动对于境内市场的冲击。
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市场因素。我国贸易进口使用人民币的较多的跛足现象会通过提高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改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改革措施而有所改善。此外,合理的汇率水平,对于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因为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模式,可持续性不强,它是以非市场化的汇率、环境的破坏、低廉的劳动力为代价的。汇率机制的革新,也使得我国企业意识到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迫使他们走高质而非低价的路子,以此使得我国企业在和国际买家议价时能够处于价格主导地位。
(三)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汇率协调
针对我国边境地区开办人民币业务时,受制与地摊银行的现象,我国的金融机构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综合的治理。建议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扩大批设货币兑换公司的试点,并将民间兑换交易纳入统计监管范畴,尽量减少“地摊银行”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
(四)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货币合作
健全合作的平台。一是建立区域内由各国政府主导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为我国和东盟各国开展的各项国际重大项目,如铁路、港口、飞机场等提供贷款支持;二是设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银行机构,为东盟各国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丰富合作的内容。一是鼓励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在东盟各国设立分支机构,也欢迎东盟各国来我国设立金融机构。截至2010年6月底,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东盟国家共设立了11家分支机构。东盟十国银行在华设立4家分行和7家子银行,子银行又下设了29家分行。在华的东盟银行机构总资产达149.3亿美元;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使得我国和东盟各国的金融机构能够及时了解双方的跨境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到知己知彼;三是推动我国和东盟各国金融人才的交流,有计划的开展各类金融培训项目,同时培养更多的既懂东盟国家语言又懂金融专业知识的人才;四是开展金融风险预警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各类金融风险具有扩散和蔓延的特点。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中必须尽可能减少这类风险的发生,这要求我国在与东盟各国进行货币合作时,要和他们共同探讨和研究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的风险预警和各类监管指标。
参考文献
[1] 师丽霞,孟浩.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内地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分析
[J].海南金融.2011(5).
[2] 陈小五.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10(10).
[3] 易宪容.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能否走出新路[J].沪港经济,2010(10).
[4] 黄河.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制约因素[J].现代国际关系究,2010(6).
[5] 马松峰.我国边贸结算本币化与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J].经济视角,2009(2).
作者简介:彭晶(1986-),女,汉族,湖北武汉人,金融学硕士,云南财经大学研三学生,专业为金融学,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王智勇(1969-),男,汉族,云南通海人,民革党员,在读博士,现为云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责任编辑:唐荣波)
一、香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香港是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重要桥头堡,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来源地。从2009年6月,香港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唯一境外试点地区开始,2009年到2011年香港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情况如表1所示。
其中,2010年上半年,平均每月香港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为45亿元人民币;之后,以2010年6月为重要转折点,香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迅速增长,在2010年下半年,月均结算额猛增至570亿元人民币。从2009年到2011年,香港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是与日俱增,占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比重也是逐年递增,过半人民币结算额都是由香港创造。这同样也导致了在港人民币存量的增加。虽然香港从2004年起,得到香港金融管理局授权的银行有资格开展人民币的存款、汇兑业务,但这一人民币的存款总量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跨境贸易推进状况及回流大陆和投资运用的便利程度而呈现阶段性变化,截止到2009年,其总额都不足千亿人民币。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启动,激发了香港各银行吸收人民币存款的积极性,监管当局认可的经营机构数目迅速上升。随着经营机构数目的不断增加,存款规模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与2009年相比,2011年香港人民币存款有了大幅度的上升,2011年在港人民币存量较2009年增加了近10倍,这得益于内地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推动。虽然香港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据了我国人民币跨境结算总量的70%以上,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1)尽管人民币存款在香港的规模增加很快,但是存量不足且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收益却较低。截至2011年10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才有6185亿,仅为内地人民币存款余额(2011年内地人民币存款余额80.94万亿)的千分之七。而据金融接人士估计,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至少要有2万亿以上的人民币存量才能运转起来。除了人民币存量问题外,目前香港银行提供的人民币短期存款利率约在0.45%~0.80%之间,远低于目前中国内地3.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这种低利率的局面是由现行的离岸人民币清算行机制决定的。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参加行将头寸存于结算行中银香港,中银香港再将其存于人行的深圳支行。中银香港得到的利息是0.99%,而向其他行支付0.865%的利息。所以在香港,人民币存款的利率上限是不能超过0.865%的。
(2)香港通过跨境贸易结算获得的大量人民币,投资和运用渠道很单一。在香港市场,除了上述将人民
币存于中银香港外,投资渠道有限。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金融产品太少,人民币的资产池子也小,交易过于冷清。目前,香港人民币资产主要是规模有限的债券市场,还有小量的保险产品、理财产品和衍生品等。今年来香港金融机构参与大陆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了些新动向。初期这一投资仅限于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参加行和境外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不过在2010年10月,渣打、汇丰等境外金融机构也已近获得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资格。这些境外人民币资金获准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将为在港人民币资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也将提升内地银行间债市的活跃度和深度,有利于相关市场建设推进。此外,香港的跨境贸易结算出口环节基本不用人民币,人民币贷款、FDI等都相对有限。人民币贷款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明确,没有机构愿意贷款。这样就出现了贸易结算进口与出口的人民币结算失衡、人民币存款与贷款的结构性失衡。
二、内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要小于香港,其呈现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也要异于境外的情况。表3显示了2009年到2011年 内地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由表1计算而得表3。
可见,从2009年起,境内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是突飞猛进,从绝对数来看,2011年的结算量是2009年的300多倍,但是从相对数看,内地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远低于香港,其在整个跨境贸易结算总额中的比重都没有超过30%。我认为这是和境内路径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特点分不开的。从试点的情况看,境内路径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边贸活动中人民币接受程度较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为高,而边贸活动涉及到的交易规模较小,难以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例如云南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边贸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占到86%,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仅占14%。
