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课是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课程建设的分析,发现本课程在课程定位、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就此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本文的后续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这门学科,是融合現代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普遍被师范类高校列为专业课程。师范类院校教师与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为此,现代教育技术是当前及今后的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一、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课程建设分析
(一) 师范类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面向基础教育中在职教师、高师院校以及综合大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教学设计思想设计教学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教育技术的思维。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将教师的教学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克服了教学模具所不能表述的教学内容,营造了之前面授课堂所不能展现的教学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与领悟知识的内涵。
(二) 课程建设的过程
课程建设依据课程的不同有很多种相关变量,但总体上来说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规划设计,二是实施过程。课程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开设哪些课程、课程开设的学期、课程评价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质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课程实施过程,主要解决通过哪种教学手段教才能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质是教学模式建设。
课程模式建设,主要研究教什么,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开发课程,目前比较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是“基于工作过程”;二是分析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能力培养使课程程序化、规范化、灵活机动化;三是编订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计划,建立课程标准。
教学模式建设,主要指在既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学目标、手段方法、内容等因素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能够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
(三) 高校教育技术课课程建设的现状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得出:一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取得一定成绩,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媒体呈现方式增多,但各高校因级别不同呈现出课程品质分配不平衡。教师的总体教学与专业水平在不断地提升。教学资料丰富多彩,包括教案、课件、多媒体、视频、讲座、网站资料等等,资料的更新与完备也是不断地加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实践活动与辅助工具得到很好的使用。教学评价贯穿了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评价手段也规范、人性化。
二、 存在问题
基于课程的基本要求及现在开设的状况,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须解决。从课程定位的角度来说,教师与学生都存在对课程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二者经常片面地将这门课程视为计算机应用课、课件制作课,从而导致重技术轻理论的后果。从现有课程资源的角度来说,课程开设数量虽多,但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范生,都使用相同的教材,缺乏针对性与个性教学。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说,教育技术课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现象普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照本宣科单方灌输,教学过程灌输多启发探讨少,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上,空泛、低质、无策略。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以考试为主,死记硬背,理论脱离实际,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学习质量。
三、 解决方法
针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改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丰富课程资源,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一)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价值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老师应当具备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灵活机动现代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同时,有效得当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内容不再枯乏无味,也更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时代感与进步感。师生间的学术沟通也要由课堂逐步转型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不断地提高认知水平,学习交流新事物、新工具、新技能及沟通技巧,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让自己与时代一起进步。
(二)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与构建
师范类院校把现代教育技术课作为基础课程,其必要性显而易见,作为师范类高校开设本课程,充分利用发挥教学资料的作用,把教材、案例、课件、影视、图片等基础教学工具充分整合发挥它们的教学作用。
(三) 现代教育技术课教学内容与组织
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除了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创新性重构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丰富、网络高速这个大环境下,调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工具,创建生动形象的课堂场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活跃思维、丰富想象,通过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活动总结成果,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自主、协作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并反思。
四、 结语
通过认知的提高,教学目的分析与教学内容的研究,探索适合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有效教学效率,推进与教育有关的新技术发展,建立更灵活、更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艳.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2]陈英丽.《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张乐,郭绍青,陈莹.“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9):102-108.
作者简介:
邢晓红,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这门学科,是融合現代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普遍被师范类高校列为专业课程。师范类院校教师与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为此,现代教育技术是当前及今后的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一、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课程建设分析
(一) 师范类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面向基础教育中在职教师、高师院校以及综合大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教学设计思想设计教学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教育技术的思维。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将教师的教学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克服了教学模具所不能表述的教学内容,营造了之前面授课堂所不能展现的教学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与领悟知识的内涵。
(二) 课程建设的过程
课程建设依据课程的不同有很多种相关变量,但总体上来说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规划设计,二是实施过程。课程规划设计,主要是解决开设哪些课程、课程开设的学期、课程评价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质就是课程规划模式建设;课程实施过程,主要解决通过哪种教学手段教才能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等问题,这一系列工作实质是教学模式建设。
课程模式建设,主要研究教什么,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开发课程,目前比较先进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论是“基于工作过程”;二是分析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能力培养使课程程序化、规范化、灵活机动化;三是编订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框架计划,建立课程标准。
教学模式建设,主要指在既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学目标、手段方法、内容等因素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能够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
(三) 高校教育技术课课程建设的现状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得出:一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取得一定成绩,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媒体呈现方式增多,但各高校因级别不同呈现出课程品质分配不平衡。教师的总体教学与专业水平在不断地提升。教学资料丰富多彩,包括教案、课件、多媒体、视频、讲座、网站资料等等,资料的更新与完备也是不断地加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实践活动与辅助工具得到很好的使用。教学评价贯穿了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评价手段也规范、人性化。
二、 存在问题
基于课程的基本要求及现在开设的状况,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须解决。从课程定位的角度来说,教师与学生都存在对课程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二者经常片面地将这门课程视为计算机应用课、课件制作课,从而导致重技术轻理论的后果。从现有课程资源的角度来说,课程开设数量虽多,但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范生,都使用相同的教材,缺乏针对性与个性教学。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说,教育技术课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的现象普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照本宣科单方灌输,教学过程灌输多启发探讨少,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上,空泛、低质、无策略。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以考试为主,死记硬背,理论脱离实际,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学习质量。
三、 解决方法
针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改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丰富课程资源,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一)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价值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老师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老师应当具备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灵活机动现代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同时,有效得当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学内容不再枯乏无味,也更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时代感与进步感。师生间的学术沟通也要由课堂逐步转型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不断地提高认知水平,学习交流新事物、新工具、新技能及沟通技巧,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让自己与时代一起进步。
(二)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与构建
师范类院校把现代教育技术课作为基础课程,其必要性显而易见,作为师范类高校开设本课程,充分利用发挥教学资料的作用,把教材、案例、课件、影视、图片等基础教学工具充分整合发挥它们的教学作用。
(三) 现代教育技术课教学内容与组织
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除了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创新性重构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丰富、网络高速这个大环境下,调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工具,创建生动形象的课堂场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活跃思维、丰富想象,通过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活动总结成果,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自主、协作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并反思。
四、 结语
通过认知的提高,教学目的分析与教学内容的研究,探索适合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有效教学效率,推进与教育有关的新技术发展,建立更灵活、更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艳.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和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2]陈英丽.《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张乐,郭绍青,陈莹.“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9):102-108.
作者简介:
邢晓红,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