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的,你可以单身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纽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处于单身,有3100万人独自一人生活,其中女性1700万,男性1400万。全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是第一多,然后单身独居家庭紧随其后,这二者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了其它所有家庭组织形式。
  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每七个年轻人就有一个选择单身独居。尤其在北欧,单身的比例更高,挪威、芬兰、丹麦,乃至中国和巴西,都有大批单身独居者兴起,其中瑞典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
  所以,感受到了吗?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很幸运,在这个时代,不必再像简奥斯汀或者波伏娃那样特立独行。你可以选择一辈子单身,没问题的,中国有两亿单身男女,这其中“主动单身”的人,绝不在少数。
  对于这种新的社会趋势,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应总是很迟钝,你如果兴冲冲地去跟亲戚朋友们讲什么单身时代,他们会怀疑你发烧了,而且对这种“异端”思想如临大敌。但无论社会调查,还是来自于我们的亲身体验,很多情况都已经切切实实发生了变化,倒是那些传统的误解,早已过时了。
  单身就意味着孤独?并非如此。
  心理学来说,孤独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体验,孤独的人,在人山人海中反而更孤独,而不孤独的人,得一知己足矣,甚至陪着几株花花草草也会很幸福。
  所以是否孤独,取决于人际交往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而高质量的人际交往,是一种心境,甚至是能力。选择单身的人,如果擅长交际也并不会感到孤独,反而是在婚姻中,糟糕的婚姻会极大放大孤独感。
  那些意欲出轨的已婚男、绝望的主妇,都在内心孤独地呐喊着,全世界有无数人因为婚姻,被迫跟无法沟通的人强制绑定在一起,守着个活死人墓艰难度日。即便是美满的婚姻,当伴侣去世之后,等待另一方的,也将是彻骨的孤独。
  单身就是与世隔绝?开玩笑吧,都什么年代了。
  信息时代发展至此,真的还有所谓“与世隔绝”的人吗?就算日本的死宅文化,他们可以几个月不出屋子,靠动漫自嗨,但这些人在网上的社区圈子也是气氛热烈,风生水起的。而且调查显示,就算面对面的现实社交,也是独居人士更为热衷。
  如你所见,单身的人更原意跟朋友交往,更热衷于加入各种兴趣团体,也更喜欢聚集在充满活力的城市。反而是结了婚之后,是被迫打断骨头切断筋,无论怎么青梅竹马的异性朋友也得彻底断干净,最好同性的也离远点。
  单身就是失败的象征?这属于歧视。
  中国剩女现象由来已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都市白领女性,你说这些人是因为失败而单身?恐怕正好相反,是因为相对异性过于优秀才单身吧。毕竟很多男人那脆弱的自尊心,无法接受女性收入比自己高,比自己有品位,生活比自己充实,甚至思想都比自己丰富。
  而也正是这些有一定社会成就的人,才有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保持独立,正是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会有更多元的价值观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反而相对低收入的人群,适龄男女该结婚结婚,该生孩子生孩子,不想那么多,也没那么多意识冲突,整个过程要顺畅多了。
  单身是因为求之不得?错!我们也爱过。
  现实中,并非单身的人就是缺乏感情能力的,反而是很多经历过婚姻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单身。现在中国的一线城市中,每五个成年人就有一个离过婚的,这其中只有很少比例的人会选择再婚,关于婚姻和真爱会带给人们拯救这种鬼话,再也没人信了。
  许多人正是经历过婚姻之后,才更懂得单身生活的可贵,没有了婚姻的束缚,去掉了恼人的生育、经济压力和婆媳关系,无论男人女人,都可以更自由,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个人成长上。



  不结婚看你老了怎么办?老顽固们,睁眼看看世界吧!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对养老这件事的执着,已经到了冥顽不灵的程度。以前人们说,养儿能防老,结果都是亲儿子们,把颤巍巍的父母推进了养老院;然后人们又说结婚了,老了才有人照顾,老头病了,老太太照顾,等老头走了,老太太谁来照顾?于是照顾来照顾去,又被儿女推进了养老院。
  这还只是以前的情况,现在这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变革最剧烈的大时代:科技发展信马由缰,一日千里,人工智能结合生物医学,一方面切实提高人类平均寿命和健康水准,另一方面,变形金刚一样飞天遁地,从脚趾头覆盖到牙缝的服务业,很快就会彻底改善独居人群的生活质量,还指望具体的人来负担起养老的责任,这是何等的刀耕火种!