其次,边贸人民币结算业务很大程度上收到地域特征影响。例如在云南地区,中外居民比邻而居,民族相通,华商众多。加上对方国家普遍美元短缺,因而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就高。云南瑞丽口岸,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甚至高达92%。而在新疆地区,中外居民相隔数百公里,加上中亚国家进出口客商普遍存在以美元计价结算的偏好,因此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低。国家外管局伊犁中心支行对部分外贸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外贸易伙伴选择美元计价结算的比重达到90%。
但是境内路径中,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人民币结算量偏小,外商和外国政府对人民币结算、投资的接受程度不高。目前,我国与大部分国家间的国际经济往来,主要依靠美元等外币计价和结算。2010年,人民币结算量仅占出口总值的2%左右。从典型地区看,云南由于子2004年来国家给予边贸出口人民币结算100%出口退税的特殊政策扶持,使得边贸出口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猛。2010年上半年,人民币结算在边贸出口中占比高达97%。即便如此,人民币结算在全部跨境结算中的占比也不超过30%。
(2)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复杂多样,但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渠道流通的十分有限。特别是在云南边境地区,贸易主要以美元现钞和人民币现钞为结算手段,货币兑换通过地摊银行进行,银行在其间不过起到提供私下交易的便利(为交易双方开设账户)和保障资金安全的作用。
三、香港和内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共同存在的问题
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境内路径和离岸路径中共同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人民币跨境结算70%以上来自进口业务,出口中使用人民币很少。其主要原因归结为三个。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外国订货商更偏向于用人民币收款。与此同时,中国贸易企业定价权相对较弱,而最后的贸易结算币种选择跟贸易双方定价权的强弱有关。二是国内出口试点企业较少,2010年仅限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试点企业。而进口贸易、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的人民币结算,则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所有企业都能办理,数量远远大于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企业。2011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人民币跨境结算收付情况如表4所示。
四、相关对策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也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环节。如果缺乏人民币回流途径,缺少人民币资本项下的逐步开放,缺乏一整套行而有效的监管制度,则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子则会越走越窄。因此,提出相关建议,期望能对适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所帮助。
(一)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丰富境外人民币投资运用渠道
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开拓更加丰富的人民币运用渠道,增加人民币的流动性。可以提高内地对香港出口时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鼓励内地出口企业在结算时收取境外企业的人民币支付,用以提高人民币在贸易中的接受程度;扩大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主体和发行规模;建立和扩大人民币QFII对内地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人民币QFII政策已经出台,在可控的前提下可随着境外人民币的存量增加而逐渐放大,逐步形成有规模的、有序的人民币回流投资渠道;可设计在港上市人民币计价的上证或深证ETF基金、人民币寿险服务及其他以人民币计价的衍生产品。此外,可鼓励东亚国家包括其他国家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在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筹集人民币资金,用于向中国支付进口货款等等。
(二)推动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水平处于管制水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存贷利差大,加上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境内市场利率的利差,导致各种套利活动的兴起,不利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成长。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能使得利率通过市场的供需决定,推动银行体系的改革,而且能够缩小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利差水平,减少资本流动对于境内市场的冲击。
加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市场因素。我国贸易进口使用人民币的较多的跛足现象会通过提高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改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改革措施而有所改善。此外,合理的汇率水平,对于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因为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模式,可持续性不强,它是以非市场化的汇率、环境的破坏、低廉的劳动力为代价的。汇率机制的革新,也使得我国企业意识到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迫使他们走高质而非低价的路子,以此使得我国企业在和国际买家议价时能够处于价格主导地位。
(三)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汇率协调
针对我国边境地区开办人民币业务时,受制与地摊银行的现象,我国的金融机构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综合的治理。建议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扩大批设货币兑换公司的试点,并将民间兑换交易纳入统计监管范畴,尽量减少“地摊银行”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
(四)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货币合作
健全合作的平台。一是建立区域内由各国政府主导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为我国和东盟各国开展的各项国际重大项目,如铁路、港口、飞机场等提供贷款支持;二是设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性银行机构,为东盟各国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丰富合作的内容。一是鼓励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在东盟各国设立分支机构,也欢迎东盟各国来我国设立金融机构。截至2010年6月底,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东盟国家共设立了11家分支机构。东盟十国银行在华设立4家分行和7家子银行,子银行又下设了29家分行。在华的东盟银行机构总资产达149.3亿美元;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使得我国和东盟各国的金融机构能够及时了解双方的跨境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到知己知彼;三是推动我国和东盟各国金融人才的交流,有计划的开展各类金融培训项目,同时培养更多的既懂东盟国家语言又懂金融专业知识的人才;四是开展金融风险预警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各类金融风险具有扩散和蔓延的特点。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中必须尽可能减少这类风险的发生,这要求我国在与东盟各国进行货币合作时,要和他们共同探讨和研究符合审慎经营原则的风险预警和各类监管指标。
参考文献
[1] 师丽霞,孟浩.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对内地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分析
[J].海南金融.2011(5).
[2] 陈小五.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10(10).
[3] 易宪容.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能否走出新路[J].沪港经济,2010(10).
[4] 黄河.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制约因素[J].现代国际关系究,2010(6).
[5] 马松峰.我国边贸结算本币化与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J].经济视角,2009(2).
作者简介:彭晶(1986-),女,汉族,湖北武汉人,金融学硕士,云南财经大学研三学生,专业为金融学,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王智勇(1969-),男,汉族,云南通海人,民革党员,在读博士,现为云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责任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