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人、气死人和吓死人

来源 :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知道《岳飞传》中“笑死牛皋,气死金兀术”的故事,说的是岳飞的大将牛皋在一次大战中活捉了他的老对手金兀术,并骑到了金兀术的身上,因此过度兴奋而大笑身亡,金兀术也一气之下老命呜呼了。人们可能会说这只不过是文学家在作品中的一种虚构。其实大家应该知道,文学作品都是真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中笑死人与气死人的事并非鲜见,也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笑死人的科学道理
  
  不管是祖国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非常重视情志变化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祖国医学中把致病因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变化则是致病的内因。其中就以喜而言,祖国医学早就有“大喜伤心”、“乐极生悲”等认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笑的时候会牵动十七条肌肉,认为只要不是苦笑、冷笑、和装出来的假笑,都有益于身心健康。那么又认为能“笑死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从医学观点看,笑虽然有益健康,但也应该有节有度,不可太过。这就像“水能浮舟,也能覆舟”、“食能养人,过则伤人”一样,笑也不能太过。若纵情过分狂笑,也会招来无妄之灾。在现实生活中,中老年人因突然情绪激动致死者是屡见不鲜的。
  原来当我们大笑时,情绪极度兴奋激动,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会突然增加,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严重时则会导致心脏病突然发作而引起死亡。
  因此,医学专家告诫大家,以下情况是不宜大笑的:①心肌梗塞的病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在恢复期内均不宜大笑。②曾患过脑血栓、脑溢血的病人,不可纵情大笑,否则易引起复发。③患高血压的病人,如果不加节制的大笑,会使血压陡升,诱发中风发生。④患有重病在恢复保养期内,大笑常使旧病复发。⑤患疝气的病人,如果经常大笑,会导致疝气加重,难以复原。⑥接受过胸腔、腹腔、血管、心脏等外科大手术的病人,一般不宜大笑。⑦怀孕期间的妇女,大笑时腹部会猛烈抽搐,容易造成早产或流产;小孩在进食时,切忌去逗他大笑,否则容易引起食物吸入气管内引发危险,甚至导致窒息而死亡。
  总之,笑应该是自然愉快的笑,微笑、眉开眼笑、有节制的笑。中老年人和病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开朗乐观,情绪稳定,保持一惯平和的心态,这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生气是百病之源
  
  生气动怒在情志变化中更是重要的致病之源,所以祖国医学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中医认为“大怒伤肝”、“怒则气上”,生气动怒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使气机升降紊乱,气血运行失于流畅,引发各种疾病,严重时则会导致“气死人”的事情发生。历史上发生气死金兀术和《三国演义》中气死周瑜的事并不奇怪。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研究表明,人在生气时会分泌大量毒素,因此动则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爱尔马为研究心理状态对^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试验:把一支支玻璃试管插入有冰、有水的容器内(冰水混合物正好是零度),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况下呼吸的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在心平气和时,他呼出的气变成的水是澄清透明无色的;而悲痛时水里则有白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然后爱尔马把人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认为,人生气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人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时候都复杂,都更具毒性。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威廉斯研究认为,嫉妒心强及容易动怒者,平时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容易焦躁不安,产生敌意心理和挑衅行为,使血压上升,心血管受到损害,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与中风,严重时则容易导致猝死。所以医学专家告诫大家,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开朗乐观,尽量不要生气,以免诱发与加重疾病。
  
  惊吓与猝死
  
  俗语说:“人吓人,吓死人。”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受惊吓的人说:“哎呀,真是吓死人了。”那么,人是否真的会被吓死呢?答案是肯定的。据报道,某地一位男青年喜欢开玩笑,一日与朋友们出外郊游,他从地上拾起一条又冷又湿的草绳子,突然扔到一位怕蛇的女伴身上,大叫一声:“蛇!”女孩子惊叫一声气绝,酿成了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
  惊恐是人体受到某些恶性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反应。中医早有“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的记载。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吓死人”的事不多见,但因为惊吓而导致尿裤子的事并非少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突然遭受过度惊吓时,大脑会指令肾上腺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心跳突然加快,血压骤然上升,呼吸急促,立毛肌收缩(汗毛倒竖),心肌代谢的耗氧量急剧增加。过快的血流如洪水一般冲击心脏,使心肌纤维撕裂,心脏出血,导致心跳骤停而致人死亡。同时研究还表明,严重的惊吓可使内脏器官和组织受到强烈应激反应,从而容易诱发心脏病、高血压、偏头痛、消化性溃疡、哮喘等疾病的发生。
  国外医学研究人员在对被吓死者的尸体解剖后发现,死者的心肌细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心肌中夹杂着许多玫瑰色的出血点,这说明出血过多,损害了心脏功能。而对120名心室纤维颤动的死亡线上救活的病人进行追踪,发现其中有1/5的人在发作前遭受过极度惊恐等激烈的情绪波动。从生理上揭开了“吓死人”的奥秘。
  美国科研人员通过试验还证明,人不仅可以被突然吓死,而且也可以被逐步加深的恐吓致死。他们将一名死刑犯的双眼蒙住,然后用滴水代替滴血,同时不断对犯人说,你的血被不断抽出,现在你身上的血已被抽了1/5……1/4……1/3……,犯人惊恐万分,终因心理无法承受而死亡。
  从以上事实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开玩笑决不可过分,特别是恶作剧式的恐怖玩笑更不宜开,以免害人害己。有心血管病的人,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惊恐悲伤,以免引发意外。
其他文献
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按摩,可延缓衰老,防病治病。    泡脚    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如能在热水中加上中药,对某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强身保健作用。气虚的老人可选用党参、黄芪、白
这些年我坚持捶背,用捶背疗法,治好了我的许多毛病,现在是胃口好、身体好、工作好,捶背使我身体健康,精神抖擞。  捶背历史源远流长。《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精通养生学和中医药学,在该书中有很多这方面的描写。例如在贾府中,丫环们就经常为贾母、王夫人等人捶背,使她们在松快中减轻病的症状和治疗部分疾病。其实,捶背是一种早已流传在民间的健身法。在农村的村头树下、城里的居民小区,常可
最近,专家们就消炎饮食所具有的潜在抗病作用展开了辩论。不像通常的饮食,抗炎饮食没有一个通俗易记的名字,也不保证在一周内就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从本质上来说,它甚至不能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