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走进婚姻的殿堂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时,他们是否真的能够在将来的日子里坦然面对配偶遇上的苦难和病痛,做到不离不弃,相濡以沫。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淑贞老人走进了我的视线,也许她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只是在家默默无闻地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打动人的正是这“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
走进张淑贞老人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家中的那份简朴的陈设,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处处透着主人的勤快。走进卧房看见张淑贞老人的丈夫杨书华老人,虽然常年卧病在床,但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
张淑贞老人同丈夫同是河北人,从1944年结婚至今,二老已携手走过了60个年头。说起杨老的病,熟悉的人都说一定是那回抢运物资落下的。1962年5月发大水,为转运仓库物资,当时任江西新余钢铁厂供销处副处长的杨书华在洪水中泡了整整24个小时,落下了病根。1963年发病后医院怀疑是肿瘤,组织知道后送老杨去南昌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脊髓炎。在最危险时,医院连病危通知书都下了。
丈夫从发病到瘫痪只有6个月的时间,但这短短的6个月却改变了张淑贞的后半生。当时一家7口人的生活全靠丈夫那六十多元的工资,五个孩子中最大的才11岁,最小的女儿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张淑贞毅然挑起了照顾全家人的重担。
在丈夫住院期间,由于孩子小、丈夫病,事无巨细样样都需要张淑贞打点。张淑贞天天都在医院和家之间奔波,她在家时就惦记着医院里的丈夫,在医院又记挂着家中的孩子们。刚开始丈夫的手连床头的呼叫电铃都按不了,大小便失禁,大便完全靠张淑贞用棍子一点一点地抠出来;为配合治疗,丈夫每隔几小时就要吃一次中药,特别是夜里12点那次,张淑贞每天总是在家里提前熬好,半夜再送去医院。那时房子周围都是树啊、草啊,还有一些坟冢散落其间,张淑贞毕竟是女同志,在寒冬腊月的半夜去医院,心里难免有些害怕,有时她就拉上稍大的孩子作伴。忆起这些,张淑贞不无感触地说:“那时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四年后丈夫出院了,那段日子应该是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候,老杨能够坐在躺椅里看书报,能够扶着栏杆走动走动,遇上单位发电影票,张淑贞就推着丈夫一起去看。可是,就连这一点点的欢乐时光在几年后也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了,杨老行动越来越不便,渐渐地,上、下床要人搀扶,最后只能躺在床上完全依靠别人。为贴补家用,张淑贞也在外帮人洗衣服,其余时间全身心地在家照顾丈夫。
张淑贞老人说,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好多了,家里也添置了空调,以往冬天就在家里生炉子取暖,夏天就用冷水擦澡,一天要擦十几次呢。这么多年来,丈夫一直在吃止痛药,也因此损伤了胃,1982年还做了胃切除手术,那一次可真危险,为了防止血液不流通,她不时地要帮丈夫翻身、按摩,以减轻他的一些痛楚。
…………
40年来的点点滴滴都在张淑贞老人的心头,说不完,道不尽。现在,张淑贞老人也已76岁高龄了,本该歇歇了,可她却说:“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工作也很忙,只要他们能安心工作,家里的事我一个人能行。”平时丈夫爱吃啥,张淑贞老人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他,每天早上人们都能看见张淑贞老人为老伴去买豆腐花的身影,风雨无阻。如今,张淑贞老人依然如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起来,帮丈夫刷牙,洗脸,喂饭,解手,至于帮丈夫捏捏、揉揉、翻身更是张老每天必做的“功课”,尤其是晚上,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夜夜张老都要起几次床,帮丈夫翻身。而杨老也已习惯了张老的照顾,有时子女们想帮帮忙,他还不乐意呢。
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当皱纹悄然爬上额头,脸上已写满沧桑时,张淑贞老人依然无怨无悔地陪伴在丈夫的身边;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执着,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使张老在真情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走进张淑贞老人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家中的那份简朴的陈设,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处处透着主人的勤快。走进卧房看见张淑贞老人的丈夫杨书华老人,虽然常年卧病在床,但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
张淑贞老人同丈夫同是河北人,从1944年结婚至今,二老已携手走过了60个年头。说起杨老的病,熟悉的人都说一定是那回抢运物资落下的。1962年5月发大水,为转运仓库物资,当时任江西新余钢铁厂供销处副处长的杨书华在洪水中泡了整整24个小时,落下了病根。1963年发病后医院怀疑是肿瘤,组织知道后送老杨去南昌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脊髓炎。在最危险时,医院连病危通知书都下了。
丈夫从发病到瘫痪只有6个月的时间,但这短短的6个月却改变了张淑贞的后半生。当时一家7口人的生活全靠丈夫那六十多元的工资,五个孩子中最大的才11岁,最小的女儿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张淑贞毅然挑起了照顾全家人的重担。
在丈夫住院期间,由于孩子小、丈夫病,事无巨细样样都需要张淑贞打点。张淑贞天天都在医院和家之间奔波,她在家时就惦记着医院里的丈夫,在医院又记挂着家中的孩子们。刚开始丈夫的手连床头的呼叫电铃都按不了,大小便失禁,大便完全靠张淑贞用棍子一点一点地抠出来;为配合治疗,丈夫每隔几小时就要吃一次中药,特别是夜里12点那次,张淑贞每天总是在家里提前熬好,半夜再送去医院。那时房子周围都是树啊、草啊,还有一些坟冢散落其间,张淑贞毕竟是女同志,在寒冬腊月的半夜去医院,心里难免有些害怕,有时她就拉上稍大的孩子作伴。忆起这些,张淑贞不无感触地说:“那时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四年后丈夫出院了,那段日子应该是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候,老杨能够坐在躺椅里看书报,能够扶着栏杆走动走动,遇上单位发电影票,张淑贞就推着丈夫一起去看。可是,就连这一点点的欢乐时光在几年后也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了,杨老行动越来越不便,渐渐地,上、下床要人搀扶,最后只能躺在床上完全依靠别人。为贴补家用,张淑贞也在外帮人洗衣服,其余时间全身心地在家照顾丈夫。
张淑贞老人说,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好多了,家里也添置了空调,以往冬天就在家里生炉子取暖,夏天就用冷水擦澡,一天要擦十几次呢。这么多年来,丈夫一直在吃止痛药,也因此损伤了胃,1982年还做了胃切除手术,那一次可真危险,为了防止血液不流通,她不时地要帮丈夫翻身、按摩,以减轻他的一些痛楚。
…………
40年来的点点滴滴都在张淑贞老人的心头,说不完,道不尽。现在,张淑贞老人也已76岁高龄了,本该歇歇了,可她却说:“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工作也很忙,只要他们能安心工作,家里的事我一个人能行。”平时丈夫爱吃啥,张淑贞老人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他,每天早上人们都能看见张淑贞老人为老伴去买豆腐花的身影,风雨无阻。如今,张淑贞老人依然如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起来,帮丈夫刷牙,洗脸,喂饭,解手,至于帮丈夫捏捏、揉揉、翻身更是张老每天必做的“功课”,尤其是晚上,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夜夜张老都要起几次床,帮丈夫翻身。而杨老也已习惯了张老的照顾,有时子女们想帮帮忙,他还不乐意呢。
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当皱纹悄然爬上额头,脸上已写满沧桑时,张淑贞老人依然无怨无悔地陪伴在丈夫的身边;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执着,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使张老在真情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