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有味道的,有的表面如淡茶,初入口清淡,但细细品味,余味无穷;有的如浓酒,入口有劲,回味更浓。带学生诵读古诗,如果不品出其中的味道,那么再好的诗歌在学生的眼中也仅仅是枯燥文字的堆积,就如一堆毫无联系的零件。
如何品出诗歌的味道?撷取两则带学生诵读古诗的课例:
教法一: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
(生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师: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在春天里,草在生长,小鸟在飞翔,拂堤的杨柳被美丽的春景陶醉了。
师:解释得很准确,每位同学自由地将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学生自由地练习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现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有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将这句话读一读呢?
(指名读,学生齐读)
教法二: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自由地读一读,你能正确地读好这句话了吗?
(自由读后检查是否能读正确)
师:再读读看,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物?
生:我看到了在正生长的小草。(生准备坐下)
师:(示意学生别忙坐下)请你描绘一下,你眼中正在生长的小草是什么样的?
生:春姑娘又回到了大地,小草仿佛听到了春姑娘的召唤,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师:描述得真好,“草长”二字在你的描述下变得更生动了,老师也仿佛看到了那充满生机的小草。还有谁能描述你仿佛看到的其他美景呢?
生:我仿佛看到小鸟在快乐地飞翔,它们时而高,时而低,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还不时“唧唧”地叫着,在呼朋引伴,让伙伴们赶快加入春天的盛会中呢!
生:我也看到河岸边的柳树发芽了,变得碧绿碧绿的,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姑娘对着小河,仿佛在梳理她一头的秀发呢!此刻我不禁想到了贺知章的《咏柳》。
师: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生背诵,其他学生也不禁跟着背诵)
师:老师也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柳树姑娘,你们眼中的“春烟”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春天蒙蒙的小雨,像轻纱一般笼罩着大地,远远望去,就像大地升腾起烟雾一样,整个人间仿佛变成了仙境一般,所以柳树才会被这人间仙境陶醉了。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此处“春烟”是不是这么理解呢?
生:我觉得这里的“春烟”应该泛指诗人眼中看到的美丽春景,因为从诗歌描写的意境来看,天气应该是晴朗的,而不应该下着蒙蒙的细雨。
师:你真会理解,知道联系整首诗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了。随着大家理解的深入,诗人眼中的春光在同学们眼中也越来越清晰了,你能描绘一下诗人眼中令他陶醉的春光吗?
(学生整体描述并相互补充,对诗歌表达的意境体会越来越深入)
分析: 两种教法哪一种更能让学生品出诗歌的味道,体会出诗歌的韵味,比较之下优劣自明。第一种教法,从表面看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意思,但仅仅是表面意思而已,诗人眼中的美景被还原了吗?诗人表达的意境被领悟了吗?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了吗?即使读得“有感情”了,这样的感情是真实的吗?学生在这过程中有生成吗?语言和精神的发展得到共生了吗?这样的诵读有意义吗?我们自然可以去追问一下。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一定的理解能力,课堂追求的应该是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变得更丰富,这一节课必须是有生成的课,必须是一节有提高的课。教法二虽然不是完美的,但看得出来,教师在努力地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作用下,产生积极的精神活动,使学生的感悟努力走向清晰、深刻、丰富和独特,使学生的语感结构更为完善,让学生去品味诗歌的原味。学生在对“草长”的理解停留在“正在生长的青草”时,教师并没有满足,而是让学生打开生活和语言的储备,将“草长”描述得更生动、形象,使学生的语感更为清晰,这无疑为下面发言的学生开了个好头。诗歌原本精练的语言成了学生言语生成的“迸发点”,原本无生命的词语也幻化成学生眼中鲜活灵动的画面。
古诗的诵读能力是一种语感能力。学生的语感是动态生成的,学生感悟的成果同样也是动态生成的,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文本语言产生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情思和表达的欲望,就能诱使学生产生新的言语作品。这个过程是学生原有的语言和精神在作品及课堂的催化下同构成新的成果,这就是生成。这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生的语言和精神不断同构共生并不断丰富的过程。当学生的这种诵读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品读诗歌的能力也就得到加强,就容易品出诗歌的味道。
(责编侯艳星)
如何品出诗歌的味道?撷取两则带学生诵读古诗的课例:
教法一: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
(生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师: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在春天里,草在生长,小鸟在飞翔,拂堤的杨柳被美丽的春景陶醉了。
师:解释得很准确,每位同学自由地将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学生自由地练习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现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有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将这句话读一读呢?
