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改革:经济强国的核心因素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回顾人民论坛杂志2009年12月下期推出的“特别策划”专题《未来十年:你我面临的挑战》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该专题包含《“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以及《中国有可能成为“绿色革命”领导者》、《科学制度反腐的最佳时期》等10篇深度分析文章,经济学家胡鞍钢等在文中对十大挑战提出了精彩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月10日,凤凰卫视、东方卫视等120余家电视、报刊或网站对该专题文章进行了转载、引用或评论。在许多网络论坛中,关于未来10大挑战的话题还在热烈讨论当中……
  
  我国需要尽快启动“第二次改革”
  
  人民论坛记者:本刊关于“未来10年的10大挑战”大型调查当中,5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10年各类矛盾有可能集中爆发,执政党和民众将面临严峻考验。您是如何看的呢?
  迟福林: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改革环境、改革面临的矛盾与30年前有明显不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受到其他更为广泛的因素制约,比如说社会基础和行政体制。
  第一,体制与政策的矛盾。在这次反危机中,应当说政策调整很到位,及时地推出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但相应的一揽子改革尚未顺势推出,使得引发危机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第二,体制与体制的矛盾。比如,投资消费失衡的突出矛盾,既有市场体制缺陷的原因,也有社会体制不健全的原因。解决投资消费失衡不仅要推进市场化改革,还需要把改革进一步延伸到社会领域、行政领域和文化领域。
  第三,政策与政策的矛盾。上下级政府间、政府各部门间政策打架的事情很多。应当说,政策与政策之间的矛盾对各领域改革工作的衔接和配套都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这一历史使命,我国需要尽快启动“第二次改革”。
  人民论坛记者: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解决前进道路上不断变化的矛盾和问题。
  迟福林:确实,我从矛盾变化的研究、发展阶段的研究、当前反危机的研究中,愈来愈感觉到,当前的改革,与过去30年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果把过去30年的改革称为“第一次改革”,接下来10年甚至30年的改革应称之为“第二次改革”。两次改革需要解决的矛盾对象已有重大变化:
  第一次改革,我国总体上还处于生存型阶段,解决温饱问题是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基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改革,我国开始进入到发展型的新阶段,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改革的主要挑战,基本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
  第一次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落后的问题,是社会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第二次改革,生产力已经得到极大释放,面临的是内需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
  第一次改革,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很长时期内把转变经济总量增长方式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二次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目标,需要推进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等在内的结构性改革。
  
