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的作品在国内外久唱不衰,在西部城市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先生的各类趣闻轶事也被人所知。
我第一次见到王洛宾先生应该是1978或1979年秋天,中午放学回家,西北师大眷八楼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好像都是搞艺术的,他们和我父亲在讨论着什么,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洛宾先生,因为他穿着米黄的风衣,带着礼帽,金丝边眼镜,留着比一般人长且多的胡子,特有风度,操外地口音。因此,我就把这个王爷爷牢牢地记住了……
后来我父亲讲,王洛宾先生要将自己的歌曲翻译成英语稿,到学校找合适的老师,他的要求是不但要懂英文还要懂歌词,否则翻译出来的歌词虽然意思有了,但可能韵律不对,唱不出来。就这样,学校当时的一位领导推荐并带王洛宾先生到我们家中。我父亲常常讲起他们见面的情景,校长拍拍他的肩说:“老洪,给你介绍个朋友,你看是谁?”就这样,我父亲和王洛宾先生相识了,一起合作了几年。
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王洛宾先生拿来了一个比《辞海》大一点的黑色录音机,竖着拿上或放在桌上,按下红色键就可以录音,他们每天都对着录音机反复唱、反复放,手打着节拍推敲英语的词唱出来的感觉,常常哈哈大笑。其中,有我父亲唱的,也有王洛宾先生唱的,这些录音当时天天录,不觉得宝贵。直到2002年,我有一次无意中找到一些磁带,竟然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情景,令人感慨万千……
其中有王洛宾先生本人唱的十几首歌(我想大家虽然都知道王洛宾先生创作的歌曲,但由他本人演唱保存至今的一定不会很多)。他的嗓音比起专业歌唱家虽然算不上多么优美,但他唱歌时深沉而富有韵味。最有意思的是,他唱的过程中还说:“我们老头子唱出来不好听,如果是年轻姑娘唱出来就好听多了……”
这份磁带中间的十首歌我们刻了一盘光碟,在西北师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捐赠给了师大。
我记得那时候王洛宾先生常常到我们家里吃午饭。我们家有本杂志,封面上有几只天鹅在飞,有一天,我和弟弟在认真地辩论,根据天鹅的大小和飞行的姿势我们在争论是哪一只飞得最快,争论不出结果,我就过去问:“王爷爷您说这些天鹅哪个飞得最快?”他看了看笑着说:“我看是这只。”他手指的是那一只飞在最前面的天鹅,其实这个道理多么显而易见又充满了哲理啊!我和弟弟都心服口服。对这件事,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当时我们都在上小学。有一天,刚上小学的弟弟洪波上学的时候把手弄上墨水很脏,王爷爷就问:“你的手怎么回事啊,怎么这么脏?”我弟弟回答说我上学去了。第二天,弟弟放学回家后,他抓住弟弟的手说:“你今天没上学去!” 弟弟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你的手今天这么干净……”大家笑作一团,这是一个多么慈祥而风趣的老人。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王洛宾先生的大部分歌曲都有了英文稿,我记得出了一本册子叫《王洛宾歌曲英译集》,其中有《在那遥远的地方》、《高高的白杨》,还有当时没有发表的歌曲《红苹果》等。王洛宾先生时常教我们唱:“卖了一个新鲜的红苹果,得到的代价真新奇,不是那金币不是银币,是一个含情的微笑咪咪……”
在我父亲完成了这些歌词翻译后,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意、韵、拍、探》,讲述了歌词翻译中的词意、韵律和节拍的规律和翻译技巧。我想这也是他们合作的成果之一吧。
我父亲和王洛宾先生的合作除了将王洛宾先生的歌曲翻译成英语,他们还一起合作写歌。其中先生作曲、父亲作词的《阳关颂》是他们合作的代表作。后来,王洛宾先生离开了兰州,就很少再见面了,我父亲与王洛宾先生之间只有保持书信往来。再后来,就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他。然而,他还是那样亲切而真实,同时,我也为能与这样伟大的艺术家有过近距离的接触而自豪,回味无穷。