  单身这件事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变革的趋势,是有深刻内在原因的,简单来说,至少有下面五点:
  1、网络时代通讯技术有了质的提升,使人与人交往的主要方式由线下转为了线上。
  之前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取决于物理距离的远近,现实中接触机会越多的人,才有可能形成更亲密的关系。而现在社交软件如此发达,认识陌生人的途径越来越多,完全擺脱了物理距离的限制,使单身和独居者,也可以极大参与到与他人的互动中。
  2、女性地位提升,使女人从独立意识到独立生活能力,都有显著增强。
  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达成生活的一切所需,而不需要再依附于男人,成为家庭的附庸。这一方面得益于女权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本身进步的标志。
  3、城市化的进程,使服务业,尤其是细分领域的服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手机上不但可以随时叫外卖,还可以雇佣厨师、医生、律师、心理咨询师……网上购物,小到新鲜蔬菜大到家用电器,同城快递几小时就能送达;还有新兴的各种家政服务……这些变化,使原本需要家庭才可以保障的某些生活质量,现在个人也可以达到,客观上,为单身和独居创造了条件。
  4、从时代演进角度说,这是个人崛起时代的必经之路。
  曾经,八零后被认为是标榜个性的一代人。印象很深,当年中国移动推出动感地带,以周董的《我的地盘》做主打,孩子们渴望特立独行,非常追捧这些元素。但那时,这种思想是被主流价值观反对的,再十年后,就基本没人再提“个性”这个词了,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主流。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扁平化,在不断消解一切组织,雇佣关系在解体,家庭关系同样在解体,个体正逐渐变成社会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个体自由选择和承担自己的生活。
  5、人的寿命大幅延长,会使大众的人生观发生变化。
  之前二十几岁结婚,是要一起生活四五十年,而这一代人的平均寿命很可能接近百岁,这样结了婚之后,可能会一起生活七十年以上。这样就肯定要重新规划一下人生了,人们开始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聊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件事: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那就一个人生活好了,这是个严肃的,可供选择的人生选项,而恰巧,也符合眼下时代的趋势。
  毕竟,客观上,无论从环境还是社会功能上,都已经开始支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真正的障碍,只在人们的观念上罢了,摆脱旧式观念的束缚,才能勇敢迈出这一步。
  说回来,婚姻作为一项延续千年的模式和传统,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主流选择而存在,而单身,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项,而绝不是解放自我或者个性独立的唯一可能性。
  无论结婚还是单身,都是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最终,此生的幸福快乐,还是取决于人的内心,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而不断成长的人,或早或晚,彼岸花开。
其他文献
朋友F对我说,她最近很郁闷,原因是男友近一周以来不仅陪她很少,而且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像从前那么温柔了。“过去都是他下班后来接我,然后两人再一起买菜回家做饭。不过从上周开始,他就以要忙项目为由,很少来接我。而且即使是我做好了饭,他也很晚才回來吃。”  “忙工作那是客观原因啊”我说。可F说:“那不一样,原来每天回来有说有笑的,但最近回来即使一起吃饭,话也少了,我也问过他:你怎么了?他只是随口一句‘没什
期刊
苏小笺的笔名叫笺笺,寓意自己以后要简简单单过日子。但是现在,王潇潇和别的女人跑了,把苏小笺的爱情弄成了复杂的模样。丢了爱情的苏小笺,魂不守舍,工作频频失误,公司在警告无效后,解聘了她。  一个笔记本电脑,一沓旧小说,一间十平米的出租屋,组成了苏小笺堆砌文字的工作室。苏小笺用笔名和粉丝们聊天,还要每天发两篇小说的连载,足足八千多字。一个人,写得昏天地暗。  走进小区门口的快餐店,仍是人满为患的样子。
