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伴奏技能是幼专学生必需熟练掌握职业技能之一,通过由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实践路径,运用临摹试奏、欣赏分析、反馈迁移等多种教学探索方法,拓展学生伴奏思维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幼教职业能力,从而实现课程目标。
【关键词】幼专;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是幼专学生必需熟练掌握的一门职业技能。但现行课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受教学时数的限制安排上往往要放在乐理、和弦等理论知识的后面讲授,因而一般要到第四学期才开始学习。由于目前许多幼专学校延续着传统课程设置,分科过细,教师之问缺少对音乐课程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探讨研究,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再加之有些钢琴教师热衷于对学生钢琴技巧上的训练而忽视对弹唱、即兴伴奏技能的指导,致使学生表现出一种学习畸形:往往能弹奏有一定难度的钢琴曲目,但伴奏能力甚差,拿到幼儿歌曲无从下手。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都大受其影响,难以令用人单位满意。这可说是幼专音乐类课程的偏差和失误。
如何使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真止做剑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通过短暂二年的钢琴学习在弹奏技巧与伴奏技能上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毕业生,笔者近年来在教学巾有心就解决此问题在教学上作了以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一、化繁为简,使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
即兴伴奏是手、脑迅速配合的一种综合反应技能。它要求实践者的头脑巾必须具有一定的和声、音型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已知迅速判断并做出反应,这也是伴奏技能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能否在学生还未学习这些理论知识之前就引导她们剑伴奏实践的海洋中去遨游、认知、感受并积累,走一条由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实践路径,在实践巾获取真知,由生到熟,由量到质从而达到善与美的彼岸呢?在学生基本具备了初步的钢琴演奏知识、能力及乐理知识后,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将复繁的理论知识寓于简单的表象之中
在钢琴课上,我给学生弹了一条以全分解和弦伴奏的音阶练习,这条音阶练习实际蕴含了一个大调式的I、Ⅳ、V级和弦的连接规律,因而为配置带有旋律的音型织体伴奏打下了一个较好的运用理论的开端。以这条音阶练习叩开了即兴伴奏之门。
(二)以游戏的法则规定音型“方块”的选择
由于这些“方块”的形态实际上已遵循了正三和弦的连接法则,因而下一步便只剩下如何选择和弦这一理论问题了。我将和弦的选择称之为“方块”与旋律的对应游戏并向学生规定了如下游戏规则:
(1)在单拍子歌曲中,一小节对应一个方块(即一个音型)。
(2)歌曲旋律不可能每一小节都与上面的音阶练习一样,当旋律巾-小节只有一个音时对应一个方块;而当每小节出现多个音时,使用另一套游戏规则:
a、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时间上的多数旋律音属于某个方块的音群组合便选择某个方块。
b、弱拍服从强拍的原则:当时间上均等而有多种方块的选择可能时,以占据小节强拍、强位上的音来选择所需对应的方块。
c、以静制动与方块的循环原则:当小节有多个方块选择的可能时,应采取能与前小节相同便保持不变的方法。以伴奏的稳定不变去对应旋律的运动及变化。从而提高伴奏的速度与效率。谓之以静制动的战术方法。当不可能保持不变时,则按I-Ⅳ一V-I的循环原则不断反复从而解决并规定了学生对调式中I、V级音上多个和弦选配时的犹豫和取舍之法。
(3)结束方块的使用原则:在歌曲的终止中,一律采用V7-I的终止式。
(三)精心设计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即兴能力
即兴伴奏技能的训练,要尽量做剑精心设计每一个训练环节并力求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于阶段目的性融为一体。既不能气躁心急、拔苗助长,又不能畏缩不前。要止确地处理好理论与技术的结合及延伸与扩展的关系。
从单一音型向多种音型、从单一调式向多种调式、从单拍子向复拍子、从简单旋律向复杂旋律;视学生在理论与演奏水准的状态下慎重设计训练内容,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使学生的伴奏技能日臻成熟。
二、将方块趣味化,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获得了简单伴奏技能后,随着学习理解的深入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伴奏艺术也产生了更高的目标与追求。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扩大教学成果、创作出更为丰满辉煌的伴奏音响以满足她们在艺术活动中日渐增长的需求?这在理论知识上不仪存在着超前的问题,还存在着超越教材广度与深度的问题。幼专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的学生,在此问题上只能另辟蹊径。
