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耐力素质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标志着人体心肺功能的水平,并且是毅力的集中反映。耐久跑是小学高段学生基本接触的耐力素质,开展好耐久跑教学内容对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由于耐久跑的生理负荷量较大,加之动作单调枯燥,练习中学生易产生畏惧情绪。在教学中,如何上好耐久跑,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与习惯,为其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出了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让学生认识耐久跑特点,增强学生意志品质教育。
在耐久跑开始教学时,首先向学生介绍耐久跑的完整技术,让学生掌握呼吸方法,注意呼吸的节奏,加强吸气的主动性,呼气的深度,保持平稳的运动节奏。其次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和思想动员工作,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不怕苦、不怕累,具有顽强毅力的品质,明确锻炼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尤其针对耐久跑中出现“极点”的现象,讲明这是耐久跑过程的正常现象,不要害怕、恐惧。同时向学生介绍克服的方法,以顽强的意志跑下去,主动克服,并在克服它的过程中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实施“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耐久跑形式单调,枯燥无味。因此,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单调的反复跑练习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手段,使单调变为多样,枯燥变为活泼。
1、模拟“定向跑”,激发学生兴趣
在刚开始教学中,我主要采去“定向跑”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事先安排好几组路线,然后分组进行练习。(如在上六年级的一堂课时,我将学生分成了三组,将路线也分成了三条路线,每一条路线设置若干个采集点,每个采集点都有任务,学生根据我布置的任务进行练习,以最后时间作为考核。)这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完成任务也非常好。
2、采用变换法跑,活跃课堂气氛
(1)变换跑的动作形状和方向。在跑进中学生按教师的信号采用左、右侧并步跑、左、右侧交叉步跑、小步跑、跨步跑、做开口螺旋、闭口螺旋、“8”字形跑等等;(2)变换环境跑。耐久跑练习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运动场跑,为了改变学生跑动的环境,我在教学中,把课设计成几种场地进行:学校操场跑、绕教学楼跑、绕学校花坛周围树木障碍跑;(3)变换内容和形式,运用难度、运动量递进方法。如第一圈小跑步,第二圈高抬腿跑、后蹬跑练习,第三圈中速跑、快速跑练习。或则是跑走交替和定时跑相结合。这些方法由于跑姿、跑动路线、内容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给学生新异的刺激,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对跑步产生兴趣。
3、运用游戏法,练习新颖活泼
改变单纯的耐久跑,结合娱乐耐力游戏(如在跑进中按事先规定的各种形式,做各种追随、接力、传递等游戏)、利用学校操场各种自然地形或在操场上设置一些象征性的自然条件,进行绕过障碍。如跨过地上画的“小河”,通过“独木桥”、“小树林”等练习。加大耐久跑教学的娱乐成分,使单调乏味的耐力跑练习,变得新颖活泼。
4、运用竞赛法,引入竞赛机制
小学高段学生好胜心强,采用竞赛法进行耐久跑练习,能调动学生锻炼积极性。可按体质的强弱分组,进行150m、300m(150米/圈)绕圈接力、50米*8往返跑接力;分男女组绕操场一周进行追逐跑;进行4分钟跳绳赛,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跳,另一组计数,按快跳一分钟、慢跳一分钟的方式互换,计每人2次快跳的次数,慢跳不能停下休息,最后看哪一组获胜者多。4分钟跳绳非常累,但能较好发展学生耐力素质和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在教学中安排篮球、足球比赛,这样学生即熟悉了球性,又进行了耐力训练,学生在紧张而又激烈,富有兴趣的活动中,练习情绪高涨,从而能认真、高效地完成耐久跑的练习任务。
三、积极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体育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多元互动的活动过程。它即是师生认知、技能,情感的交流,也是师生互相信任的交流。“亲其师,信其道”,便深刻提示了这一道理。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要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让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产生出美丽的心灵火花,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高潮。
四、培养学生勤奋、刻苦锻炼的习惯,
耐久跑是一项又苦又累的活动。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应坚持结合健康教育,向学生宣讲耐久跑不仅能发展耐久力,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对改善人体内脏器官功能,增进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从关心爱护学校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说服教育,耐心指导他们锻炼,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同时结合体育考核制度,把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平时的自我督促和勤奋锻炼,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进行体育课改教学的研究,引入科学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断的创新求实,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相信传统意义上的耐久跑教学方法肯定能焕发崭新的生命力。
