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道》系列看似在为诗和远方祛魅,但是,这种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自有其圆满、丰盈和自在。
诗和远方,是当下都市人表达对眼前生活失望之情的最简洁符码。言下之意自然是远方的生活才有诗意,眼前不过是蝇营狗苟的日常。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行程渐远眼界渐开,关于“远方”的话语垄断似乎越来越难以维持。人们发现所谓远方的诗意和诗意的远方,或者出于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不仅缺乏说服力,还有自慰式精神出轨的嫌疑;或者来自短暂的蜻蜓点水般的一掠,因为浅尝辄止,所以浮皮潦草。
总之,对于作为我们的“诗和远方”的他者的生活,其实我们真正聚焦的或许只有我们愿意撷取的片段。更具反讽意味的是,由于很多远方的人们对我们的需求过于心领神会,姿态过于迎合,结果远方不仅没了诗意,还不幸地变成了一门生意。
与此相对,李娟可谓真正在“远方”长久地生活过,令她足以淡定地描摹“我的阿勒泰”。不仅如此,继相对旁观的阿勒泰系列之后,她更进一步真正作为一个哈萨克家庭的一员生活了一年,其间不仅经历了日常生活的种种,还见证和参与了牧场的搬迁,经历了四季的轮回和自然环境的变换。
在“羊道”上的经验,无疑让她更有资格就诗和远方的话题发声。但正如她自己所言,她在记载这段牧场生涯时,刻意放弃了评论,而选择更多地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按照时髦的说法,这大概就是让生活自己赋予自身意义。
对于那些汲汲于追寻诗和远方的人们来说,李娟的文本或许会让他们大失所望。她笔下展示的经历,充满着琐碎而艰辛的细节。在前现代的牧场,每天的生存都充满各种各样的挑战。从拾羊粪、劈木柴、凿运冰块,到冲泡茶饮、烤馕,无一不是高强度的任务。
其中一些细节甚至会因为太真实而让人产生心塞之感。搬迁到新牧场的过程中遭逢下雨,到目的地后,好不容易晾干了一些,结果又碰上一阵骤雨,前功尽弃。肉和奶制食品要尽可能留给能干重活儿的男子们吃,女人更多是靠干硬的馕饼就着廉价的砖茶冲泡的茶水充饥。
即使那些本来可以为生活增添亮色的时刻和事件,也充满种种尴尬,如在“美丽”和“冻人”之间的纠结,如因不期而至的雨水而取消了的赛马会等等。
这么看起来,《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和《深山夏牧场》)似乎在为诗和远方祛魅,甚至故意唱反调。但是,这种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自有其圆满、丰盈和自在。對于活在物质生活过于餍足、信息过载的社会、因过多的欲望而焦虑不安的我们而言,因欲望的简单和直接而促成的专注和执着,因稀缺而导致的珍惜,自有其可贵和感人至深之处。
读李娟的书,就像回视我们的童年。那时的我们,更为敏感,感受力更充沛,生活的仪式感更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好好应付每天的生活,因为很多东西都来之不易。
这样一种自在、自为和自足的生活,因为熟稔和强烈的目的感而让人心安。或者说,这样的生活根本没有为空虚、无聊和餍足留出空间,从而令最寻常最单调的生活也同大海般深不见底。
此外,由于时时刻刻身处户外,大自然的纯粹澄净无处不在,让人在有如顿悟般的瞬间,真正感受到入脑入心的诗意。到最后,李娟干脆放弃了相机,以让自己更投入地观察体悟身边的一切。
不过,虽然对自己所亲历的生活作出了尽量客观的记录和呈现,李娟承认,很难真正走进哈萨克人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她觉得,这种哈萨克式生存及其意义的核心部分,于她而言,依然到处都是秘密。
另外一重不确定性是,哈萨克族群也开始向往外面丰富的物质生活,对外部的冲击并非犬儒抗拒。按李娟的话说,哈萨克人的世界被打开了一个口子,虽然传统仍然强大,但“稀释感”明确存在着。这种生存方式及其承载和展现的文明形态最终走向如何,种种可能性不能不让人忐忑。
