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邑县冬小麦生育期气象因子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气象因子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分析了2016年山东省临邑县冬小麦生育期的气象因子,并提出冬小麦丰产管理建议,对全县小麦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冬小麦;气象因子;影响;建议;山东临邑;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23-01
  2016年临邑县冬小麦种植面积5.57万hm2,较2015年减少420 hm2。据测产分析,全县平均产量8 181 kg/hm2,较2015年减少4.5 kg/hm2;总产量45.6万t,较2015年减少3 700 t,单产与2015年基本持平,面积总产略减。根据农技人员测产,2016年全县小麦平均穗数648万穗/hm2,较2015年减少24万穗/hm2;穗粒数34.3粒,较2015年减少0.1粒;千粒重43.3 g,较2015年增加1.3 g;小麦成产三要素总体比2015年呈“一减一平一增”态势(表1)。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趋利避害和粮食高产创建对引领带动全县粮食增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针对2016年山东省临邑县冬小麦生育期气象因子进行分析。
  1 冬小麦生育期气候概况
  2016年临邑县冬小麦全生育期间的气候特点:全生育期积温充足、降水偏少、光照不足。从分布来看,冬前积温偏低,3—4月气温偏低,成熟期温度偏低;降雨主要集中在小麦越冬前和5月。气候条件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据统计,小麦全生育期0 ℃以上积温2 213.2 ℃,较常年(2 063.3 ℃)高149.9 ℃左右;小麦全生育期光照时数1 435.5 h,较常年(1 697.2 h)少261.7 h;小麦全生育期降水149.2 mm,较常年(249.3 mm)少100.1 mm,属偏少年份。
  2 气象因子对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影响
  2.1 播种—越冬阶段(10月8日至11月28日)
  这一阶段积温450 ℃,较常年减少144 ℃左右;冬前降水82.1 mm,较常年多50 mm左右;日照时数178.3 h,较常年低160 h左右。冬前积温光照严重不足,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群体分别较2015年减少0.4个、0.4条、81万株/hm2。由于2015年小麦播种时墒情偏差,农户适当增加了播量,部分地块进行了造墒播种,部分地块播种后浇了“蒙头水”,大部分地块在小麦出苗后浇了保苗水。11月全县降水达70 mm以上,降水量大而均匀,有效补充了土壤墒情,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进入11月以后,连续20 d左右阴雨寡照,虽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但由于光照偏少、气温偏低,小麦越冬期提前,导致大部分麦田分蘖比往年少,且群体小、个体弱。
  2.2 越冬—返青阶段(2015年11月28日至2016年3月2日)
  据统计,越冬期间0 ℃以上积温94 ℃,日平均气温1 ℃左右,降水22.8 mm,由于冬前雨量充足,大部分麦田未浇越冬水,小麦能够安全越冬。冬季气温偏低(最低达-21 ℃),2月气温回升较慢,小麦返青期较常年晚3 d左右(表2)。
  2.3 返青—拔节阶段(3月3—31日)
  返青—拔節阶段日平均气温10 ℃,积温280 ℃,日照时数232 h,无降雨(表2)。积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生长、苗量增加、弱苗转壮。降水严重不足,水浇条件差影响小麦分蘖。
  2.4 拔节—抽穗开花阶段(4月1—28日)
  小麦拔节—抽穗开花阶段日平均气温16.5 ℃,较常年高1.6 ℃,积温463.2 ℃;日照时数217.7 h,较常年低33.5 h;降雨6.2 mm,较常年少29.5 mm(表2)。此时作物生长量大,积温充足,降雨不足,水浇条件差的地块影响较大,穗小粒少,不利于病虫害发生[1-2]。
  2.5 抽穗开花—灌浆阶段(4月29日至5月8日)
  据统计,小麦抽穗—灌浆期平均气温19.2 ℃,接近常年;日照时数73 h,较常年低12 h左右;降雨15.9 mm,与常年持平,有利于小麦开花和授粉[3-4]。
  2.6 灌浆—成熟阶段(5月9日至6月12日)
  灌浆期日均温21.6 ℃,较常年低0.5 ℃左右;积温733.8 ℃,日照时数261 h,降雨22.2 mm,均属正常年份(表2),气温偏低,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灌浆,千粒重增加。5月上中旬的降雨导致部分地块发生白粉病,但因防治到位,对产量影响不大。
  3 建议
  小麦越冬前积温、日照时数严重偏少,降水量偏多且分布均匀,致使小麦越冬期提前,部分麦田分蘖少于往年,群体小且弱;返青至拔节期,积温、光照充足,利于麦苗促弱转壮;抽穗—灌浆期,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开花和授粉,减少小花败育,增加穗粒数;灌浆期气温适宜偏低,延长了灌浆时间,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且增加粒重,使千粒重增加。
  在丰产管理上,一是适时播种。适时种足、种好小麦是夺取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小麦冬前壮苗的形成。临邑县小麦适宜播期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旬,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适时播种,能够有效利用冬前积温,做到苗全、齐、匀、壮,增加冬前分蘖,利于麦苗安全越冬。二是适时、及时收获。小麦在蜡熟末期千粒重达到最大,是最适宜的收获期;收获过早,小麦尚未充分成熟,籽粒不饱满,产量低,收获过晚则容易断穗落粒,若遇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临邑县小麦收获期一般在6月上旬末至中旬,2016年度小麦收获期间的6月12—15日全县普降大到暴雨,并伴有6~9级大风,临南镇瞬时风力达36.5 m/s,部分收获不及时地块出现倒伏现象,给收获增加了成本。
  4 参考文献
  [1] 焦仁庆,赵新礼.开封地区气象因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0(3):35.
  [2] 刘艳红,袁静,李晶晶,等.潍坊市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33):62-66.
  [3] 王海新.禹城市2012—2013年度小麦全生育期气象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40.
  [4] 王建恒,马俊永,曹彩云,等.黑龙港地区2007—2008年度小麦生产特点与气象条件分析[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2009.
其他文献
电影《末代皇帝》中有一个好玩的情节:  一身洋装的溥仪不会系鞋带,在被押解的途中,还有当年的侍从偷偷跪下来给他系鞋带。这个细节表现出电影导演贝托鲁奇的用心——从身份来说,曾贵为天子的皇帝,任何事情都是不必也不能亲自动手的。作为龙体一部分的四肢,本来就是尊贵的摆设,怎么能当作器物来使用?也就是说,作为人的器官,早已没有了使用功能。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劳动是为人不屑的,一个人越是高贵,他的手脚就越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含量在营养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呈上升的趋势,在生殖生长阶段呈下降的趋势,而大豆脂肪含量在各生育阶段干旱胁迫都有所提高。大豆各生育期干旱胁迫除苗期轻旱处理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各生育期干旱处理大豆的产量都显著降低,特别是花荚期、鼓粒成熟期重旱处理减产幅度分别达77.9%、83.0%基本绝收;各生育期干旱胁迫
有一位30岁的朋友对陈道明说自己活得很累,问陈道明:“你在家都干吗?”陈道明说:“什么都没干,发呆呢。”陈道明认为尝试把自己脑袋放空,哪怕只有几分钟,也是最放松、幸福的事。  发呆也是一种健康的活法。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开会的时候,聊天的时候,自己会有一段时间愣神,耳朵明明听着别人讲话,脑子却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在发呆。发呆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们会突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