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汪曾祺散文重复现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201710656041。
  摘 要:近年来一股“汪曾祺热”悄然形成。然繁盛的另一面也不难看出,汪曾祺散文在题材、内容、情节上的重复屡见不鲜,甚而达成可观的规模。本文旨在通过“汪氏自传体系列散文”这一线索深入挖掘和探讨其散文重复现象的价值和可能性,拓展并深化汪曾祺研究。
  关键词:汪曾祺散文;重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自由。”一九九二年,汪曾祺于《当代散文大系》总序中提及近年散文不足之处,由此可反现汪曾祺晚年相对成熟散文观:其一,散文是“家常的”文体,可以写得“随便”一些,不必过于狭窄;再者,中国当代散文的复兴需要不断从民族传统、外国作品中汲取营养;除此之外,一个作家要做到真正的创作自由,需对生活非常熟悉,从而可以随心所欲、挥洒自如。一九八九年,汪曾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散文集《蒲桥集》问世,初版本封面上作者自撰广告词“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是其散文观最集中的体现。前有《晚翠文谈》《旅食集》,后继之《塔上随笔》《逝水》《独坐小品》,于编排与行文中,可以看出汪曾祺在拓展散文天地多方面的尝试下,也同样践行着“苦心经营的随便”原则。
  然纵观汪曾祺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重复”始终是隐含在各集背后的关键词。汪氏散文呈现在题材、情节、语言中大大小小的重复已然形成一种可观规模令人难以忽视其存在。一九九六年,奚渭明先生于《文学自由谈》中发表《汪曾祺的“重复”》一文,将汪的重复缘由归结至创作力的枯竭与拉稿出集的疏忽:“一位惜墨如金、文字精炼的老作家,在题材、内容、情节、细节,直至文字上一再重复自己,这实在令人遗憾而惋惜。退一步说,如果他在集结出版时,把重复的篇目、内容、文字,加以删改,也可以弥补一下,可惜他对此忽视了。”诚然,除却后续出版因素不论,“创作力枯竭”为论者切入“重复价值”打开方便之门。
  汪曾祺的创作立足于生活,由故乡风物到故人往事,无不怀着其浓厚的生活印记。提炼其题材背景,大可分为高邮、昆明、上海、张家口和北京五地。《逝水》是汪曾祺所作带自传、回忆性质的系统散文,“重复”作为现象首先在“高邮生活”中体现并勾系内外部:将清朝拔贡、医眼、节省作为关键词,《自报家门》《我的祖父祖母》中曾对“祖父”做过相类似的叙述;如换做是祖父对“孙儿的偏爱”,《自报家门》与《自得其乐》两篇内亦有片段相看不厌;更为显著的是从“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着眼,该情节描述以《我的父亲》为详,在《两栖杂述》《多年父子成兄弟》《自报家门》《自得其乐》《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等篇目出现不同程度上切片式的重复;除此之外,“母亲画像”“徽州人”“徽州菜”等单句叙述同样可找到相似归属。一九三九年,汪曾祺辗转多地至昆明考大学,路患疟疾一真实回忆在《自报家门》《旧病杂忆》《七载云烟》中大致相当;吴雨僧在《七载云烟》《新校舍》中为林妹妹们让座已成常态;这段时期“重复”最具代表的“沈从文”,不单其形象深植于作者的脑海中,“贴到人物来写”这条指导明里暗里反复体现在汪曾祺的创作;此外还有沙岭子农科所里对于“马铃薯”“多尔波液”的挚爱,京剧团时期对裘盛戎、赵燕侠的回忆,以及戏曲鉴赏中对萧恩、苏三、王宝钏、宋世杰的描述等,同样引人注目。粗略查阅作家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主要反映汪曾祺自传体散文的《浮生杂忆》与《说说唱唱》两卷,单本重复情节计算,前者27处,后者57处。
  上述数据单就内容“创新”来看,一个作家再三重复不免令人诧异。然由“自由”角度看来,重复的出现为汪氏散文提供进一步的美学张力。纵观汪曾祺自传体散文重复之处,其题材上大体围绕五个生活背景展开;内容上,在生活经历的闭合区域出现频率较高,偶有涉及绝不赘言;语言上注重语感表达,用词、造句自然灵活而非机械字句上的重复;更值得注意的是,重复以阶梯式的结构在文本中穿梭,散文凭借所需元素将材料或删或减。
  汪曾祺是一位讲究语言艺术的文学大家,他有意打破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界限——结合小说情节的起承转合与散文重氛围的特点,为舒张“自由”的空间提供更大弹性。作为维系二者的枢纽“语言”,其同样在散文内部产生影响。“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和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剥离。”汪氏认为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沉积着个人涵养,它是作者思想的直接表达。通过“书面文化”与民间文学的共同淬炼,流于纸上的是顾盼有情、痛痒相关的“文气”。这种文气作为润滑剂推动着字句间的磨合与重组。所谓一枝摇,百枝动,汪氏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正依赖于这种“活”。在汪曾祺散文重复的语句之中,不难发现其意在笔先,漫笔行文的写作习惯。信笔所之的“随便”,是汪氏主张语言本体论的直接表现。
