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另外,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沟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有助于物理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
值得提出的是,并不是任何方式的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只有“好”的提问才有可能,也只有合理性的提问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算得上合理性的提问?如何进行教学合理性提问呢?建议如下:
(一) 激疑性提问。
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如果能够在其思维混乱时提出一些比较好的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做法可以用孔子的一句话作为论据,那就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此可知激疑性的提问对我们的教学中有好大的推进作用。例如:设置情景:如图1所示,均匀直管放在水平桌面上。问题1:均匀直管的重心在什么位置?问题2:管子最多伸出桌面外多少长,管子能保持静止?问题3:棒左侧加上铜块,为什么“重心”已伸出桌外,管子居然不掉落?
学生看到这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慢慢地同学会想到这根管子里肯定有“文章”,有同学就上来探个究竟。有了这样的背景,学生的胃口马上吊起来了,因为他们落入了老师的圈套,这时再讲“物体的重心与形状有关还与质量有关”学生就会理解了。这就是所谓的激疑性提问了,这使得学生思维中出现了疑问,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
(二) 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楞次定律”问题链。
“楞次定律”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堂课的问题链的设计可围绕“阻碍”两字展开:谁在阻碍?→阻碍什么?→如何阻碍?→为何阻碍?→是否阻止?→……
一堂好课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到问题结束,问题贯穿始终,令学生感到意味无穷。这就是所谓的探究性提问。
(三) 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例如: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3题由“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变化而来的文字题。此题可用很多种方法来解。解法1:速度—位移法。解法2:速度—时间法。解法3:时间—位移法。当然,具体的做法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种。这种做法可有效得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四) 铺垫性提问。
这是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可分阶段设计多种提问,教师问:从斜面上释放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与前进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答: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假如小车在无限光滑的平面上运动,会如何呢?(学生答:会一直运动下去。)为什么?(学生答:不受阻力。)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小车不受力也能运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这时小车的速度是否变化呢?(学生答:不变。)这个速度的大小怎样呢?(学生答:跟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等。)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这种提问的设计既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了条件,又能降低思维的难度,从反面为教学惯性定律作了铺垫。当学生回答了最后的推理型问题时,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得出的物理定律,学生就会感到易理解、好掌握,受到学生的欢迎。
(五) 巩固性提问。
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新知识,常在讲授完新课,学生消化了该课内容后,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例如:“热学”这章内容在学完之后可设计如下提问:⒈分子动理论包括了哪几个方面?⒉热力学三大定律是什么?⒊气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系列提问可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问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
以上是我对在物理教学中合理性提问的有关建议,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物理教学活动中去,意识到自己在该活动中的位置,从而增强物理学习的内驱力:还有助于课堂上更好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合理性提问还能起信息反馈作用,教师可据此来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物理活动中的困难,以及评价学生对物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灵活调整物理教学活动的结构:对学生能起思维桥梁作用或思维定向作用,当学生思维处于思维“交道口”,茫然无措时,教师恰当的设问就可以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
总之,只要切实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每个细节并做到有效实施,定能达到师生互动的最大化,从而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值得提出的是,并不是任何方式的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只有“好”的提问才有可能,也只有合理性的提问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算得上合理性的提问?如何进行教学合理性提问呢?建议如下:
(一) 激疑性提问。
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如果能够在其思维混乱时提出一些比较好的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做法可以用孔子的一句话作为论据,那就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此可知激疑性的提问对我们的教学中有好大的推进作用。例如:设置情景:如图1所示,均匀直管放在水平桌面上。问题1:均匀直管的重心在什么位置?问题2:管子最多伸出桌面外多少长,管子能保持静止?问题3:棒左侧加上铜块,为什么“重心”已伸出桌外,管子居然不掉落?
学生看到这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慢慢地同学会想到这根管子里肯定有“文章”,有同学就上来探个究竟。有了这样的背景,学生的胃口马上吊起来了,因为他们落入了老师的圈套,这时再讲“物体的重心与形状有关还与质量有关”学生就会理解了。这就是所谓的激疑性提问了,这使得学生思维中出现了疑问,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
(二) 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楞次定律”问题链。
“楞次定律”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堂课的问题链的设计可围绕“阻碍”两字展开:谁在阻碍?→阻碍什么?→如何阻碍?→为何阻碍?→是否阻止?→……
一堂好课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到问题结束,问题贯穿始终,令学生感到意味无穷。这就是所谓的探究性提问。
(三) 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例如: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3题由“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变化而来的文字题。此题可用很多种方法来解。解法1:速度—位移法。解法2:速度—时间法。解法3:时间—位移法。当然,具体的做法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种。这种做法可有效得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四) 铺垫性提问。
这是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可分阶段设计多种提问,教师问:从斜面上释放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与前进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答: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假如小车在无限光滑的平面上运动,会如何呢?(学生答:会一直运动下去。)为什么?(学生答:不受阻力。)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小车不受力也能运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这时小车的速度是否变化呢?(学生答:不变。)这个速度的大小怎样呢?(学生答:跟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等。)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这种提问的设计既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了条件,又能降低思维的难度,从反面为教学惯性定律作了铺垫。当学生回答了最后的推理型问题时,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得出的物理定律,学生就会感到易理解、好掌握,受到学生的欢迎。
(五) 巩固性提问。
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新知识,常在讲授完新课,学生消化了该课内容后,对本课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例如:“热学”这章内容在学完之后可设计如下提问:⒈分子动理论包括了哪几个方面?⒉热力学三大定律是什么?⒊气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系列提问可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问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
以上是我对在物理教学中合理性提问的有关建议,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物理教学活动中去,意识到自己在该活动中的位置,从而增强物理学习的内驱力:还有助于课堂上更好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合理性提问还能起信息反馈作用,教师可据此来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物理活动中的困难,以及评价学生对物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灵活调整物理教学活动的结构:对学生能起思维桥梁作用或思维定向作用,当学生思维处于思维“交道口”,茫然无措时,教师恰当的设问就可以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
总之,只要切实把握好课堂提问中的每个细节并做到有效实施,定能达到师生互动的最大化,从而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