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泪如雨下。
看《美丽人生》,前半部分的喜剧害我对男主人公基多过分的滑稽不屑一顾——他是个出格的人,又有几分玩世不恭。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出任服务员期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一位意大利医生的青睐(并因此在集中营得到一些照顾),他以自己的真诚、勇气和热忱收获了自己渴望的爱情,这时剧情却在男主人公基多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某天突生变故。
二战开始后,由于纳粹的专政,一直被视为异己的犹太人纷纷被送入集中营。
初感那份滚烫犁过面颊,是当丈夫与儿子被绑上驶往集中营的列车时,黛丽请求军官让自己一同上车的决绝与镇静,她澄明的双眸空灵如许,以一潭咖色的冰凉倒映出心底炽热的爱。
她大可不必登车呀,黛丽是血统纯正的日耳曼人。
她又何苦呢?为同丈夫、儿子在一起,却不想竟被分隔两营,隔着可悲的厚障壁。
她又怎么可能知道,她的毅然决定折煞了她六年的美好青春?但她却做了;作为一个如此羸弱的女子,她以自己单薄的臂膀担起数年的思念,然而,就算她知道,她难道会退却么?
那份从容镇静背后的至死不渝,是苦难、蹉跎、等待、绝望乃至时光无法消除的。
而基多,也以最终为情而死的结局展示了她的牺牲是值得的。
基多在将逃前夕安顿好儿子后,乔装溜入女营找妻子,以他的聪明机敏,恐怕早已料到此行凶多吉少罢。因此,他嘱咐藏在柜子中的儿子,“你千万不要出来,不管发生什么,不管你听到、看到什么,只有等到外面一切都安静了,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军官的呵斥声,没有人的走动声,没有狗吠你才可以出来。”小家伙点头。他明知此行恐一去不复返,但他走得义无反顾。
夜色下的人心惶惶,尘土飞扬,和那车声狗吠,都被那个执著的灵魂照亮了,那微微佝偻的背影,高大过寒芒毕露的战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里没有饯行的车马,没有击筑的高渐离,而那偷儿似的身影为的也不是什么舍身救国的宏图,而只是为着一往情深,亦如荆棘鸟义无反顾,直扑爱情的灼火。
不复还。
几声短促锐利的枪响将他的一生定格为守望的永恒。
月色清冷,荒草萋萋。谁曾料想明天的太阳会那么明亮。
“这就是父亲为我所做出的牺牲。”
相形之下,《美丽人生》的永恒主题是无可消磨的乐观。而基多的意义恰在于此。他不仅把他那种对生活的乐观热情带入一个普通的意大利小城,还将它带入了时刻笼罩着阴云的集中营。
基多告诉儿子,他们车上所有的人都要去玩一场游戏,每个人都是参赛者,每个人每一天都是在积分。来到“宿舍”,他告诉儿子,吃粗烂食物而不喊加糖,可以得分;每天安静待在床位而不乱跑乱叫,与“裁判们”(军官)躲猫猫,不喊着找爸妈可以积分……随着集中营管理上愈加苛刻,他又不断地与儿子“约法三章”。他告诉年幼的儿子,一旦违规一点,就会失去全部积分哦。他为了不让儿子察觉或“放弃比赛”,与室友共同撑起这美丽的谎言,为儿子年幼稚嫩的双眼抹去所有黑暗,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挡住狂风暴雨,以自己的幽默乐观还他一个纯真无邪、充满阳光的童年,给他一个美丽人生。
出于对稚子的爱,也许是由于他生性无以泯灭的乐观,他为维护谎言,不惧凶恶军官,大胆错译;他咬牙忍耐,克服辛苦;他勇抓机遇,送子“入虎穴”;他随机应变,化忧解难;他聪慧机敏,巧舌如簧;他身体力行,追求自由于水深火热之中……自由,何等惊心动魄!尽管随之而来的是他的冷汗涔涔,眉间惊惶与面颊惨白。
如此呐喊,一个形影瘦弱的男子怎会迸发出那耀目的、自由的光辉?
——因为乐观,因为自由住在他的灵魂里。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瑞德如此形容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中的自我救赎,却也被我认为同时受用于基多。
熊培云如是说,一个热爱自由与幸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一生当作远大前程的人,应该始终如一地保有一种“关不住”的精神,为那自由的春色,在人生的逆境之中,勇敢地红杏出墙,关心自我实现,追逐自己的命运。勇敢的人,应当对罪恶视而不见。
“Remember, Re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s ever die.”
