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本文主要简述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感恩教育素材,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让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图报,为学生打好亮丽的精神底色。
关键词: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如今,在优越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长辈的溺爱与教育失当,导致了他们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懂得感恩。在学习上表现为拈轻怕重,耐挫能力差,甚至个别学生产生一定的心里障碍。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得让孩子学会感恩。语文是最富人文性的。如何在语文教学这中渗透感恩教育,是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思想道德培养。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性极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感恩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以后高年级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们今后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如今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通过小学语文老师的深入挖掘,讲授教材知识,实现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自然之恩
大自然无论是一花一草,还是和风细雨,都是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礼物。它还以壮美的山川陶冶我们情操,开阔我们胸襟,哺育我们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特殊的葬礼》使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鸟的天堂》、《绿》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2)父母之恩
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还有描写长辈亲情的《倾斜的伞》……
(3)祖国之恩
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清贫》《就义诗》《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二、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为人师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品德教育的契机,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表现出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典范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老师殷切的关心和真诚的呵护之情。在学生的心中将感恩思想概念化为关爱他人、关爱世界的种子,并不断地提供养分,精心呵护培养,让它发芽成长,最终收获感恩教育的累累硕果。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在朗读中体验,在想象中体验。在《狼牙山五壮士》中,想像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激起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如此上升到思想层面,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但是小学生有了感恩意识,不一定就會有感恩行动。这时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感恩活动,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化为感恩的行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巩固感恩意识和感恩思想。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可以利用校会、班会、团队活动等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之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每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就感恩这一话题进行专题发言,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心得体会,交流感想。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包蕴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羊跪乳,鸦反哺”之类的寓言童话,名人名家的感恩篇章,引导学生细细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研读、品味,再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是非善恶,知道感恩的重要性,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化感恩之心为感恩行动——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和实际行动,把情感升华到施恩报恩的层面。主要办法有:
(1)倾诉衷肠。如《春天的雨点》中的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达丽玛,目送老师在绵绵春雨中远去,你会在心里念叨些什么?”《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的拓展教学:“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一直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孜孜不倦地奉献着,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爷爷现已九十高龄,还时刻关注祖国科技的发展,关注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此时此刻,你想对钱爷爷说什么呢?”
(2)孝心作业。在语文教学中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教会他们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如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给老师亲手制作一份贺卡,给别人一个微笑。让孩子在施恩报恩中体会给予的快乐。让学生从孝心作业中学会关心父母、老师,体验生活,学会报恩,这无疑是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做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之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感恩之情;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给父母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节到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贺卡,把贺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寒暑假,让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感受父母的艰辛,并组织办好专题手抄报或宣传栏等。让学生明白感恩不是说说而已,而要用行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关键词: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如今,在优越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长辈的溺爱与教育失当,导致了他们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懂得感恩。在学习上表现为拈轻怕重,耐挫能力差,甚至个别学生产生一定的心里障碍。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得让孩子学会感恩。语文是最富人文性的。如何在语文教学这中渗透感恩教育,是社会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思想道德培养。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性极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感恩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以后高年级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们今后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如今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通过小学语文老师的深入挖掘,讲授教材知识,实现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自然之恩
大自然无论是一花一草,还是和风细雨,都是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礼物。它还以壮美的山川陶冶我们情操,开阔我们胸襟,哺育我们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特殊的葬礼》使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鸟的天堂》、《绿》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2)父母之恩
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还有描写长辈亲情的《倾斜的伞》……
(3)祖国之恩
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清贫》《就义诗》《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二、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为人师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品德教育的契机,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表现出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典范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老师殷切的关心和真诚的呵护之情。在学生的心中将感恩思想概念化为关爱他人、关爱世界的种子,并不断地提供养分,精心呵护培养,让它发芽成长,最终收获感恩教育的累累硕果。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在朗读中体验,在想象中体验。在《狼牙山五壮士》中,想像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激起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如此上升到思想层面,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但是小学生有了感恩意识,不一定就會有感恩行动。这时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感恩活动,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化为感恩的行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巩固感恩意识和感恩思想。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可以利用校会、班会、团队活动等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之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每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就感恩这一话题进行专题发言,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心得体会,交流感想。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包蕴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羊跪乳,鸦反哺”之类的寓言童话,名人名家的感恩篇章,引导学生细细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研读、品味,再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是非善恶,知道感恩的重要性,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化感恩之心为感恩行动——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和实际行动,把情感升华到施恩报恩的层面。主要办法有:
(1)倾诉衷肠。如《春天的雨点》中的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达丽玛,目送老师在绵绵春雨中远去,你会在心里念叨些什么?”《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的拓展教学:“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一直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孜孜不倦地奉献着,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爷爷现已九十高龄,还时刻关注祖国科技的发展,关注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此时此刻,你想对钱爷爷说什么呢?”
(2)孝心作业。在语文教学中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教会他们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如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给老师亲手制作一份贺卡,给别人一个微笑。让孩子在施恩报恩中体会给予的快乐。让学生从孝心作业中学会关心父母、老师,体验生活,学会报恩,这无疑是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做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之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感恩之情;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给父母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节到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贺卡,把贺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寒暑假,让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感受父母的艰辛,并组织办好专题手抄报或宣传栏等。让学生明白感恩不是说说而已,而要用行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