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化语用能力是有效地使用英语表达思想和进行交流的重要保证,也是语言使用得体性的基本前提。在英语学习中,文化语用能力的可操作化已然成为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文化语用能力的特性,探索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语用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英语;文化语用能力;培养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是指导和编写中小学英语课本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权威纲领。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对于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日趋重视,相关内涵的文化指向性愈加清楚,具体要求的模块化与分级化趋向明晰。这具体表现为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要求突破了以往一般性静态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转而关注动态文化信息资源的策略性调用与激活。就一般语用能力培养而言,其具体研究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一个公认的新目标,这是因为文化语用能力发展不但事关学生语言运用的文化准确性与流利性,而且影响学生“文化休克”的时限长短以及“自我VS他者”文化身份的觉知与建构。通过检索并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虽然文化语用能力培养广为重视,但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却十分紧缺。相应地,如何借助系统的研究框架来实现“文化”和“语用”的精细化与程式化融合目前仍旧悬而未决。这在一线英语教师身上的直观表现就是:大家知道文化语用能力培养很重要,同时对于文化语用能力培养也很感兴趣,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却总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鉴于此,我们尝试以文化语用学思想为指导,以基础阶段英语教学为背景,以具体的语言使用结构为依托,有针对性地探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机制。就文化语用能力的教学而言,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廓清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范畴化、层次化与程序化进程,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文化语用理据,使得二语学习者可以做到“知其然”(怎么用)的同时,并且能够“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这么用),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语用能力的提升。
一、文化语用能力的基本构成
参考语言使用的一般性规律,依据文化语用学的基本思想,结合文化信息的语用属性,我们把“文化语用能力”界定为“语言使用者感知、解析并应用特定文化信息展开适切得体交流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通过文化信息的恰当调用来恰当地展开交际,以便有效地实现既定的交际目的。据此,文化语用能力包括三种次范畴:文化信息感知能力、文化信息解析能力和文化信息应用能力。
1.
关键词:英语;文化语用能力;培养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是指导和编写中小学英语课本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权威纲领。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对于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日趋重视,相关内涵的文化指向性愈加清楚,具体要求的模块化与分级化趋向明晰。这具体表现为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要求突破了以往一般性静态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转而关注动态文化信息资源的策略性调用与激活。就一般语用能力培养而言,其具体研究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一个公认的新目标,这是因为文化语用能力发展不但事关学生语言运用的文化准确性与流利性,而且影响学生“文化休克”的时限长短以及“自我VS他者”文化身份的觉知与建构。通过检索并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虽然文化语用能力培养广为重视,但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却十分紧缺。相应地,如何借助系统的研究框架来实现“文化”和“语用”的精细化与程式化融合目前仍旧悬而未决。这在一线英语教师身上的直观表现就是:大家知道文化语用能力培养很重要,同时对于文化语用能力培养也很感兴趣,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却总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鉴于此,我们尝试以文化语用学思想为指导,以基础阶段英语教学为背景,以具体的语言使用结构为依托,有针对性地探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机制。就文化语用能力的教学而言,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廓清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范畴化、层次化与程序化进程,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文化语用理据,使得二语学习者可以做到“知其然”(怎么用)的同时,并且能够“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这么用),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语用能力的提升。
一、文化语用能力的基本构成
参考语言使用的一般性规律,依据文化语用学的基本思想,结合文化信息的语用属性,我们把“文化语用能力”界定为“语言使用者感知、解析并应用特定文化信息展开适切得体交流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通过文化信息的恰当调用来恰当地展开交际,以便有效地实现既定的交际目的。据此,文化语用能力包括三种次范畴:文化信息感知能力、文化信息解析能力和文化信息应用能力。
1.