耐力素质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标志着人体心肺功能的水平,并且是毅力的集中反映。耐久跑是小学高段学生基本接触的耐力素质,开展好耐久跑教学内容对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由于耐久跑的生理负荷量较大,加之动作单调枯燥,练习中学生易产生畏惧情绪。在教学中,如何上好耐久跑,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与习惯,为其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出了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让学生认识耐久跑特点,增强学生意志品质教育。
在耐久跑开始教学时,首先向学生介绍耐久跑的完整技术,让学生掌握呼吸方法,注意呼吸的节奏,加强吸气的主动性,呼气的深度,保持平稳的运动节奏。其次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和思想动员工作,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不怕苦、不怕累,具有顽强毅力的品质,明确锻炼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尤其针对耐久跑中出现“极点”的现象,讲明这是耐久跑过程的正常现象,不要害怕、恐惧。同时向学生介绍克服的方法,以顽强的意志跑下去,主动克服,并在克服它的过程中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实施“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耐久跑形式单调,枯燥无味。因此,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单调的反复跑练习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手段,使单调变为多样,枯燥变为活泼。
1、模拟“定向跑”,激发学生兴趣
在刚开始教学中,我主要采去“定向跑”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事先安排好几组路线,然后分组进行练习。(如在上六年级的一堂课时,我将学生分成了三组,将路线也分成了三条路线,每一条路线设置若干个采集点,每个采集点都有任务,学生根据我布置的任务进行练习,以最后时间作为考核。)这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完成任务也非常好。
2、采用变换法跑,活跃课堂气氛
(1)变换跑的动作形状和方向。在跑进中学生按教师的信号采用左、右侧并步跑、左、右侧交叉步跑、小步跑、跨步跑、做开口螺旋、闭口螺旋、“8”字形跑等等;(2)变换环境跑。耐久跑练习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运动场跑,为了改变学生跑动的环境,我在教学中,把课设计成几种场地进行:学校操场跑、绕教学楼跑、绕学校花坛周围树木障碍跑;(3)变换内容和形式,运用难度、运动量递进方法。如第一圈小跑步,第二圈高抬腿跑、后蹬跑练习,第三圈中速跑、快速跑练习。或则是跑走交替和定时跑相结合。这些方法由于跑姿、跑动路线、内容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给学生新异的刺激,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对跑步产生兴趣。
3、运用游戏法,练习新颖活泼
改变单纯的耐久跑,结合娱乐耐力游戏(如在跑进中按事先规定的各种形式,做各种追随、接力、传递等游戏)、利用学校操场各种自然地形或在操场上设置一些象征性的自然条件,进行绕过障碍。如跨过地上画的“小河”,通过“独木桥”、“小树林”等练习。加大耐久跑教学的娱乐成分,使单调乏味的耐力跑练习,变得新颖活泼。
4、运用竞赛法,引入竞赛机制
小学高段学生好胜心强,采用竞赛法进行耐久跑练习,能调动学生锻炼积极性。可按体质的强弱分组,进行150m、300m(150米/圈)绕圈接力、50米*8往返跑接力;分男女组绕操场一周进行追逐跑;进行4分钟跳绳赛,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跳,另一组计数,按快跳一分钟、慢跳一分钟的方式互换,计每人2次快跳的次数,慢跳不能停下休息,最后看哪一组获胜者多。4分钟跳绳非常累,但能较好发展学生耐力素质和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在教学中安排篮球、足球比赛,这样学生即熟悉了球性,又进行了耐力训练,学生在紧张而又激烈,富有兴趣的活动中,练习情绪高涨,从而能认真、高效地完成耐久跑的练习任务。
三、积极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体育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多元互动的活动过程。它即是师生认知、技能,情感的交流,也是师生互相信任的交流。“亲其师,信其道”,便深刻提示了这一道理。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要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让学生在情感的碰撞中产生出美丽的心灵火花,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的教学高潮。
四、培养学生勤奋、刻苦锻炼的习惯,
耐久跑是一项又苦又累的活动。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应坚持结合健康教育,向学生宣讲耐久跑不仅能发展耐久力,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对改善人体内脏器官功能,增进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从关心爱护学校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说服教育,耐心指导他们锻炼,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同时结合体育考核制度,把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平时的自我督促和勤奋锻炼,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积极进行体育课改教学的研究,引入科学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断的创新求实,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相信传统意义上的耐久跑教学方法肯定能焕发崭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