(一)将方块“变形”:以更准确地表情达意
为使学生减少束缚,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我们将伴奏织体训练巾的全分解、半分解及柱式和弦音型称之为“基本方块”。并运用改变基本方块的节奏形态或变异方块中音群的排列组合、或改变方块的音区、或同时作多种变化等手法,使基本方块再生出多姿多彩的同根异性。我将这一方法戏谐为方块的变形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思维,使她们能动地创造出更多与歌曲主体的情、景、意更为贴切的变形方块来。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方块游戏中不断提高伴奏质量。
(二)将方块“变体”:以掌握不带旋律的伴奏手法
方块既可变形,还可“变体”。即对伴奏音型在节奏及和弦音上依钢琴的演奏规律重新予以组合并分配给左、右手分别弹奏。通过对方块的变体处理实际上使学生掌握了不带旋律伴奏类型织体的简单配置方法。
在主旋律不变的情况下,将伴奏音型加以变化,让学生对“方块”的变体了解的更直观
(三)将方块“叠置”:以丰富伴奏的和声音响
方块的叠置即双手分别弹奏不同形态的音型,为无旋律伴奏。它使伴奏的音响更为丰满、厚实,满足了某些情感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从音响上烘托了主题。 学生的伴奏从单一音型发展到多种音型的交替、复合;从简单节奏到变化节奏;从变形、变体至叠置;方块游戏方兴未艾,融会贯通。随着伴奏及和声语汇的不断积累,伴奏手法的日趋多样化,从而使音响更为丰富动听,织体语言更具其感染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志趣与伴奏艺术水平,也使其创造思维在实践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三、注重钢琴技术的培养,保障即兴情感的发挥
良好的钢琴技术与修养是即兴技能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没有强有力的技术作保障,即兴只能是苍白无力的应付,任何绚美的腹中设计也会因无法施工而逊色以至夭折。教师对学生进行即兴伴奏训练的同时不可放松对学生演奏技术的严格要求和技能的培养,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且两方面都要切实抓紧抓牢,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加强首调键盘练习,保障即兴的准确
在演奏技术训练的方法上,可借教材巾内容与技术要点上的等等契机加进一些移调和调式和声的练习,并要求学生用首调唱名法边弹边唱,增强学生对首调键盘位置的熟悉及观念的巩同。对常用的几个调尤其要下功夫,逐步帮助学生做到眼到、脑到、手到。
(二)精选教学内容,丰富设计思维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问内掌握一定量的有用的经验,必须精选教材,并且合理地组织和编排教材顺序,发挥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在伴奏手法上的学习与借鉴,培养学生主动地领悟、吸收、消化并且创造性的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元化思考和钢琴实践的能力。其方法如下:
临摹试奏: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挑选一些她们力所能及的优秀伴奏编配(或片段)让学生临摹试奏,引导学生从巾领悟别人的创作构思、意图、编配手法及织体音响等方面的特点,惠存于自己的脑海中,它日随可取用。
分析与欣赏:即指导学生多听多看一些别人的伴奏或一些钢琴伴奏的声乐作品及曲谱。在观察的基础上综合、鉴赏与分析,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
反馈迁移: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将同类或类似作品内容安排在一起,使即兴伴奏得到简化,帮助学生,形成音乐心理定势,“举一反二”得到反馈,逐步形成个性化的伴奏模式。要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只能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个过程充分贯穿着学以致用的强烈意识。
思维创造:经过大量的键盘实践学习,积累到一定的量,便会产生质的飞跃,它不仪拓展了学生伴奏思维的天地,无疑还为其注入了思维的活性因子与多种学习方法。为今后的职业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后继之力。