期刊
如果你问,女性年龄大了就不好嫁人了么?我会艰难地告诉你,是的。但如果你问,女性在年龄大时选择的婚姻,质量会比20多岁时选择的婚姻更差么?我会告诉你,不是的。如果你还问我,嫁不出去,是一种失败么?我会说,当然不是。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大龄剩女。更年轻一点的时候,我应该也是好看的,拿过小型选美的冠军,搭讪与求欢都很多。但年龄越大,手机越安静。追求者也有。不过纵向比较起来,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下降。  
期刊
人生像一场马拉松,有很多站,开始就求胜的人,会背太重的包袱。真的不必从一开始就太过用力,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战略和速度,享受这场比赛,才是聪明的选择,毕竟这场比赛的终点是死亡。  与我们日常所认为的努力不同,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用力感,这可能代表这件事带给了你不适,你的身体和的大脑在发出救命信号来寻求更多的刺激。  从用力感,到毫无感觉,是一种技能掌握上的纯熟。年轻的时候太认真是件好事,
期刊
那天下班,我还和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最近工作压力大,所以晚上的睡眠质量尤为差劲。碰巧路过一家新开的咖啡厅,看到店门口还有着开业大吉的活动字样,我朝靠近窗户的座位看了看,好像店内人并不多,于是我还是打开门走了进去。  想起人生中第一次喝咖啡的时候,是趁爸妈不在家偷偷地打开了一桶包装精致的咖啡罐,冲了一杯以后便爱上了这种感觉。而后来人生中第一次进咖啡厅的时候,也是人生第一次恋爱的时候,其实我并
期刊
当你遭遇一手烂牌,是认输还是选择伺机翻盘?当你的人生跌入低谷,是认命还是玩命?认命简单什么都无需做,人生烂到家;玩命需要付出太多,但可能变成人生赢家。  当你抱怨一手烂牌,坏运气,烂到家的人生,想想是不是自己先认命了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完全是电视剧的脚本,但现实就是真实发生了。生活原本比电视精彩啊。  盈盈是我大学同届同学,家境不好,母亲瘫痪多年,父亲蹬三轮养家。  她读大学的费用完全自理,每
期刊
事业上,巴特尔是2.1米的篮球巨人,是中国首位NBA总冠军戒指获得者。生活中,他的爱妻,是比他大10岁、已生有两个女儿的维吾尔族少妇德明。初婚当继父,大巴用他的铁骨柔情赢得两个继女的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吉祥五宝”之家……  2009年,随着电影《十月围城》的热映,对影片中侠肝义胆的“臭豆腐”王复明的表演,观众好评如潮。“那不是篮球明星巴特尔吗?”是啊,这个“臭豆腐”的饰演者,正是被誉为“中国
期刊
2016年3月6日,前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里根在加州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4岁。南希曾经陪伴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从演员走向总统,并在其人生最后受阿兹海默症所困的10年里悉心照料与陪伴。她和里根的故事被稱为美国总统史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  加州罗纳德·里根总统基金会和图书馆2016年3月6日宣布了南希·里根逝世的消息。该机构为南希举办葬礼和悼念活动。南希被安葬在丈夫的墓地旁。  南希·里根本名南希·戴
期刊
高中毕业的我刚踏入社会,月薪只有两三千元,必须生活在城市的最外围,吃了上顿苦恼下顿,一到月底就会非常慌乱,因为非常害怕有一个出价比自己高的人,进而让房东把自己赶出原本就只有十平方米的小屋。  于是,慢慢地,收起了曾经的雄心壮志,也在兴趣爱好面前变得犹豫,每天首先想到的就是埋头苦干,早些让下个月的房租有着落。即便如此,我还会焦虑,因为我仍然不知道,付出了兴趣爱好的代价,是否就真的能够换回那份稳定?如
期刊
成年人的友谊都掺杂利益关系,没有童年时那么单纯。因为阶层的关系,一般少有跨阶层的友情。收入品位都不在一个层次的有益,有怜悯,有交易。就因为这样,我们就不能跨越阶层,成就自己了吗?不是的,只有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有用,就会交到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从而受益,更上一步。  聊天聊点儿长远的事。让人感到你是有长远考虑的人才,增加人们与你建立鸡毛蒜皮以外关系的空间。  交往一些眼前无用的人。有地位有資源的人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