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周恩来钢纸箱中的秘密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candy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周恩来总理有一只钢纸箱(钢纸是经特殊工艺处理的特种纸,多用做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等),那是他在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时购买的。
  从那以后,周恩来每次出国访问,都要随身带上这只钢纸箱,因为在这只钢纸箱里,一直隐藏着周恩来的一个重要秘密……
  1963年12月14日,周恩来出访埃及,下榻在开罗国宾馆。晚上9点多钟,一辆黑色轿车从宾馆驶了出来。聚集在门外的外国记者见是周恩来的专车,当即驾车追踪而去。
  周恩来的专车开到了中国驻埃及大使馆,车门开了,从车内出来的是一位中等个头的男子。他下车时,手里拎着一只钢纸箱。认得那人的记者说,他是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但那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却没有人知道。
  记者们带着疑问,又驱车赶回国宾馆,等待周恩来专车回来。成元功回来了,记者们也看清了,他手里拎的还是这只钢纸箱,还牢牢地上了锁。
  钢纸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有人说,里面可能装有核按钮;有人说,里面装的是保密通讯工具;还有人说,箱子里装的是中国的核心机密材料!
  这只钢纸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周恩来十分讲究仪容风度,他所穿的外套,件件都有棱有角、整洁干净,但是他的衬衣、衬裤都是穿破了再补、补过了再穿的,十分破旧。他出国访问期间,不便将这么破旧的衬衣拿出去给国宾馆洗衣房洗,而只能拿到我国大使馆,请人用手洗。送衣服的时候,成元功还要再三嘱咐:要轻轻地洗,否则用力过猛,衣服就碎了。
  一次,有一位大使夫人实在看不下去,买来涤棉布,按周恩来衬衣的尺寸,给他做了两套衬衣。成元功忐忑不安地将这两套新衬衣拿到周恩来的面前,向他说明了新衣服的来历。周恩来浓眉紧锁,坚决让成元功将新衬衣退了回去。
  周恩来出国访问,他的一言一行、一帽一鞋都在新闻媒体的“捕捉追踪”之中,如果稍有不慎,破衬衣被哪位记者发现了,也会给一些对我国不友好的国家制造口实:看,连他们的总理也穿这样破的衣服。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当然知道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于是,1954年从日内瓦买的这只钢纸箱就派上了用场。每天晚上,周恩来换下衬衣后,就由成元功把衣服装进箱子,送到大使馆,再把头一天洗好的衬衣装进箱子,加上锁带回国宾馆。这只箱子里装的不是什么国家高级机密,更不是什么核按钮,而是周恩来的旧衬衣。
  这就是当年外国记者一直解不开的钢纸箱中的秘密。
  张凤祥摘自《文化报》
其他文献
一个年轻人恰逢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参军。新兵连抽签时,他抽了“上上签”——最艰苦的兵种:陆军。   年轻人为此整日忧心忡忡,几乎已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   新兵连的连长见到这副模样,便寻思要好好开导他一下。   连长:“小伙子啊,进了军营,当了兵,没什么好担心的。到部队,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内勤、另一个是外勤。如果你分发到内勤单位,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年轻人说:“那,如果说被分发到外勤单位呢?
期刊
一    一天逃学,在街上闲逛,正好碰到班主任买菜,然后打招呼,老师呵呵地朝我笑了笑,然后突然记起,现在不是上课时间么?结果那次罚帮老师提菜回家,还写了3000字的检讨。    二    以前一帮兄弟迷反恐,常常上课一半溜出去打反恐。大家知道打反恐时有些人喜欢偷看别人地图的,有次我打一半时隐隐感觉背后有个人,于是头也不回就骂:看什么看啊,还不给我滚回去!谁知背后站的居然是来网吧抓人的班主任。原来这
期刊
去花市闲逛,满目花草终未把我打动,打动我的竟是观赏鱼。小小的鱼缸在暖阳下排列,五颜六色的观赏鱼悠游其中,间或还冒出怜人的气泡,比那些花草更像是真的生命。于是买下其中的四条,两红,两黑,是最最普通的那种。  卖鱼者说,勤换水,喂食可不能太勤。心想这倒不难,便是再懒,大约也能把它们喂养成“人”。它们尚不及拇指长短,最长的也只有几个厘米。抱着回家,步行,缸里的鱼儿都张皇着,那个叫“黑牡丹”的最是活跃,一
期刊
在一家饭店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两壶酒来。看到这副对联,我心中长期淤积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真的,我们常常感慨自己活得很苦,过得很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紧紧盯在上面,我们常常以物质的丰足、名利的高低来衡量幸福,可是有了名利我们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幸福快乐,我们仍然要不断地忙碌、奔波、劳动。而真正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当下的那份实实在在地拥有
期刊
两个天使正在旅行。第一天晚上,他们来到一户有钱人家借宿。可这家人很傲慢,丝毫不懂待客之道。他们不让天使住在明亮宽敞的客房里,而是在阴暗冰冷的地下室里腾了一小块地方供他们落脚。在收拾床铺准备睡觉时,年长的天使看到地下室的墙上有个破洞,于是把它修好了。另一个天使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年长的天使只回答说:“世事并不总如表面的那样。”  第二天晚上,两个天使又到了另一户人家借宿。这家人很穷,但却非常热情好客
期刊
狐狸和猴子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在路上它们发现一个洞穴,里面有个神像和两个瓶子。  狐狸祈求神像:“我们几天没吃东西了,这样下去会饿死的……”   神像说:“这儿有两个瓶子,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你只能用观察来选择一个。”  狐狸说:“两个瓶子中有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我看这两个瓶子肯定都是空的。”  听了这话,一个瓶子开口了:“我才不是空的……”   狐狸一听,伸手抱走另一个瓶子。打开瓶盖,
期刊
作为第一个将中国油画当商品推向世界的艺术家,陈逸飞在中国创造了多个奇迹。他在中国从绘画艺术出发,涉足影视、服装、传媒等与视觉相关的领域,成功地将艺术和商业融合在一起。他也被誉为中国“艺术家中最成功的商人,商人中最成功的艺术家”。  和事业一样,陈逸飞的感情生活也丰富多彩。然而,在他的人生达到巅峰时,2005年4月10日,病魔却夺去了这位艺术家的生命。这时,沉寂在陈逸飞背后的情感也浮出了水面,这些陈
期刊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子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得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在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群的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唱歌,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到
期刊
性格腼腆的小伙子亚力克是个很不错的邮差。亚力克的工作很单调,就是每天清晨乘坐轮渡去马恩岛送邮件,然后再收集岛上的邮件,乘下午的轮渡返回,每当轮渡靠岸后,他就骑着单车,带着邮件挨家挨户地发送。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亚力克在他的邮路上不知不觉地对一个叫詹妮的女孩心生爱慕,詹妮是岛上一家旅店店主的女儿,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性情温和。如果换了别的小伙子,或许早就对美丽的詹妮表白心迹了。然而亚力克过于腼腆
期刊
“你别跟着我了,行不行?拜托……”  “你烦我了……”她喏喏地说。还是跟在我身后。  她终于要走了,说实话,我的心激动得不亚于知道自己考上大学。她去火车站的时候,我没去送她,刻意忽略掉她期待的目光。  不几日,她打来电话怒吼:“你这个不孝女!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听得我心惊胆战。她好像好久没有这么激动了。让我仔细想想……  小时候,她就是一个天生的骗子,记得每次同学打电话找我出去玩,如果我没有写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