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老的书法风格独具,自创一体。洒脱飘逸,俗称“鸟羽体”。其线条如春蚕、蚯蚓。饶有画意,神韵高妙。我誉为“春蚕体”。书法大家欧阳中山先生多次讲张老书法奇异高妙。他几次想去求字,却终于还未去,老人就去世了。
1961年,受陈毅副总理之托,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力请张伯驹、潘素夫妇到吉林工作。张老任省博物馆副馆长,潘素在省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张、潘夫妇将30余幅古代书画及珍贵文物脂砚斋藏砚捐给省博物馆。并联合著名学者组织“春游社”,开展学术研究,出版了《春游琐谈》。
1965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吉林省博物馆工作。当时张老主持编选《吉林省博物馆书画集》。他为此输出了很多心血;同时,带领、辅导几位年青文博工作者。编选书画集业务性强,又要有丰富鉴赏经验。张老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作风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权威架子。热情细致指导年青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当时,省博物馆新分配来几位大学毕业生,与张老同住长春市西安大路一幢旧式小白楼。张老与夫人潘素住在楼下东边内间,房舍不大,只有二间,客厅、居室、餐厅在一起。我与薛永年同学等住在外间,与张老比邻。晚间或周末有时去张老住处请教或聊天。我俩是学美术史专业的。上大学时,曾听王逊教授讲,我国传世最早的两幅书画名迹,西晋陆机《平复帖》、隋代展子虔《游春图》,都是由张伯驹夫妇变卖家产收藏,没有被不法之徒盗卖国外。解放后张老夫妇将其捐献国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对张老夫妇由衷敬慕!张老曾对我们讲:毛主席是诗词大家,书法自成一体。他十分敬重毛主席。曾将自己珍藏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唯一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赠送毛主席。毛主席回赠了他几帧珍贵照片;并将《上阳台帖》转送北京故宫,由国家永远珍藏。张老为了鼓励年青人学习研究书法、美术名迹,将他自己出资解放前用珂罗版精印的陆机《平复帖》及《春游琐谈》一书赠送我,成为永久纪念。
1969年张老被单位“革命委员会”隔离审查。做了“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被迫退职,送往舒兰农村插队。因当地嫌其人老不收。张老夫妇返京,临时居住,生活艰难。
1972年1月,陈毅同志在病榻上嘱咐家人,将自己心爱之物大理石围棋赠送张伯驹先生留念。陈毅逝世后,张先生老泪纵横,书写挽联:“仗剑从戎,做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挥戈返日,挈樽俎浩气尤存。无愧于人民,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毛泽东主席参加陈毅追悼会时,看到这幅情深隽永的挽联,伫立良久,仔细吟咏,对张茜说:“挽联写得好,书法也好”。并询问陈毅与张伯驹的关系,打听张的近况。张茜回答:张晚年遭遇,现在从东北回京,没有工作,生活困难,没有户口。主席当即指示周总理予以安排解决。“快办,快办!”周总理责成秘书童小周为张老“落实政策,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并送来正式户口。张老夫妇后来得知,对毛主席、周总理深怀感激之情。1978年9月,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批准省文化局报告,为张平反,恢复名誉。
为了追思陈毅副总理,潘素特地创作了青绿重彩山水画卷《海思图》。画陈毅在海边吟咏。张老题诗:“痛我长城坏,寒天落大星。遗言犹感激,声泪忽纵横。日暗旌旗色,江沉鼓角声。东南余壁曼,忍过亚夫营。……”(四首录一)“陈毅元帅观海图,中州张伯驹八十又一。”