  需要把构建消费大国的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主线
  
  人民论坛记者:第二次改革和第一次改革,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第二次改革”是一个系统性概括,其目标及主要思路有哪些。
  迟福林:我的看法是,第二次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消费大国,主线是发展方式转型,基本思路是推进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第二次改革就其领域而言,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也涉及到社会领域、文化领域和行政管理体制;就其实质而言,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也涉及到社会公共需求转型和政府转型;就其目标而言,不仅涉及消费,还涉及创新、公平、绿色。
  能否全面提高消费率,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是未来30年我国能否真正成为经济强国的一个核心因素。
  从生产大国走向消费大国是第二次转型的战略目标选择,走向消费大国将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为此,需要把构建消费大国的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主线。
  “十二五”是推进第二次转型的关键5年。能否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型,关键取决于未来几年能否下决心推进相关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
  人民论坛记者:第二次改革,如何与时代转型相适应?
  迟福林:总的分析是,第二次改革要适应时代性发展趋势,推进相应的转型与变革。
  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变革。随着我国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外部需求的萎缩将成为中长期趋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增长是必然选择。这就需要围绕推动消费推进相关方面的重大体制变革。
  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构建消费大国的战略性选择。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成为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未来5~10年正是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黄金期,城市化率有望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达到55%~60%。如果这个时期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有重大突破,城市化率有可能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达到60%~65%。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变革。我国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与之伴随的是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为此,需要加快社会体制的转型与改革,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年均增长率至少达到5%,未来10年左右投入15万亿元左右。
  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变革。低碳经济涉及发展方式、制度安排。我国主动应对减排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快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环境产权制度改革。
  政府转型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可以说,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是政府转型。这就需要尽快转变“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专家点评
  强国之路在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经济学家张卓元:未来10年至30年,是我国走向强国之路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30年,我们能否尽快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一个开放强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决定了未来30年我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改革、开放、发展战略。不少经济学家都在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迟福林同志在文中提出,在内外环境变化的大判断下,我国传统发展方式到了难以为继、非改不可的地步。过去30年中积累的发展方式的弊端,需要通过更大决心的改革进行全面矫正。为此,需要尽快推进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第二次改革。
  应当说,文中提出的一些大判断、大思路、大建议,是很有启发性的。我也赞同文中的核心观点,即未来30年我国要走上强国之路,实现强国之梦,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改革。
  在此,我还特别向读者朋推荐《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一书,这本书是迟福林同志的新著,对未来30年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比较系统的分析框架、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60年中国文化发展的十个融合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文化有了辉煌的发展,这种发展也可以说是曲折的发展,应该说是一种曲折、发展、再曲折、再发展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总的来说,这60年来的发展成就是辉煌的、前所未有的。我把这个辉煌概括为“十个融合”:    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融合  60年来,各个高校、各个科研机关、各个文化单位都创办了数以千计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
期刊
革命是分阶段的,改革也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我国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差了15年,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非常重要。    我国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差了15年,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是非常重要的    人民论坛记者:即将迎来新中国60年华诞,作为研究社会问题的资深专家,您能不能谈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建设所走的路是怎样的?  陆学艺:社会建设是一直在进行着的,但这个词是个新词,以前不叫社会建设,叫
期刊
1、对当前干部的心态,您的总体评价:  (单项)  A 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占多数  B 安于现状、平平常常的占多数  C 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占多数  D 其他   2、您认为当前干部“怨气”的轻重程度:(单项)  A 重 B 较重 C 一般 D 轻 E 很轻  3、干部“怨气”存在的客观原因:  (不定项)  A 社会风气不良受干扰  B 团队不和谐受排挤  C 领导心胸小受压制  D 单位基
期刊
2009年是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大多数人最焦虑的一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一股强劲的金融风暴。  失业率攀升、积蓄缩水、投资失败等负面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焦虑症状,有些甚至陷入“生存恐慌”。老百姓因房价虚高买不起房而焦虑;大学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而焦虑;公司白领因为竞争压力大而焦虑;拥有财富的私营企业主也会感到焦虑,因为政策的更改随时可以让他们上演
期刊
体制机制方面主要反映在“二线干部”和“天花板干部”    人民论坛记者:您认为当前领导干部有怨气,发牢骚的体制机制因素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  汪玉凯:现在官员的选拔、任用、待遇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体制机制方面有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二线干部”和“天花板干部”。“二线干部”的怨气主要来源于县一级官员,他们到五十岁就退二线了,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越到基层的官员,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辛苦的,晋升
期刊
僵化的人员编制管理已经成为限制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妨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之一。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并未看到编制淡出人们的视线,尤其在机关、事业单位,人们对于编制的渴望和追捧有增无减。为此,人民论坛记者在一些事业单位、高校进行了调查。  又是一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很多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博士也纷纷表示:想要到机关、事业单位谋得一份职业,拥有公务员、事业编制成为他们找工作的一个
期刊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许多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从不同角度对“怨气”问题表达了私下观点,他们反映,虽然“怨气”干部大多是因为自身心态不正,但是,许多“怨气”的产生往往也有外在因素,如单位领导方式、机制因素及制度冲突等,他们希望这些真实的声音能引起领导者的重视与思考     私下观点一  农民有怨气常常越级上访,干部有怨气往往投诉无门  因为公务员队伍的科层管理机制,上级对下级往往是命令式工作,领导往往会对
期刊
锦江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们锦江区同全国一样,无论是改革发展,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是,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尽管郊区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长,但是,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增长幅度,都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尽管郊区农村的社会事业也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其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城区。那么,如何才
期刊
调查结果>>  ■58.16%的受调查者认为干部“怨气”“重”或“较重”  ■67%的受调查者认可“社会风气不良受干扰”是最主要的客观原因;72.5%的受调查者   认为“心态摆不正”是最主要的主观原因  ■76.5%以上的干部最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科学不合理;68.2%以上干部认为自己收入   待遇低;58.35%以上的干部最怨上下级工作不协调  ■50.23%的受调查者认为“怨气”在“天花板”
期刊
做好护路工作,一是要形成系统,有效整合铁路治安体系,有效整合铁路治安与其它社会治安领域;二是要形成传统,不仅要让“平安铁路”工程惠及民生,更要让“平安铁路”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十几万公里,铁路安全防控体系究竟如何构建?近年来,湖北省护路办紧密围绕铁路稳定和安全畅通,把保一线平安与保一方平安紧密结合,以平安铁路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铁路护路联防各项工作措施。让我们走进湖北,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