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生态化课堂的创设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11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主张——“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向它探讨。”现如今随着幼教课程的改革,“绿色校园”中“以生为本”的绿色生态课堂成为了幼儿成长的乐园。在生态化的课堂教育中,教师们利用身边的生态自然资源,为幼儿构建了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引导幼儿从体验中学习,在“大自然”课堂中自然地、和谐地、自主地发展,从而达到了使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变得更有吸引力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材料 生态主题活动
  孩提时的我们在竹林里玩办家家游戏、荡秋千,在桑树田里采摘桑果,在麦田里挖野菜、在田埂上提着竹篮,拿着铲子铲猪草……弹指间,我们的子女也已成长。属于我们的童年已悄悄逝去,作为“孩子王”的我们如何在孩子们身上重拾童年呢?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是的,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俗话说:“听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做的。”《纲要》也明确指出: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园地处农村,与城市相比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态资源。如何利用身边的生态资源,构建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让幼儿在“大自然”课堂中自然地、和谐地、自主地发展,使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变得更有吸引力呢?通过实践,我们在生态环境、生态材料、生态主题活动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创设。
  一、利用流动的生态风景线,让幼儿亲近自然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只有在与适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环境的互动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力,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利用生态的环境资源,创设生态课堂,才能真正将孩子们融入自然。
  (一)生态的种植园
  我园虽是一所乡镇幼儿园,但周边并没有太多的田地,却是被一片“工业园”和别墅区所包围。不过尽管这样,在我们幼儿园里许多小朋友的家长还都是农民出生,且老家还是有菜地、稻田的,我们利用这一家长资源在幼儿园后院里开辟了“生态种植园”,要求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种子:有菜种子、萝卜种子、芫荽种子等,并事先向家长咨询播种的方法。各个班级认领自己的“责任田”,在每周的“种植园地”户外活动中由老师带领孩子一起翻地、播撒种子,定期浇水施肥。孩子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去观察这些植物,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生长状况。这一流动的生态风景线,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惊奇:菜种子种下去会发芽、会长叶;而且孩子还发现了不同的种子它们发芽时需要的水分是不同的,长出来的叶子也不一样。萝卜籽会长出大萝卜;大蒜头能钻出土壤……在亲身与自然接触、探索的那一瞬间,你会发现孩子们那专注的眼神,比上课听讲时更有神。他们每天都会去看一看自已种植的种子成长的过程,看到它们长大了会无比的开心。有时还会趁放学家长来接的时候,迫不及待的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家长,还会带家长亲自去他们的菜田看一看,比一比。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地洋溢于他们的小脸上。
  (二)生态的农场
  与我们幼儿园只有一墙之隔的院墙外,一位农民家养了许多鸽子,孩子们散步或在操场上活动时常常会看见许多鸽子在我们幼儿园草坪上飞来飞去,嘴里不时发出“咕咕”的叫声。记得那次我园“绿色校园”评估时,专家们在察看我园户外活动场所时,正好一群鸽子在草地上悠闲的“散步”,于是有好几位专家立即称赞道:这就是绿色、生态。确实如此,这群虽不是我们幼儿园专门饲养,但却将我们幼儿园作为活动场所的“天然鸽宝宝们”与我们幼儿园饲养屋里的小鸭、小鸡、小兔,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我们将这里作为幼儿园的“农场”而这里的许多小动物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们生态课堂中的“鲜活”的教学材料。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观察、认识这些小动物,同时可以去喂养它们并与之亲密接触,进一步体验着这些小生命与我们共同存在,它们为我们提供生命的绿色与物质的营养,也需要我们去善待、爱护它们的道理。
  二、利用丰富的生态操作材料 ,让幼儿享受自然
  幼儿园的生态资源不仅仅指的是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自然界中千奇百怪的自然物品也是我们进行生态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给孩子们进一步在幼儿园里营造生态的氛围,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及家长平时收集一些可以储存的自然物品带到幼儿园,以便随时供孩子们享用。
  (一)生态的创意室
  在我们幼儿园里孩子们除了可以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接触到各种丰富的游戏材料外,他们在“美工创意室”还可以看到许多自然物,教师们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物将之作为教育的辅助材料。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之后,为了进一步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她们再一次开动脑筋利用游戏课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参与到美工创意活动中。孩子们在活动中自选自己喜爱的“自然操作材料” 并发挥想象大胆创意、制作着:利用丝瓜瓤做成了莲藕吊饰;利用花生地里挖出的花生串成了窗帘;利用麦秸秆编织小鸟;利用葵花籽粘贴小刺猬;利用捡来的落叶制作一张张美丽树叶贴画:有乌龟、孔雀、小鸡等;将河蚌壳洗干净、擦干,绘画作色将之变成了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在这里孩子们利用他们一双双的巧手对纯天然的东西进行了装扮,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生态的自然角
  许多幼儿园里的“自然角”所呈现的都是一些植物,有吊兰、芦荟、玉树等盆景。但我园的“自然角”所呈现的却是一种地道的农家风味。稻草盖成的“粮仓”下面陈列的是用河蚌壳装的稻种子、麦种子、黄豆种子、红豆种子、葵花种子……柳条围成的栅栏里摆放的则是:山芋变成的小老鼠、许多芋头连接成的毛毛虫、慈姑变成的金鱼、茄子变成的小企鹅、生姜变成的大公鸡,南瓜变成的老母鸭……总之,孩子们在与这些原生态材料的互动中,不但提高了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还潜移默化的享受着自然美,享受着创作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利用和谐的生态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自然
  幼儿时期生活经验多于知识经验,感性经验多于理性经验。选择生态化的教学内容是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发展智力潜能的重要资源,也是创建生态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幼儿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份子,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在我们生活的周边有着许多教育因素、教育资源,因此将幼儿园的生态教育与家庭、社区整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生态课堂的效应。
  (一)生态的主题活动
  我园已结题的课题《地方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正是以此为背景,立足生活,亲近自然,在一次次丰富多彩的课题活动中拓展幼儿的经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幼儿园内设置“种植园地”课程,每周一节活动,孩子们可以自己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给它们浇水、施肥、锄草。