(三)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进取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伴奏实践活动。将自己的平面设计转化成立体的音响,这也是学习的终端目的。抓住一切实践机会勇于参与,如校内校际或班级的文艺性活动、声乐上的伴奏等等。这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校同文化生活,还造就了一种积极、探索、能动向上的治学氛围和一批批小伴奏员。她们互帮互学、真正懂得如何在实践巾检验自我,积累真知并不断进取。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幼教师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围绕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幼专;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是幼专学生必需熟练掌握的一门职业技能。但现行课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受教学时数的限制安排上往往要放在乐理、和弦等理论知识的后面讲授,因而一般要到第四学期才开始学习。由于目前许多幼专学校延续着传统课程设置,分科过细,教师之问缺少对音乐课程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探讨研究,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再加之有些钢琴教师热衷于对学生钢琴技巧上的训练而忽视对弹唱、即兴伴奏技能的指导,致使学生表现出一种学习畸形:往往能弹奏有一定难度的钢琴曲目,但伴奏能力甚差,拿到幼儿歌曲无从下手。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都大受其影响,难以令用人单位满意。这可说是幼专音乐类课程的偏差和失误。
如何使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真止做剑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通过短暂二年的钢琴学习在弹奏技巧与伴奏技能上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毕业生,笔者近年来在教学巾有心就解决此问题在教学上作了以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一、化繁为简,使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
即兴伴奏是手、脑迅速配合的一种综合反应技能。它要求实践者的头脑巾必须具有一定的和声、音型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已知迅速判断并做出反应,这也是伴奏技能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能否在学生还未学习这些理论知识之前就引导她们剑伴奏实践的海洋中去遨游、认知、感受并积累,走一条由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实践路径,在实践巾获取真知,由生到熟,由量到质从而达到善与美的彼岸呢?在学生基本具备了初步的钢琴演奏知识、能力及乐理知识后,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将复繁的理论知识寓于简单的表象之中
在钢琴课上,我给学生弹了一条以全分解和弦伴奏的音阶练习,这条音阶练习实际蕴含了一个大调式的I、Ⅳ、V级和弦的连接规律,因而为配置带有旋律的音型织体伴奏打下了一个较好的运用理论的开端。以这条音阶练习叩开了即兴伴奏之门。
(二)以游戏的法则规定音型“方块”的选择
由于这些“方块”的形态实际上已遵循了正三和弦的连接法则,因而下一步便只剩下如何选择和弦这一理论问题了。我将和弦的选择称之为“方块”与旋律的对应游戏并向学生规定了如下游戏规则:
(1)在单拍子歌曲中,一小节对应一个方块(即一个音型)。
(2)歌曲旋律不可能每一小节都与上面的音阶练习一样,当旋律巾-小节只有一个音时对应一个方块;而当每小节出现多个音时,使用另一套游戏规则:
a、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时间上的多数旋律音属于某个方块的音群组合便选择某个方块。
b、弱拍服从强拍的原则:当时间上均等而有多种方块的选择可能时,以占据小节强拍、强位上的音来选择所需对应的方块。
c、以静制动与方块的循环原则:当小节有多个方块选择的可能时,应采取能与前小节相同便保持不变的方法。以伴奏的稳定不变去对应旋律的运动及变化。从而提高伴奏的速度与效率。谓之以静制动的战术方法。当不可能保持不变时,则按I-Ⅳ一V-I的循环原则不断反复从而解决并规定了学生对调式中I、V级音上多个和弦选配时的犹豫和取舍之法。
(3)结束方块的使用原则:在歌曲的终止中,一律采用V7-I的终止式。
(三)精心设计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即兴能力
即兴伴奏技能的训练,要尽量做剑精心设计每一个训练环节并力求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于阶段目的性融为一体。既不能气躁心急、拔苗助长,又不能畏缩不前。要止确地处理好理论与技术的结合及延伸与扩展的关系。
从单一音型向多种音型、从单一调式向多种调式、从单拍子向复拍子、从简单旋律向复杂旋律;视学生在理论与演奏水准的状态下慎重设计训练内容,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使学生的伴奏技能日臻成熟。
二、将方块趣味化,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获得了简单伴奏技能后,随着学习理解的深入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伴奏艺术也产生了更高的目标与追求。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扩大教学成果、创作出更为丰满辉煌的伴奏音响以满足她们在艺术活动中日渐增长的需求?这在理论知识上不仪存在着超前的问题,还存在着超越教材广度与深度的问题。幼专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的学生,在此问题上只能另辟蹊径。
