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写作记叙文常见的毛病是让读者一看开头就知道文章的大致内容,失去了读下去的兴趣。如何掌握好记叙文的行文节奏,从而引起读者内心深层次的震撼呢?可从以下角度入手调整构思:第一,低调开头、平中寓奇,以朴实文笔开启故事;第二,合理安排人物、事件,以真实场景再现生活;第三,在关键时候“抖包袱”,把精彩留在最后,把震撼留给读者。同时,记叙文要重视事件的叙述,更要注重人物的刻画与主题的突显。
【文题展示】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每一刻都在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这些发生过的事情或浅或深地存留于我们的记忆里。而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细节、片段与瞬间。它们使我们震撼、感动、温馨。请以“最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材贴近生活,立意有思想深度,结构合理,且能运用“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首先要对“最美瞬间”这一命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同时还要对拟题者的要求予以充分的考量。“瞬间”二字好理解,就是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时间片段。而“最美”二字,看似容易理解,其实最需要我们运用脑髓深思熟虑。何谓“美”?何物配得上“最美”二字?这些问题,动笔之前必须辨清楚、悟透彻。
生活中堪称“最美”的事物有许多。江山之美、饮食之美、风俗之美、人情之美、道德之美、环境之美,都可以入笔。关键在于写作者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如何表现、如何写得有深度。明确以上审题立意的要义之后,还要思考如何结构,如何布局,如何以有限的“瞬间”表现广阔的世界,以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挖掘出生活的本质,从而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情感与态度。
点评及失误:开头俗套,过早的抒情削弱了文章情节逆转的意义及效果;对场景的描绘还不够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有些脸谱化。
暴改示范: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爱赖床的我被妈妈拉起来去街角的面馆吃早餐。大概是高峰已过,店里仅有三五食客,服务员们也是一副悠闲样子。我们点好了早餐,慢慢享用。一会儿,进来一位领着小女孩的妇女,那女孩四五岁模样,扎着羊角辫,说着笑着,冷清的面馆立刻热闹起来。(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内容,为下文做铺垫。文中“我”还有“小女孩”的角色的设计恰到好处。)
点评及失误:写“乞丐”,写店员的反应,如果同时写众食客的反应就更好了。
暴改示范:随着食客们的进进出出,服务员忙前忙后,连老板也忙着张罗客人入座。“怎么又来了?出去!出去!”随着一阵呵斥声,我发现面馆进来了一个身形微驼,衣衫褴褛且一脸污垢的老汉。看他脏兮兮的一身行头,应该是一个乞丐。他的眼神无力地四下搜寻着,身上散发着令人恶心的酸臭味儿。我斜视了他一眼,低下头打算三下五除二解决盘中餐后溜走。周围的一些食客也纷纷退避到旁边的座位上去,有的干脆结账走人。一位服务员一脸愤怒地拦住老汉:“真讨厌!还让不让人做生意?这是两块钱,拿着!今天就不要再来了!”老汉动了动嘴唇,但没有吱声,也没有理会递过来的两块钱,他弯腰拾起一个别人吃剩的快餐盒,想弯腰坐下但最终无奈地离开餐厅,走到门外台阶上蹲下,哆嗦着的手在饭盒中认真寻找着,不时抓起一些食物的碎片,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店员对“乞丐”的兇狠、食客对“乞丐”的冷漠,还有“我”逃避的心理,这些都得到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既写出了世态的炎凉,也催生出下文“小女孩”的“义举”。文势平静中积蓄着波澜。)
【原文呈现】
最美的瞬间
□深圳市龙华新区锦华实验学校八(5)班 陈婉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时,眼前便浮现出那动人的一幕。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爱赖床的我一大早就被妈妈拉起来出去吃早餐。店里的生意有些冷淡,就连服务员也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我们点好了早餐,美美地吃着。这时门被推开了,一位妇女,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孩子长得很清秀,十分讨人喜欢,她们在离我们不远处坐了下来。
