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法律信仰 树立司法权威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gsdf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司法权威之于法治国家
  
  法治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人类的理性选择,它崇尚法律至上和法律对社会争议的最终裁决作用,以法律来调整、规范和评价整个社会的行为和秩序。虽然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法治与人治之争,但最终多数国家还是选择了法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党也逐渐意识到法治之路是现时更为科学的选择,基于此,十五大时,就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然而,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标准何在?怎样的国家才能算是法治之国?亚里士多德曾对法治作过经典阐述:“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良好的法律。”[1]。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在法治国家里,法律具有绝对的权威,社会公众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崇尚法大于权、法律至上的原则,法律具有高于一切的决定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法律至上也同时意味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至上,因为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因此,司法权威确立与否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准,要建设法治国家首先要确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性。
  司法权威的形成依赖的是社会公众发自内心对法律的参与和关怀,是对法律神圣性和权威性的自觉认同,它靠的是社会公众对法律的真诚信仰,而不是严刑峻法下的畏惧心理。正如卢梭所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2]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心理基础,是法治社会中的最高层次的理念问题。没有公众发自内心的法律信仰,就谈不上真正的司法权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不在于制定多少法规,而在于培养社会公众遵守法律、信仰法律的社会心理。
  
  二、当前我国社会司法权威缺乏的原因
  
  1.传统人文精神和法律制度的缺陷使人们在内心深处规避法律。首先,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长期以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准则是德礼而非法律。我国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人文精神是儒家的“伦理精神”,它推崇的是个人的内在德性修养,提倡克已复礼,追求“人皆可以为圣人”的道德自我觉醒。在这种精神的长期熏陶下“,人们习惯于在温情脉脉的伦理纱幕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伦理化、道德化和情感化”[3],法律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路可退的选择,人们在生活习惯上没有形成与法律的紧密关系。其次,这种人文精神从一开始便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和独立的精神。它从诞生之初就成了专制制度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统治者的治人之法,站在了公众利益的对立面,公众也自然选择规避法律的态度。另外,非但法律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在我国历史上被无限缩小,就这些并不为公众重视的法律本身而言也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我国古代和近代法制史是一部重刑轻民的法制史,刑一直是法制的主题,而“刑乃不祥之器”,公众对法本能地厌恶与拒斥[4],法律丧失了亲和力,也失去了民意基础,更谈不上形成公众发自内心的法律信仰。
  2.近期快速推进型的立法拉大了纸上之法和心中之法的距离。意识到法律在调节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立法机关迅速颁行了一大批法律法规,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面对这些雨后春笋一样出现的法律,很多法学家和法律职业者都有点无所适从,更不用说普通公众的理解和运用了。立纸上法易,立心中法难,公众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非一日之功,由于法律游离于守法主体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之外,社会公众自然觉得难以接近,更无法产生法律感情和信任。另外,这种快速推进型的立法无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缺陷,立法权限不清,撞车频繁,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现象时有发生,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扩张主义大行其道,争夺利益,法律一时之间似乎成为可被瓜分的一杯羹,而本该作为立法宗旨的公众利益被搁置一旁,法律既然不能充分反映民意,不能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和依赖自然难以产生。
  3.现实社会的司法腐败现象加固了人们法律虚无主义和法律工具主义的思想。诚如培根所言:“一次不公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5]在法治国家,司法是公民保护自身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保证法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正义、秩序等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和途径。而现实生活中的司法腐败行为却时常见之于报端,流传于街巷,司法人员的知法犯法,“监守自盗”,使法律本身所追求的价值荡然无存,使法律所规定的权利沦为“纸上的权利”,司法腐败成为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最大的腐败,导致公众对司法体制、司法程序和司法人员缺乏应有的信任,加固了人们法律虚无主义和法律工具主义的思想,司法权威当然也无从谈起。
  
  三、培育法律信仰,树立司法权威
  
  1.在立法层面上关注利益性,使法律充分反应民意,使之具有亲和力和被需要性,是形成司法权威的前提。
  不少调查报告表明,当代中国人仍然趋向于私人协商解决各种纠纷,究其原因,在于法律不能为主体的现实生活带来更确定的、更大的利益,此时,对利益的简单权衡直接决定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任程度。一旦法律给与人们的利益变小,它就必将被规避,只有它能够提供给主体适当的利益,法理信仰才具有直接的、现实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利益性是法律被需要、被信仰的物质基础,对主体而言,好的法律、能够使其发自内心愿意遵从的法律意味着利益或效用,无利之法必然会被遗弃或规避。因此,立法者在立法伊始就必须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它直接决定着法律是否将会被遵守,是否能够产生实效,是否能够实现立法的目的,或者是否仅仅成为一纸空文,正如同十二铜表法的结语所言:“人民的幸福即是最高的法律。”
  同样道理,在法律适用程序上也应当关注便利性,使法律便于普通公众的适用,降低适用成本,使之能够尽快地、以较小的成本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守法层面上,首先强调国家机关的守法,尤其是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在法治国家里,守法首先是对司法机关及政府的要求,其次才是社会公众,因为法治国家的法律首要规制的对象是政府的行为,使他们不致滥用手中的权力侵害公众的利益。从榜样的角度来说,如果连政府自己都置法律于度外,社会公众更是会上行下效,所谓“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使制定良好的法律获得普遍遵守,首先司法者要能够正确遵行法律,其中最主要的是遵循公正的程序。程序公正直接决定了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程度。司法程序是司法和公众之间的纽带,也是公众衡量司法是否公正、决定自己是否接受裁判结果的基本要素,因为程序的公正性是看得见的、是可测量的,可比较的。不似实体公正的感知因人而异,相对模糊,如博登海默所言,具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甚而在某些情况下,程序公正便是司法公正的全部内容。对于一些无法查清事实的案件,根本不存在适用实体法的前提,基于中立的要求,法官也不能为任一方主动寻找证据,根据证据法则的规定,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败诉的结果。此时,法官只要遵循了应有的程序,正确分配了举证责任,虽然案件真相不明,实体公正不清,但没人说法官不公正。
  让当事人充分参与诉讼是体现程序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公正的程序应该使当事人和全社会都感受到法官平等地重视双方当事人的主张,裁判的结果完全受双方当事人行为确定,而不是任何外力干预或法官任性专断的结果。人们参加选举,实际上是在行使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不论选举结果如何,这种参与本身都是有价值的。更何况在诉讼中权利受到直接影响的人,他们更应该有充分的机会参与诉讼过程,并对裁判结果发挥有效的影响和作用。在庭审中被公正地对待是当事人在程序上本能的、自然的要求,并且他们有充足的理由就此推断结论是否公正。
  
