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条路一头连着上海最大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另一头连着上海的西大门——安亭,是这座城市最长的路之一。时过境迁,几番改建,如今它不再通往曹杨新村,但曹安路这个名字依然保留了下来。
1
母亲的嫁妆就是从这条路送走的。那是1981年的秋天,当时母亲还在安徽一家县级医院当医生,外公外婆执意要她先回上海,从上海的家中出嫁。一辆十吨的解放牌卡车披红挂彩,装得满满当当:樟木箱、梳妆台、衣橱、骆驼绒毛毯、红绸绿绸被子、描着“喜”的痰盂、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外公外婆几乎倾其所有,他们要女儿嫁得风光,以后不受欺负。
卡车沿着曹安路一路开到安亭,过了江苏地界,停在一条小河边。父亲带了四五条船来迎接,如同梁山好汉。那时,那个叫陆家的小镇还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乡,父亲身穿一套灰色西装,胸前别着塑料花,喜气洋洋地指挥着接亲的队伍。
父亲母亲此前并没有见过面,只是在信里交换过照片,抒发过各自的怀才不遇,信的结尾是:致以革命的敬礼。父亲是镇上中学的老师,这是母亲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父亲的主要原因。母亲的偶像是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华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她梦想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一名瓦西里耶夫娜式的女教师。那一年,在淮北农村插队的母亲与保送复旦大学的机会失之交臂,她哭红了眼睛。几年后恢复高考,母亲一边值夜班一边复习,饿了啃窝头,用酒精灯煮山芋糊糊吃,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考前一个月,母亲急性肝炎发作,病危电报发到上海,外公流泪了。
在送亲的队伍里,唯一见过父亲的是我舅舅。婚礼前两个月,舅舅受外公外婆之托来小镇“侦察”,电话里他把胸脯拍得震天响:“阿姐,这个男人没问题!”
2
小时候,去上海是件大事。母亲提前好几天就高兴,父亲则一直忙着张罗行李。编织袋里塞满了青鱼干、咸鸭蛋、乡下人做的糕团,一只鱼篓里爬着甲鱼或大闸蟹,菜篮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鸡。我们从小镇北边的汽车站出发,到了安亭再换一趟叫“北安线”的公交车,沿着曹安路开进上海市区。印象中,这条路一直在修,坑坑洼洼,漫天尘土,一车人在无休止的颠簸中昏昏欲睡,路边是连片的农田和灰蒙蒙的厂房……窗外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当看到曹杨新村密密麻麻的新公房时,我知道,上海到了,而之前的道路仿佛都不能算是上海。
1990年的一天,父亲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武宁路上开了一家肯德基。当时上小学三年级的我哪知道什么“啃的鸡”,只知道爸妈要带我去吃外国鸡了。我依然记得那人潮汹涌的景象,每个柜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母亲撇撇嘴说:“这里的吃的像不要钞票似的。”当时爸妈的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吃完一份不到二十块的套餐,父亲实诚地讲了一句:“下次我们只买鸡肉就可以了,其他的家里都可以做。就吃鸡,吃鸡最划算!”到了外婆家,我兴奋地见人就嚷嚷:“今朝吃过肯德基了!”
后来,每次路过这家店,我都盼着爸妈再带我吃一次,只买鸡肉,不要土豆泥和色拉。我拉着母亲的手叫:“快看,肯德基!”她望向别处:“哦,我们吃过的呀!”
