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刚结束的五年级期末考试,习作的题目是:100年后,世界将变成什么样?你想过吗?假如让你穿越到2118年,你仍是一名小学生,坐在那时的教室里上课,会是怎样的呢?请你展开想象,完成一篇习作。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之后,心里暗暗高兴:这样的作文真是太好写了!“唰唰唰”30分钟不到,习作就完成了。在进行质量分析时,发现有38.3%的學生都离题了。这些学生在看到题目要求是“100年后,世界将变成什么样?你想过吗?”他们就开始动笔,没有再往后看,写的内容都是“100年后世界有了什么变化”,如:汽车变得更加先进了、住宅越来越高级、环境有了很大改变……与习作要求“你仍是一名小学生,坐在那时的教室里上课,会是怎样的呢”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习作成绩差强人意。
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以前有过相似的经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就认为这次可以展现自己的本领,乍一看,他们编出的故事还不错,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感叹他们的想象力,但细细一读,却发现这些故事其实与习作要求无关。在去年六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同样也是写想象作文:请你根据以下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下去:“‘滴答,滴答……’床头的小闹钟一秒一秒清晰地响着,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我就要去参加比赛了,好紧张啊……”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中“明天”的字眼,习惯性地认为是写明天比赛场上所发生的事,却忽略了题目的要求,没能将参加比赛前夜的紧张心情进行具体描写,他们不知道可以回忆之前的训练、教师和同学的厚望,也不懂得描写自己的种种压力或是紧张的心情等,而是将第二天在比赛场上会发生什么事和自己如何应对写得很详细。很显然,这与题目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这两场阅卷引起了我的思考:难道我们平时没有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有的学生到了考场就看不懂题目的意思呢?看来,审题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对题目的判断。
作为在习作中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教会学生审题很关键。在拿到作文题目或图画、文字等材料时,学生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题目或这些材料表达了什么意思?想考查自己什么?大多数学生看到题目,并没有仔细地阅读题目,或只看到表面的内容,而没有用心体会命题者的深意,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跑题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审题能力如此薄弱?除了自身的因素,是否与我们的教学有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从读题开始抓起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关键,它能使学生明确题意,为后面的思考做好准备。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读题时一目十行,看完后就急着答题,他们觉得这些问题屡见不鲜,很简单。可事实上,题目的要求与他们所理解的意思大不相同,已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初步理解题目呈现出来的信息。
低年级学生因为识字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他们:用手指指读、大声读,每个字要读清、读准;中年级可要求学生读的时候不漏字、不添字,知晓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到了高年级,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大声读、默读、快速浏览、轻声读等,当然不漏字、不添字还是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中,我发现全班齐读时,少数学生会“滥竽充数”,唱读、乱读或只张嘴不发声等,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用更适合学生的读题方式。
总结以往的经验,在教学中,采用“删减词语对比读”的方法,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并能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加深体会。 如:在讲《太阳》一课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太阳的大,把原句“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改为“130万个地球抵得上一个太阳”。学生通过减词对比读,体会到“才能”的好处。通过对比,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住说明文里用词的重要性,知道这些词语的区别,在今后的审题中学生也能有意识地关注相关的词语。
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
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往往体现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其中一些重点词或句子就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源头,以此展开教学,就能更好地帮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把重要的字词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这样更能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一文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文本的中心句,抓住“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独特呢?为什么乡下的风景很迷人?通过理解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已初步懂得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写的,运用了先分后总的叙述方式。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起到了先导作用。
在与文本的交流中,会发现在有些课文中找到的词眼,它能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使学生对文本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抓住课题中“游”这一关键词,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游”这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设计:1.让学生自由读,读完思考课文是围绕课题哪个关键词来写的?(“游”)2.再让学生找出“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3.分析“游”,鱼会游到纸上说明了什么?4.为什么说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鱼是如何游到“我”心里的?从中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
抓住一个关键词,两节课的知识点用一节课就能教完。学生既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明确了中心思想,掌握了重点词语。剩下的一课时,可以用来进行写话练习:围观的人很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并把它写下来。这样紧扣关键词来教学,不仅节省了时间,突出重点,而且还实现了教学目标,层次分明,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重视作业的讲评
讲评作业,是得悉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中的许多错误,究其原因都是由于学生在审题时不认真。因此,在讲评作业时,并不是对每一道题都要进行讲评,应该从学生错误率多的题目讲起。通过讲评错题,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能认识到错误,下次不会再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在讲评之后,教师要进一步补充一些习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巩固、积累,把学生的思维积极地调动起来。学生还可以将错题收集起来,做成错题集,在复习时看一看。
找出隐蔽条件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具有一定思考难度的习作,这些习作往往含有多种隐蔽条件,这些条件可能隐蔽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及时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这些隐蔽条件,注意越过“经验思维陷阱”,那么,就可以理解题意,提高解题速度了。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必须从提高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入手。学会把好“审题”这一关,学生在习作时才能明确方向,学到的写作方法才会派得上用场。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习作时审题不认真、不理解题意的现象,结合实践经验,着重从读题抓起、找中心句或关键词、重视作业讲评和挖掘隐蔽条件等四个方面入手,对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审题进行不断探讨,进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