我第一次见到王洛宾先生应该是1978或1979年秋天,中午放学回家,西北师大眷八楼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好像都是搞艺术的,他们和我父亲在讨论着什么,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洛宾先生,因为他穿着米黄的风衣,带着礼帽,金丝边眼镜,留着比一般人长且多的胡子,特有风度,操外地口音。因此,我就把这个王爷爷牢牢地记住了……
后来我父亲讲,王洛宾先生要将自己的歌曲翻译成英语稿,到学校找合适的老师,他的要求是不但要懂英文还要懂歌词,否则翻译出来的歌词虽然意思有了,但可能韵律不对,唱不出来。就这样,学校当时的一位领导推荐并带王洛宾先生到我们家中。我父亲常常讲起他们见面的情景,校长拍拍他的肩说:“老洪,给你介绍个朋友,你看是谁?”就这样,我父亲和王洛宾先生相识了,一起合作了几年。
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王洛宾先生拿来了一个比《辞海》大一点的黑色录音机,竖着拿上或放在桌上,按下红色键就可以录音,他们每天都对着录音机反复唱、反复放,手打着节拍推敲英语的词唱出来的感觉,常常哈哈大笑。其中,有我父亲唱的,也有王洛宾先生唱的,这些录音当时天天录,不觉得宝贵。直到2002年,我有一次无意中找到一些磁带,竟然记录了当时的真实情景,令人感慨万千……
其中有王洛宾先生本人唱的十几首歌(我想大家虽然都知道王洛宾先生创作的歌曲,但由他本人演唱保存至今的一定不会很多)。他的嗓音比起专业歌唱家虽然算不上多么优美,但他唱歌时深沉而富有韵味。最有意思的是,他唱的过程中还说:“我们老头子唱出来不好听,如果是年轻姑娘唱出来就好听多了……”
这份磁带中间的十首歌我们刻了一盘光碟,在西北师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捐赠给了师大。
我记得那时候王洛宾先生常常到我们家里吃午饭。我们家有本杂志,封面上有几只天鹅在飞,有一天,我和弟弟在认真地辩论,根据天鹅的大小和飞行的姿势我们在争论是哪一只飞得最快,争论不出结果,我就过去问:“王爷爷您说这些天鹅哪个飞得最快?”他看了看笑着说:“我看是这只。”他手指的是那一只飞在最前面的天鹅,其实这个道理多么显而易见又充满了哲理啊!我和弟弟都心服口服。对这件事,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当时我们都在上小学。有一天,刚上小学的弟弟洪波上学的时候把手弄上墨水很脏,王爷爷就问:“你的手怎么回事啊,怎么这么脏?”我弟弟回答说我上学去了。第二天,弟弟放学回家后,他抓住弟弟的手说:“你今天没上学去!” 弟弟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你的手今天这么干净……”大家笑作一团,这是一个多么慈祥而风趣的老人。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王洛宾先生的大部分歌曲都有了英文稿,我记得出了一本册子叫《王洛宾歌曲英译集》,其中有《在那遥远的地方》、《高高的白杨》,还有当时没有发表的歌曲《红苹果》等。王洛宾先生时常教我们唱:“卖了一个新鲜的红苹果,得到的代价真新奇,不是那金币不是银币,是一个含情的微笑咪咪……”
在我父亲完成了这些歌词翻译后,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意、韵、拍、探》,讲述了歌词翻译中的词意、韵律和节拍的规律和翻译技巧。我想这也是他们合作的成果之一吧。
我父亲和王洛宾先生的合作除了将王洛宾先生的歌曲翻译成英语,他们还一起合作写歌。其中先生作曲、父亲作词的《阳关颂》是他们合作的代表作。后来,王洛宾先生离开了兰州,就很少再见面了,我父亲与王洛宾先生之间只有保持书信往来。再后来,就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他。然而,他还是那样亲切而真实,同时,我也为能与这样伟大的艺术家有过近距离的接触而自豪,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