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苯并(口恶)嗪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合成及表征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二步法,以部分交联的聚氨酯(PU)为聚合物Ⅰ,以双酚A型苯并(口恶)嗪(BA)为聚合物Ⅱ合成了聚氨酯/苯并(口恶)嗪互穿聚合物网络(PU/BA IPN),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升温红外对PU/BA IPN的聚合进行动态跟踪.结果表明,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受体系结构形态的影响较大.而形态主要由聚合物Ⅰ(即PU)的交联密度控制,体系的组成对形态影响呈非线性.体系中存在的活性官能团--氨基团对苯并(口恶)嗪的开环聚合有催化作用.
其他文献
The effects of canopy development, solar angle, and weather conditions on temporal variation in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PPFD) at three heights within
对于一般的初值,拟线性双曲方程不一定存在整体经典解,若不存在整体经典解,则解在有限时间内blowup.主要考虑几种特殊的Burgers方程,讨论其经典解的存在区间以及解发生blowup
In this paper,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o Phdn Co complexes and oxygenated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pH potentiometr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etermi
理论和实验研究了宽带 (15GHz)KrF激光泵浦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SBS)在SF6介质中的转换效率和脉宽压缩比的规律。介质在 1.6MPa、透镜焦距为 15cm和 30cm时 ,测得SBS最大反射率
对用真空蒸发技术制备的Ag MgF2 复合纳米金属陶瓷薄膜 (Ag的质量分数为 0 15、0 2 0、0 30 )的微结构及吸收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微结构分析表明薄膜由平均粒径约 18nm的
采用溶胶 -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Al2 O3气凝胶负载钴催化剂 ,对该催化剂进行了物化性质表征和甲烷催化裂解反应的活性评价。分别考察了煅烧温度、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
首先介绍了单层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 ,然后提出了一种电磁参数频率跟踪逼近优化方法 ,并用该方法设计了单层吸波材料 ,得到了电磁参数的最佳配合下的吸波材料的幅频特性。分析
采矿、电镀、制革等行业废物排放及含Cr矿物风化可造成一些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Cr污染.Cr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其中Cr(Ⅵ)有强的迁移能力,对动植物均有很强的毒害性.研究
建立了超冷V型三能级原子注入的微脉塞的量子理论.首先推导出腔场约化密度算符随时间演化的主方程,并由此出发着重研究了微脉塞腔场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与用超冷二能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