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工作,需要建立能对其进行合理绩效评价的评价体系。本文拟引入平衡计分卡,从理论层面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热潮不断升温,对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和领域与时俱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时代先进技术完成行业“互联网+”转型,审计行业也应抓住时代新机遇,构建符合当前时代的新审计思路和评价体系。此外,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因为有着对国家下拨的教育资金、经费进行审计的特殊性以及工作受到高校总体领导的统一性,就势必要按照文件规定落实工作并在新时代下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在新形态下想要谋求高校内部审计的更好发展,就需要构建符合当前时代特征的评价体系。国外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开始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思索怎样构建出一套指标体系来有效评价内部审计绩效,而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在理论层面上探讨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效率并推动创新发展。
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
根据我国2009年9月起实施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极重要部门,为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保障运行合法性、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工作效益提供服务。但南于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从1985年才开始,相比美国自1958年开始对高校内部审计进行管理来说起步较晚,因此目前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
如何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定一直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鉴于高校内部审计的特殊性以及时代标准下的新要求,制定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评价的标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首先有利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合法合规的开展:其次对内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会有所帮助;最后也有助于内审工作服务高校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时代特征不够鲜明
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目前已有很多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与时俱进谋发展。总体来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与时俱新性却不明显,虽然我国高校内审普遍使用计算机工作,但不少高校仍以审计资金合法性为主,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下风险审计、绩效管理的内部控制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内审工作质量,而且符合国家内部审计协会提出的转型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时代要求同时符合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降低高校的审计风险,加强高校内审的独立性和效率,实现内审职能的真正转变。
三、“互联网+”下基于BSC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互联网+”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
“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新行业发展形态并谋求行业深度全新发展。“互联网+”的意义在于将行业特点与互联网相互作用,并且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来发掘潜在的行业优势,最终将其在新时代下转变为满足时代需求的行业发展新动力。
许多传统行业都在受到新时代影响下积极转型,结合新的信息技术进行行业改革以实现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比如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新时代在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勢必会受到深远的影响,例如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等信息技术方法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得高校内部审计数据采集和处理来源、范围更加丰富和多样。由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过程都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对于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应符合新时代的特点。因此构建符合当前时代环境下我国高校内审绩效评价体系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引入平衡计分卡于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成长四个维度指标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和目标值来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价。BSC的提出是为了改变以往以财务指标为评价主体的绩效评价模型,试图通过设定四个维度的内容来体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并通过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组织的运行和绩效进行评价。发展至今BSC已成为能够将组织设定的内容指标和绩效评定相互统一,并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工具。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内部项目、经费的审计来开展的,但在新时代下内审工作只保证高校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化是远不够的,其最终的目标为保障高校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需要将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学校整体的战略目标相结合,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内审工作来保障学校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将BSC引入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则可以体现整体性和战略性,是因为BSC可以量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这也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特性相吻合,因此说明BSC是可以运用到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去的。
(三)基于BSC的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虽然基于BSC来构建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高校自身的特点,其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与其他组织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比如高校不同于企业,大多数方面都无法用财务获利指标来进行评价。因此需要根据高校内部審计工作的特殊特点并结合时代要求来进行构建新时代下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现初步的构建主要内容如下。
1.职能业绩维度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传统职能在于对高校各类经费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计,但仅达到这一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在这一维度下的目标应是运用新时代下新的审计方法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率,即以最少的成本提供最大价值的审计职能业绩。因此,对此维度对内审工作的评价采用成本效益原则,一方面力争以最少的审计成本达到最好的审计效果,另一方面帮助其他部门在达到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节省开支费用。
2.服务对象维度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存在特定性,但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其服务对象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高校内审部门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学校的领导层、学校行政教务中心、各教学院系、外部监管单位等,如何对各个服务对象都提供高效满意的服务是这一维度关注的事项。此外,大数据环境下新型审计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各部门问对于审计信息的交流沟通并提高满意度。
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BSC评价体系中倡导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只有内审部门自身实现高效的内部审计流程,配合以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反馈系统,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才能推动高校整体行为。同时新环境下的审汁平台有利于内审部门人员熟悉业务全流程和相关规范,也有利于其他部门单位了解相关业务和获取业务信息,从而促进内审工作的高效全面开展。因此这一维度的建立应规范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根据规定的标准制度流程来执行,保证工作的规范化以及内部整体运行效益的提升。
4.学习成长与创新维度
“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平台的运用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新时代下这一维度主要关注高校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但当下仅重视内审人员传统的职业素质和后续培训是不够的,更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学习应用全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新时代下云审计平台的产生和运用必将对审汁工作的内部流程和工作效率产生巨大变化,如何合理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重点加强后续学习的。
根据上述四个维度的主要内容结合高校总体工作,以及高校内部审计的战略目标和评价因素,“互联网+”时代下基于BSC的高校内部审汁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框架如表1所示。
构建起该体系结构后,需要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但这需要根据各不同单位的实际内部审计情况来设定,才能符合单位考核要求并适合其运行操作。并且在“互联网+”时代下,仅建立上述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如何让该体系利用新时代审计技术在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中真正得到应用还需要后续研究并获得技术支持。参考文献:
[1]肖卓.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思路[J].财会学习,2017(03):137.
[2]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Z].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
[3]秦荣生.“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趋势研究[Jl.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1):84-88.
『4]刘勇.大数掂对高校审计的影响及建议[J].商业会计,2017(03):57-58.
[5]陆宏如.平衡计分卡: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63.
