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事政治教学能使学生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当前认识形势。而近几年的中考,学生在时政知识面、对时政的敏锐分析、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显得比较薄弱。本文结合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就思品课堂如何巧用时事政治展开探讨,从新课导入、课堂情境创设、精挑细选时政事例、课外拓展等方面思考,力图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本文对于今后做好时事政治进入思品课堂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时事政治;导入新课;巧设情境;精挑细选;课外拓展
在思品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融合时事政治资料,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发挥初中思想品德的学科价值和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背景中有效把握时事新闻的精神要义和正确导向。在教学中运用时事资料,能够充分提振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很多时事资料基本都与爱国主义相联系,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一些时事资料,帮助学生辨别正确的爱国行为。如一些人通过“抵制日货”,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但这种行为,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下面,就结合初中思品课堂,探讨一下如何巧用时事政治,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一、利用时政导入新课,紧抓学生眼球
虽然在思品教材中拥有大量的素材资料,但这些素材资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对这些素材的兴趣度不高,自然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也不高。我们班的学生都说了:“思品课堂是最轻松的课堂了!”为什么呢?老师的故事多呀!轻松的氛围使学生们在课堂的求知欲发得到充分的展现。老师所运用方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作为思品老师必须善于捕捉到与学生最接近的、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时政话题,并把它贯穿在课堂中间,最大程度的唤起和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引起孩子们对思品课程的关注和兴趣。因此,让时政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祖国情感的需要;是提高學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时事政治教学能使学生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
二、利用时政巧设课堂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以时事内容为切入点,运用生动有趣的时事内容,来创设有益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对政治课的新鲜感,达到提高听课效率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列举了利比亚撤侨事件,让学生明白:祖国强大是国人扬眉吐气的资本!中国以不争的事实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作为世界和平维护者、世界发展促进者的中国值得国人为之自豪!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又比如:讲授“竞争的基本准则”时,联系蒙牛“诽谤门”事件来讲述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平竞争;借助“腾讯和360纷争”事件让学生分析竞争合作的关系以及在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不仅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也达到了最优化。
三、精挑细选鲜活生动的时政事例
不过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在选材方面不仅要注意博采,还要注意精挑细选。一般来说时政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大众应知的。因此,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栏目中筛选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时政给孩子们分享。让学生不断地积累时事知识。通过时事快报、剪报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
时政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因此鲜活生动。为了达到预期教育效果,要在浩如烟海的社会新闻中,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大事、新鲜事、突发事、感人事、焦点、热点等事件,及时拿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深刻挖掘新闻背后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思品课教师平时就要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变迁的好习惯,及时捕捉那些富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的事件,然后收集起来,加以整理为教学服务。看新闻、上网、看报纸等等都是我们获得教育资源的好途径。
四、拓展时事政治教学的范围,把知识的积累引向课外
实践证明,恰当好处的利用好时政资源,无疑为思品课带来一缕春风一泓清泉。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学生找到了生活的原型,找到了可以比拟的参照物,更重要的是政治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血有肉的灵魂。但是,时事政治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里,还应该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是时事知识竞赛、模拟记者会、报刊剪辑展览、手抄报、黑板报比赛展览等。那么,在拓展时事政治教学范围方面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把握正确的导向。在教学中,选择时事政治热点时,必须考虑到正面、正确的导向。例如,在九年级《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一课中,我们可以结合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结合其中的内容选择“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等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要积极体现时事政治的时效性。教师在选择资料的时候,还要考虑材料的时效性,尽可能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被学生理解的材料。比如,在《艰苦奋斗》的这一课教学中,结合当前党的“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加入一些生活中看到的、听得到身边的事例,感受党的教育活动是和我们密切联系的,认识到“光盘行动”、节约行为存在价值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反思,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离我们并不远,很好地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最后,要尽量选用切合生活、贴近生活的事例。贴近生活的事例更容易和学生拉近关系,学生学习的时候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不会陌生,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新意,教材也可以借此机会增添些时代的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总之,我认为,要上好时政课,就必须做到务“实”、求“鲜”、搞“活”、就“近”等要求;作为教师,在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发课堂之外的课程资源,服从服务于教学,你的思品课就会更加生动有效得心应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为课堂加上时政的要素,相信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会出彩儿、生动。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