3
每年春节都在上海过,这是母亲嫁给父亲时提的条件。过完年要回去了,照例又是大包小包,凯司令的水果蛋糕、三阳盛的芝麻核桃粉、王家沙的糕团,还有整包的大白兔奶糖,这些都是在小镇买不到的。母亲一边整理一边叹气:“没劲啊没劲!年过完了……”外婆指着母亲的鼻子骂:“哭哭啼啼做啥?又不是回安徽插队落户,哪天想家了再来!”骂着骂着,自己也流下泪来。
有一天我得知,流过小镇的吴淞江原来就是苏州河上游,突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仿佛我和上海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我在河这头,外公外婆在河那头,我在上游打水仗,他们在下游倒马桶。
曹安路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回上海的路就这么一条。我犹豫着该写“回上海”还是“去上海”,就像我分不清哪里才是我的故乡。我和小伙伴坐北安线,在一个叫陆家宅的地方下车,然后各自换乘公交车去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我的小伙伴里有一个姓车的,大人们喜欢开玩笑叫我们“车匪路霸”。有时我气愤地想,肯定是“车匪路霸”这个名字叫坏了,导致我们整个童年都在无休止地赶路坐车。
4
在镇上,上海知青家的小孩从小就会讲三种语言:上课说普通话,下课说本地话,回家说上海话。有一次“车匪”在家吃饭时说了句本地话,他爹放下筷子,隔着饭桌就是一记耳光:“叫你不记得自己是上海人!”
“车匪”的伯伯早年在华亭路倒卖牛仔裤,是上海第一批“万元户”,他出手阔绰,压岁钱一给就是一千。“车匪”不声不响抽掉两张,剩下八百上交爸妈。他把两张钞票叠成小块,塞在鞋垫底下,像情报一样带回小镇。那是个两分钱一颗玻璃弹、一毛五分钱一根橘子棒冰、五毛一盒划炮的年代,而两百块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概念,我俩甚至不知道怎样破开这两张折痕累累、气味浓烈的大钞。学校附近有个废弃的工地,翻过一堵矮墙,在一堆水泥管里藏着“车匪”的那笔巨款。一个傍晚,我俩又来到工地,眼前却一片空旷,水泥管不见了!“车匪”愣在那里“哇”一声蹲在地上哭,我也跟着哭,那真是无比忧伤的一天。
初二时,“车匪”转学去了上海的一所私立中学。一个月后,班上每个同学都收到了他的信,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吹嘘自己在新学校怎么厉害、怎么受欢迎,并督促大家回信,说不许忘了他。但只有我知道,“车匪”的信是写给黄潇潇的,他暗恋了黄潇潇三年,一直到离开都没勇气开口。于是,他写了五十四封信,拉上所有人做幌子,只为一个人的回信。中考后,又有几个小伙伴回上海了,而剩下的则把希望寄托在高考。我们的目标是复旦、交大,考回上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
我如愿考回了上海,母亲还在小镇的医院上班,外婆年事已高,外公的身体也不太好。母亲周五晚上来,周一早晨走,四点不到就起床赶头班车,八点前必须到医院。一个冬天的早晨,我执意要送她。走出家门,寒风刺骨,街道黑暗冷清。穿过小马路,一盏昏暗的路灯下,头班车在终点站静静地停着。母亲上车了,她隔着车窗做手势催我赶紧回家。我摇摇头,一直看着她,看她的眼里怎样溢出泪水,又怎样把脸深埋在掌中。车开了,一阵轰鸣,载着母亲消失在街角。
5
我依旧往返于小镇和上海间,从北安线到陆安线,到6号旅游专线,再到地铁11号线,车程不到两个小时。窗外始终是盛大的施工现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小镇也变了模样,昔日的国二厂(国营第二粮厂)旧址建起了均价七千的楼盘,水产大队成了高档别墅区,南圩、邵村、夏驾桥……这些地名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退休后的知青陆续回到了上海,他们说这叫叶落归根,但儿时记忆里的上海注定是回不去了。
一次初中同学聚会,黄潇潇向我打听“车匪”的消息,我说:“不清楚,很久没见了。”人这么小,上海这么大,童年的玩伴就像童年的玩具,等想起来的时候早就找不着了。当年那个温柔腼腆的少年,默默地喜欢,默默地告别,然后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一封接一封地写信,那该是多寂寞。他把心事抄上五十四遍,却不过是“你好吗?不要忘了我!”的青涩告白。
坐在末班的11号线上,车厢空空荡荡,像喝干的汽水瓶,而我是瓶底的一粒沙。戴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听一个男人嘶吼:“至少有十年不曾流泪/至少有十首歌给我安慰……”我对自己说,不要矫情,不要矫情,但泪水还是无声地滑过我的脸颊。
我认出了窗外的曹安路,灯火通明,像老情人的晚妆。
1