  同时根据课题安排,我们开展了系列的走进社区活动如: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将认识春天的课堂搬至家乡的芦苇滩上,展开了主题活动《走进芦苇滩》:在这里家长、老师、孩子们一起野炊、拣蒌蒿、打芦叶、编织杨柳青帽、尝试和渔夫一起撒网捞鱼、最后再在金黄的油菜地里合影留念……尽享春天的明媚风光。烈日当空的季节我们展开了主题活动《好吃的莲藕》:先是带邻孩子们来到池塘边观赏满塘荷花,隔一段时间再次带领孩子们来到池塘边看农民掏藕,感受农民的辛苦。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展开了主题活动《丰收的季节》:带领孩子们来到农田和农民伯伯一起收割稻子、捆稻把、拾稻穗,还和农民伯伯一起打黄豆,体验丰收喜悦的快乐心情。大雪纷飞的季节我们展开了主题活动《家乡的农作物》:带孩子们欣赏麦田里的麦苗盖上雪白棉被的另一番美景。幼儿在一次次的亲身经验、亲眼目睹中,接触到了课堂上所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原生态的大课堂中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生态的日常活动
  大自然赋予了万物灵性,日常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现象给了孩子们更多探索的乐趣。面对大自然这个自然的生态课堂,除了有计划的生态主题活动教育外,将生态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构建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散步时,一些小班的宝宝们看见花圃里那些美丽的花儿,总想用手去摸一摸,有些更是爱不释手的想要偷偷摘下。于是我们设计了生态语“花儿不摘才好看”“我怕羞、别碰我”。为了不让幼儿乱踩草坪,我们和幼儿一起设计了生态语标牌:“小草睡着了,别去吵醒它”……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并没有采用常规的方法,让幼儿跟着老师的步伐,而是让他们自由发现、探索: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风,也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蚂蚁的洞穴、蚯蚓的松土等。
  总之,创设幼儿园生态化课堂的途径是方方面面的,作为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有利的生态化教育资源,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和谐的生态环境,构建出完美的“生态”课堂。这样的课堂是诗意的学习场所,是享受学习的生态环境;这样的课堂,是焕发儿童的天性,萌发创新的智慧火花的天地;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够真正的生态融合、和谐对话、探究知识、张扬个性、完善人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中国,规则意识很早就有,格言古语都强调,最著名的便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规则的存在,并不一定得到广泛认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现实生活中,大人带小孩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大多数人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在自觉不自觉中“随大流”,作为一名现代幼儿教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从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任务。根据孩子的
期刊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家里,孩子同样非常喜欢和爸爸妈妈做游戏。可是通过开家长会进行调查了解到,注重开展家庭亲子游戏的很少,最多的也就是陪孩子玩电脑游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在家庭教育中,多数家庭忽视了亲子游戏的重要性。  倡导亲子游戏,把游戏引入家庭,对促进孩子的成长具有特殊而长
期刊
奥尔夫认为:“音乐进一步发展的出路便是回归原始,将音乐与舞蹈、舞台表现、动作、语言表现结合起来。”音乐与舞蹈宛如一对孪生的姐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让舞蹈走进幼儿的音乐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一、运用舞蹈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舞蹈能陪着音乐走,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音乐。在教唱《布谷鸟》时,我深深地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并于2008年7月由山西省教育科学学院邢少颖教授执导的课题“促进儿童多元化能力发展研究”在我园推广实施,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  多元智能理论初到我园时,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多年来,我园不断地随着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可以说从素质教育、区域活动、整合课程到多元智能,我们力求不断吸取新
期刊
柳布林斯卡娅曾指出:“游戏是使幼儿产生巨大愉快的源泉”。《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我园正在开展省级课题《凤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凤阳民间游戏作为一大资源体系,通过广泛收集、筛选、整理,将凤阳民间游戏巧妙、灵活地融入到我园的园本课程之中。我们把
期刊
十余年来,通过对剪纸的学习与研究,以及对幼儿园进行民间艺术教学活动的体验与思考,我发现剪纸艺术是一门值得开发的教学课题,特别是在幼儿园实施剪纸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剪纸能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剪纸,是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艺术,千百年来,我们从它生存的土壤里和流传的样式中,可以看出它的古老和本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的本源精神。它扎根于民间,是劳动人民为满足
期刊
世界需要爱,你我来奉献;孩子需要爱,老师来奉献。爱是老师最美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让每个孩子心灵的家天天住着爱!  一、“爱”是启迪幼儿心灵的钥匙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幼儿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撒种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帮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
期刊
摘要:幼儿园转岗教师共同的特点是对幼儿的特点了解不够,对教材不熟悉,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专业技能欠缺。要让转岗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新工作,就必须让她们尽快的专业起来。  关键词:转岗教师 专业思想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一个特殊的社会职业——幼儿教师,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情境的不确定性、知识的广博性, 其专业化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从而被视为一种专门性的职业。  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
期刊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能力得以提升的一个重要阵地。幼儿园开设区域活动,为孩子的特长发挥提供了空间。教师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区域活动毕竟不能等同于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教师如何找准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位置,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教师 幼儿 区域活动 位置  一、区域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
期刊
在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今天,《指南》的颁布和贯彻实施必将对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指南》要求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那么,在《指南》精神下的幼儿学习品质是怎样的,这些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怎样的师幼互动去支持呢?  一、幼儿的学习品质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幼儿的学习品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