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践路径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St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教育的主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篇文章浅层分析了高中阶段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进行了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介绍,接着就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如何实践的路劲展开了探索分析,以期给广大教育着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实践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5-0105
  由于不断推进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现下教育的新热点已转变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各门课程的教师均已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首任,其中物理课程也无差别。本人已经担任了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师,就怎样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核心素养有一定见解,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1.关于物理观念及其具体应用
  因为物理观念中包含了由物理知识形成的概念、技能及其应用,像物理中的公式、图像、定义等等内容,均是基于物理学的视角下记忆、理解、分析、处理自然世界中的相互作用及物质运动等多方面的概念,接着再将其间的联系挖掘出来。
  2.关于物理思维
  物理思维即是科学思维,其是有效探索自然规律的一大工具,其教育观念的基础是学生的能力,其中涵盖了培养学生,使之养成积极创新、善于创新、勇于解难的物理思维,最关键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有所启发,增进其物理思维上的创新能力。
  3.关于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涉及了重要的技巧方式及思想,学生可以借助具体的问题进行合理科学的假设,采用多种方式改进、完备自身试验方案,将具体的实验设计出来,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有效凸显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科学态度与责任这方面不仅包含了如何追求价值观及采取严谨的科学态度,还包含物理科学的实质内容及技巧原则,关于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结合也有所涉略。
  二、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分析
  1.较大的知识量
  基于物理知识体系方面,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并没有较大的差别,但关于知识量及知识难度上可以说有了质的增长。物理学习的入门阶段便是初中阶段,而能够对科学的物理世界展开深度探究的阶段则是高中阶段。
  2.较强的概念理论性
  作为入门阶段的初中物理,仅包含了部分粗浅的物理知识,主要采取的研究都为定性,学生在理解上较为容易。然而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具备较强的抽象性、总结性及其理论性,学生在理解上较为困难,如果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则难以深入学习。
  3.较强的知识联系性
  高中物理中的各个章节之间的知识并不像初中物理较为独立,其中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教师在较受学生学习高中物理也有使学生自身物理方面的完备的知识体系构建的原因,所以高中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中都存在关联。
  4.较强的知识综合性
  虽说学生在物理学习上仅是为了学习物理知识及其技能,但是高中物理的学习密切联系着其余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效增强了知识的综合性,像求解大部分的物理题目时,经常需要借助数学课程中的函数内容。
  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探讨
  1.强化视觉效果,锐化物理观念
  在高中物理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便是物理观念,唯有学生将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打好了,面对越来越难的高中物理题目才能有效应对。高中物理观念中包含着十分抽象物理概念,对此,物理教师需有机联系新视情况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自身对物理概念形成具象的认知。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离心现象》章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离心现象的视频,像高速旋转的脱水桶能甩掉衣服上附着的水分这类的视频,使学生对于物理观念的形成有一个更直观的认知,有效帮助其进行深入理解。
  2.做好情景教学的创设,推进物理思维创新发展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包含了物理思维这一重要内涵,且自主探究能力与物理思维息息相关,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离不开学生们借助问题的解决来达成。而物理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展开密切的交流及科学的探索,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在过程中呈现物理思维,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进行以下这类趣味的情境创设:设计一个简单的网页小游戏,具体玩法是借助战斗机飞行速率及高度的调节,以合适的时机为前提投下炸弹,将陆地上的犯罪窝点炸毁。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熟悉游戏玩法的学生来玩,如此过段时间便能发现其中规律,也可以说是游戏窍门。教师再加以提醒,给学生们分析实际扔炸弹的过程属于平抛运动中的一种。如果学生想学会、玩好这一游戏,还需先对平抛运动的规律有一定理解,接着,教师便可以展开具体的物理教学,在将知识点讲解完后,再让学生通过游戏进行验证,不仅使学生积极参与了情境、运用了习得的知识,还让学生有效认知了事物发展规律,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推进物理思维创新发展。
  3.让学生具有实操机会,深化实验探究
  在高中物理中实验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在使学生实操能力培养上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物理教师需增多学生们实际动手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旁观者,学生们借助亲身实操,才能尽可能使学生建立起與物理学的联系,进而在实验过程中深化探究部分,提升学生综合物理能力。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力”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个小实验,引导学生依据实验步骤进行实操、展开探究:在一个厚重的纸箱中插入弹簧秤的一个挂钩并顺着直线滑动,使学生能体会到物体被拉力所影响的作用和力的存在。在进行拉动时,学生能感知其运动情况并看见弹簧秤上的有效读数。接着,物理教师可以发布让学生联想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牵引拖车、吊车提物等这方面的类型展开联想,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体间力是相互作用的含义。其次,物理教师也可以提问学生;“关于力的作用还有什么例子?”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师可以选择邀请班级中两位活跃的学生上来活动,让他们面对面站着,一位学生保持站立,另一位学生则用手推另一名学生的手,师生可以看见两位同学都会向后仰,包括保持站立的学生。教师借助同学的亲身体验,给其他学生们展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由此,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既增多了实操机会,深化了实验的探究性。
  4.注重实验步骤,养成学生科学思考的态度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物理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实验的发展,是物理中验证规律及猜想的有效方式。高中物理教学中需不断强调实验的重要价值,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养成学生科学思考的态度。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采用于以往不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完成颇具创新性的学习任务: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进行测量,让学生们三三两两结成小组,共同进行实验方案及步骤的设计。教师借此课堂导入方式,明确课堂教学的大体方向,让学生借助实验步骤的设计,养成学生科学思考的态度,提升其物理能力。
  简而言之,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便是高中阶段,这也是学生养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丰富化自身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能更深入地进行物理学习,给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东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张永杰.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400030)
其他文献
摘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三数学教师培训活动中,笔者有幸上了一节有关“排列组合”内容的高三复习展示课,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同行的一致认可。排列组合,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中档题。在考纲中则要求“会用排列数和组合式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这道题的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是学生忽视了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分类,或者不知道如何分类。下面对这节课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益智课堂的开发与应用就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时代在进步,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在当下这个时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够.所以教师在教学理念中应该创新,通过将学生作为中心,让学生作为主体,再结合教师的指导,形成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语,是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强音,它是一种应世智慧和终极关怀.面对滔滔乱世和他人的不解,孔子虽偶有怃然之意,但终其一生,他都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
摘要: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因子。在当前社会中,越来越重视创新思维,但是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更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创新思维是他们进步的体现,也是他们思考的象征。在此,笔者就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简单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