母亲的嫁妆就是从这条路送走的。那是1981年的秋天,当时母亲还在安徽一家县级医院当医生,外公外婆执意要她先回上海,从上海的家中出嫁。一辆十吨的解放牌卡车披红挂彩,装得满满当当:樟木箱、梳妆台、衣橱、骆驼绒毛毯、红绸绿绸被子、描着“喜”的痰盂、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外公外婆几乎倾其所有,他们要女儿嫁得风光,以后不受欺负。
卡车沿着曹安路一路开到安亭,过了江苏地界,停在一条小河边。父亲带了四五条船来迎接,如同梁山好汉。那时,那个叫陆家的小镇还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乡,父亲身穿一套灰色西装,胸前别着塑料花,喜气洋洋地指挥着接亲的队伍。
父亲母亲此前并没有见过面,只是在信里交换过照片,抒发过各自的怀才不遇,信的结尾是:致以革命的敬礼。父亲是镇上中学的老师,这是母亲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父亲的主要原因。母亲的偶像是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华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她梦想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一名瓦西里耶夫娜式的女教师。那一年,在淮北农村插队的母亲与保送复旦大学的机会失之交臂,她哭红了眼睛。几年后恢复高考,母亲一边值夜班一边复习,饿了啃窝头,用酒精灯煮山芋糊糊吃,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考前一个月,母亲急性肝炎发作,病危电报发到上海,外公流泪了。
在送亲的队伍里,唯一见过父亲的是我舅舅。婚礼前两个月,舅舅受外公外婆之托来小镇“侦察”,电话里他把胸脯拍得震天响:“阿姐,这个男人没问题!”
2
小时候,去上海是件大事。母亲提前好几天就高兴,父亲则一直忙着张罗行李。编织袋里塞满了青鱼干、咸鸭蛋、乡下人做的糕团,一只鱼篓里爬着甲鱼或大闸蟹,菜篮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鸡。我们从小镇北边的汽车站出发,到了安亭再换一趟叫“北安线”的公交车,沿着曹安路开进上海市区。印象中,这条路一直在修,坑坑洼洼,漫天尘土,一车人在无休止的颠簸中昏昏欲睡,路边是连片的农田和灰蒙蒙的厂房……窗外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当看到曹杨新村密密麻麻的新公房时,我知道,上海到了,而之前的道路仿佛都不能算是上海。
1990年的一天,父亲神秘兮兮地告诉我,武宁路上开了一家肯德基。当时上小学三年级的我哪知道什么“啃的鸡”,只知道爸妈要带我去吃外国鸡了。我依然记得那人潮汹涌的景象,每个柜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母亲撇撇嘴说:“这里的吃的像不要钞票似的。”当时爸妈的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吃完一份不到二十块的套餐,父亲实诚地讲了一句:“下次我们只买鸡肉就可以了,其他的家里都可以做。就吃鸡,吃鸡最划算!”到了外婆家,我兴奋地见人就嚷嚷:“今朝吃过肯德基了!”
后来,每次路过这家店,我都盼着爸妈再带我吃一次,只买鸡肉,不要土豆泥和色拉。我拉着母亲的手叫:“快看,肯德基!”她望向别处:“哦,我们吃过的呀!”
3
每年春节都在上海过,这是母亲嫁给父亲时提的条件。过完年要回去了,照例又是大包小包,凯司令的水果蛋糕、三阳盛的芝麻核桃粉、王家沙的糕团,还有整包的大白兔奶糖,这些都是在小镇买不到的。母亲一边整理一边叹气:“没劲啊没劲!年过完了……”外婆指着母亲的鼻子骂:“哭哭啼啼做啥?又不是回安徽插队落户,哪天想家了再来!”骂着骂着,自己也流下泪来。
有一天我得知,流过小镇的吴淞江原来就是苏州河上游,突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仿佛我和上海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我在河这头,外公外婆在河那头,我在上游打水仗,他们在下游倒马桶。
曹安路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回上海的路就这么一条。我犹豫着该写“回上海”还是“去上海”,就像我分不清哪里才是我的故乡。我和小伙伴坐北安线,在一个叫陆家宅的地方下车,然后各自换乘公交车去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我的小伙伴里有一个姓车的,大人们喜欢开玩笑叫我们“车匪路霸”。有时我气愤地想,肯定是“车匪路霸”这个名字叫坏了,导致我们整个童年都在无休止地赶路坐车。
4
在镇上,上海知青家的小孩从小就会讲三种语言:上课说普通话,下课说本地话,回家说上海话。有一次“车匪”在家吃饭时说了句本地话,他爹放下筷子,隔着饭桌就是一记耳光:“叫你不记得自己是上海人!”