好在,李娟已经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原生态文本,即使是以他者的视角。
诗和远方,是当下都市人表达对眼前生活失望之情的最简洁符码。言下之意自然是远方的生活才有诗意,眼前不过是蝇营狗苟的日常。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行程渐远眼界渐开,关于“远方”的话语垄断似乎越来越难以维持。人们发现所谓远方的诗意和诗意的远方,或者出于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不仅缺乏说服力,还有自慰式精神出轨的嫌疑;或者来自短暂的蜻蜓点水般的一掠,因为浅尝辄止,所以浮皮潦草。
总之,对于作为我们的“诗和远方”的他者的生活,其实我们真正聚焦的或许只有我们愿意撷取的片段。更具反讽意味的是,由于很多远方的人们对我们的需求过于心领神会,姿态过于迎合,结果远方不仅没了诗意,还不幸地变成了一门生意。
与此相对,李娟可谓真正在“远方”长久地生活过,令她足以淡定地描摹“我的阿勒泰”。不仅如此,继相对旁观的阿勒泰系列之后,她更进一步真正作为一个哈萨克家庭的一员生活了一年,其间不仅经历了日常生活的种种,还见证和参与了牧场的搬迁,经历了四季的轮回和自然环境的变换。
在“羊道”上的经验,无疑让她更有资格就诗和远方的话题发声。但正如她自己所言,她在记载这段牧场生涯时,刻意放弃了评论,而选择更多地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按照时髦的说法,这大概就是让生活自己赋予自身意义。
对于那些汲汲于追寻诗和远方的人们来说,李娟的文本或许会让他们大失所望。她笔下展示的经历,充满着琐碎而艰辛的细节。在前现代的牧场,每天的生存都充满各种各样的挑战。从拾羊粪、劈木柴、凿运冰块,到冲泡茶饮、烤馕,无一不是高强度的任务。
其中一些细节甚至会因为太真实而让人产生心塞之感。搬迁到新牧场的过程中遭逢下雨,到目的地后,好不容易晾干了一些,结果又碰上一阵骤雨,前功尽弃。肉和奶制食品要尽可能留给能干重活儿的男子们吃,女人更多是靠干硬的馕饼就着廉价的砖茶冲泡的茶水充饥。
即使那些本来可以为生活增添亮色的时刻和事件,也充满种种尴尬,如在“美丽”和“冻人”之间的纠结,如因不期而至的雨水而取消了的赛马会等等。
这么看起来,《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和《深山夏牧场》)似乎在为诗和远方祛魅,甚至故意唱反调。但是,这种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自有其圆满、丰盈和自在。對于活在物质生活过于餍足、信息过载的社会、因过多的欲望而焦虑不安的我们而言,因欲望的简单和直接而促成的专注和执着,因稀缺而导致的珍惜,自有其可贵和感人至深之处。
读李娟的书,就像回视我们的童年。那时的我们,更为敏感,感受力更充沛,生活的仪式感更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好好应付每天的生活,因为很多东西都来之不易。
这样一种自在、自为和自足的生活,因为熟稔和强烈的目的感而让人心安。或者说,这样的生活根本没有为空虚、无聊和餍足留出空间,从而令最寻常最单调的生活也同大海般深不见底。
此外,由于时时刻刻身处户外,大自然的纯粹澄净无处不在,让人在有如顿悟般的瞬间,真正感受到入脑入心的诗意。到最后,李娟干脆放弃了相机,以让自己更投入地观察体悟身边的一切。
不过,虽然对自己所亲历的生活作出了尽量客观的记录和呈现,李娟承认,很难真正走进哈萨克人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她觉得,这种哈萨克式生存及其意义的核心部分,于她而言,依然到处都是秘密。
另外一重不确定性是,哈萨克族群也开始向往外面丰富的物质生活,对外部的冲击并非犬儒抗拒。按李娟的话说,哈萨克人的世界被打开了一个口子,虽然传统仍然强大,但“稀释感”明确存在着。这种生存方式及其承载和展现的文明形态最终走向如何,种种可能性不能不让人忐忑。
好在,李娟已经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原生态文本,即使是以他者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