  其次,评判“重复”价值的一条重要标准:于所在篇目是否多余?汪曾祺在《小說陈言》中主张文章“刀切水洗”——不能芜杂。急于搁置材料,其结果必然致使文章拥挤不堪。小说如此,散文亦然。生活本身难以被机械切分,千丝万缕中掬起一捧记忆碎片,不同视角反映的事物、情感千差万别。基于这种指代的不确定性,重复的内容隐含在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风背后,与个人化细小琐屑的题材相得益彰。以“父亲”为例,汪淡如的生平集大成于《我的父亲》中,他是个运动骁将、艺术天才、医眼高手。他爱孩子,爱家人,平常来往三两画友……这些细节在此框架内安排得合情合理,汪老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自报家门》与《多年父子成兄弟》是作者介绍自己的原生家庭题材的散文,父亲作为其中一角铺叙不得,便借助三两事迹将父亲多才多艺的形象勾勒出来。《自得其乐》本是篇罗列“业余爱好”的文章,于“父亲”又有何关系呢?原来汪曾祺对用墨、用水、用色的领会皆承其父,从“艺术天才”拆分出绘画的章句,点到为止。《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从父亲善弄乐器,他拉我唱引出下文,毫不赘述。此类切片式的重复如瓜牵蔓在字里行间,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再是汪的散文继承明清和五四散文的特点,讲求文气。品茗鉴古,兼述掌故。内里小考信笔所之,与文章相映成趣,绝无老饕炫技之疑。以昆明花果吃食为例,分题短章连缀式的记叙在把握文体材料起到双向沟通的桥梁作用。汪曾祺的“重复”依傍着生活经历在文章中穿行自如,可以说,这种重复来源于现实,凭借生活记忆的反复重叠构建出伫立在文本上,可自由驰聘的理想乡园。   其三,“重复”之于创新建树何在?徒留“重复”编织着理想家园的美梦,没有新鲜元素的参与,散文最终只能成为一碟子腌白菜。令汪氏散文重复价值独辟蹊径的,还在于其在拓宽散文天地方面,取得相当长足的进展。“目前的散文,怀人、忆旧、记游的较多。其实书信、日记、读书笔记乃至交待检查,都可以是很好的散文。”汪氏散文讲求“真”,首得益于生活,最终指向现实。除自传体系列散文之外,汪曾祺的“重复”还以情节为单位体现在小品、随笔、游记、文论诸多文体中。有关“沈从文”一题材的重复,很直观的得到体现。《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是较全面回忆总结沈从文生平的一篇文章。该文从人物、地点入手,依傍时间的灵活跨渡给予事件高度弹性。“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人物品《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短评《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自报家门》甚至序言《中学生文学精读〈沈从文〉》都能看到沈从文谈创作所发挥的余热。《西南联大中文系》中汪无意赘述,但该句依然保留在文中可见影响之深远。在汪的理解,作者之心要与人物贴近,同悲喜,共哀乐。汪曾祺小说《异秉》的结尾,陈相公与陶先生在厕所中相遇,他们想知道自己是否也有异秉。这种荒唐行为的描述正是贴到生活环境中去展现一代小人物的风貌。与此类似,儿时家乡的美德和俗气、西南联大的自由、沽源时期的忍耐杂糅成一股力量流动于行文之中。“重复”被赋予生命隐藏文字之后,宣告脱胎的胜利。“创作力”在故土之外,于令人望而却步的荒漠中生根发芽。
  由此观之,汪曾祺的重复并非毫无意义。在汪老笔下,一座走入其内心世界的理想乡园已然构建。但此现象弊端亦显而易见——阅读价值在编修选集中消磨。近年来“汪曾祺热”悄然形成,国内多家出版社先后推出了他的作品。汪曾祺的重复现象不单给编选者抛下难题,更是给读者的接受提出挑战。“裘盛戎病危”一节即是求“全”与求“意”矛盾冲突的表现:在《说说唱唱》中,《艺术和人品》《裘盛戎二三事》《名优之死——纪念裘盛戎》《马·谭·张·裘·赵》接连地编排,程式化的表述掩盖此中深情,这不免与汪曾祺“文求雅洁”之散文观背道而驰。汪曾祺的重复价值在现今社会中易为人忽视。相较其他作家,汪氏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参考文献:
  [1]汪曾祺.蒲桥集[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6.