此时门又“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微微有些驼背,满脸污垢,衣衫不整的人走了进来。他畏畏缩缩的,分明是一个乞丐,我斜视了他一眼,服务员也厌恶地皱了皱眉头,动了动嘴唇,但最终没有吱声,大概是因为店里有顾客,不想影响生意吧!乞丐蹒跚地走到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边,拿起一个别人吃剩的快餐盒,匆忙地走到门外慢慢地蹲下,哆嗦着的手在饭盒中寻找着食物,他兴奋地抓起一小块面包,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
点评及失误:“羞涩”二字看似生动有趣,其实并不合理。
暴改示范:老汉离开后,满屋子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我一边吃,一边朝外张望观察着老汉。“没你什么事,快吃吧!”妈妈冷冷地说道。
“妈妈,那个爷爷怎么专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啊!这多脏啊!”小女孩的声音特别响亮。“吃你自己的吧,哪来这么多话!”小女孩的妈妈一脸愠色。“一定是他的妈妈不给他钱吧?”小女孩眼睛一亮,拿着正要往嘴里送的汉堡快步走到乞丐面前:“爷爷,这个给你!你吃吧!”(小女孩的天真与善良在众人冷漠态度的衬托下格外鲜明,也格外珍贵感人。善言善行,温暖人心。)
我不禁又厌恶地斜了他一眼。“没你什么事,快吃吧!”妈妈冷冷地说道。“妈妈,那个爷爷怎么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啊?”小女孩开口问道。“他饿了,但没有钱。”女孩的妈妈淡淡地说。小女孩发愣地看着手上的汉堡,忽然,眼睛一亮,她拿着正要往嘴里送的汉堡快步走到乞丐面前,我惊讶地看着她,这小女孩想干什么呢?只见小女孩拿着那个被她咬过一口的汉堡:“爷爷,这个给你,我吃过了,我不饿,你吃吧。”便羞涩地把汉堡递给乞丐。
店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倾注到这一老一小身上。乞丐狐疑地望着小女孩,又抬头望望大家,此时我才看清他的脸,又粗又黑,厚而僵硬,是长久没呈现过的那种表情。那一刻,我几乎能体会到他的心情,而这种心情使我也有着悲痛与温柔交错的酸楚,甚至让我感到惭愧而无地自容。他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这甜美的早餐,嘴里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便慌忙塞进了嘴里。 此刻,大家都惊呆了,时间似乎凝固了。这唯美的瞬间,渐渐地停留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早晨,停留在这个充满爱的汉堡里。
点评及失误:结尾表达有些生硬。
升格示范:屋内的食客们都站了起来,注视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也是生活中最美的瞬间。我感觉众人的眼睛里都闪动着晶莹的波光。(一个“站”字意味深厚,写尽众人心中的感动。文章顺势结尾,留无穷余味。)
点评及失误:情节的安排缺少匠心,小孩送“乞丐”汉堡这一细节设计过于简单:之前铺垫不够,之后,渲染不足。
暴改示范:老汉一脸困惑,望着小女孩,还有她手中金黄的汉堡,之后回头望望店里的食客们,双手接过汉堡,嘴里不停地说“多谢了……多谢了……”小女孩则一脸灿烂地跑回来,对她妈妈说:“我把汉堡给那个爷爷了,他舍不得吃,准是回去给家里的人。”(写女孩善良品格的同时,兼写“乞丐”的感动,合情合理。)
我隔窗望去,看见老汉掏出塑料袋将汉堡包好后塞进了怀里,然后慢慢站起来将空饭盒放进临街的垃圾桶里。也许是出于感激或表示歉意吧,他回头扫视了一遍餐厅内的人,然后蹒跚而去。(人物的一举一动,真切动人。“塞”“放”“扫视”“去”等字词准确而生动。)
“把这几个包子也送给那爷爷吧!”小女孩的妈妈大声说道。其他桌的人也似乎受到了感染:“小姑娘,替我们把这几样东西送给那爷爷!”小姑娘大声应着,欢天喜地地飞进飞出,羊角辫不停地摆动着。那老汉一边道谢,一边接过小女孩手里的东西,同时不忘朝着餐厅内的人们欠欠身子表示感激。我分明听到一个苍老而低沉的声音在不停地重复:“这哪儿成啊,这哪儿成啊,这够我吃上好几天了……”(德不孤,必有邻。众人态度的大转变,是對女孩善良品格最好的肯定。情节也因此而跌宕起伏。)
那老汉不停地说着,那小女孩就立在他身边笑着、听着,忽然那老汉停止了说话,从怀里掏出一支红色的铅笔微笑着递给女孩,并叮嘱着什么,那女孩不停地点着头。和煦的阳光照在他们幸福的脸上。(“最美瞬间”出现在文章的高潮。这“美”是人性的美、道德的美,也是社会的和谐之美。)
