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高政治课教学有很大难度,具体表现为学生不爱听、不愿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们明显地感觉到职高政治课越来越难上,课堂教学非常被动。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职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老师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职高政治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当前职高政治课程设置分析
职业高中的政治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已经从普通高中完全转型为职业高中的学校,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社交礼仪》《政治经济学》等;对于还没有完全从普通高中转型为职业高中的学校,除了开设有前面提到的几门课程外,还有《政治经济学》《哲学基础》《政治常识》等课程。从课程的内容来,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能力要求上明显低于普通高中教材。
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进一步明确教材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须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这明确点明了德育课程课的性质、任务,在教学中要以此为依据,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重点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2.塑造自身形象,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优秀的品格、真挚的师爱、渊博的知识、教强的施教能力可使学生产生敬佩感、亲切感、信任感和轻快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全面展现思想政治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教育性,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很多调查表明,最受当代职高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是互动式教学,过去的灌输式、教师一言堂已不再受学生欢迎,教师应特别注意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尽力改变“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行教学。这种教学运行模式,自然地调动了学生投入社会、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采取积极的态度,运用正确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最终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当然,课堂教学的顺利运行,关键还在于教师舍得花力气,全面了解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探究性问题,创设阶梯型和发散型的问题,当好“导向”。这既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化为学生的信念,也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更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实际,改进教法,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力求课型的新颖设计,内容的生动活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围绕课题,联系生活实际,采用课前几分钟进行新闻发布和热点问题评析——“大家谈”,分组辩论赛,案例讨论,角色表演,流行歌曲,看图说话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介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静态变作动态,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带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去感知教材,使知识得到升华。它降低了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两课”与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教育目的、教育 内容 及方法上的相关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调整“两课”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相适应的课程门数,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开出的有效率,可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导向性,将“两课”融入到文化科学知识之内,会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改进“两课”教学既是本身的需要,又是深化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为了提高“两课”的教学实效性,除了通过教学计划内显性课程的实施外,还要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如开展“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都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文化素质教育的很好的形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法,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获取最新的资讯,加强同学生的交流、互动、合作,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思考 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5.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转变观念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前提。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也很难收到实效。传统教育的目标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而考试分数的高低则是衡量学业好坏的主要标准。这种教育思想必然形成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根本缺陷: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东西,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了功利的东西,忽视了情感和理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人才已越来越不适应 时代 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提了出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其实质是打好基础、全面训练,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
一、当前职高政治课程设置分析
职业高中的政治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已经从普通高中完全转型为职业高中的学校,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社交礼仪》《政治经济学》等;对于还没有完全从普通高中转型为职业高中的学校,除了开设有前面提到的几门课程外,还有《政治经济学》《哲学基础》《政治常识》等课程。从课程的内容来,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能力要求上明显低于普通高中教材。
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进一步明确教材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须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这明确点明了德育课程课的性质、任务,在教学中要以此为依据,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重点进行思想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2.塑造自身形象,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优秀的品格、真挚的师爱、渊博的知识、教强的施教能力可使学生产生敬佩感、亲切感、信任感和轻快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全面展现思想政治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教育性,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很多调查表明,最受当代职高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是互动式教学,过去的灌输式、教师一言堂已不再受学生欢迎,教师应特别注意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尽力改变“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行教学。这种教学运行模式,自然地调动了学生投入社会、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采取积极的态度,运用正确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最终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当然,课堂教学的顺利运行,关键还在于教师舍得花力气,全面了解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探究性问题,创设阶梯型和发散型的问题,当好“导向”。这既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化为学生的信念,也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更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实际,改进教法,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力求课型的新颖设计,内容的生动活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围绕课题,联系生活实际,采用课前几分钟进行新闻发布和热点问题评析——“大家谈”,分组辩论赛,案例讨论,角色表演,流行歌曲,看图说话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介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静态变作动态,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带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去感知教材,使知识得到升华。它降低了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两课”与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教育目的、教育 内容 及方法上的相关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调整“两课”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相适应的课程门数,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开出的有效率,可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导向性,将“两课”融入到文化科学知识之内,会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改进“两课”教学既是本身的需要,又是深化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为了提高“两课”的教学实效性,除了通过教学计划内显性课程的实施外,还要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如开展“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都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文化素质教育的很好的形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法,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获取最新的资讯,加强同学生的交流、互动、合作,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思考 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5.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转变观念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前提。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也很难收到实效。传统教育的目标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而考试分数的高低则是衡量学业好坏的主要标准。这种教育思想必然形成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根本缺陷: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东西,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了功利的东西,忽视了情感和理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人才已越来越不适应 时代 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提了出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其实质是打好基础、全面训练,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