盘旋于肖申克上空的费加罗舞曲,犹如沾在飞鸟羽毛上的光辉,它之所以让我们感动不已,是因为那一刻我们相信,即使是身处狱中,身在集中营,我们也一样可以“身在曹营心在汉”——仍可以在逆境中积极生活或抵抗。基多篡逆了集中营的主位,创造了另一个美丽人生。
这无关生死。
在无边的黑暗中,我们做自己的神明,让惨淡的悲剧变得有光明。
没有人拥有你所渴求的解药,再多的安慰细语与有毒的同情都只是浮云,唯有自救。
身陷囹圄,一个人仍可以有发挥最大能力或根本不发挥能力两种状态。
你可以选择水深,选择堕落,可以从此一蹶不振,万劫不复,并天天向自己碎碎念:“天啊!我完蛋了!彻头彻尾地输了,我的人生毁灭了,我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泡在用自己的血泪酿成的毒酒里一醉不醒。
反之,你可以锁牢自己的情绪,站在“施虐者一方”考虑,为自己能重返自由而像基多一样,在逆境中顽强抵抗,用自己的意志杀出一条血路。挣扎一下,再挣扎一下,再为自己挣扎千千万万次:“不管在怎样的境遇中,我还有我。”
最终,伤痕累累地沿着那一米之遥的光,爬出黑暗,爬向光明。当然,你会留疤,但不必怕,每一道伤疤都将是人生的勋章。
三毛在给亦云的回信中写道:
“亦云,一个有智慧,又同时有血有肉的人,不该用他的聪明去欺骗自己,说:‘我已没有了明天!’人,在死亡以前,不可以放弃对于建设美好生活的大志和雄心,这是我的坚持。”
幸福不过是一个人完善自我、保持心性自由与精神独立时的额外所得。各人有各人难言之痛、之苦,而你的心將如何体历感知你的生活,则取决于你是否拥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乐观。
——你想得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我们本该操心生活多于操心不如意的环境,乃至人、事、物。
最后,还是要送给自己Echo的劝谏:
“我的朋友……了解吧,同情吧,怜悯人性的诸般愚昧和软弱,欣赏人性的可贵与真诚。切望坚强的你,在这场‘人性攻击’里,学习到对于一切人间事的哀悯,而不只是单纯地不再信任别人以及继续伤害自己。”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看《美丽人生》,前半部分的喜剧害我对男主人公基多过分的滑稽不屑一顾——他是个出格的人,又有几分玩世不恭。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出任服务员期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一位意大利医生的青睐(并因此在集中营得到一些照顾),他以自己的真诚、勇气和热忱收获了自己渴望的爱情,这时剧情却在男主人公基多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某天突生变故。
二战开始后,由于纳粹的专政,一直被视为异己的犹太人纷纷被送入集中营。
初感那份滚烫犁过面颊,是当丈夫与儿子被绑上驶往集中营的列车时,黛丽请求军官让自己一同上车的决绝与镇静,她澄明的双眸空灵如许,以一潭咖色的冰凉倒映出心底炽热的爱。
她大可不必登车呀,黛丽是血统纯正的日耳曼人。
她又何苦呢?为同丈夫、儿子在一起,却不想竟被分隔两营,隔着可悲的厚障壁。
她又怎么可能知道,她的毅然决定折煞了她六年的美好青春?但她却做了;作为一个如此羸弱的女子,她以自己单薄的臂膀担起数年的思念,然而,就算她知道,她难道会退却么?