(指名读,学生齐读)
教法二: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自由地读一读,你能正确地读好这句话了吗?
(自由读后检查是否能读正确)
师:再读读看,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物?
生:我看到了在正生长的小草。(生准备坐下)
师:(示意学生别忙坐下)请你描绘一下,你眼中正在生长的小草是什么样的?
生:春姑娘又回到了大地,小草仿佛听到了春姑娘的召唤,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师:描述得真好,“草长”二字在你的描述下变得更生动了,老师也仿佛看到了那充满生机的小草。还有谁能描述你仿佛看到的其他美景呢?
生:我仿佛看到小鸟在快乐地飞翔,它们时而高,时而低,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还不时“唧唧”地叫着,在呼朋引伴,让伙伴们赶快加入春天的盛会中呢!
生:我也看到河岸边的柳树发芽了,变得碧绿碧绿的,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姑娘对着小河,仿佛在梳理她一头的秀发呢!此刻我不禁想到了贺知章的《咏柳》。
师: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生背诵,其他学生也不禁跟着背诵)
师:老师也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柳树姑娘,你们眼中的“春烟”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春天蒙蒙的小雨,像轻纱一般笼罩着大地,远远望去,就像大地升腾起烟雾一样,整个人间仿佛变成了仙境一般,所以柳树才会被这人间仙境陶醉了。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此处“春烟”是不是这么理解呢?
生:我觉得这里的“春烟”应该泛指诗人眼中看到的美丽春景,因为从诗歌描写的意境来看,天气应该是晴朗的,而不应该下着蒙蒙的细雨。
师:你真会理解,知道联系整首诗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了。随着大家理解的深入,诗人眼中的春光在同学们眼中也越来越清晰了,你能描绘一下诗人眼中令他陶醉的春光吗?
(学生整体描述并相互补充,对诗歌表达的意境体会越来越深入)
分析: 两种教法哪一种更能让学生品出诗歌的味道,体会出诗歌的韵味,比较之下优劣自明。第一种教法,从表面看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意思,但仅仅是表面意思而已,诗人眼中的美景被还原了吗?诗人表达的意境被领悟了吗?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了吗?即使读得“有感情”了,这样的感情是真实的吗?学生在这过程中有生成吗?语言和精神的发展得到共生了吗?这样的诵读有意义吗?我们自然可以去追问一下。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一定的理解能力,课堂追求的应该是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变得更丰富,这一节课必须是有生成的课,必须是一节有提高的课。教法二虽然不是完美的,但看得出来,教师在努力地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作用下,产生积极的精神活动,使学生的感悟努力走向清晰、深刻、丰富和独特,使学生的语感结构更为完善,让学生去品味诗歌的原味。学生在对“草长”的理解停留在“正在生长的青草”时,教师并没有满足,而是让学生打开生活和语言的储备,将“草长”描述得更生动、形象,使学生的语感更为清晰,这无疑为下面发言的学生开了个好头。诗歌原本精练的语言成了学生言语生成的“迸发点”,原本无生命的词语也幻化成学生眼中鲜活灵动的画面。
古诗的诵读能力是一种语感能力。学生的语感是动态生成的,学生感悟的成果同样也是动态生成的,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文本语言产生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情思和表达的欲望,就能诱使学生产生新的言语作品。这个过程是学生原有的语言和精神在作品及课堂的催化下同构成新的成果,这就是生成。这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生的语言和精神不断同构共生并不断丰富的过程。当学生的这种诵读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品读诗歌的能力也就得到加强,就容易品出诗歌的味道。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