1976年,为了解决两地生活,照顾年老父母,我调回山西运城行署文化局。每次去北京出差,我都要去后海南沿张老故居看望张潘二老。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迎来中国第二个春天。1980年2月,《张伯驹、潘素夫妇书画联展》在北京北海画舫斋展出,受到文艺界好评。我写了篇文章,由黄苗子先生推荐,发表在1980年12月香港《美术家》第17期,题为《访张伯驹、潘素夫妇》,附二老合影,书画作品《海思图》、《攀登珠峰》、《漓江春晴》、《山水》、《临吴历玉峰图》等五幅佳作。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在港、澳、台和海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81年初我去北京开会。会后去张老家拜访。张、潘二老送给我两幅书画。令我喜出望外。一幅是张老为我作的诗钟嵌名联。上联:“泽国迷茫波荡漾”;下联:“庆云烂漫日光华”。题款“泽庆先生雅嘱,中州张伯驹时年八十又四”。下钤白文篆书“伯驹长寿”方印及朱文篆书“丛碧八十后印”两方印记。上联右侧下方钤白文篆书“平复堂”一方。另一幅是潘素先生绘金碧重彩青绿山水,张老题《秋山横云》。上钤阳文篆书“女河阳”葫芦印;下钤阴文篆书“潘素”小方印。绢本,石青画秋山如碧,金线勾勒。主峰直插云天,周围群山如拱。红树白云浮动。远山、白云用没骨法,衬托出靓丽的山峦红叶,一派壮丽的秋天景致。诗画联袂,表达了张潘二老对新时期祖国“庆云烂漫”的欣喜之情。书法用张老独创的春蚕体(俗称鸟羽体),相得益彰。
张老夫妇对人间的真情非常看重和珍惜。他们心系台胞,与老友张大千情深义笃,隔海合作丹青,成为艺苑佳话。
1981年他与夫人将两幅芭蕉图托香港友人带到台湾,转交老友艺术大师张大干。并附信一封:“大干贤弟:自戊子握别,至今三十三载。回首前尘,恍若隔世。兄日夜思念老友。今有舍人潘素绘就两幅芭蕉,请大师择一善者补写。万望老友多多保重。伯驹拜首。”1982年5月,张大千收到信后,补绘仕女。合作成《芭蕉仕女图》。并题画曰:“壬戌夏四月既望,潘素大家遥寄妙笔,命予补写团扇仕女,落笔惶恐。八十四叟爰摩耶精舍。”是画南国芭蕉丰茂,墨气淋漓。芭蕉树下青竹劲健。一位仕女背立,手执团扇,凝视远方,思念亲人。笔力俊爽,设色高洁。其意不言而喻。
另一幅泼墨芭蕉,大干带病补作兰花与波斯猫。猫双目异色,笔色黑白相间,伏于芭蕉之下,凝视远方。大干深知张老夫妇爱猫如子,尤喜抱猫会客。题画日:“时方大病初瘥,更兼目翳,有负雅望矣。”特补绘兰猫,以慰好友。
1982年2月8日,张老因病住院。由于肺炎和并发症,昏迷多日。15日突然神志清醒,10时大千嫡孙张晓鹰特遵爷爷之嘱,前来大陆探望张老。张老紧握晓鹰的双手,泣不成声,百感交集,吟成七律一首,《鹧鸪天》词一首。《寄怀大干兄》:
别后瞬经四十年,沧波急注换桑田。
画图常看江山好,风物空过岁月圆。
一病翻知思万事,余情未可了前缘。
还期早息阋墙梦,莫负人生大自然。
《鹧鸪天》词中有句道:
长希一往升平世,物我同春共万旬。
2月26日张老仙逝。这是当代一位文化巨人留下的最后诗词。诗发表于《人民日报》。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盼望三通,实现华夏一统的心愿。
适逢张伯驹先生诞辰110周年。谨以拙文寄托对张老夫妇的缅怀之情。
1961年,受陈毅副总理之托,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力请张伯驹、潘素夫妇到吉林工作。张老任省博物馆副馆长,潘素在省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张、潘夫妇将30余幅古代书画及珍贵文物脂砚斋藏砚捐给省博物馆。并联合著名学者组织“春游社”,开展学术研究,出版了《春游琐谈》。
1965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吉林省博物馆工作。当时张老主持编选《吉林省博物馆书画集》。他为此输出了很多心血;同时,带领、辅导几位年青文博工作者。编选书画集业务性强,又要有丰富鉴赏经验。张老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作风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权威架子。热情细致指导年青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当时,省博物馆新分配来几位大学毕业生,与张老同住长春市西安大路一幢旧式小白楼。张老与夫人潘素住在楼下东边内间,房舍不大,只有二间,客厅、居室、餐厅在一起。我与薛永年同学等住在外间,与张老比邻。晚间或周末有时去张老住处请教或聊天。我俩是学美术史专业的。上大学时,曾听王逊教授讲,我国传世最早的两幅书画名迹,西晋陆机《平复帖》、隋代展子虔《游春图》,都是由张伯驹夫妇变卖家产收藏,没有被不法之徒盗卖国外。解放后张老夫妇将其捐献国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对张老夫妇由衷敬慕!张老曾对我们讲:毛主席是诗词大家,书法自成一体。他十分敬重毛主席。曾将自己珍藏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唯一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赠送毛主席。毛主席回赠了他几帧珍贵照片;并将《上阳台帖》转送北京故宫,由国家永远珍藏。张老为了鼓励年青人学习研究书法、美术名迹,将他自己出资解放前用珂罗版精印的陆机《平复帖》及《春游琐谈》一书赠送我,成为永久纪念。