(一)将方块“变形”:以更准确地表情达意
为使学生减少束缚,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我们将伴奏织体训练巾的全分解、半分解及柱式和弦音型称之为“基本方块”。并运用改变基本方块的节奏形态或变异方块中音群的排列组合、或改变方块的音区、或同时作多种变化等手法,使基本方块再生出多姿多彩的同根异性。我将这一方法戏谐为方块的变形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思维,使她们能动地创造出更多与歌曲主体的情、景、意更为贴切的变形方块来。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方块游戏中不断提高伴奏质量。
(二)将方块“变体”:以掌握不带旋律的伴奏手法
方块既可变形,还可“变体”。即对伴奏音型在节奏及和弦音上依钢琴的演奏规律重新予以组合并分配给左、右手分别弹奏。通过对方块的变体处理实际上使学生掌握了不带旋律伴奏类型织体的简单配置方法。
在主旋律不变的情况下,将伴奏音型加以变化,让学生对“方块”的变体了解的更直观
(三)将方块“叠置”:以丰富伴奏的和声音响
方块的叠置即双手分别弹奏不同形态的音型,为无旋律伴奏。它使伴奏的音响更为丰满、厚实,满足了某些情感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从音响上烘托了主题。 学生的伴奏从单一音型发展到多种音型的交替、复合;从简单节奏到变化节奏;从变形、变体至叠置;方块游戏方兴未艾,融会贯通。随着伴奏及和声语汇的不断积累,伴奏手法的日趋多样化,从而使音响更为丰富动听,织体语言更具其感染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志趣与伴奏艺术水平,也使其创造思维在实践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三、注重钢琴技术的培养,保障即兴情感的发挥
良好的钢琴技术与修养是即兴技能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没有强有力的技术作保障,即兴只能是苍白无力的应付,任何绚美的腹中设计也会因无法施工而逊色以至夭折。教师对学生进行即兴伴奏训练的同时不可放松对学生演奏技术的严格要求和技能的培养,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且两方面都要切实抓紧抓牢,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加强首调键盘练习,保障即兴的准确
在演奏技术训练的方法上,可借教材巾内容与技术要点上的等等契机加进一些移调和调式和声的练习,并要求学生用首调唱名法边弹边唱,增强学生对首调键盘位置的熟悉及观念的巩同。对常用的几个调尤其要下功夫,逐步帮助学生做到眼到、脑到、手到。
(二)精选教学内容,丰富设计思维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问内掌握一定量的有用的经验,必须精选教材,并且合理地组织和编排教材顺序,发挥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在伴奏手法上的学习与借鉴,培养学生主动地领悟、吸收、消化并且创造性的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元化思考和钢琴实践的能力。其方法如下:
临摹试奏:根据学生的演奏水平,挑选一些她们力所能及的优秀伴奏编配(或片段)让学生临摹试奏,引导学生从巾领悟别人的创作构思、意图、编配手法及织体音响等方面的特点,惠存于自己的脑海中,它日随可取用。
分析与欣赏:即指导学生多听多看一些别人的伴奏或一些钢琴伴奏的声乐作品及曲谱。在观察的基础上综合、鉴赏与分析,从中汲取创作的养分。
反馈迁移: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将同类或类似作品内容安排在一起,使即兴伴奏得到简化,帮助学生,形成音乐心理定势,“举一反二”得到反馈,逐步形成个性化的伴奏模式。要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只能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个过程充分贯穿着学以致用的强烈意识。
思维创造:经过大量的键盘实践学习,积累到一定的量,便会产生质的飞跃,它不仪拓展了学生伴奏思维的天地,无疑还为其注入了思维的活性因子与多种学习方法。为今后的职业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后继之力。
(三)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进取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伴奏实践活动。将自己的平面设计转化成立体的音响,这也是学习的终端目的。抓住一切实践机会勇于参与,如校内校际或班级的文艺性活动、声乐上的伴奏等等。这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校同文化生活,还造就了一种积极、探索、能动向上的治学氛围和一批批小伴奏员。她们互帮互学、真正懂得如何在实践巾检验自我,积累真知并不断进取。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幼教师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围绕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