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以前有过相似的经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就认为这次可以展现自己的本领,乍一看,他们编出的故事还不错,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感叹他们的想象力,但细细一读,却发现这些故事其实与习作要求无关。在去年六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同样也是写想象作文:请你根据以下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下去:“‘滴答,滴答……’床头的小闹钟一秒一秒清晰地响着,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明天我就要去参加比赛了,好紧张啊……”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中“明天”的字眼,习惯性地认为是写明天比赛场上所发生的事,却忽略了题目的要求,没能将参加比赛前夜的紧张心情进行具体描写,他们不知道可以回忆之前的训练、教师和同学的厚望,也不懂得描写自己的种种压力或是紧张的心情等,而是将第二天在比赛场上会发生什么事和自己如何应对写得很详细。很显然,这与题目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这两场阅卷引起了我的思考:难道我们平时没有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有的学生到了考场就看不懂题目的意思呢?看来,审题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对题目的判断。
作为在习作中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教会学生审题很关键。在拿到作文题目或图画、文字等材料时,学生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题目或这些材料表达了什么意思?想考查自己什么?大多数学生看到题目,并没有仔细地阅读题目,或只看到表面的内容,而没有用心体会命题者的深意,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跑题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审题能力如此薄弱?除了自身的因素,是否与我们的教学有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从读题开始抓起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关键,它能使学生明确题意,为后面的思考做好准备。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读题时一目十行,看完后就急着答题,他们觉得这些问题屡见不鲜,很简单。可事实上,题目的要求与他们所理解的意思大不相同,已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初步理解题目呈现出来的信息。
低年级学生因为识字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他们:用手指指读、大声读,每个字要读清、读准;中年级可要求学生读的时候不漏字、不添字,知晓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到了高年级,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大声读、默读、快速浏览、轻声读等,当然不漏字、不添字还是作为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中,我发现全班齐读时,少数学生会“滥竽充数”,唱读、乱读或只张嘴不发声等,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用更适合学生的读题方式。
总结以往的经验,在教学中,采用“删减词语对比读”的方法,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并能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加深体会。 如:在讲《太阳》一课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太阳的大,把原句“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改为“130万个地球抵得上一个太阳”。学生通过减词对比读,体会到“才能”的好处。通过对比,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住说明文里用词的重要性,知道这些词语的区别,在今后的审题中学生也能有意识地关注相关的词语。
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
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往往体现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其中一些重点词或句子就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源头,以此展开教学,就能更好地帮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把重要的字词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这样更能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一文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文本的中心句,抓住“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独特呢?为什么乡下的风景很迷人?通过理解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已初步懂得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写的,运用了先分后总的叙述方式。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起到了先导作用。
在与文本的交流中,会发现在有些课文中找到的词眼,它能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使学生对文本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抓住课题中“游”这一关键词,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游”这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设计:1.让学生自由读,读完思考课文是围绕课题哪个关键词来写的?(“游”)2.再让学生找出“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3.分析“游”,鱼会游到纸上说明了什么?4.为什么说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鱼是如何游到“我”心里的?从中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
抓住一个关键词,两节课的知识点用一节课就能教完。学生既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明确了中心思想,掌握了重点词语。剩下的一课时,可以用来进行写话练习:围观的人很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并把它写下来。这样紧扣关键词来教学,不仅节省了时间,突出重点,而且还实现了教学目标,层次分明,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重视作业的讲评
讲评作业,是得悉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业中的许多错误,究其原因都是由于学生在审题时不认真。因此,在讲评作业时,并不是对每一道题都要进行讲评,应该从学生错误率多的题目讲起。通过讲评错题,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能认识到错误,下次不会再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在讲评之后,教师要进一步补充一些习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巩固、积累,把学生的思维积极地调动起来。学生还可以将错题收集起来,做成错题集,在复习时看一看。
找出隐蔽条件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具有一定思考难度的习作,这些习作往往含有多种隐蔽条件,这些条件可能隐蔽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及时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这些隐蔽条件,注意越过“经验思维陷阱”,那么,就可以理解题意,提高解题速度了。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必须从提高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入手。学会把好“审题”这一关,学生在习作时才能明确方向,学到的写作方法才会派得上用场。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习作时审题不认真、不理解题意的现象,结合实践经验,着重从读题抓起、找中心句或关键词、重视作业讲评和挖掘隐蔽条件等四个方面入手,对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审题进行不断探讨,进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