  注释: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2]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卷20章。
  [3] 范进学:《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法商研究》1997年第2期第3页。
  [4] 苏东坡曾有诗云:“读书万卷不读律”,充分反映了这种心理。
  [5] 培根:《论司法》,《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3页。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我院在某高等院校先后侦破了5起贪污、受贿案件。这些案件涉及设备供应、采购等环节,涉案人员具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和对资金的支配权。为加强犯罪预防工作,我院预防部门深入案发单位,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本文结合调查实际,通过分析案件特点,查找犯罪原因,提出了预防高校职务犯罪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职务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长期以来,高校被人们看作是一方净土,认为大学教师能够自
期刊
摘 要:随着犯罪手段的日益智能化,渎职侵权罪案侦查的难度较以前显得更大。近年来,如何突破渎职侵权罪案侦查的难点,提高办案质量,已成为各级检察机关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构成渎职侵权案件侦破困难的原因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前基层“渎侦”队伍建设情况,针对普遍反映的“渎职案侦查难”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研讨,并提出突破“渎侦难”的几方面应对构想。  关键词:渎职侵权罪;侦查;难点;对策    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
期刊
一、挪用资金罪主体要件中的一些问题    (一)如何认定犯罪主体中的“其他单位”的问题  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根据刑法第272条的规定,该类犯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并且这些单位的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由此可见,法条中将挪用资金犯罪的主体分为了以下三类的工作人员,即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对于公司和企业的认定在理论界并无异议,而关于其他单位,有的观点则认为“其他
期刊
近年来,由基层检察机关办理的各类刑事案件中,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急剧上升,大有日益蔓延的趋势,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众所周知,此类案件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对人民群众乃至整个国家的潜在危害更不可忽视,因而,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历来都将毒品犯罪作为惩治重点。作为最基层也最重要的执法机关之一的基层检察机关,怎样在尊重立法原意的前提下,更好地把握好执法尺度,在打击、惩戒犯罪的同时又能预防毒品犯罪,显得意义重大。下面笔
期刊
案由    陈某与罗某有过暧昧关系,2009年5月,陈某(女)向罗某先后借29.2万元开店,因经营不善,双方协商陈某将店铺及货物全部归罗某抵26.2万元,另外3万元由陈某打一张欠条。尔后,罗某常打电话发短信给犯罪嫌疑人陈某,导致陈某和男朋友黄某经常吵架,并提出分手。黄某遂生产殴打罗某并以此敲诈其钱财的想法,黄某将想法告诉女朋友陈某后提出要其将罗某骗出,得到陈某同意,尔后将想法告诉了刘某并请他帮忙,
期刊
刑事和解作为我国刑事法领域的一种新理念,在运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大背景下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依据,各地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和解的方式虽然各具特色,在程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亟待进一步予以解决和澄清。笔者在总结各地刑事和解的实践经验后就公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程序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    一、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一)适用阶段——审查起诉
期刊
检察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很重要、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过硬的法律监督能力。而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通过抓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来落实,在实战中展现、提升队伍法律监督能力。本文以基层检察院为视角,拟对执行力与法律监督能力关系、影响执行力的因素、提升执行力的路径等略陈管见。    一、执行力与法律监督能力的关系     什么是执行力?这个概念可以说是
期刊
摘 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不同于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在刑事审判中发挥了充分发挥着化解社会矛盾、缓解执行难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公正与和谐的视角出发,分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践中调解模式,审视存在的不足与困难,并从实现法律公正和社会和谐角度对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提出若干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命题的提出,对人
期刊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2001年《婚姻法》的一个亮点,但施行8年来制度的效果不够理想。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一方以另一方重婚、与他人同居为由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居多。最终能够获得赔偿的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笔者所在的基层法院受理有此类案件,受害方得到抚持的所占比例不到20%,大部分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得不到支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害方的举证困难。据此,举证问题已成为该制度得不到有效发挥的主要障碍。
期刊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根据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的赔偿诉讼请求,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而引起的损害赔偿问题的诉讼活动。刑事和解,也被称为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当事人调停或者恢复正义会商等。它的基本内涵是在犯罪发生后,经由调停人的帮助,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解决刑事纠纷,其目的是为了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