关键词:时事政治;导入新课;巧设情境;精挑细选;课外拓展
在思品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融合时事政治资料,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发挥初中思想品德的学科价值和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背景中有效把握时事新闻的精神要义和正确导向。在教学中运用时事资料,能够充分提振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很多时事资料基本都与爱国主义相联系,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一些时事资料,帮助学生辨别正确的爱国行为。如一些人通过“抵制日货”,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但这种行为,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下面,就结合初中思品课堂,探讨一下如何巧用时事政治,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一、利用时政导入新课,紧抓学生眼球
虽然在思品教材中拥有大量的素材资料,但这些素材资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对这些素材的兴趣度不高,自然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也不高。我们班的学生都说了:“思品课堂是最轻松的课堂了!”为什么呢?老师的故事多呀!轻松的氛围使学生们在课堂的求知欲发得到充分的展现。老师所运用方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作为思品老师必须善于捕捉到与学生最接近的、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时政话题,并把它贯穿在课堂中间,最大程度的唤起和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引起孩子们对思品课程的关注和兴趣。因此,让时政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祖国情感的需要;是提高學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时事政治教学能使学生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
二、利用时政巧设课堂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以时事内容为切入点,运用生动有趣的时事内容,来创设有益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对政治课的新鲜感,达到提高听课效率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列举了利比亚撤侨事件,让学生明白:祖国强大是国人扬眉吐气的资本!中国以不争的事实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作为世界和平维护者、世界发展促进者的中国值得国人为之自豪!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又比如:讲授“竞争的基本准则”时,联系蒙牛“诽谤门”事件来讲述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平竞争;借助“腾讯和360纷争”事件让学生分析竞争合作的关系以及在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不仅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课堂教学效果也达到了最优化。
三、精挑细选鲜活生动的时政事例
不过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在选材方面不仅要注意博采,还要注意精挑细选。一般来说时政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大众应知的。因此,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栏目中筛选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时政给孩子们分享。让学生不断地积累时事知识。通过时事快报、剪报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
时政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因此鲜活生动。为了达到预期教育效果,要在浩如烟海的社会新闻中,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大事、新鲜事、突发事、感人事、焦点、热点等事件,及时拿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深刻挖掘新闻背后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思品课教师平时就要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变迁的好习惯,及时捕捉那些富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的事件,然后收集起来,加以整理为教学服务。看新闻、上网、看报纸等等都是我们获得教育资源的好途径。
四、拓展时事政治教学的范围,把知识的积累引向课外
实践证明,恰当好处的利用好时政资源,无疑为思品课带来一缕春风一泓清泉。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学生找到了生活的原型,找到了可以比拟的参照物,更重要的是政治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血有肉的灵魂。但是,时事政治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里,还应该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是时事知识竞赛、模拟记者会、报刊剪辑展览、手抄报、黑板报比赛展览等。那么,在拓展时事政治教学范围方面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把握正确的导向。在教学中,选择时事政治热点时,必须考虑到正面、正确的导向。例如,在九年级《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一课中,我们可以结合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结合其中的内容选择“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等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要积极体现时事政治的时效性。教师在选择资料的时候,还要考虑材料的时效性,尽可能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被学生理解的材料。比如,在《艰苦奋斗》的这一课教学中,结合当前党的“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加入一些生活中看到的、听得到身边的事例,感受党的教育活动是和我们密切联系的,认识到“光盘行动”、节约行为存在价值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反思,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离我们并不远,很好地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最后,要尽量选用切合生活、贴近生活的事例。贴近生活的事例更容易和学生拉近关系,学生学习的时候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不会陌生,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新意,教材也可以借此机会增添些时代的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总之,我认为,要上好时政课,就必须做到务“实”、求“鲜”、搞“活”、就“近”等要求;作为教师,在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发课堂之外的课程资源,服从服务于教学,你的思品课就会更加生动有效得心应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为课堂加上时政的要素,相信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会出彩儿、生动。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