[6]胡永亮.基于平衡计分卡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37-38.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热潮不断升温,对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和领域与时俱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时代先进技术完成行业“互联网+”转型,审计行业也应抓住时代新机遇,构建符合当前时代的新审计思路和评价体系。此外,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因为有着对国家下拨的教育资金、经费进行审计的特殊性以及工作受到高校总体领导的统一性,就势必要按照文件规定落实工作并在新时代下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在新形态下想要谋求高校内部审计的更好发展,就需要构建符合当前时代特征的评价体系。国外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开始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思索怎样构建出一套指标体系来有效评价内部审计绩效,而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在理论层面上探讨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升高校内部审计效率并推动创新发展。
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
根据我国2009年9月起实施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咨询,旨在促进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极重要部门,为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保障运行合法性、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工作效益提供服务。但南于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从1985年才开始,相比美国自1958年开始对高校内部审计进行管理来说起步较晚,因此目前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
如何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定一直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鉴于高校内部审计的特殊性以及时代标准下的新要求,制定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评价的标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首先有利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合法合规的开展:其次对内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会有所帮助;最后也有助于内审工作服务高校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时代特征不够鲜明
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目前已有很多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与时俱进谋发展。总体来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与时俱新性却不明显,虽然我国高校内审普遍使用计算机工作,但不少高校仍以审计资金合法性为主,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下风险审计、绩效管理的内部控制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内审工作质量,而且符合国家内部审计协会提出的转型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时代要求同时符合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降低高校的审计风险,加强高校内审的独立性和效率,实现内审职能的真正转变。
三、“互联网+”下基于BSC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互联网+”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
“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新行业发展形态并谋求行业深度全新发展。“互联网+”的意义在于将行业特点与互联网相互作用,并且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来发掘潜在的行业优势,最终将其在新时代下转变为满足时代需求的行业发展新动力。
许多传统行业都在受到新时代影响下积极转型,结合新的信息技术进行行业改革以实现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比如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新时代在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勢必会受到深远的影响,例如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等信息技术方法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得高校内部审计数据采集和处理来源、范围更加丰富和多样。由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过程都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对于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应符合新时代的特点。因此构建符合当前时代环境下我国高校内审绩效评价体系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引入平衡计分卡于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成长四个维度指标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和目标值来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价。BSC的提出是为了改变以往以财务指标为评价主体的绩效评价模型,试图通过设定四个维度的内容来体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并通过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组织的运行和绩效进行评价。发展至今BSC已成为能够将组织设定的内容指标和绩效评定相互统一,并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工具。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内部项目、经费的审计来开展的,但在新时代下内审工作只保证高校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化是远不够的,其最终的目标为保障高校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需要将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学校整体的战略目标相结合,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内审工作来保障学校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将BSC引入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则可以体现整体性和战略性,是因为BSC可以量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这也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特性相吻合,因此说明BSC是可以运用到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去的。
(三)基于BSC的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虽然基于BSC来构建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高校自身的特点,其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与其他组织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比如高校不同于企业,大多数方面都无法用财务获利指标来进行评价。因此需要根据高校内部審计工作的特殊特点并结合时代要求来进行构建新时代下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现初步的构建主要内容如下。
1.职能业绩维度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传统职能在于对高校各类经费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计,但仅达到这一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在这一维度下的目标应是运用新时代下新的审计方法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率,即以最少的成本提供最大价值的审计职能业绩。因此,对此维度对内审工作的评价采用成本效益原则,一方面力争以最少的审计成本达到最好的审计效果,另一方面帮助其他部门在达到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节省开支费用。
2.服务对象维度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存在特定性,但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其服务对象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高校内审部门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学校的领导层、学校行政教务中心、各教学院系、外部监管单位等,如何对各个服务对象都提供高效满意的服务是这一维度关注的事项。此外,大数据环境下新型审计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各部门问对于审计信息的交流沟通并提高满意度。
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BSC评价体系中倡导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只有内审部门自身实现高效的内部审计流程,配合以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反馈系统,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才能推动高校整体行为。同时新环境下的审汁平台有利于内审部门人员熟悉业务全流程和相关规范,也有利于其他部门单位了解相关业务和获取业务信息,从而促进内审工作的高效全面开展。因此这一维度的建立应规范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根据规定的标准制度流程来执行,保证工作的规范化以及内部整体运行效益的提升。
4.学习成长与创新维度
“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平台的运用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新时代下这一维度主要关注高校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但当下仅重视内审人员传统的职业素质和后续培训是不够的,更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学习应用全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新时代下云审计平台的产生和运用必将对审汁工作的内部流程和工作效率产生巨大变化,如何合理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是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重点加强后续学习的。
根据上述四个维度的主要内容结合高校总体工作,以及高校内部审计的战略目标和评价因素,“互联网+”时代下基于BSC的高校内部审汁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框架如表1所示。
构建起该体系结构后,需要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但这需要根据各不同单位的实际内部审计情况来设定,才能符合单位考核要求并适合其运行操作。并且在“互联网+”时代下,仅建立上述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如何让该体系利用新时代审计技术在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中真正得到应用还需要后续研究并获得技术支持。参考文献:
[1]肖卓.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思路[J].财会学习,2017(03):137.
[2]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Z].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
[3]秦荣生.“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趋势研究[Jl.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1):84-88.
『4]刘勇.大数掂对高校审计的影响及建议[J].商业会计,2017(03):57-58.
[5]陆宏如.平衡计分卡: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63.
[6]胡永亮.基于平衡计分卡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