那份从容镇静背后的至死不渝,是苦难、蹉跎、等待、绝望乃至时光无法消除的。
而基多,也以最终为情而死的结局展示了她的牺牲是值得的。
基多在将逃前夕安顿好儿子后,乔装溜入女营找妻子,以他的聪明机敏,恐怕早已料到此行凶多吉少罢。因此,他嘱咐藏在柜子中的儿子,“你千万不要出来,不管发生什么,不管你听到、看到什么,只有等到外面一切都安静了,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军官的呵斥声,没有人的走动声,没有狗吠你才可以出来。”小家伙点头。他明知此行恐一去不复返,但他走得义无反顾。
夜色下的人心惶惶,尘土飞扬,和那车声狗吠,都被那个执著的灵魂照亮了,那微微佝偻的背影,高大过寒芒毕露的战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里没有饯行的车马,没有击筑的高渐离,而那偷儿似的身影为的也不是什么舍身救国的宏图,而只是为着一往情深,亦如荆棘鸟义无反顾,直扑爱情的灼火。
不复还。
几声短促锐利的枪响将他的一生定格为守望的永恒。
月色清冷,荒草萋萋。谁曾料想明天的太阳会那么明亮。
“这就是父亲为我所做出的牺牲。”
相形之下,《美丽人生》的永恒主题是无可消磨的乐观。而基多的意义恰在于此。他不仅把他那种对生活的乐观热情带入一个普通的意大利小城,还将它带入了时刻笼罩着阴云的集中营。
基多告诉儿子,他们车上所有的人都要去玩一场游戏,每个人都是参赛者,每个人每一天都是在积分。来到“宿舍”,他告诉儿子,吃粗烂食物而不喊加糖,可以得分;每天安静待在床位而不乱跑乱叫,与“裁判们”(军官)躲猫猫,不喊着找爸妈可以积分……随着集中营管理上愈加苛刻,他又不断地与儿子“约法三章”。他告诉年幼的儿子,一旦违规一点,就会失去全部积分哦。他为了不让儿子察觉或“放弃比赛”,与室友共同撑起这美丽的谎言,为儿子年幼稚嫩的双眼抹去所有黑暗,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挡住狂风暴雨,以自己的幽默乐观还他一个纯真无邪、充满阳光的童年,给他一个美丽人生。
出于对稚子的爱,也许是由于他生性无以泯灭的乐观,他为维护谎言,不惧凶恶军官,大胆错译;他咬牙忍耐,克服辛苦;他勇抓机遇,送子“入虎穴”;他随机应变,化忧解难;他聪慧机敏,巧舌如簧;他身体力行,追求自由于水深火热之中……自由,何等惊心动魄!尽管随之而来的是他的冷汗涔涔,眉间惊惶与面颊惨白。
如此呐喊,一个形影瘦弱的男子怎会迸发出那耀目的、自由的光辉?
——因为乐观,因为自由住在他的灵魂里。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瑞德如此形容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中的自我救赎,却也被我认为同时受用于基多。
熊培云如是说,一个热爱自由与幸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一生当作远大前程的人,应该始终如一地保有一种“关不住”的精神,为那自由的春色,在人生的逆境之中,勇敢地红杏出墙,关心自我实现,追逐自己的命运。勇敢的人,应当对罪恶视而不见。
“Remember, Re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s ever die.”
盘旋于肖申克上空的费加罗舞曲,犹如沾在飞鸟羽毛上的光辉,它之所以让我们感动不已,是因为那一刻我们相信,即使是身处狱中,身在集中营,我们也一样可以“身在曹营心在汉”——仍可以在逆境中积极生活或抵抗。基多篡逆了集中营的主位,创造了另一个美丽人生。
这无关生死。
在无边的黑暗中,我们做自己的神明,让惨淡的悲剧变得有光明。
没有人拥有你所渴求的解药,再多的安慰细语与有毒的同情都只是浮云,唯有自救。
身陷囹圄,一个人仍可以有发挥最大能力或根本不发挥能力两种状态。
你可以选择水深,选择堕落,可以从此一蹶不振,万劫不复,并天天向自己碎碎念:“天啊!我完蛋了!彻头彻尾地输了,我的人生毁灭了,我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泡在用自己的血泪酿成的毒酒里一醉不醒。
反之,你可以锁牢自己的情绪,站在“施虐者一方”考虑,为自己能重返自由而像基多一样,在逆境中顽强抵抗,用自己的意志杀出一条血路。挣扎一下,再挣扎一下,再为自己挣扎千千万万次:“不管在怎样的境遇中,我还有我。”
最终,伤痕累累地沿着那一米之遥的光,爬出黑暗,爬向光明。当然,你会留疤,但不必怕,每一道伤疤都将是人生的勋章。
三毛在给亦云的回信中写道:
“亦云,一个有智慧,又同时有血有肉的人,不该用他的聪明去欺骗自己,说:‘我已没有了明天!’人,在死亡以前,不可以放弃对于建设美好生活的大志和雄心,这是我的坚持。”
幸福不过是一个人完善自我、保持心性自由与精神独立时的额外所得。各人有各人难言之痛、之苦,而你的心將如何体历感知你的生活,则取决于你是否拥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乐观。
——你想得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我们本该操心生活多于操心不如意的环境,乃至人、事、物。
最后,还是要送给自己Echo的劝谏:
“我的朋友……了解吧,同情吧,怜悯人性的诸般愚昧和软弱,欣赏人性的可贵与真诚。切望坚强的你,在这场‘人性攻击’里,学习到对于一切人间事的哀悯,而不只是单纯地不再信任别人以及继续伤害自己。”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