  [2]汪曾祺.獨坐小品[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6.
  [3]汪曾祺.逝水[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6.
  [4]汪曾祺.晚翠文谈[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6.
  [5]汪曾祺.说说唱唱[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8.
  [6]汪曾祺.浮生杂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8.
  [7]奚巍鸣.汪曾祺的重复[J].文学自由谈,1996.8.15.
  [8]周荷初.汪曾祺散文创作管窥[J].当代文坛,1993(4).
其他文献
摘 要:分析鲁迅早期文论作品《摩罗诗力说》,其文本主要落点于三处:一则是提倡在诗歌上破旧立新,二则是在文学上肯定纯文学的观点,重视审美的作用。三则是在政治上推崇革命,呼吁精神界之战士。值得肯定的是,《摩罗诗力说》对待旧文学以及当时的社会状态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性。但同时,文本背后也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本文则通过对文本的深层次分析,对《摩罗诗力说》进行批判性解读。  关键词:鲁迅;诗;纯文学;精英文学
作为一首情诗,穆旦《诗八首》除了“你”“我”之外还大量出现第三人称用法;第三人称在《诗八首》中包括“他”和“它”两种使用方式,二者指代对象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指的是神
摘 要:有这样两位文学巨匠,他们习惯利用文学作品去剖析社会,剖析人性,在字里行间让读者寻找到人性的愚昧面。或以夸张趣味的笑话式文字让人捧腹大笑后泪流满面,或以平实简短的寥寥数语让人恐惧在其中找到自己不为人知的人性弱点,甚至于这些存在的整个大的依托环境,都是他们所要讽刺的对象。他们就是契诃夫与鲁迅  关键词:讽刺;冷峻;愚昧  作者简介:常昕(1994.2-),女,汉,山西省太原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教
摘 要:《野草》是特定时代下鲁迅的精神产物。特定时代呈现出特殊的时代氛围,在这种氛围中造就了鲁迅独有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了矛盾。本文拟通过《野草》含蓄的表达,去探寻鲁迅内心的矛盾。  关键词:鲁迅;野草;矛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野草》是鲁迅在1927年4月亲自编写而成。其中有散文诗23篇,最初都
摘 要:现代文学作品鉴定的角度和内容主要包含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通过有效的现代文学作品鉴赏能够不断培养和提升鉴赏者的文学基本素质和品鉴能力,升华鉴赏者的阅读体验。为此,文章重要从文学作品形象、内容和写作技巧等方面具体分析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常见角度和内容,旨在为人们更好的解读现代文学作品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现代文学作品;鉴赏;角度;内容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白落梅的系列散文著作在勾勒红尘际遇姻缘,渲染人生百态风情的同时,也深刻突显了自我对古典传统物象的虔诚与钟爱。本文拟透过白落梅清淡隽永的文字,浅析其一词一句中所蕴含的古典传统意味。  关键词:白落梅;古典;传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2  白落梅的一系列写人及诗词鉴赏散文,还有其他诸如游记状物之类,皆在不同
摘 要:金融以武侠瞎说见长,他开创了现代武侠小说的崭新天地。金庸的小说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故事的背景放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金庸很多小说的故事背景都是建立在朝代更替的动荡历史当中,各个民族的文明相互碰撞、冲突,最终走向融合。在金庸的作品当中,他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旁观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规律,并通过自己的作品阐释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文章以金庸的武侠作品为切入点,对金庸作品当中对于民族冲突的描写
近年来随着萧红系列电影的上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萧红一直以来都是一位充满着悲剧意识的作家,其代表作《生死场》将视角对准东北偏僻乡村中农民的
摘 要:山东籍作家王海滨,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多在《北京文学》、《读者》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其创作如日常生活中的静物画,倾向于表达普通生活中的人物和他们身上蕴藏的命运。刊载于2017年11月《北京文学》的《蓝辛的抗争》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方向,作者在这个故事中巧借对比、象征来把握难以捉摸的命运,通过知识女性的抗争谱写了婚姻世俗与理想爱情的双重悲歌。本文将简要分析这部短篇小说所蕴藏的深意与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