“车匪”的伯伯早年在华亭路倒卖牛仔裤,是上海第一批“万元户”,他出手阔绰,压岁钱一给就是一千。“车匪”不声不响抽掉两张,剩下八百上交爸妈。他把两张钞票叠成小块,塞在鞋垫底下,像情报一样带回小镇。那是个两分钱一颗玻璃弹、一毛五分钱一根橘子棒冰、五毛一盒划炮的年代,而两百块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概念,我俩甚至不知道怎样破开这两张折痕累累、气味浓烈的大钞。学校附近有个废弃的工地,翻过一堵矮墙,在一堆水泥管里藏着“车匪”的那笔巨款。一个傍晚,我俩又来到工地,眼前却一片空旷,水泥管不见了!“车匪”愣在那里“哇”一声蹲在地上哭,我也跟着哭,那真是无比忧伤的一天。
初二时,“车匪”转学去了上海的一所私立中学。一个月后,班上每个同学都收到了他的信,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吹嘘自己在新学校怎么厉害、怎么受欢迎,并督促大家回信,说不许忘了他。但只有我知道,“车匪”的信是写给黄潇潇的,他暗恋了黄潇潇三年,一直到离开都没勇气开口。于是,他写了五十四封信,拉上所有人做幌子,只为一个人的回信。中考后,又有几个小伙伴回上海了,而剩下的则把希望寄托在高考。我们的目标是复旦、交大,考回上海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
我如愿考回了上海,母亲还在小镇的医院上班,外婆年事已高,外公的身体也不太好。母亲周五晚上来,周一早晨走,四点不到就起床赶头班车,八点前必须到医院。一个冬天的早晨,我执意要送她。走出家门,寒风刺骨,街道黑暗冷清。穿过小马路,一盏昏暗的路灯下,头班车在终点站静静地停着。母亲上车了,她隔着车窗做手势催我赶紧回家。我摇摇头,一直看着她,看她的眼里怎样溢出泪水,又怎样把脸深埋在掌中。车开了,一阵轰鸣,载着母亲消失在街角。
5
我依旧往返于小镇和上海间,从北安线到陆安线,到6号旅游专线,再到地铁11号线,车程不到两个小时。窗外始终是盛大的施工现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小镇也变了模样,昔日的国二厂(国营第二粮厂)旧址建起了均价七千的楼盘,水产大队成了高档别墅区,南圩、邵村、夏驾桥……这些地名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退休后的知青陆续回到了上海,他们说这叫叶落归根,但儿时记忆里的上海注定是回不去了。
一次初中同学聚会,黄潇潇向我打听“车匪”的消息,我说:“不清楚,很久没见了。”人这么小,上海这么大,童年的玩伴就像童年的玩具,等想起来的时候早就找不着了。当年那个温柔腼腆的少年,默默地喜欢,默默地告别,然后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一封接一封地写信,那该是多寂寞。他把心事抄上五十四遍,却不过是“你好吗?不要忘了我!”的青涩告白。
坐在末班的11号线上,车厢空空荡荡,像喝干的汽水瓶,而我是瓶底的一粒沙。戴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听一个男人嘶吼:“至少有十年不曾流泪/至少有十首歌给我安慰……”我对自己说,不要矫情,不要矫情,但泪水还是无声地滑过我的脸颊。
我认出了窗外的曹安路,灯火通明,像老情人的晚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