【点评】
修改之文亮点有二:一是情节的设计较之先前更细致、更简洁、更合理了。无论是对环境的描述,还是对人物肖像与动作的描写,改文都进行了精心的修改,使文章更合情合理、人物更真实生动。二是重视细节的描述与人物心理的刻画,在主题上也有拓展,将文章的精彩与震撼留在了最后。
【文题展示】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每一刻都在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这些发生过的事情或浅或深地存留于我们的记忆里。而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细节、片段与瞬间。它们使我们震撼、感动、温馨。请以“最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选材贴近生活,立意有思想深度,结构合理,且能运用“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首先要对“最美瞬间”这一命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同时还要对拟题者的要求予以充分的考量。“瞬间”二字好理解,就是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时间片段。而“最美”二字,看似容易理解,其实最需要我们运用脑髓深思熟虑。何谓“美”?何物配得上“最美”二字?这些问题,动笔之前必须辨清楚、悟透彻。
生活中堪称“最美”的事物有许多。江山之美、饮食之美、风俗之美、人情之美、道德之美、环境之美,都可以入笔。关键在于写作者如何选择、如何取舍、如何表现、如何写得有深度。明确以上审题立意的要义之后,还要思考如何结构,如何布局,如何以有限的“瞬间”表现广阔的世界,以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挖掘出生活的本质,从而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情感与态度。
点评及失误:开头俗套,过早的抒情削弱了文章情节逆转的意义及效果;对场景的描绘还不够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有些脸谱化。
暴改示范: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爱赖床的我被妈妈拉起来去街角的面馆吃早餐。大概是高峰已过,店里仅有三五食客,服务员们也是一副悠闲样子。我们点好了早餐,慢慢享用。一会儿,进来一位领着小女孩的妇女,那女孩四五岁模样,扎着羊角辫,说着笑着,冷清的面馆立刻热闹起来。(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内容,为下文做铺垫。文中“我”还有“小女孩”的角色的设计恰到好处。)
点评及失误:写“乞丐”,写店员的反应,如果同时写众食客的反应就更好了。
暴改示范:随着食客们的进进出出,服务员忙前忙后,连老板也忙着张罗客人入座。“怎么又来了?出去!出去!”随着一阵呵斥声,我发现面馆进来了一个身形微驼,衣衫褴褛且一脸污垢的老汉。看他脏兮兮的一身行头,应该是一个乞丐。他的眼神无力地四下搜寻着,身上散发着令人恶心的酸臭味儿。我斜视了他一眼,低下头打算三下五除二解决盘中餐后溜走。周围的一些食客也纷纷退避到旁边的座位上去,有的干脆结账走人。一位服务员一脸愤怒地拦住老汉:“真讨厌!还让不让人做生意?这是两块钱,拿着!今天就不要再来了!”老汉动了动嘴唇,但没有吱声,也没有理会递过来的两块钱,他弯腰拾起一个别人吃剩的快餐盒,想弯腰坐下但最终无奈地离开餐厅,走到门外台阶上蹲下,哆嗦着的手在饭盒中认真寻找着,不时抓起一些食物的碎片,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店员对“乞丐”的兇狠、食客对“乞丐”的冷漠,还有“我”逃避的心理,这些都得到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既写出了世态的炎凉,也催生出下文“小女孩”的“义举”。文势平静中积蓄着波澜。)
【原文呈现】
最美的瞬间
□深圳市龙华新区锦华实验学校八(5)班 陈婉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时,眼前便浮现出那动人的一幕。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爱赖床的我一大早就被妈妈拉起来出去吃早餐。店里的生意有些冷淡,就连服务员也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我们点好了早餐,美美地吃着。这时门被推开了,一位妇女,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孩子长得很清秀,十分讨人喜欢,她们在离我们不远处坐了下来。