1969年张老被单位“革命委员会”隔离审查。做了“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被迫退职,送往舒兰农村插队。因当地嫌其人老不收。张老夫妇返京,临时居住,生活艰难。
1972年1月,陈毅同志在病榻上嘱咐家人,将自己心爱之物大理石围棋赠送张伯驹先生留念。陈毅逝世后,张先生老泪纵横,书写挽联:“仗剑从戎,做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挥戈返日,挈樽俎浩气尤存。无愧于人民,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毛泽东主席参加陈毅追悼会时,看到这幅情深隽永的挽联,伫立良久,仔细吟咏,对张茜说:“挽联写得好,书法也好”。并询问陈毅与张伯驹的关系,打听张的近况。张茜回答:张晚年遭遇,现在从东北回京,没有工作,生活困难,没有户口。主席当即指示周总理予以安排解决。“快办,快办!”周总理责成秘书童小周为张老“落实政策,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并送来正式户口。张老夫妇后来得知,对毛主席、周总理深怀感激之情。1978年9月,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批准省文化局报告,为张平反,恢复名誉。
为了追思陈毅副总理,潘素特地创作了青绿重彩山水画卷《海思图》。画陈毅在海边吟咏。张老题诗:“痛我长城坏,寒天落大星。遗言犹感激,声泪忽纵横。日暗旌旗色,江沉鼓角声。东南余壁曼,忍过亚夫营。……”(四首录一)“陈毅元帅观海图,中州张伯驹八十又一。”
1976年,为了解决两地生活,照顾年老父母,我调回山西运城行署文化局。每次去北京出差,我都要去后海南沿张老故居看望张潘二老。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迎来中国第二个春天。1980年2月,《张伯驹、潘素夫妇书画联展》在北京北海画舫斋展出,受到文艺界好评。我写了篇文章,由黄苗子先生推荐,发表在1980年12月香港《美术家》第17期,题为《访张伯驹、潘素夫妇》,附二老合影,书画作品《海思图》、《攀登珠峰》、《漓江春晴》、《山水》、《临吴历玉峰图》等五幅佳作。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在港、澳、台和海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81年初我去北京开会。会后去张老家拜访。张、潘二老送给我两幅书画。令我喜出望外。一幅是张老为我作的诗钟嵌名联。上联:“泽国迷茫波荡漾”;下联:“庆云烂漫日光华”。题款“泽庆先生雅嘱,中州张伯驹时年八十又四”。下钤白文篆书“伯驹长寿”方印及朱文篆书“丛碧八十后印”两方印记。上联右侧下方钤白文篆书“平复堂”一方。另一幅是潘素先生绘金碧重彩青绿山水,张老题《秋山横云》。上钤阳文篆书“女河阳”葫芦印;下钤阴文篆书“潘素”小方印。绢本,石青画秋山如碧,金线勾勒。主峰直插云天,周围群山如拱。红树白云浮动。远山、白云用没骨法,衬托出靓丽的山峦红叶,一派壮丽的秋天景致。诗画联袂,表达了张潘二老对新时期祖国“庆云烂漫”的欣喜之情。书法用张老独创的春蚕体(俗称鸟羽体),相得益彰。
张老夫妇对人间的真情非常看重和珍惜。他们心系台胞,与老友张大千情深义笃,隔海合作丹青,成为艺苑佳话。
1981年他与夫人将两幅芭蕉图托香港友人带到台湾,转交老友艺术大师张大干。并附信一封:“大干贤弟:自戊子握别,至今三十三载。回首前尘,恍若隔世。兄日夜思念老友。今有舍人潘素绘就两幅芭蕉,请大师择一善者补写。万望老友多多保重。伯驹拜首。”1982年5月,张大千收到信后,补绘仕女。合作成《芭蕉仕女图》。并题画曰:“壬戌夏四月既望,潘素大家遥寄妙笔,命予补写团扇仕女,落笔惶恐。八十四叟爰摩耶精舍。”是画南国芭蕉丰茂,墨气淋漓。芭蕉树下青竹劲健。一位仕女背立,手执团扇,凝视远方,思念亲人。笔力俊爽,设色高洁。其意不言而喻。
另一幅泼墨芭蕉,大干带病补作兰花与波斯猫。猫双目异色,笔色黑白相间,伏于芭蕉之下,凝视远方。大干深知张老夫妇爱猫如子,尤喜抱猫会客。题画日:“时方大病初瘥,更兼目翳,有负雅望矣。”特补绘兰猫,以慰好友。
1982年2月8日,张老因病住院。由于肺炎和并发症,昏迷多日。15日突然神志清醒,10时大千嫡孙张晓鹰特遵爷爷之嘱,前来大陆探望张老。张老紧握晓鹰的双手,泣不成声,百感交集,吟成七律一首,《鹧鸪天》词一首。《寄怀大干兄》:
别后瞬经四十年,沧波急注换桑田。
画图常看江山好,风物空过岁月圆。
一病翻知思万事,余情未可了前缘。
还期早息阋墙梦,莫负人生大自然。
《鹧鸪天》词中有句道:
长希一往升平世,物我同春共万旬。
2月26日张老仙逝。这是当代一位文化巨人留下的最后诗词。诗发表于《人民日报》。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盼望三通,实现华夏一统的心愿。
适逢张伯驹先生诞辰110周年。谨以拙文寄托对张老夫妇的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