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后路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he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行后路截骨矫形内固术的围手术期出血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行后路单节段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术前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患儿的总血容量。住院期间记录患儿围手术期显性失血,术后根据OSTHEO公式计算患儿隐性失血。将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术前Cobb角、矢状面后凸角、矫正的Cobb角及后凸角、手术节段、置钉数量、手术时间、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讨影响围手术期出血的相关因素。

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患儿年龄(7.3±2.3)岁,手术时间(162±56)min,平均3个手术节段,手术矫正率78.4%。患儿围手术期失血总计(568±208)ml,占总体血容量的42.3%,其中显性失血(334±193)ml,隐性失血(234±199)ml,分别占总体失血量的58.8%和41.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Cobb角、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数与围手术期出血量密切相关。术前Cobb角≥40°、手术范围≥4个节段、手术时间≥140 min的患儿出血量明显增加(均P<0.05)。性别、后凸角度、矫正的角度、置钉数量、术前血常规、凝血等指标与围手术期出血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围术期出血量多,其中隐性失血的比例较高;畸形严重、手术节段多、手术时间长的患儿发生大量失血的风险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认知障碍、脑血流灌注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恢复期抗NMDAR脑炎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HC)15名,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估其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扫描评估其脑血流灌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1)抗NMD
目的描述儿童抗髓鞘少突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皮质脑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血清抗MOG抗体检测阳性,且病程中存在皮质脑炎表型患儿的临床特点。抗MOG抗体检测使用基于转染细胞(CBA)的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共5例患儿病程中存在1次及以上皮质脑炎发作,女3例,男2例。起病年龄8岁至12岁1个月。至随访末3例为单相病程,2例为复发缓解病
目的比较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脑炎复发组与单病程组临床特征、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差异。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抗LGI1脑炎并给予免疫治疗患者,分为复发组与单病程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预后。结果33例抗LGI1脑炎患者中,复发组12例,单病程组21例,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后自身免疫性脑炎(PVEA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收治的10例PVEAE患者资料,分析症状学、脑脊液学、免疫学、神经影像学等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男5例,女5例,年龄44(18,66)岁。9例两次脑炎发作间隔37(24,60)d,1例无明显间隔。病毒性脑炎峰期改良Rankin评分(mRS)4.5(4.0,5.0)分,恢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可以反映机体的系统炎症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L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在肝癌的治疗中,基于NLR构建的预后模型较常规分期系统显示出更大的预后效能。由于肝癌的异质性,在不同的研究中NLR的预后效能差别不一,而且单纯使用基线NLR评估预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了解NLR的临床实用价值,笔者对NLR在肝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CT引导下颅外非半月节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较传统颅内半月节射频更容易实现对三叉神经各分支的高选择性治疗,且穿刺针无需进入颅内操作,不会因穿刺针在颅内反复寻找责任支而引发颅内出血与感染,因而安全性更高。为实现颅外非半月节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技术的同质化,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目的分析中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的特征,评估潜在药物间相互作用(DDIs)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年龄≥45岁门诊长期随诊患者,利用门诊电子病历及年度查体报告收集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通过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其DDIs的发生频次及等级,进行归纳、排序,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1 340例患者,其中930
目的探讨引产对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452例进行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VBAC孕妇共计331例,按照临产方式分为自然临产组(280例)及引产组(51例);引产组根据不同引产方法分为小剂量缩宫素组(35例)及其他方法组(16例,包括球囊促宫颈成熟9例及与缩宫素联合7例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及其代谢产物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浓度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MTX延迟排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9年4至8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97例ALL患儿,所有患儿共进行了192次大剂量MTX治疗。采集患儿大剂量MTX治疗后停药0、24、48 h外周血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MTX和7-OHMTX的浓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NM)辅助下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5例CS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应用多模式NM辅助下PECD治疗(NM组),26例单纯应用PECD治疗(PECD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