此时门又“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微微有些驼背,满脸污垢,衣衫不整的人走了进来。他畏畏缩缩的,分明是一个乞丐,我斜视了他一眼,服务员也厌恶地皱了皱眉头,动了动嘴唇,但最终没有吱声,大概是因为店里有顾客,不想影响生意吧!乞丐蹒跚地走到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边,拿起一个别人吃剩的快餐盒,匆忙地走到门外慢慢地蹲下,哆嗦着的手在饭盒中寻找着食物,他兴奋地抓起一小块面包,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
点评及失误:“羞涩”二字看似生动有趣,其实并不合理。
暴改示范:老汉离开后,满屋子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我一边吃,一边朝外张望观察着老汉。“没你什么事,快吃吧!”妈妈冷冷地说道。
“妈妈,那个爷爷怎么专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啊!这多脏啊!”小女孩的声音特别响亮。“吃你自己的吧,哪来这么多话!”小女孩的妈妈一脸愠色。“一定是他的妈妈不给他钱吧?”小女孩眼睛一亮,拿着正要往嘴里送的汉堡快步走到乞丐面前:“爷爷,这个给你!你吃吧!”(小女孩的天真与善良在众人冷漠态度的衬托下格外鲜明,也格外珍贵感人。善言善行,温暖人心。)
我不禁又厌恶地斜了他一眼。“没你什么事,快吃吧!”妈妈冷冷地说道。“妈妈,那个爷爷怎么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啊?”小女孩开口问道。“他饿了,但没有钱。”女孩的妈妈淡淡地说。小女孩发愣地看着手上的汉堡,忽然,眼睛一亮,她拿着正要往嘴里送的汉堡快步走到乞丐面前,我惊讶地看着她,这小女孩想干什么呢?只见小女孩拿着那个被她咬过一口的汉堡:“爷爷,这个给你,我吃过了,我不饿,你吃吧。”便羞涩地把汉堡递给乞丐。
店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倾注到这一老一小身上。乞丐狐疑地望着小女孩,又抬头望望大家,此时我才看清他的脸,又粗又黑,厚而僵硬,是长久没呈现过的那种表情。那一刻,我几乎能体会到他的心情,而这种心情使我也有着悲痛与温柔交错的酸楚,甚至让我感到惭愧而无地自容。他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这甜美的早餐,嘴里不停地说“谢谢……谢谢……”便慌忙塞进了嘴里。 此刻,大家都惊呆了,时间似乎凝固了。这唯美的瞬间,渐渐地停留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早晨,停留在这个充满爱的汉堡里。
点评及失误:结尾表达有些生硬。
升格示范:屋内的食客们都站了起来,注视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也是生活中最美的瞬间。我感觉众人的眼睛里都闪动着晶莹的波光。(一个“站”字意味深厚,写尽众人心中的感动。文章顺势结尾,留无穷余味。)
点评及失误:情节的安排缺少匠心,小孩送“乞丐”汉堡这一细节设计过于简单:之前铺垫不够,之后,渲染不足。
暴改示范:老汉一脸困惑,望着小女孩,还有她手中金黄的汉堡,之后回头望望店里的食客们,双手接过汉堡,嘴里不停地说“多谢了……多谢了……”小女孩则一脸灿烂地跑回来,对她妈妈说:“我把汉堡给那个爷爷了,他舍不得吃,准是回去给家里的人。”(写女孩善良品格的同时,兼写“乞丐”的感动,合情合理。)
我隔窗望去,看见老汉掏出塑料袋将汉堡包好后塞进了怀里,然后慢慢站起来将空饭盒放进临街的垃圾桶里。也许是出于感激或表示歉意吧,他回头扫视了一遍餐厅内的人,然后蹒跚而去。(人物的一举一动,真切动人。“塞”“放”“扫视”“去”等字词准确而生动。)
“把这几个包子也送给那爷爷吧!”小女孩的妈妈大声说道。其他桌的人也似乎受到了感染:“小姑娘,替我们把这几样东西送给那爷爷!”小姑娘大声应着,欢天喜地地飞进飞出,羊角辫不停地摆动着。那老汉一边道谢,一边接过小女孩手里的东西,同时不忘朝着餐厅内的人们欠欠身子表示感激。我分明听到一个苍老而低沉的声音在不停地重复:“这哪儿成啊,这哪儿成啊,这够我吃上好几天了……”(德不孤,必有邻。众人态度的大转变,是對女孩善良品格最好的肯定。情节也因此而跌宕起伏。)
那老汉不停地说着,那小女孩就立在他身边笑着、听着,忽然那老汉停止了说话,从怀里掏出一支红色的铅笔微笑着递给女孩,并叮嘱着什么,那女孩不停地点着头。和煦的阳光照在他们幸福的脸上。(“最美瞬间”出现在文章的高潮。这“美”是人性的美、道德的美,也是社会的和谐之美。)
【点评】
修改之文亮点有二:一是情节的设计较之先前更细致、更简洁、更合理了。无论是对环境的描述,还是对人物肖像与动作的描写,改文都进行了精心的修改,使文章更合情合理、人物更真实生动。二是重视细节的描述与人物心理的刻画,在主题上也有拓展,将文章的精彩与震撼留在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